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麗
【摘要】項目教學法作為一種注重學生主動參與和實踐操作的教學策略,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通用技術教學時,要通過優化教學設計和提升自身指導能力,推進項目教學法的應用,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項目中,提高學生學習的實用性和可持續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小組合作能力,實現學生綜合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質量涵育。
【關鍵詞】高中通用技術;項目教學法;課程教學;實踐探索;情境創設
項目教學法是以學生為項目操作主體,注重實踐應用和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對此,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項目教學法,通過設計和組織項目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提升學生對通用技術的理解和應用能力。本文以蘇教版高中通用技術選修6第二章第二節“探究智能家居中的組網與通信”為例,進行項目教學法的應用探討。
一、項目教學法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項目教學法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這是項目教學法的一大優勢。學生需要親自動手完成一項具體的任務或項目,運用所學的通用技術知識和技能進行實際操作。這是對學生通用技術知識掌握程度的一次檢驗,也是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一次鍛煉。在完成整個龐大的項目的過程中,學生往往需要組建項目小組,合作解決問題,共同完成任務,這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讓學生在溝通交流、細節協商和分工合作中,學會發揮自己的專長,從而提高整個團隊的綜合實力,同時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學習,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在團隊中發揮自己的作用,提升團隊協作的效果[1]。
(二)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
項目教學法的另一個優勢是能夠幫助學生提升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學生需要應對各種實際問題,而解決問題往往依靠課堂所學的通用技術知識和技能。這要求學生具備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自主提出新穎的問題解決方案。所以,在整個項目進程中,學生需要思考和分析問題,并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這樣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力,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
(三)提高學生對通用技術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項目教學法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提高對通用技術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在項目教學中,學生需要將所學的通用技術知識應用到實際項目中,并使之作用于實際的項目活動。這樣能使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通用技術的原理和應用,發現理論知識與實際問題之間的聯系,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二、項目教學法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項目情境創設,激發學習興趣
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項目情境創設是一種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策略。對此,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真實的項目情境,從而激發學生參與通用技術項目的興趣與學習動力。
在進行“探究智能家居中的組網與通信”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該單元的知識點和教學難點,進行項目情境的設計。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家居設計情境,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應用所學知識和技能來解決實際的通用技術問題。為了創設真實的項目情境,教師可以先設定一個具體的背景,如一家智能家居設計工作室,讓學生嘗試扮演工作室的設計人員,面對無線組網方面的技術挑戰,滿足客戶的智能家居設計需求。學生需要分析現有的場地信息與家居分布,了解客戶住宅內合適的傳感器節點部署方法,并進一步提出改進方案。在項目情境創設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引入真實的案例,讓學生直接面對實際的智能家居組網設計難題,如家居分布不合理、傳感器節點設置不恰當等導致的組網設計障礙和組網通信不暢的狀況,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通用技術知識和技能來解決這些問題。在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探索和應用各種通用技術工具和技巧,如無線組網設備類型的選擇、基于無線網絡和通信的遠程控制技術的應用,幫助學生學習并了解如何有效組網來進行家居遠程監控,在不同情景下如何應用通信技術,以提高組網控制的效率。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通過側面指導的方式,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項目和思考,讓他們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解決方案。項目情境創設可以讓學生體驗真實問題的挑戰性,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們更加主動地探索和學習通用技術知識。在項目情境中,學生不再只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主動探索和解決問題,運用所學的通用技術知識和技能,完成各個階段的項目。這樣的實踐性學習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還能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2]。
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創設項目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動力和積極性,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使學生在真實、具有挑戰性的情境中應用所學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項目內容設計,促進難點攻堅
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確定項目內容作為項目教學法的核心步驟,能夠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應用,引導學生面對通用技術的學習重點,攻克學習難點,優化和完善學生的通用技術知識體系。
在確定項目內容時,教師可以結合課程標準和學生的學習需求,選擇與智能家居中的組網與通信相關的實際問題作為項目的核心。例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完成智能家居中組網和通信的設計,這樣的項目不僅是對基礎內容的強化,還涉及居所家居的規劃、有線和無線通信的分配選擇、設計方案的可行性等其他通用技術方面的內容,考驗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和技能水平,適當調整項目的難度,進行重點的講解和指導。例如,在進行客廳智能家居的設計時,學生可能面臨如何選擇合適的通信方式、如何提升客戶實際居住體驗等基礎問題,教師可以通過講解通信方式選擇技巧和相關的設計原則,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指導,還可以提供一些參考資料和案例。在整個項目的策劃完全確定后,教師需要學生明確項目的目標和要求,幫助學生了解項目的具體背景和細節需求,引導他們分析問題,設計解決方案。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和疑難指導。教師可以安排一些實踐課,讓學生利用虛擬仿真技術進行實際設計操作。通過項目內容的確定和難點攻堅,教師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學習,克服困難,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項目內容的確定和難點攻堅是項目教學法的重要策略。通過引導學生面對實際問題和困難,教師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完善通用技術知識框架。
(三)項目小組組建,培養合作意識
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應用項目教學法時,組建項目小組是一個重要的策略,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合作能力。通過小組合作,學生能夠相互協作,互相學習,共同完成項目任務,從而提高合作能力和團隊精神。
在“探究智能家居中的組網與通信”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整個智能家居的組網和通信設計項目。在項目伊始,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導向和能力點,將學生分成多個項目小組,并要求每個小組負責一個房間的智能家居設計方案,如主次臥、客廳和書房等房間的智能家居設計。在小組內,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專長選擇合適的定位,如智能家居的位置規劃、傳感器的選擇、傳感器節點的規劃以及有線通信的線路規劃等。在項目小組合作中,學生需要相互協作,共同解決問題。例如,負責項目總規劃的學生需要制訂智能家居的整體設計方案,并保證計劃有序進行;負責傳感器及傳感器節點的學生則需要找出房間內合適的傳感器節點,選擇科學的傳感器類型;負責有線通信的線路規劃的學生需要負責規劃有線通信的線路,并配置信息交流工具。學生需要通過有效溝通和協調,將各自的工作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智能家居設計方案。在小組合作中,教師要起到指導和引導的作用。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小組會議,讓不同小組的學生代表討論各自房間的設計進展和遇到的規劃問題,并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和指導。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學習團隊合作的技巧和方法,如有效協調、內容分工、共享資源等團隊合作方式。在項目小組的合作實踐中,學生能夠學會傾聽、尊重他人的意見,在團隊中發揮自己的作用,實現整個智能家居系統的優化構建。小組合作完成項目設計,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通用技術水平,還能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通過完成實際項目,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智能家居設計的技術原理和規劃技巧,并能夠在實際情境中靈活應用所學知識。
團隊意識和合作能力對學生更好地學習通用技術有著顯著的效果。團隊合作是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領導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優質媒介,團隊合作能力是促進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必備素質。組建項目小組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合作能力,促進學生全面而深入的發展,提高他們的成績和技能。
(四)項目成果評價,進行反饋優化
項目成果評價是項目教學法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對學生的項目成果進行評價和反饋,可以幫助學生總結經驗,發現不足,進一步優化項目教學的效果。教師在通用技術教學中進行項目成果評價時,應注重學生的項目完成度和能力水平的綜合評估,給出更具針對性的評價反饋,促進學生能力的長效發展[3]。
教師在進行項目成果評價時應該關注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技術應用能力,評估學生在項目中的實際操作和應用情況,包括操作技術的正確性、操作的熟練程度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智能家居組網和通信設計”項目中,教師可以評估學生在家居設計和通信傳感器安排方面的優點和需要改進之處。例如,學生已經成功設計了一個直觀易用的有線通信組網方案,實現了智能家居系統的基礎構建,教師可以肯定學生在技術應用能力方面的表現,并提出一些改進的建議,如嘗試減少對有線技術的使用,嘗試使用無線通信系統替代有線通信,以進一步幫助學生提升通用技術能力。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對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提出的項目方案的獨特性和有效性進行相應的評估,提出更具創新性的智能家居設計方案。教師需要認真分析學生在設計報告或項目展示中對整個項目設計過程和結果的思考和總結,以及對項目中遇到的問題的解決方案,對學生的項目成果進行評價,給予學生全面的反饋。通過項目成果評價,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項目教學的目標和要求,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活躍通用技術課堂,增進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項目成果評價是項目教學法中的重要環節。對學生的項目成果進行評價和反饋,可以幫助學生總結經驗,發現不足,并進一步優化項目教學的效果,提高學生的通用技術技能和水平。
結語
總之,項目教學法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能夠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提升學生對通用技術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意識,提高他們解決專業項目問題的能力。項目教學法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課程學習效果,而且能夠為他們的綜合能力提升和后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通用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林建鋒.項目教學法在高中通用技術課程中的應用探究[J].高考,2023(11):148-151.
[2]王鈺.項目教學法應用于通用技術教學的實踐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20(2):17-18.
[3]唐國利.高中通用技術課堂中項目教學法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20(19):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