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背景下,學科能力發展成為教學的重要目標。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目標對師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分層教學是提升課程教學效率、減輕學生學習壓力,促進全員能力發展的重要教學模式,應用因材施教、全員發展原則構建分層課堂,有助于課程改革的推進?;诖?,本文以分層教學為基本教學模式,從分層教學作用于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意義、原則與策略角度出發,探究分層教學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措施,旨在優化課程建設,為學生培養實用英語寫作技能。
關鍵詞:新課標;分層教學;高中英語
作者簡介:張云(1981.09-),女,貴州天柱人,貴州省天柱縣第二中學,研究方向:高中英語。
分層教學理念在國際教育領域尚未形成統一的概念,從當前教研成果展開解讀,分層教學可以細化解讀為教學方式的分層、教學策略的分層和教學模式的分層三種基本分層思路,多樣化分層方式均以全員發展為目標,以因材施教為原則,以真實學情為依據。因此,在實際高中寫作教學中,教師需關注學生寫作技能、英語語言基礎的發展水平,按照實際學情分配分層學習任務,創設適用于班級學生的分層學習計劃,以期充分發揮分層教學優勢,促進學生英語學科寫作能力發展。
一、新課標下分層展開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意義
(一)促進學生能力發展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新課標”)對教學活動中關于核心素養教育中的語言能力目標指導如下:“(要求學生)在常見的具體語境中整合性地運用已有語言知識……有效地使用口語和書面表達意義和進行人際交流。”寫作能力是英語語言能力的一種,運用分層教學展開課堂探究,能落實新課標背景下英語寫作的教學要求,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獲得長足發展。
(二)減輕學生學習壓力
在新課標背景下分層展開高中英語寫作教學能有效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新課標指出:“(學生要)保持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具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生思維與學習基礎存在差異性,這意味著共性課時目標不適用于全體學生。分層教學則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實現學生個體學習目標的分層。在分層教學作用下,學生能追逐適合個體發展的寫作目標,有效減輕共性目標與個人能力差異帶來的學習壓力。
二、應用分層教學展開高中英語寫作的原則
(一)因材施教原則
學生因其教育背景、基礎能力、個性喜好等差異,在英語寫作教學中展現出差異化學習能力。因材施教原則要求教師在分層教學活動中尊重學習成員的能力差異,立足于學情,選擇有差異、有層次、有科學依據的分層策略開展教學活動,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寫作興趣、寫作技法的培養,以此帶動學生能力成長,促使學生在個人最近發展區實現高效率提升。
(二)全員發展原則
全員發展原則要求教師在分層教學中重視教育的公平性,將教學關注傾注在每位學生身上,杜絕教學忽視的情況發生。這需要教師對班級學生寫作能力水平及其當前發展情況有著深度了解。教師不僅要定期更新學生學情分析,調整進步生的寫作教學計劃,還要在教學設計中保留教育觀察、思路點撥空間,使全員學生能在課堂上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賽道,以關注、互動等方式帶動全員發展。
三、應用分層教學展開英語寫作教學的策略
(一)做好分層教學準備,促進全員學生發展
1.學生能力分層,增強教學管控力度。分析學情是實施分層教學策略的基礎和前提。教師只有深度了解學情,才能因材施教,設計適合本班學生能力發展的教學計劃。在分層教學初期,教師可以做好教學準備,通過寫作小測、觀察學生日常表現等方式提煉學情,了解學生基礎知識、寫作能力的發展差異。明確學情后,教師可以按照學生能力水平進行等級分層,并將處于同一發展水平的學生編排在同一小組。小組成員的寫作能力水平較為接近,則更易建立良性溝通,營造良好交流氛圍;教師則可以在此基礎上分層管理寫作小組,有效把握分層教學力度,切實提升課堂教學管控力。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一冊Unit1“Teenage life” Reading for Writing教學活動中,本課時寫作主題為“Write a letter of advice”,要求學生以勸告為目的寫一封勸誡信。本單元教學內容為高中第一節寫作教學課程。在此之前學生所受教育模式不同,其英語能力水平存在差異。教師可以在正式教學前為學生布置寫作類作業,請學生預習本課時并嘗試閉卷撰寫主題作文。教師在課前批閱作文,根據學生寫作水平為學生分為A、B、C三個等級。其中,A級為語言儲備豐富、基礎知識牢固、寫作邏輯較強的能力等級;B級則屬于基礎知識與語言儲備水平居中,但缺乏書面表達技法教學的能力等級;C級屬于基礎知識較為薄弱,詞匯儲備量不足,作文存在明顯語法錯誤的能力等級。三個寫作等級亟需提升的學習方向不同,教師初步區分等級后為同等級學生分組,為后續分層教學做好前瞻性準備。
2.小組任務分層,縮減個體能力差距。按照學生能力水平組建小組后,教師可以在寫作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小組布置差異化學習任務,或差異化作業任務。如此,能構成既相對獨立,又和諧統一的分層教學格局。在分層式學習任務指導下,全體學生均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在個人最近發展區內做最大限度地芻探與提升。成員能力相近的學習小組則能在討論交流、合作學習過程中減少認知差異,提升學習效率。
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二冊Unit1“Cultural heritage” Writing for Writing教學為例,本單元寫作要求學生撰寫一篇文化主題新聞報道。在本課寫作活動中,教師為處于不同能力等級的學生布置分層寫作任務,如下所示:
A級任務要求:請學生閉卷完成寫作任務,要求在作文中體現新聞引導句、報價、文化背景等重點信息,語言流暢,邏輯清晰,無語病。
B級任務要求:請學生預設關鍵詞后閉卷完成寫作任務,要求運用教師指導的寫作技法,每段內容具有明確的主題,行文邏輯清晰流暢。
C級任務要求:請學生開卷完成寫作任務,要求語言豐富流暢,無語病,凸顯文化遺產主題。
學生按照個人當前發展階段力所能及地完成課堂寫作任務,展開組間互評學習,能在分層式教學目標中認清個人提升目標,向該層級的優秀標準看齊,逐步提升個人寫作水平。
(二)應用分層教學策略,助力個體學生發展
1.差異化標準,減輕學生心理負擔。寫作實訓是寫作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性活動。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采取分層式教學策略,為學生布置相同的學習任務和差異化評定標準。教師還可以對基礎薄弱的后進生適當放寬寫作政策,允許學生開卷創作,減輕由基礎薄弱為寫作質量帶來的影響,循序漸進提升學生寫作能力。此等教學策略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學生學習心理負擔,緩解學生由班級排名帶來的精神壓力,將學習的注意力放在個人進步幅度上,專注個體提升。這樣能從教學情感、態度、價值觀念角度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自信心。
例如,在人教版必修第三冊Unit1“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Writing for Writing教學部分,本單元寫作主題在于“描述個人經歷”,要求學生能掌握敘事文的寫作要領,能開篇點題,將敘事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感受)交代清晰,在正文部分分段細化經歷,尾段總結體驗感受。在本課教學中,教師為學生制訂統一的寫作目標與要求,在批閱階段采取差異化處理,對不同水平層級的學生采用差異化評定標準,以此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教師可以再為A、B、C三個等級的學生分別預設1-10分評定標準。這一標準能弱化學生對層級差異的心理負擔,促使學生關注個人當前所處的發展水平,將注意力集中在個人問題與優秀標準上。這樣能營造積極活躍的寫作活動氛圍,促使學生以平常心看待分層教學,專注于個人成長。
2.差異化指導,助力學生個性發展。分層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因材施教,制訂差異化指導策略輔助寫作教學,對個體學生提供針對性教學指導意見,以此促進學生個體寫作能力獲得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師可以把握課堂即興評價機會,在查閱學生作文時予以個性化評語或個性化診斷性評價,指明個體學生的寫作提升方向,促使學生追逐適合的自我提升目標;教師可以從多個層級中各選一個例文展開評析與講解,以點帶面地為每一層級學生提供指向性指導,便于學生從分層指導中提煉共性問題,找到明確的自我提升方向。差異化指導能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幫助學生結合個體特點展開專項提升。
以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一冊Unit1“People of achiev-ement”寫作教學活動為例,本單元教學主題在于“展望未來”,寫作方向可分為描述式、自述式、故事式、談話式四種。在本次寫作指導中,教師對處于不同層級的學生指導進行差異化處理,其具體差異如下所示:
A級指導重點:豐富作文的語言儲備與語言特征,結合主題細化細節信息,從觀感角度提升寫作品質。
B級指導重點:矯正同義詞應用錯誤與表達錯誤,著重指導學生行文結構。
C級指導重點:規避語法錯誤與拼寫錯誤,著重指導學生語法規范與詞句應用能力。
差異化指導能使學生結合個人水平與寫作短板進行個性化提升。
(三)構建分層評價體系,激發學生進取精神
1.定期更新評價數據,提升分層精確性。學生能在階段學習的過程中逐步鍛煉寫作技能,提升英語寫作水平。當學生能較好地完成教師預設的分層目標后,當前所在的分層等級將不適用于該學生發展。教師需意識到學生能力發展的必然性,制訂短暫評價周期,為學生更新評價數據,重新評定寫作能力等級,以此為學生創新教學目標,提升教學指導標準與寫作要求,助力學生能力進階。教師可以定期舉行閉卷主題寫作活動,請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寫作任務并現場批閱、評價。教師可以在批閱過程中自主評定學生能力等級,對能力脫離等級范圍的學生做簡單的指導交流,幫助學生認識到自身能力水平變化,明確全新寫作標準,將學生劃分至下一層級中,重構學生學習小組。學生能在自身進步幅度中收獲學習自信心,在寫作能力發展的道路上積極進取,行走得更遠。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第二冊Unit5 “First aid”Using Language教學部分時,本單元作文主題圍繞“急救經歷”展開,要求學生在掌握急救相關詞句表達、知識的同時鍛煉寫作能力。在本課評價教學環節,教師為學生評測作文分數并重新評定學生寫作能力等級,將處于C級、B級優秀水平的學生向上提升一個等級,讓學生在以后的寫作活動中遵循新的寫作發展目標和任務標準,更新個人寫作目標。評價數據更新后,教師為等級有變動的學生小組重新分組,以此提升下一階段分層教學的精準性。定期更新評價數據能使教師深度了解學情,關注學生的進步軌跡,充分發揮分層教學優勢。
2.建立趣味評價機制,調動學生積極性。建立趣味評價機制旨在運用評價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進行練習活動,認真對待英語寫作練習,實現自我提升。教師可以在分層教學中融入評優制度,每次寫作訓練后評出層級最優和進步獎,以此表揚學生的進取心。教師可以在評價機制中融入游戲性質,為不同能力等級匹配榮譽稱號、挑戰任務、獎勵機制等。鼓勵學生以游戲通關的形式積極挑戰自我,自主向教師領取挑戰任務,換取榮譽稱號和等級獎勵。該評價機制能有效調動學生寫作積極性,促使學生在課后積極提升個人英語寫作能力,強化書面表達技能。
以人教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第三冊Unit1“Art”中“Write an art exhibition announcement”寫作教學活動為例, 在本課寫作教學活動中,教師為鼓勵學生自我提升,創設征文大賽,請學生開卷完成長達500-800詞的“中國古代藝術賞析”主題英語作文,力求展現學生英語寫作最高水平。教師創設獎評機制如下所示:
(1)評選層級最優者獲得“最優開卷作家”稱號,并進階下一層級。
(2)評選層級最優者各三名,優秀征文粘貼在文化墻供學生觀賞。
(3)評選全班最優者一名,授予“妙筆小先生”榮譽稱號,獲得作文講學機會一次。
在趣味獎評機制的作用下,學生在課后積極查閱資料,潤色個人作品,展現出個人英語寫作的最高水平。教師可以從中分析學情,為學生建立學習自信心。
綜上所述,在高中寫作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模式,可以通過分層教學準備、分層教學策略和分層評價體系三個層面展開教學設計。首先,教師需明確學生當前發展階段,以分層管理的方式縮減學生個體之間的能力差距,促進全員發展;而后,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展開差異化指導,以此助力個體學生能力發展;最后,教師可以從評價角度出發,定期更新評價數據,建立趣味評價機制,以分層評價助力學生能力進階。過程中,教師需注意遵循發展性、個性化教學原則,因材施教做好分層教育設計,提升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婧悠.分層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寫作中的應用研究[D].河北科技師范學院,2022.
[2]高生霞.高中英語分層教學與小組合作學習的整合研究[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1(15):117-118.
[3]陸紅葉.高中英語分層遞進式寫作教學分析[J].新課程研究,2020(35):87-88.
[4]趙梓茹. 翻轉課堂在高中英語寫作分層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