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欽紹


摘 要:通過對中等職業學校班級的特色德育工作現狀進行深入分析,探析班主任在集體與個體、班干部管理、本專業知識以及軟文化管理的有機結合下,構建一套獨具特色的德育工作體系。
關鍵詞:職業學校;班主任;班級特色;德育工作體系
一、職業學校班級特色德育工作現狀
德育對學生品德、行為和學習各方面的成長都會產生影響,有效德育促進良好班風養成,使一個班集體產生凝聚力和歸屬感。同時德育又是班主任的首要工作。對此,文章就職業學校班主任在班級德育工作中如何構建行之有效的體系展開了研究分析。
由工作文件可知職業學校德育工作始終處于重要地位。2019年11月21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中職學生正處在人生成長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他們的理想信念、價值觀、思想道德狀況,直接關系到我國產業生力軍的素質,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是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必然要求,對于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從學生年齡特點上看,職業學校德育工作實施難度大,需要細化到班級以提高可行性。職業學校學生大多從初中畢業,處于十五六歲的年齡,他們既有很強的自我意識與獨立思維,又缺乏生活經驗以至于常常做出錯誤判斷、行為,具有較強的叛逆心理。校園性的德育工作一般以整體出發,削弱個體需求,無法做到因“人”施教;落實到班級,則能夠更好地顧及學生個性、特質、需求等。
從生活和學習的環境來看,開展德育工作有其迫切要求。職業學校不再以升學作為主要學習任務,而以培養技能,適應技術性崗位為主。然而,在此過程中,學生依舊會遇到習得技能、人際交往、情緒管理等方面的挑戰。構建班級德育工作體系,落實德育工作內容,一方面為學生提供持續的學習動力,促使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另一方面為學生人際交往、情緒管理、心理健康等方面平穩發展創造必要的心理條件。
筆者認為,職業學校班主任在進行德育工作時,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建設富有班級特色的德育工作體系。
二、富有班級特色的德育工作體系構建途徑
(一)形成學生的自我教育、自主發展激勵體系
職業學校學生正處在十五六歲年齡階段,從學習動機上看,有很強的自主性以及學習內驅力。班主任可以以“皮格馬利翁”式個別談話、嚴慈相濟式日常相處,以及組織各種班級活動等方式作為切入點,不斷推動學生將自我教育、自主發展的思想內化,與行為外展。
師生之間經常性的溝通談話,是創建和諧友好師生關系的重要一步,也是推動學生自我教育、自主發展的關鍵環節。在談話過程中,教師作為一個傾聽者與觀察者的角色,根據“皮格馬利翁”效應,可以釋放出“老師認為你是一個可造之才”等期待信號,讓學生建立信心。
成立學習小組并互相幫助,也是促進學生自我學習和自主發展的一種有效途徑。以“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為原則,組建學習小組,通過階段性任務作為驅動,團隊協作共同解決問題。在任務完成過程中,組員之間不僅增進了合作交流與互相學習,學生還能夠彼此取長補短,不斷獲得進步。
班級日志的輪流記錄,為學生自我學習、自主發展提供了交流平臺。教師可以設定班級日志的涵蓋內容,如下圖:
通過班級日志“漂流”,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看見”與“被看見”,在觀察、記錄、展示自己的看法,形成自己的獨特自我學習與自主發展理念的同時,自身的想法也被集體、教師所看見。
(二)建立班干部選拔、考核、獎勵等管理機制體系
班干部是班集體中的“主心骨”,他們既在學習生活方面為同學們提供引領表率作用,又是教師工作的得力助手,德育工作落實中他們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要成功建設富有班級特色德育體系,選出班干部是一個重要開始,而接下來培養班干部的工作則是班主任的責任。筆者認為班干部的培養,需要在以下三個階段中落實好相關工作。
1. 選拔階段:民主擇崗,因人制宜
要充分發揮班干部的管理、榜樣等作用,在班干部選拔階段,最重要的就是激發起學生競選的積極性,為后續班干部工作打好扎實的基礎。教師在自主競崗和民主擇崗的基礎上,依據學生的經驗、能力、個性、氣質、處事方式和人際關系等各方面因素進行崗位的編排。
2.“實習”階段:考核上崗,圖標記錄
初步選定班干部后,需要一段時間(筆者認為一個月時間比較合適)進行崗位實習,實習時間結束后進行考核,考核后正式上崗。在實習過程中,教師對“實習班干部”進行培訓,了解清楚自己的工作職責、負責內容、班級公約等內容。對于實習班干部的表現,教師進行持續觀察、提供想法與幫助,以及及時反饋。在每一天的記錄中,教師通過口頭引導和文字點評等方式,不斷激發學生的責任意識,提高管理能力。根據以上構想,筆者制作以下圖表:
3. 穩定階段:適時跟崗,定期反饋
實習一個月后,確定的班干部基本對自己的工作職責與具體內容了然于心,他們對自己工作有了一定的經驗與心理準備,但在日常工作中,難免會遇到困難。此時,還需要教師跟崗,還有班干部之間的交流反饋。安排一周一次的班干部小型會議,具體時間可以放在班會課開展前,每個班干部交流一周工作,班主任傾聽、學生互相出謀劃策。此外,班主任還可以舉行班與班之間的“班干部交流活動”、民主論壇茶話會、班干部能力競技等活動。
(三)構建“工學結合”專業化班級德育管理體系
“工”與“學”的結合,是職業教育課程的重要特征,此處并非指抽象概念,而是通過所承擔的任務為載體,進行技能的培訓。而這樣“工學結合”的過程中,班主任把握到職業教育的規律、學生習得技能的規律,繼而全方位、多層次、高效率地將“立德樹人”貫穿于培養過程中去,促使學生成為以德修己、德技兼備的未來工匠。
要構建“工學結合”專業化班級德育管理體系,首先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將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使其融入育人全過程。學生心中有了為國為黨勤練技能的目標,那么無論是從行為規范,還是技能學習都會保持高度自覺性。
其次,借助技能習得以錘煉品格應當作為“生命線”,始終貫穿于學生的學業生涯。作為班主任,將目光放長遠,我們可以想到在學生頂崗實習期間,無論是企業還是實習師傅都無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面對象牙塔中設想與現實之間存在的客觀鴻溝,學生會受到社會文化、新興思潮等沖擊,而他們無法像往常一樣依賴班主任或者其他教師,此時德育就顯得更為重要了。因此,在校期間,班主任應當借助技能特點進行經常性的協作理念、獨立意識等方方面面的灌輸。
讓“工匠精神”具體化、形象化、可視化,使其不再僅僅作為一個模糊抽象的名次呈現于學生的概念之中。以班集體作為“工匠精神”教育的群體依托,班主任可以根據學生學習技能時所表現出來的敬業、精英、專注、創新的程度與動態變化,共同評選出“班級工匠”作為榜樣,或者進行“工匠爭章”活動等。讓每個學生在活動中對“工匠精神”不斷明晰、了解,內化于心而外化于行。
(四)完善綠色健康輿情軟文化管理體系
這幾年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網絡更是迅猛加速了信息的傳播。于職業學校學生而言,手機的使用具有極大的影響作用,班級德育方面則表現在輿情軟文化上。
班主任密切留意班集體線上的交流與討論,是完善班級輿情軟文化管理的第一步。預則立不預則廢,班主任與學生共同制定包含網絡發言相關內容的“班級公約”,引導學生共同遵循,可以有效避免網絡校園欺凌現象的發生。同學之間的相處,有矛盾沖突是很平常的,班主任通過日常教學滲透、主題班會課以及個別談話等方式,引導學生做到求同存異,友好相處。
積極倡導綠色上網,做個文明網民,增強法律意識,為自己所發表的每一句言論負責,是加強德育輿情軟文化管理的重要步驟。網絡信息良莠不齊,真假難辨,學生在線上處于“隱身”狀態,加上法律意識淡薄,很容易會加入網絡暴力的行列中。班主任動員學生主動倡導綠色上網,健康上網,無論任何時候都十分必要。
三、展望與實施建議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了職業教育在于為國家發展提供能力與素質兼備的足量人力資源,表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但有著同等重要的地位”。
職業學校的德育工作同樣也是舉足輕重,要做好德育工作,班主任可以嘗試以班集體為切入點,從班級管理、技能習得、思想導向等多方面落實相關的德育措施,創造出符合本班級實際情況、獨具本班級特色的德育路徑,建設一套能夠推廣于同類專業的班級德育工作體系。這需要班主任在德育工作落實過程中,做好前期分析工作,實施過程中孜孜不倦跟進、完善、調整,以及落實后的反思總結。
參考文獻:
[1]陳光鈺.廣西中職院校民族文化教育課程思政建設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22.
[2]婁麗雙.中等職業學校課程思政建設研究與實踐[D].杭州:浙江工業大學,2022.
[3]楊旸.職業教育改革背景下中職學校班級管理的突出問題及對策研究——以Z縣職業技術學校為例[D].銀川:寧夏大學,2021.
[4]李曉嵐.中等職業學校班級文化建設現狀及對策研究——以云南省郵電學校為例[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