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關鍵詞:中學英語;核心素養;課程標準;? ?義務教育
中學英語的新課程標準,以嶄新的教育理念示人,在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時,重視立德樹人,并圍繞核心素養的內涵確定嶄新的教學目標,為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注入嶄新的源頭活水的同時,努力促進英語教學的健康發展。以下幾個方面為中學英語核心素養的落實努力前行。
教育的核心永遠是圍繞教學目標進行的。而在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更應該努力關注學段目標,明確在認識英語和發展語言的過程中,言語交際的重要作用,通過學段目標的認識,促進學生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完成三級學段目標,對學習的感知和積累,能識別不同的語調和節奏,積累簡單的英語日常用語,了解句子的結構特征,分辨清楚英語的語序和句子結構成分。還能進行簡單的篇章訓練,獲取其他的知識,從而在頭腦在中形成中英文互動和互譯的良性互動。
文化意識是植根于學生頭腦中的一種比較有文化鑒賞能力的認知態度和行為選擇。學生通過文化意識的學習,能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中形成一系列的思想認知,促進學生在跨文化跨語種的過程中,對文化意識作出正確的判斷。老師要參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扶正學生成長的腳步,陪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明確培養文化意識的手段和目的,并能讓自己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學生能用英語學習涵養自己的品格,提升自己的素養,在每天的學習中一點點走向進步,走向成功,讓英語口語學習和書面語的讀寫表 達都能有一個循序漸進地提高。如對“What would you like?”這個句型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就會從翻譯的角度入手,你想什么或者你喜歡什么?那就在飲食上去啟發學生把句子拓展到:你喜歡吃什么或者你喜歡喝什么?當學生要吃的對象是固體的,就用eat,當學生要吃的對象是液體的,就用drink,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讓學生把英語句子組合成: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或者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讓學生規范學習句型,通過多讀多練多寫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并能明確回到I’d like a sandwich,please.我們對學生進行簡單的英漢互譯的教學,就是為了能讓學生獲得更加感性的文化認知,從而讓自己的英語水平達到一定的既定標準,促進語言能力發展的同時,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自己的文化素養也能獲得更高層次的發展。
思維品質是一個非常有個性特質的概念,當我們把學生的思維品質維系在理解、分析和比較、判斷等范疇的時候,就會不自覺地在教育過程中,從多角度多層面對學生的成長進行系統地教學和統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從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角度,對知識體系進行分析和理解,并鼓勵學生用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去解決問題,促進學生對事物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會發現,每個學生的天賦和資質不同,他們發現問題的能力和處理問題的手段也會不盡相同。
采擷初中英語核心素養的智慧之花,我們要努力尋求更多更好的方法,來實現中學英語教育中核心素養的提高,激發學生學習的潛能,為培養祖國需要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而做出不懈的努力,從而推動學生在核心素養的道路上走出一條金色的康莊大道。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
[2]劉靜.淺析中學英語的趣味教學方式[J].贏未來·教育研究,2018(13):117.
(作者單位:江西省上高縣上高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