鄧超
【摘要】從近幾年高考題來看,數列問題一直以等差、等比數列性質為基礎,考查化歸與方程、分類討論、邏輯分析等數學思想,解題過程中學生要注意通法通性,注意要勤配對、查鄰居、尋常數、列函數,熟練掌握通項公式的常用方法.
【關鍵詞】高中數學;等差數列;等比數列
3 點評
本題屬于中等難度題目,考查了數列中第3項和第5項的求法,考查了數列中的項不可能全是正數,也不可能全是負數的證明,還考查了實數集合的求法,學生解題時要結合題中規律,靈活應用數列的性質,仔細研讀題目.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學生邏輯思維的有效培養,側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提升思維嚴謹性.數列知識以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為主,絕大多數問題解決都建立于這兩種簡單的數列基礎之上.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觀察數列,完成數列的轉化,引導學生通過巧妙地轉化將未知問題轉化為已知問題,使得復雜的問題變得簡單,在轉化過程中可以使學生的邏輯思維得到強化,數學素養得到發展.
(2)提升思維深刻性.高考中以數列為背景的探究題目持續增加,這類題目側重于學生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此類問題細分為規律探索、條件探索和結論探索問題,利用典型例題指導學生剖析問題本源,培養學生的探究性思維.
(3)提升思維創造性.教師利用常錯題開展教學,指導學生自主探究問題后匯總錯誤,引導學生反思并尋找錯誤原因,在修改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創造性能夠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