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雅莉


摘要:高校肩負著為社會輸送專業人才的重任。本文以會展專業學生為例,將學生職業偏好和職業潛能視為決定不同學生職業發展前景的兩個因素,通過會展專業學生職業偏好與職業潛能的耦合協調度建立模型,再通過“波士頓矩陣模型”得出結論,分析學生適合的專業工作崗位,并對被調查學生進行分類,最后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給出對應的建議,以期為“新文科”人才培養提供新的思路。
關鍵詞:職業潛能;職業偏好;會展專業;人才培養;策略研究
劉海瑩提出學校普遍反映會展專業學生 (主要指本科以上學歷教育)走上職業道路后感覺 “所學非所用”,用人單位 (以企業為代表)感覺 “所學無所用”。[1]李響認為 “走向2030的高等教育現代化必須將育人作為根本”。[2]筆者認為高等教育要走上高質量的發展道路,必須回歸對被教育者的研究。
布魯斯·亨德森于1970年提出了波士頓矩陣。波士頓矩陣將市場引力 (外因)與企業實力 (內因)作為決定產品結構的兩個基本因素,認為通過兩個因素相互作用,會出現四種不同性質的產品類型,即明星類、金牛類、瘦狗類和問題類產品,最后會形成不同的產品發展前景。本文把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把學生的職業偏好和職業潛能作為決定培養方式的兩個因素,認為兩個因素的相互影響,可以把學生分為明星類、金牛類、瘦狗類和問題類四種類型,并針對四種類型的特征提出了培養策略。
一、波士頓矩陣模型建立
(一)數據來源
本研究以貴州商學院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2019級111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發放調查問卷,收集一手數據。第一步是讓學生通過網上免費的九型人格測試確定自己的人格類型,以此評估學生的職業潛能,再通過問卷調查的題目修正九型人格確定的學生職業潛能;第二步是通過問卷調查確定學生的職業偏好;第三步是通過確定的學生的職業潛能和職業偏好推薦專業學習模塊;第四步是學生自己選擇想學的模塊;第五步是對比推薦給學生的模塊與學生自主選擇的模塊的吻合度。111名學生中,有106人次填寫了調查問卷,有效問卷89份。
(二)確定會展專業學生職業潛能指數
會展專業學生職業潛能指數反映會展專業學生對會展專業崗位勝任程度的潛在能力。本文將會展專業學生職業潛能分為管理潛能和技術潛能兩個方面,并通過九型人格賦值,來確定會展專業學生的職業潛能指數。根據九型人格中每個人格所代表的技術潛能到管理潛能,賦值為1—9;管理潛能設計了四個問題,每個問題賦值為1—5,最后求均值;技術潛能也設計了四個問題,每個問題賦值為1—5,最后求均值;最后用九型人格的潛能賦值來進行修正。會展專業學生職業潛能指數的計算公式為:
其中,N代表會展專業學生職業潛能指數,J代表會展專業學生技術潛能賦值,G代表會展專業學生管理潛能賦值,R代表九型人格潛能賦值,i代表會展專業學生樣本序號。經過計算可以得出,會展專業學生職業潛能指數,具體結果詳見表1。
(三)確定會展專業學生職業偏好指數
會展專業學生職業偏好指數,是反映會展專業學生對會展專業崗位的偏好程度。本文通過調查問卷中的兩個問題,確定會展專業學生的職業偏好指數。從技術偏好到管理偏好,將會展職業偏好劃分為五個層次,根據學生的選擇,賦值為1—5;根據學生選擇的工作內容,賦值為1—9。會展專業學生職業偏好指數的計算公式為:
P = Xi Ai
其中,P代表會展專業學生職業偏好指數,X代表會展專業學生職業偏好系數,由管理偏好和技術偏好的比值求得,A代表會展專業學生選擇的工作內容賦值,i代表會展專業學生樣本序號。經過計算可以得出會展專業學生職業偏好指數,具體結果詳見表1。
(四)會展專業學生職業潛能與職業偏好的綜合評價——構建會展四大學生類型分區
在波士頓矩陣中,把 “會展專業學生職業潛能指數”作為橫坐標 X;把 “會展專業學生職業偏好指數”作為縱坐標 Y,通過波士頓矩陣分類圖形成89個學生樣本的 “四大會展專業學生類型分區”。我們把第一分區稱作 “明星”學生,這一區域會展專業學生的職業潛能和職業偏好指數均相對較高;第二分區稱作 “金牛”學生,這一區域會展專業學生的職業潛能指數較低,但職業偏好指數較高;第三分區稱作 “問題”學生,這一區域會展專業學生的職業潛能指數較高,但職業偏好指數較低;第四分區稱作 “瘦狗”學生,這一區域會展專業學生的職業潛能指數和職業偏好指數均相對較低。“會展四大學生類型分區”詳見圖 1。
圖1 基于波士頓矩陣的 “會展四大學生類型分區”
本研究將上述89個學生樣本的 “會展職業潛能指數”的中位數6.825作為高、低區域職業潛能指數的分界值;將 “會展職業偏好指數”的中位數22.4作為高、低區域職業偏好指數的分界值;并將會展專業模塊從技術模塊到管理模塊依次劃分為會展設計模塊、會展策劃模塊和會展運營與管理模塊。
二、基于波士頓矩陣的會展專業學生培養策略
高職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主要為會展行業輸出服務型人才,本科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主要為會展行業輸出技術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因此,本科會展專業要在考慮學生自身職業潛能和職業偏好的基礎上,根據市場需求,引導學生做好職業規劃,提供配套的課程體系,將學生的職業潛能轉換成過硬的職業能力,通過校企合作,培養具有不同職業潛能和職業偏好的學生的核心職業能力,為學生順利走上滿意的職業崗位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一)“明星”學生培養策略
“明星”學生是既有管理潛能又有管理偏好的學生。作為唯一建議選擇會展運營與管理模塊的學生,不僅要在理論課程上進行深入的學習,更要進入企業進行實踐,切實鍛煉自己的管理能力。這就要求學校必須有合作較為深入、質量較高的會展實踐基地,必須聘請實踐經驗較為豐富的企業指導教師。所以,學校支持教師掛職會展企業特別是一線會展城市的企業并支持專業開辦會展企業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這個過程中,找到能吃苦、肯鉆研的教師更為重要。
(二)“金牛”學生培養策略
“金牛”學生是管理潛能較低但管理偏好較強的學生。作為首選會展策劃模塊的學生,要求具有比較扎實的文字功底,如果自認為寫作能力比較弱,就建議學生選擇會展運營與管理模塊進行學習。對于 “金牛”學生而言,企業實操的重要性更為突出,特別是策劃的活動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與實際的企業策劃差距有多大,都需要在完成企業實際項目中總結。在校企合作中,選擇會展策劃模塊的學生,前期可以通過獲取企業做過的活動策劃項目或營銷策劃項目,讓學生通過校內實踐來完成,再對比企業實際實施的方案找差距,促使學生策劃能力的提升;后期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完成企業正在開展的相關活動或策劃項目,讓企業篩選,通過給入選方案一定獎勵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學校需要給選擇會展運營與管理模塊的學生開設會展項目管理、會展營銷、會議運營與管理等課程,幫助 “金牛”學生掌握管理相關理論知識,并通過校企合作,讓他們的管理能力得以提升。
(三)“問題”學生培養策略
“問題”學生是技術潛能較高但管理偏好較高的學生,建議該類學生首選會展設計模塊進行學習。在會展設計的學習中,學校開設課程從基礎設計軟件開始,在學生掌握了軟件基本操作后,開始規定主題,讓學生進行作品的設計,可以通過3D打印機打出優秀作品進行展示,也可以讓學生手工將自己的作品還原,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樣可以按照會展策劃的方式,與企業合作,做真實的項目,磨煉技術,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果 “問題”學生的文字功底較強,建議他們選擇會展策劃模塊進行學習,學校可以開設會展文案寫作、策劃原理、會展策劃與管理等模塊課程,這樣可以達到兼顧 “問題”學生的潛能和偏好的目的。
(四)“瘦狗”學生培養策略
“瘦狗”學生技術潛能較高,技術偏好較強,建議該類學生選擇會展設計模塊進行學習。學校應開設PS和3DMax兩門實用軟件課程,先讓學生熟練掌握設計技能,專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建立自己的素材庫,之后再開設展示空間課程,該門課程最好邀請有企業實戰經驗的專業人士來授課,讓學生學習到將設計變成現實作品時要注意的材料選擇和結構合理性等問題;還可以用一些企業實際的項目作為設計作業,讓學生了解自己的作品與市場上設計作品的差距。學校還應該給學生提供一些設計類的專業競賽機會,讓學生在大賽中進行磨煉。
三、結束語
高校教育如果脫離市場的職業需求對學生進行培養,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也是對社會的不負責任。所以高校教育一定要與職業掛鉤,迎合市場需求,讓學生學有所用,讓企業招得到合適的人才。此外,高校教育培養人才時一定要因材施教,一定要有目的性,一定要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這樣才能為地區乃至國家經濟發展輸送高端人才。
參考文獻:
[1] 劉海瑩.會展教育新認識[J].中國會展(中國會議),2019(08):13.
[2] 李響.我國高等教育現代化的現代性困境與突圍:基于“人”的視角[J].南京社會科學,2020(08):15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