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興愛
【摘要】在新課標背景下,教師應通過開展多元化評價優化教學方法、實現深度學習、加強師生互動,有效提升數學教學水平,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文章在把握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要求和多元化評價運用價值的基礎上,結合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實際對課堂評價活動存在的評價方式單一、角度單一、主體單一等問題進行了總結,從豐富評價方式、轉換評價角度、把握評價時機、豐富評價主體等角度提出了多元化評價策略.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數學;多元化評價
引 言
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教育重點以及學生培養方向發生了一定改變,更加重視對學生綜合能力素質的培養.對此,為促進教育事業持續發展,深度優化教學手段、方法,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教師應逐漸加強對教學評價的重視,從多個角度、方向展開多元化評價,以此實現對教學手段、方法的有效分析.因此,加強對新課標下小學數學多元化評價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要求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是結合新時代教育需求以及學生培養方向編制的,主要目的在于實現對于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有效指導,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數學是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有效學習能夠提升學生生活能力、學習能力、綜合素質.而新課標的編制,能夠指導教師科學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新課標背景下,數學不僅是小學教育中的重要學科,也是培養學生數學精神、能力和素養的學科.教師為更好地落實新課標,實現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有效培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對教學評價的重視,促使教學評價在數學教育當中的指導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強化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以此為國家人才培養奠定良好基礎.
二、小學數學多元化評價的運用價值
(一)優化教學手段
傳統教育模式下,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盡可能地將知識內容傳輸給學生,導致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所有學生都在同一套模式和方法下展開數學學習,難以保證教學質量.教師通過開展多元化評價,能夠從多個角度更好地了解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對教學手段展開優化和調整,使得實際教學方法、模式更加適合小學生,以此保證教學質量.
(二)實現深度學習
新課標背景下,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度學習,讓學生切實將所學知識內化于心,同時實現外在的拓展遷移,能夠在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過程中,運用數學知識,以此賦予數學知識新的生命力.因此,小學數學的多元化評價是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針對實際數學教學質量效果展開評價,要求教師切實了解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和運用能力,引導學生展開深度學習,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素養,使教學評價在提升教學質量、推動落實素質教育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三)強化師生互動
傳統教學評價模式之下,教師與學生之間大多缺乏交流和互動,教師多通過單一的總結性評價判斷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果,無論是在教學還是評價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地位,只能夠單方面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缺乏自主思考的機會,師生互動也相對較為單一、強硬,互動效率較低.對多元化評價模式的運用和落實,有助于實現師生的雙向互動交流,促使學生主動展開思考、實踐和探索,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等方面的培養有著重要意義.
三、小學數學評價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評價方式單一
受到傳統教育模式和觀念的影響,小學數學教學評價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評價方式相對較為單一,多為總結性評價,即教師通過考試的方式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水平,這不僅會導致評價結果較為片面,無法真正了解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還會給學生帶來巨大的學習壓力,長此以往,可能會使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影響數學教學.此外,在實際通過考試進行教學評價的過程中,還存在考試載體較為單一、考試命題失真、考試內容傳統等情況,教師僅憑借一張試卷就對學生整個學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難以實現對學生思考過程、情感價值等方面的分析,不符合新課標要求,難以實現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評價和培養.
(二)評價角度單一
新課標背景下,教學評價更加重視學生的學習能力、數學素養等多個方面.但就當前小學數學多元化評價實際情況來看,教師在課堂上開展的評價角度相對單一,難以實現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分析和客觀評價,僅從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評價,評價角度相對片面,不符合新課標要求,嚴重影響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三)評價主體單一
評價主體單一是小學數學教學評價過程中的主要問題,也是影響當前教學質量效果的重要因素.就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實際情況來看,教學評價過程中,仍然以教師評價為主,教師通過考試單方面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估,難以充分發揮教學評價在實際教學工作當中的指導作用和價值,反而使得學生學習壓力不斷增大,無法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模式和方法的優化調整.而且單一的評價主體也無法突出學生在教學活動當中的主體地位,教師無法深入了解學生的真實水平、特點,并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工作,實際教學質量自然難以得到有效提升.
四、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多元化評價策略
(一)豐富評價方式
1.優化總結性評價
總結性評價是小學數學教學評價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師分析和了解學生實際學習能力、對于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情況的重要方式和途徑.在新課標背景下,教師應合理進行總結性評價的優化調整,以此確??偨Y性評價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第一,教師應豐富考試載體,合理增加試卷類別,根據數學知識的難易程度,進行試卷類別劃分,并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學習興趣等有針對性地下發不同試卷,以此實現對學生真正學習水平、知識掌握情況以及學生思維模式的客觀評價和分析,為后續分層教學策略的制訂提供支持.
第二,更新試卷命題.新課標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為發揮教學評價對教學工作的支持作用,教師應結合新課標要求,合理優化試卷命題和內容,將生活性題目引入試卷當中,或者結合題目特點,引入歷史背景和相關故事,在提升題目趣味性的同時實現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考查.因此,教師在進行試卷題目設計的過程中,應以考查學生數學思維、意識以及素質培養等為核心.例如,在設計“雞兔同籠”類型的問題時,教師可將其來源《孫子兵法》引入其中,讓學生了解其歷史淵源.此外,實際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學生局限于“雞兔”兩個字的情況,即便遇到類似問題,但是若題目中并未出現“雞兔”兩個字,學生也無法實現快速聯想.對此,教師可結合實際生活,對雞兔同籠問題進行改編,以此實現對學生思維的有效培養.
第三,拓展考試形式.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總結性評價多是通過考試的方式進行的,這種單一評價方式帶來的主要問題就是學生學習壓力過大,嚴重影響其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對此,教師在實際教學評價的過程中,可結合實際考查內容以及評價目標,合理拓展考試形式.例如,教師可借助探索性實踐活動,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知識探究,讓學生自主選擇考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以此展開總結性評價,既能夠實現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知識運用能力等的鍛煉和培養,還能夠實現多樣化教學評價.
2.加強落實形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主要用于評價分析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于數學知識的使用情況,了解教師在數學實踐方面對于學生的引導效果.對此,教師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展開記錄評價.記錄評價可以通過數學日記的方式進行,教師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在學習新知識后,針對當周或者當天所學的知識記錄評價日記或周記.記錄內容包括對于新知識的認知和理解,數學作業完成的思路、情況,以及新知識在實踐當中的應用情況,或者生活當中哪些問題、行為讓學生聯想到了所學知識等,以此了解學生的思維過程及其對新知識的掌握情況.
第二,展開日常評價.小學生本身年齡較小,難以長時間對同一個事物保持好奇心和注意力,因此,如何借助教學評價激發學生的注意力成為當前教學評價當中的重要內容.對此,教師在實際展開教學評價的過程中,可通過日常形成性評價維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借助小紅花等具有一定獎勵意味的物品或者形式展開形成性評價,以此實現對學生的有效激勵.
(二)轉換評價角度
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以及數學思維等方面的培養.因此,教師在實際展開教學評價的過程中,不能單一地根據學生考試成績進行評價,還應豐富教學評價角度,從數學知識運用能力、學生綜合素養、情感價值等多個角度展開綜合性教學評價.其一,對學生對數學知識的了解和掌握情況進行評價;其二,對學生的數學知識運用能力、數學思維能力、運算能力、數據分析能力等進行評價;其三,對情感價值進行評價,即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好奇心理、學習習慣、態度,以及綜合素養方面的培養情況等.教師可以此實現對學生的多角度評價,并以此明確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疏漏和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方法、策略的優化調整,進一步提升教學水平,確保新課標要求能夠得到有效落實.例如,在學習“扇形統計圖”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針對學習成果展開自我評價,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總結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制作步驟、方法以及可運用范圍等,以此既能夠引導學生展開知識的復習,還能夠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情況.
(三)把握評價時機
評價時機的合理把握是保證教學評價作用得到有效發揮的重點,也是避免給教師和學生帶來過多負擔的關鍵所在.尤其是在新課標要求下,教師展開多元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教學評價形式、要點以及學生培養發展需求十分豐富,若不能夠合理控制評價時機,不僅會增加教師工作負擔,而且會導致學生壓力過大,出現本末倒置的效果.因此,教師在實際展開多元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應充分結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狀態等,控制好評價時機.在學生失去學習信心、喪失學習興趣時,教師應采取激勵性評價方式,幫助學生重拾自信,主動解決問題;在學生過度驕傲時,教師應適當引導學生審視自身存在的問題,加強對知識的探索,不斷進步.從教師角度來看,為更好地發揮教學評價對教學工作的指導性作用,教師不僅要展開總結性評價、針對性評價,還應進行過程性評價,以此構建立體、全面的數學教學評價體系,確保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可靠性,充分發揮教學評價的指導性作用.
(四)豐富評價主體
新課標強調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實際展開教學評價的過程中,也應重視學生的真實感受和學習需求,因此,多元化評價主體也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學評價體系構建過程中的重點內容.對此,教師在實際展開教學評價的過程中,不僅要從教師角度進行教學評價,還應包括學生和家長主體,以此共同形成多元主體下的教學評價體系,保證評價結果的全面性以及可參考性.從學生角度展開的教學評價主要是了解學生對教學方法、課堂氛圍等的感受,并通過學生自評、互評等方式,幫助學生明確自身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促使教師合理展開學生指導,同時實現對教學策略的有效優化和調整.從家長角度展開的教學評價主要是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在家庭當中的學習狀態、自學能力以及對數學知識的運用情況等,以此有針對性地制訂教學計劃,培養學生能力,確保新課標要求得到有效落實.通過學生、家長以及教師三個主體的評價分析,形成良好合力,更好地指導教學工作的開展,促使多元化評價效果得到充分發揮.
結 語
在新課標背景下,教師在展開小學數學多元化評價的過程中,應充分結合新課標要求以及學生實際培養需求,合理展開多元教學評價,包括評價方式的多元化、評價角度的多元化、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同時應充分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尊重學生意愿和實際需求,合理把握評價時機,確保教學評價的鼓勵性、引導性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保證評價結果的全面性以及客觀性,為后續教學工作的優化調整提供可靠指導.相信隨著對多元教學評價的逐漸深入,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將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黃小麗.多元化評價策略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22(10):136-138.
[2]楊萬錦.淺談多元化評價策略在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1(32):123-124.
[3]許絲瑤.小學數學教學中多元化評價方式的運用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1(27):101-102.
[4]覃秋玲.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多元化評價的思考[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06):170.
[5]余杰.淺析如何利用多元化評價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J].試題與研究,2019(3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