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要確保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使其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對英語知識進行自主探究。所以,初中英語教師要注重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使他們能夠積極地去探究英語知識,提升學習效率。基于此,本文簡述了初中英語自主探究的優點,并提出了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策略,供廣大同行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探究能力;培養策略
作者簡介:鄧群嵐(1976.09-),女,湖南郴州人,貴陽市南明區博欣學校,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英語教學。
初中英語教師應將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貫穿于教學始終。這樣不僅可以擺脫單一知識點教學的弊端,而且落實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從而促進知識的傳授和學生的發展。
一、初中英語自主探究的優點
(一)使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如果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能夠應用正確的學習方式,那么他的學習效果將會大幅度提升,其英語成績也會有所提高。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進行自主探究,更容易發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將這種學習方式加以利用,從而使他們的英語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二)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
初中學生正處于認知思維的高速發展期,因此應該重視對學生的認知能力進行培養。英語自主學習要求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在探究過程中提出問題,并對問題進行質疑和否定;再提出問題,然后再一次否定這個問題,直到其搞明白這個問題的本質。這種方式既培養了學生的認識能力,又培養了他們的思維能力,這對他們的英語學習大有裨益。
(三)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
有的學生常常不好意思說出自己的觀點,殊不知,會說出自己的觀點也是一個優點。在英語自主探究學習中,在對某一問題進行探究之后,學生要向教師匯報自己的探究結果。通過學生的匯報,既可檢驗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又可檢驗學生的臨場應變能力,這些都是在檢驗學生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所以,運用自主探究的方法來學英語,對學生來說有百利無一弊。
(四)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自信
學生學習一種新語言時,常常會不夠自信。初中英語學習也是如此,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由于對自身英語能力不夠自信,學生不愿意張嘴說出英語,也不會在早讀時高聲朗誦英語。這樣下去就會形成惡性循環,對學生的英語學習造成很大的影響。而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時,因為有熟悉的同學在身邊,所以他們會大膽地說出英語,從而增強英語學習自信。
二、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創設語言情境
語言的學習和運用往往需要借助情境來完成,如果沒有語言情境,那么英語就是一種沒有任何意義的符號。恰當地創設語言情境,既能給學生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又能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還能使學生更加形象直觀地學習英語,加深他們對英語知識的認識和掌握。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歌曲、圖片和實物來創設生動、有趣的語言情境,來調動他們探究英語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性。
例如,在教學“I'd like some noodles”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noodles”“potatoes”“carrots”“carrots”等進行分組討論。接著,教師給學生展示一些食物的照片,再提出“What do you eat on your birthday?”這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借此激發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探究興趣,將學生從僵化和呆板的英語學習中解脫。學生大膽推測和想象,走進food世界。然后,教師可以出示課本中的圖片,用問題來調動學生的思考熱情,從而達到調動學生求知欲的目的。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進行探究,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重視程度
學好、學精英語,對一個人乃至一個國家的發展來說都是很重要的。然而,由于地域和經濟等方面的原因,一些地區的學生未能很好地認識到英語學習的目的和益處。所以,教師一定要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重視程度,通過開展英語探究學習活動,讓學生明白英語學習對其未來發展的好處,使他們能夠積極地進行英語學習。
(三)合理運用多媒體
在初中英語課堂上,多媒體的應用給課堂帶來了新的生機。由于缺乏英語學習和練習環境,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更深入地使用和討論英語。在初中英語課堂上運用多媒體,通過圖片、視頻、音頻、動畫等將重要的知識點展現出來,學生學習起來會更容易,而且還可以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How many”與“How much”都表示“多少”,但其使用方式卻是不同的。“How much”用于不可數名詞之前,還用于詢問價錢。而“How many”用于復數名詞之前。針對它們的區別,如果僅僅依靠教師的簡單講解,往往難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和區分兩者所引導的特定問句,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呈現各種場景,并播放對應的音頻,讓他們跟著閱讀并感受。接下來,教師可以呈現一些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場景,讓學生分辨哪些場景用“How many”,哪些場景用“How much”,這樣學生就可以快速掌握它們的用法。
(四)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在初中英語課堂上,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使學生在討論和交流的同時互相促進,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特別是在識記易混淆的詞匯或學習新句型的時候,學生在接受能力方面會有一定程度的差異。這個時候,可以讓學生在小組中展開討論,這樣可以起到很好的取長補短作用。有些學生的記憶力得到了提升,有些學生改變了不喜歡高聲朗誦英語的習慣,有些學生敢于用英語進行溝通了,有些學生的性格變得更活潑,開始對英語語法進行思考和總結,并學會了對各種時態進行分類、比較和綜合。無形之中,他們的探究能力得以增強,并逐步形成了主動預習和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
例如,“on”和“above”這兩個詞的使用方法不同,“on”是指一種與其他物體的表面接觸的意思,它的反義詞是“under”。而“above”是指處于比某個物體更高的位置,但是并不必然在某個物體的上方,也不會與另外一個物體發生接觸,它的反義詞是below。學生在進行合作學習時,要注意使用實例,以便更好地區分這兩個詞的用法。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不但可以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更高,而且可以極大地提高他們的探究能力。
(五)巧設問題支架
問題既是激發學生主動思考的重要途徑,又是促使他們主動參加探究的重要環節和橋梁。教師應巧妙地設置問題支架,引導學生依托這個支架進行探究和實踐。這樣既能夠讓學生積極參加到實踐活動中,也能夠讓他們主動進行探究,進而使他們的語言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例如,在教學“What's the matter?”時,教師可以借助“Catch and say”這樣的小游戲來引導學生隨著音樂的節奏傳遞玩偶。音樂聲停止后,玩偶在哪個學生的手中,哪個學生要用英語來描述手中的這個玩偶。在這樣的游戲式英語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教師還可以利用故事插圖來引導學生對故事進行猜測,從而讓他們更好地進入這個故事的情境之中。接著,教師可以通過問題使學生了解故事的整體內容,如“What's the matter with him/her?”,以此為導向,學生仔細閱讀語篇,梳理出語篇的整體結構,從而對這個故事進行表演。最后提出“Can you share your story?”這個問題,讓學生講述他們身邊發生的相似故事,從而完成英語實踐練習。問題支架的巧設與引導,不僅可以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英語閱讀活動中,并激發學生的思維,而且還能挖掘學生的英語學習潛能,使學生的知識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六)聯系實際生活
生活處處有精彩,它可以為學生提供全新的體驗,使學生認識到這個神奇的世界。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可以用文字的方式展現出美麗的世間萬物。將英語學習與生活相聯系,能夠使學生對英語的認識更加深刻,對英語的表達特點更加了解。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去感受生活中的英語,從而培養他們思考和探究的能力。然而,一些教師并沒有利用生活素材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造成了“空架子”的現象,這對學生學習英語知識是不利的。這就要求教師改變觀念,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把英語和生活聯系在一起,讓學生能夠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英語,而不是與現實生活脫軌。
例如,在教學“Will people have robots?”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機器人,并能充分發揮想象力,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舉一些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機器人的例子,比如掃地機器人,從而讓學生通過觀察來了解它的功能。基于生活實例,學生說出自己希望得到的機器人種類。有一名學生提出想擁有寵物機器人,這樣不僅可以滿足自己想養寵物的愿望,還可以讓其打掃衛生,贏得了學生們的支持。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們對機器人有所了解,并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從而形成對問題的探究意識。
(七)開展應用活動
知識在被運用時方能發揮出最大的價值。學習是以運用知識為目的的,如果不能將所學知識運用自如,那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學以致用。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應用活動,讓他們在探究實踐的過程中把所學知識加以應用,同時凸顯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受到思維的束縛和能力的制約,一些學生在運用所學知識來處理現實問題時,往往會出現一些問題。這時,教師可在課堂上組織一些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運用英語知識。針對一些教師干預、強迫學生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改變教學觀念,從學生出發,激發他們的知識運用能力,強調學生的主體性,發掘他們的潛能。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對自己的學習狀況有清晰的認識,并針對自己學習中的缺陷進行強化,從而實現自主學習和有效學習。
例如,在教學“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填空練習題,并激勵他們將所學知識點填寫到空格中,從而提高他們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在練習過程中,學生可以發現自己的薄弱點,并對其進行深入探究,從而將課堂所講知識要點完全掌握。另外,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多用英語講故事,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在學生講故事時,教師要認真傾聽,適時提出意見,以學生可以接受的方式與他們交流,促進他們全面發展。
三、結語
總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據所講的知識內容,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讓英語學習空間更加活躍,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使學生的探究能力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得到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冀海花.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探究能力培養策略[J].現代農村科技,2022(12):86.
[2]莊雅仁.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4):182-183.
[3]許燕華.試析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J].赤子(中旬),2013(8):379.
[4]魏曉玲.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措施[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3(5):126-127.
[5]王才林.論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3(2):126.
[6]唐瑩.論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10):6-8.
[7]向莉.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2(3):117-118.
[8]王前耀.試論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才智,2011(3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