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恩 魏本好
收稿日期:2023-03-24.
基金項目:安徽省教育廳教學質量工程項目(2021jyxm0501).
作者簡介:郭恩(1996—),男,安徽長豐縣人,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通訊作者:魏本好(1965—),男,安徽壽縣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體育教學與訓練.
引用格式:郭恩,魏本好.學科核心素養下高中體育課深度教學策略研究——以蕪湖市為例.[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3,46(5):503-510.
DOI:10.14182/J.cnki.1001-2443.2023.05.013
摘要: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訪談等研究方法,以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為背景導向,以深度教學為主線,探討學科核心素養下蕪湖市高中體育與健康課深度教學發展現狀,分析存在問題,探索解決路徑。研究發現:理論更新缺乏動力,教學目標偏重技能,教學內容不夠豐富,教學組織創新不足,教學評價主體單一,教學反思缺乏深度是目前蕪湖市高中體育健康課深度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通過分析深度教學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結合“深度教學”發展要求,從教學目標、內容、組織、評價以及反思方面提出促進深度教學發展的提升路徑。期望通過完善深度教學實踐發展的不足,從區域性促進總體上對高中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促進立德樹人教育總目標的真正實現。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學校體育;體育深度教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80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2443(2023)05-0503-08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引領下,“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的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特別是黨的十八大會議強調學校教育要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總目標,并明確指出核心素養是實現立德樹人的基礎。2018年教育部頒布《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版》,指出體育學科核心素養是體育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出回答了“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但具體培養路徑還需要一線教育教學來落實[1]。深度教學作為發展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新型教學方式,為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提供了幫助[2]。因此,從培育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層面看,要實現以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的體育教學,必然要走深度教學的道路。深度教學是立足于“三維目標”,是培養學科核心素養以及解決現有教學問題的一種有效手段[3],是由淺層化、知識技能的單一傳授轉變為注重學生情感和價值體驗的體育教學模式[4]。深度教學的有效開展不僅有利于人才的培養,也有利于學生終生體育意識的形成,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立德樹人教育總目標的真正實現。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高中體育健康課深度教學為研究對象,以蕪湖市14所高中420名學生和84名教師為調查對象,結合相關領域的專家和一線教師訪談,分析當前深度教學的現狀、問題。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超星數字圖書館、安徽師范大學圖書館等平臺以“深度教學”“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等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包括期刊論文、碩博論文、報紙刊文200余篇,通過閱讀,結合本研究的研究對象,對研究成果進行系統的分類與歸納,為本研究的開展奠定理論基礎。
1.2.2 問卷調查法
(1) 問卷的設計
學者殷鼎根據體育深度教學理論建構、內涵,結合體育教學實踐,設計了體育深度教學指標體系[5]。筆者通過對指標體系進行整合(見表1)設計了“蕪湖市高中體育課深度教學現狀”調查問卷。
(2)問卷的發放與回收
按蕪湖市7個行政區域劃分,采用隨機抽樣方法,每個行政區域抽取兩所,共14所高中的學生進行線下發放問卷,每所學校采取分層抽樣方法抽取學生樣本高一、高二、高三各10人,共30人,共抽查樣本學生420人;每所學校抽取6位教師,共發放84份教師問卷(見表2),運用 Excel 軟件對搜集的數據進行整理和統計學分析。
(3) 問卷效度檢驗
為保證問卷的有效性,采用專家評判法,邀請 7 位有關專家分別對教師問卷和學生問卷進行效度檢驗,檢驗結果見表3。
(4)問卷信度檢驗
為保證問卷內容的可靠性,運用重測法對問卷進行了信度檢驗。在發放學生問卷時按照每所學校5份的標準留下了這部分人的聯系方式并在其問卷上標記,共70人,發放教師問卷時按照每所學校2份的標準留下聯系方式并在問卷上標記,共留下28人,問卷發放兩周后分別對這些填寫問卷的學生中再隨機抽取 40 人,對填寫教師問卷的教師隨機抽取20人,兩次問卷使用SPSS26.0系統得出學生問卷的相關度 r=0.81,教師問卷的相關度r=0.80,此數據表明問卷具有較高的可信度。
1.2.3 數理統計法
根據研究內容,對回收的問卷進行整理,剔除無效問卷,通過Excel軟件與SPSS軟件對收集的數據進行錄入、統計、整理和分析,包含圖表建立、描述分析等。
1.2.4 訪談法
為對蕪湖市高中體育與健康課深度教學的情況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根據研究內容和目的,對相關領域多位專家和一線體育教師進行訪談,從而獲得相對權威的理論依據,增強研究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2 蕪湖市高中體育健康課深度教學現狀分析
2.1 體育深度教學目標現狀分析
目前,蕪湖市高中體育課深度教學在目標上大部分都能夠以學科核心素養為主要依據,設置目標考慮較為全面,但部分教師依然以考試要求作為目標設置的主要依據,在明確學習方法方面略顯不足;教學目標的呈現總體良好,能夠突出教學的知識和技能層面,對于目標的達成依據考慮較為全面(見表5)。
2.2 體育深度教學內容現狀分析
在調查教學內容時發現,較少教師經常會聯系生活中的實例去驗證教學內容,學生問卷有較大比例顯示教師并沒有將所學知識與生活相聯系,缺乏與生活的關聯,不利于學生的學習生活體驗,容易造成學習興趣不高,并且融入地方體育文化的比例較低,課程的內容豐富程度不足(見表6,9)。
2.3 體育深度教學組織現狀分析
從數據和訪談結果來看,目前一線教師最常采用講授與學練法,設計情境教學和小組合作較少,教學方法較為單一。有訪談教師表示,設計教學情境雖然具有較好的效果,但是耗費時間,一般不采用,并且課時的分配不好把控。同時,學生認為當前體育課堂的最大問題是教學方法單一。對于體育學科而言,技能的學習采用講授與學練無可厚非,但單一的教學方法,易在教學過程中忽略學生的感受,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且課的時間分配不均衡,影響課堂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見表7、9)。
2.4 體育深度教學評價與反思現狀分析
從教師、學生數據分析結果來看,教師對于評價標準的選擇較為全面,評價標準基本符合深度教學的要求。關于教學評價主體和評價方式略顯單一,較少采用量表進行評價。在教學反思方面,大多數教師還未足夠重視,缺乏反思記錄的意識,且不經常進行教學探討,對于學生學習反思的引導也不夠充分(見表8)。
2.5 學生問卷結果分析
透過學生問卷,結合體育深度教學的指標要求可以得出:教學內容與生活的關聯度有待提高;教師對于學生的課堂反饋不及時,以及缺少相應的教學情境創設;在教學評價方面,主要是以教師評價為主,缺乏多元的評價方式與主體;多數學生認為教學手段單一是目前體育深度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見表9)。
3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深度教學問題分析
3.1 理論更新缺乏動力,教師素養存在差異
教學理念是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主導思想,也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基本態度和觀念。其一,一線體育教師對于深度教學理念了解較少且不夠深入,缺乏理論更新,對深度教學易形成淺層、表面化的理解,無法實現深度教學對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有效促進。其二,不同年齡教師的專業素養和各自優勢存在差異。年長教師群體具備較為充足的教學經驗,但受長期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學思維較為固定,對于知識和理念的更新相對緩慢。從年輕教師群體來看,他們帶來了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并且與學生年齡相差較小,互動性高,易營造和諧、活潑的課堂氛圍,但教學經驗相對匱乏,知識和技能的聯結程度低,易造成學生學習的片段化,不利于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3.2 教學目標偏重技能,目標達成效果不佳
精確合理的教學目標是實施課堂教學的前提,是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不僅指導課堂的實踐方向,更深刻影響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的選擇。調查發現,目前蕪湖市一線體育教師基本都能明確培養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從教學目標的設置和達成來看,雖明確體育學科核心素養三維度的目標要求,但還存在目標設置與教學實踐貼合度較低的情況,主要還是側重運動能力的形成,對于健康行為、體育品德的目標實現情況重視度不夠,造成目標達成的效果不佳。
3.3 教學內容不夠豐富,相對忽略學生體驗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體育與健康課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學習體育知識、技能為基本內容,以增進身體健康為主要目的的課程[6]。調查發現部分教師在教學內容的選取方面還是以教材和考試要求的內容為主,教學內容的傳授較傾向于知識傳授與動作技能的模仿練習。在對教師和學生問卷調查關于教學內容和生活聯系的整理時發現,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的關聯性不強,聯系不緊密。透過學生問卷,學生與教師在課堂的交流較少,并且有較大部分學生表示并沒有考慮過利用所學知識去解決自己日常生活中的鍛煉問題,切斷了體育與生活的聯系。
3.4 教學組織創新不足,教學情境創設較少
伴隨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實踐的模式與手段也在不斷尋求創新。在教學方法使用上,一線體育教師最常采用的就是講授與學練法,從學生問卷來看,大多數學生認為教學手段單一是目前體育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且創設的教學情境較少,知識學習只停留于表層符號的傳遞,對于相對復雜和難以理解的技術概念只能形成短暫的符號記憶,導致學生無法對知識深入理解和積累。另外,部分教師由于缺乏一定的教學經驗,導致創設的情境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脫離,難以引起學生共鳴,達不到情境創設的預期效果。
3.5 教學評價形式單一,評價體系有待完善
在實踐教學的評價方面,多數教師是以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作為教學評價的主要方式,缺乏相對健全和科學系統的教學評價體系,無法為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評估提供可視化、可測量的依據。訪談得知,大部分教師認為以目前的體育教學評價手段不能實現對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評價。此外,受傳統應試教育影響,成績的高低成為衡量學生優、差的尺度,從體育學科角度來看,主要還是以技能的掌握情況來進行評價,這種只關注教學結果而較少關注學生的具體發展過程,是片面的,同時也掩蓋了教學評價的真正作用與意義。
3.6 教學反思缺乏深度,研討氛圍不夠濃厚
通過調查發現當前體育教師對教育教學的反思還未形成系統,部分教師還未意識到其重要性。在訪談中問及教師一般怎樣進行教學反思時,多數教師的回答是根據課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反思或課后想想,且將教學反思以書面的形式記錄下來的極少,存在教學反思淺層化情況,平常對教學出現的問題討論和反饋少,缺乏濃厚的教學研討氛圍。此外,部分教師將上課當成任務,缺乏對教學各個環節的反思,導致已形成的教學經驗得不到積累,不利于教師的成長和教學水平的提高。
4 學科核心素養下高中體育與健康課深度教學路徑探索
4.1 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強化理論知識供給
體育教師作為深度教學實施者,要落實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必須率先明晰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導向,深入把握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內在要求和培養目標,理解和掌握深度教學的理念以及理清深度教學的思路,并依靠深度教學手段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必備品質和能力。要深入探究學科隱藏的價值意義與內涵,把握學科本質,理解和掌握學科知識內核,才能有效運用到培養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實踐中去。
4.2 明確核心素養導向,構建深度教學目標
合理、明確的教學目標是體育教學設計的首要環節[7]。學科核心素養下體育深度教學目標的確立首先應依據高中體育課程標準,緊扣學科核心素養的三維指標要素,即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不僅要從課程標準、教學教材方面著手,還應該從教學實際和學生的興趣、愛好、體技能水平等綜合考慮。學科核心素養下體育與健康課深度教學目標的實現是超越知識符號的表層學習,要注重學生的課堂體驗和情感需要的滿足。因此,教學目標的達成依據也要重視學科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主要包含學生對體育的熱愛以及學生體育品德的表現。最后通過活動的方式促進學生體育品格、精神和道德的培養,真正做到教學目標依據學科核心素養又服務于學科核心素養,實現深度教學助推學生的全面發展。
4.3 創新多元教學設計,豐富深度教學內容
運動項目的學習是整體系統的,是對技能的掌握也是對運動知識的積累和相關戰術的運用,三者相互聯系,密不可分。深度教學是以把握知識內在結構為前提,通過深入和系統的知識處理,幫助和引導學生從符號知識轉變為情感、思想、價值觀和意義知識邏輯的理解掌握,對教材知識進行全面系統的整合,引導學生建立完善的知識體系[8]。應根據教學實際將相同運動類別進行組合,對同一項目的知識點進行串聯,技戰術進行相互組合,建立每個模塊內容的相互聯系,從整體上建立完善的體育學科知識體系,強化學生對知識、技能、戰術的深度聯系以及在實際問題中的遷移與應用。在內容選擇上要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有意識地用學生生活中的經歷作為教學案例或教學背景來引導學生深度的參與課堂,增強學生的課程體驗和生活體驗。
4.4 創新教學組織形式,優化課堂教學過程
要培養學生體育興趣和創新發展需要轉變教學形式,不僅要重視教師的教,更要重視學生的學,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9]。從深度教學要求來看,筆者認為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實際,從教學內容、學情、教學場地、器材等綜合考慮,科學合理地選用和創新教學方法。例如,針對體技能基礎高低不齊的學生采用分層教學。基礎好的學生多使用探究性教學,培養學生思考和分析能力;對基礎較差的學生多采用直觀性教學,加強基礎性學習。學習是一個從遇見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無限循環過程,要創設體育活動情境,讓學生真正感受知識的真實性,幫助學生在面對不同體育問題時能夠將新舊知識以及相關經驗等進行聯系,促進項目和知識的遷移應用。針對問題的探究過程和結果要做出全面深刻的總結,幫助學生理清思路,總結和吸收成功經驗,確保探究結果的正確性和科學性,經過提出問題、激發積極性、引導探究以及深度總結進一步推動深度教學的實施。
4.5 完善教學評價體系,開展多元教學評價
以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體育深度教學,其評價內容應當緊扣學科核心素養的指標體系,即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要求體育教師據學生實際和目標進行認真的思考和增添教學評價的內容,提升體育學科核心素養評價內容的豐富性。要打破以教師評價為主的單一評價主體,建立教師、學生、學校、家庭等多元參與的評價主體,更加客觀地從不同角度、不同環境對學生學習進行全面的評價。此外,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要對學生進行及時、正面積極的教學反饋,建立多元的評價方法和手段。基于此,教學評價應做到結果性評價與生成性評價相結合,量化和質性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形成優勢互補,做到全面系統。
4.6 深化落實教學反思,增強深度教學反饋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針對教學實踐中的自我行為表現,如教學理念、方法、策略等,以及針對其依據進行自我審視和自我調節的思考[10]。教師落實教學反思應貫穿于教學全過程,主要包含反思教學目標、內容選取與設計、學情、教學方法的使用以及場地器材的實際可操作性,要對課中教學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進行預設,準備好應對方案。在課中要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反思,根據學生學習的信息反饋,及時準確地調整教學方式。此外,教師要注重教學反思的記錄,以使教學經驗得到積累和完善。最后,教師還需要注重引導學生“學”的反思,反思學習的方法、反思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反思學習的成果和不足,激發學生深度思考的動力,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和批判性的高階體育思維能力,達到以學促思,以思促學的深度學習。
5 結論
體育學科核心素養是國家為匹配新課程改革而提出的概念,作為落實立德樹人目標的必然方式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指導方案與思路。為有效培育體育學科核心素養,體育與健康課需要有所轉變,應從淺層轉向體育深度教學。研究發現,蕪湖市高中體育深度教學缺乏理論更新,需豐富教學內容,注重學生課堂體驗,此外教學組織與評價方式單一、缺乏教學反思與研討交流也是阻礙蕪湖市高中體育深度教學有效推進的重要因素。結合深度教學的發展要求,從教學目標、內容、組織評價以及反思方面提出促進體育深度教學提升的路徑,期望通過完善深度教學實踐發展的不足,從區域性促進總體上對高中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促進立德樹人教育總目標的真正實現。
參考文獻:
[1] 施久銘.核心素養:為了培養“全面發展的人”[J].人民教育,2014(10):13-15.
[2] 羅偉柱,鄧星華.體育深度教學: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應然進路[J].體育學刊,2020, 27(2):90-95.
[3] 郭元祥.課堂教學改革的基礎與方向──兼論深度教學[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5(6):1-6.
[4] 程傳銀.發展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論解讀[J].沈陽體育學院報,2019,38(3):1-7.
[5] 殷鼎,史兵.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體育深度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21,20(1):57-66.
[6]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93-96.
[7] 于素梅.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及其培育[J].中國學校體育,2016(7):29-33.
[8] 李松林.深度教學的四個實踐著力點——兼論推進課堂教學縱深改革的實質與方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34(31):53-56.
[9] 尚力沛,程傳銀.超越技能:基于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體育深度教學[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 2018,37(3):96-103.
[10] 陳雁飛.體育教師如何進行教學反思[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9):1246-1248.
Research on the In-Depth Teaching Strategy of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in Senior High School under the Subject Core Competencies
——Take Wuhu as an Example
GUO En,WEI Ben-Hao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241000,China)
Abstract: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onnair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interview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in-depth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ourses in senior high schools in Wuhu city with the core competenci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as the background guidance and in-depth teaching as the main line,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explore the solution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no motivation for theoretical renewal,the teaching goal is skill-oriented,the teaching content is not rich enough,the teaching organization is not innovative enough,the subject of teaching evaluation is single,and the lack of depth of teaching reflection is the main problem in the in-depth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ourse in senior high schools in Wuhu city at present.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in-depth teaching, and combin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of "in-depth teach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ath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depth teaching in terms of teaching objectives, contents, organization, evaluation and reflection. It is expected that by improving the deficiency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depth teaching practice, the core competenci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an be promoted from a regional perspective, and the overall goal of moral education can be truly implemented.
Key words: Subject core competencie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depth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teaching strategies
(責任編輯:葉松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