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全面深化素質教育改革,在高中教育中愈加突出培育技術專精和綜合素質發展的時代新人。高職英語課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能夠引領學生形成正確文化意識、價值觀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本文從挖掘教材文化元素、整合優質文化教育資源、拓寬傳統文化遷移創新平臺、創設項目任務、提升教師文化素養五方面著手,在英語課程中有序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高職英語課程發揮價值塑造、知識傳授、能力塑造的綜合育人價值。
關鍵詞:高職教育;英語;傳統文化;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鐘麗,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體系。高職英語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充分發揮學科啟智增慧、鑄魂育人價值,借助豐富多元的優質文化引領學生價值觀念正確發展,提高學生人文素質。但是就現階段教學而言,教師更加關注講解語言知識,且教學中存在部分教師文化功底不深,對挖掘教材傳統文化元素的意識較為薄弱等問題,難以整合文化教育資源充實課堂教學內容,限制了學科鑄魂育人價值有效落實。鑒于此,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應主動提升自身文化素質,借助優秀文化內涵塑造學生正確價值觀,并運用文化內容拓寬學生文化視野,借助文化主題創設趣味情境,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在此,本文結合高職英語教學實踐,簡要闡述高職教育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英語課程的有效策略,進一步推動高職英語教學提質增效。
一、高職英語課程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一)落實立德樹人任務,促進學生德才兼備
素質教育理念引領下高職英語課程不僅應加強基礎知識傳授,同樣應培育學生優良思維意識、文化品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凝聚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凝聚了傳統文明精髓。在英語課程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厚植愛國主義精神,培育學生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發展,有效落實立德樹人任務。且高職教育擔負著培育德才兼備的技能型人才重任,高職英語教育滲透傳統文化創新教學,與落實立德樹人任務相一致。最后,英語課程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借助文化主題創設學習情境,借助文化內容引導學生交際對話,培育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促進學生語用能力和文化意識綜合發展。因此,在高職英語授課中教師應合理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借助優秀文化加強思想建設,促進學生語言知識與思維品德綜合發展,在英語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任務。
(二)滲透培根鑄魂目標,樹立學生文化自信
隨著新課標的修訂和實施,高職英語愈加重視優化課程建設,發揮學科培根鑄魂的教育價值,促進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且全球化進程加快,在高職英語學習中學生接觸了大量的西方文化與價值觀,需要教師有序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領學生樹立正確文化意識,警惕“失語現象”和學生文化觀念滯后問題。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對比和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幫助學生形成文化自信與制度自信,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因此,高職英語授課中教師應整合優質文化資源,在英語課程中厚植愛國精神、民族文化,發揮學科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育人功效,培育有擔當、有能力、有責任的時代新人。
二、英語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突出問題
(一)忽視開發教材文化內容
高職教育更加突出技能講授,因此高職英語課程、目標預設、教學方法均側重學科工具性,教師更加重視參與研修提升自身技能素質,忽視深入開發文化內容加強思想建設。首先,部分教師受傳統育人觀念和技能教育目標影響,忽視整合文化知識加強思想引領。且教師忽視自身文化素質發展,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儲備較為薄弱,難以有序開發教材文化內容。其次,在高職英語授課中教師仍采用口述、說教的方式,課堂教學缺乏對中西文化的比照、講解,既忽視將中華文化作為西方文化導入,加強學生理解和文化認知,又忽視深入解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學生文化素養。由此可見,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需要教師提升自身文化素養,進而樹立正確育人目標創新教學,引領學生文化意識的思維品德發展。
(二)文化教育目標設置模糊
在新課改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愈加重視圍繞核心素養目標優化課程建設,利用多元化、綜合性目標建設優良育人環境。但是現階段高職英語教師更加側重講解語言知識,按部就班地授課,忽視深入開發教材文化內容,導致英語授課缺乏文化教育內容。且高職教師工作任務繁重,在備課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無疑加重了學生學習負擔,導致教師忽視拓寬文化內容。最后,教師忽視設立文化目標引領教學創新,教師忽視文化教育的價值和重要性,導致文化目標設置淺層化,難以深入開發教材文化素質培育作用。因此,在高職英語授課中教師應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合理設置文化育人目標,促進英語課程創新提質。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英語課程創新教學策略
(一)挖掘教材文化元素,創設主題情境
教材是英語學習的重要媒介,在高職英語教材內容多次改革后,適量增設文化內容,且針對相關技巧學習增加了相關文化主題,引導學生深入解讀語言知識。以往教學中教師更加關注專業基礎知識學習,幫助學生提升專業技能,但是缺乏相應情境,難以激活學生學習興趣和提升學生語用能力。因此在英語授課中教師可以整合文化主題創設探究情境,在真實性、綜合性情境中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既增加專業特色提升學生技能,又適量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引領學生思維品德、文化意識發展。
例如,在學習中教師可以設置“商務接待”“文化推介”的文化主題情境,通過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價值引領和能力培養。教師在“文化推介”模塊融合中華傳統節日、傳統美食、文明禮儀等文化內容創設探究情境,引導學生使用英語傳遞中華文化,如教師拋出任務“Introduce Chinese New Year customs.”等,引導學生使用專業技巧、語言知識自信地向外賓介紹中華文化。同時通過借助優秀文化塑造學生行為習慣、優良品行,如借助儒家文化禮儀培育學生文明友善、開拓創新、尊老愛幼等優良個人品德。教師有機統一教材內容、專業知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三者,創設綜合性主題情境,激活學生文化探究興趣,并借助優秀文化引領學生綜合素質發展。
(二)整合優質教育資源,引領交際對話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形式多樣的信息技術輔助工具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時教師應圍繞教材主題整合網絡優質教育資源。既利用視聽融合、圖文交錯形式優化文化內容呈現,提升學生學習和探究興趣,又利用課堂瑣碎時間進行知識拓展,拓寬學生文化視野和增加學生知識儲備。因此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智慧云平臺整合教育資源,利用線上線下統合教學巧妙地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課前準備中教師在交互平臺上傳相關文化視頻資源,引導學生初步了解主題并誘發探究興趣,進而在課堂引導學生針對文化話題表達觀點和傳遞思想,鍛煉學生語用能力和交際能力。
例如,在“Let's throw a party”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前整合中西傳統節日文化相關視頻,引導學生了解中西文化,進而在課堂鼓勵學生對比中西文化,通過辯論、模擬等活動引導學生對話交際。如閱讀“The New Year celebrations around the world”時,教師可以展示世界各地的慶祝活動,進而提出問題“What are the celebrations of Spring Festival in your hometown? ”,引導學生小組整合視頻資源新年文化信息,并小組合作收集生活中新年文化信息,進而使用英語介紹中國新年。同時鼓勵學生以視頻錄制、圖文介紹等形式展示調研成果,利用趣味呈現形式鼓勵學生創新設置對話內容,鍛煉學生創新性思維和語言交際能力。
(三)拓寬文化實踐平臺,培育文化自信
新課標引領下高職英語教育應重視增設實踐性、開放性活動,給予學生自主探究和遷移創新的空間,在實踐中加強學生傳統文化認知,并塑造學生文化自信心。因此高職英語教學應拓寬文化教育渠道,借助課堂外實踐活動平臺構建多維度文化教育環境,引導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知識表達和探究。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本土特色文化、紅色文化創設社團活動、宣講活動等校園實踐任務,從生活實際出發引導學生運用語言知識表達,將文化學習課程轉化為對文化領域的直觀體驗的感受,在開放性實踐活動中激發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并利用優良文化引領學生實踐,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
例如,在“Come on!Go! Go! Go!!”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校園文化主題活動創設趣味實踐任務,引導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知識解決難題。同時教師應重視以生活現象為基礎,以學生興趣為基點,不斷創新活動形式,引導學生與時俱進,促進學生綜合發展。如教師融合我國運動精神和奧林匹克精神設置紀錄片拍攝與配音活動,引導學生走進生活收集傳統運動文化,如太極拳、馬術、蹴鞠等,并使用趣味配音的形式介紹傳統運動。由此利用趣味化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走入生活了解傳統文化,促使學生探究傳統文化的深層內涵,引領學生價值觀念、思維品質發展。同時鼓勵學生使用英語介紹和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鍛煉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和創新思維。
(四)創設文化探究任務,塑造高階思維
在素質育人目標引領下,高職英語課程應在語言知識講解基礎上促進學生核心素質發展,在教學過程中鍛煉學生創新性、批判性、推理性等高階思維。在高職英語授課中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便于教師創設發展性、系統化探究任務,借助文化目標串聯各個學習活動,并利用梯度性任務逐步引領學生深入解讀語篇文化主題,在螺旋式上升課堂促進學生綜合發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圍繞文化主題創設項目式任務,利用環環相扣的任務塑造學生高階思維,促進學生核心素質全面提高。
例如,在“Be on time and in time.”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元素設置更具教育價值的項目主題,進而利用層層遞進的主題任務引導學生探究文化主題,既提升語言學習深度,又在學習過程中鍛煉學生綜合能力。如教師創設“Cherish time”項目主題,并提出“Project 1: Allocate your time. Project 2: Collect proverbs to cherish time.”等,引導學生思考與探究,并培育學生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教師整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易創設真實情境,增加學生代入感,同時發揮任務導向,引導學生深度解讀主題,促進學生語用能力和文化素質綜合發展。
(五)提升教師文化素養,優化評價形式
在新課標指導下,高職英語教學中應發揮支架作用,有序引領學生探究文化知識。且教師作為學習活動的主導者和實施者,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課堂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需要教師進一步提高自身文化素養,合理整合教材內容與豐富的文化資源,推動英語課堂教學提質。在高職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網絡研修平臺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借助智慧云平臺加強師風師德建設,在網絡研討中學習優秀教育方法,提升自身文化素養和教學能力。同時教師應圍繞文化教育目標優化評價方式,利用多元化評價方法加強教育人文性,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由此借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并利用文化目標創新教學。
例如,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參與學校在職培訓、課程進修等,通過交流經驗、教學分享提升自身文化素質,并在教學過程中合理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同時教師可以圍繞文化目標進行預評價、實施課堂評價,加強目標引領,致使學生關注文化內容。并結合傳統“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優質育人觀念,對學生實施針對性評價,實現教學面向全體學生。由此借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教師專業素質,并借助文化引領評價,促進學生個性化、綜合性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應圍繞立德樹人任務、思想鑄魂育人要求優化課程開發和建設。在高職英語教學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借助文化內容充實英語教學,并加強課程思政建設,發揮學科潤心啟智教育價值。在高職英語授課過程中教師應秉持核心素養目標、學生中心理念創新教學活動,通過創設實踐任務、主題情境、項目任務等活動形式,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巧妙地融合于英語課程,打造綜合性育人環境,培育德智體美勞綜合發展的時代新人。
參考文獻:
[1]董悅華.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中英語課程融入傳統茶文化的舉措[J].福建茶葉,2020(9):191-192.
[2]王飛.中華傳統文化融入高職英語教學探究[J].大視野,2020(4):20-23.
[3]許唱.高職英語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思考[J].學園,2020(20):39-40.
[4]劉欣,劉琦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高職英語課的途徑研究[J].國際公關,2020(12):385-386.
[5]劉艷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高職英語教學融合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21):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