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馨月


【摘要】根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標”)的要求,教師不可以忽略學生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之中個人數學綜合學習素養的提高,需要幫助學生打牢數學學習的基礎,提高數學綜合應用能力.數感主要是指學生能夠自覺且主動地利用數學的一種學習意識,教師需要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加強對于數學原理的認知能力,從而激發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之中對于問題解決的興趣,進一步借助多樣數學問題的解決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素養.基于此,文章主要研究了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之數感的培養方法,幫助學生提高對于數學的敏感程度,從而啟發數學學習思維,增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數感;教學策略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數感主要是指他們能夠主動且自覺地理解數學知識和運用數學原理解決問題的一種良好學習意識.學生的數感隨著其數學運算技能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建立數感有助于學生的理解數的意義和數量關系,初步感受數學表達的簡潔與精確,增強好奇心,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基于此,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經歷使用數學符號和數學圖形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更需要引導學生在這一數學學習的過程之中建立數感,有效發展抽象思維能力.
一、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背景下對于學生數感培養的要求
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數與運算”是學生開啟數學世界大門的鑰匙,如果缺少了恰當的問題指引,那么學生對數的意義的認識就不會全面和深刻,無法清晰地理解各類數學運算的方法.數感是課標提出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學生學習數學這一學科應具備的一項重要學科素養,教師需要有效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養成用數學來看待世界的眼光,利用這一眼光來充分觀察世界,在一定程度上運用數學的思維看待世界上存在的問題,并且使用數學的語言解決世界上存在的數學問題以及進一步借助數學語言表達世界.同時,教師需要幫助學生真正地投入數學知識的思考和運算中,推動學生在觀察與思考之中形成抽象能力,打牢數感形成的基礎,培養綜合數學學習能力.對于教師而言,其需要認真學習、深入研究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及時轉變小學數學的育人方式,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需要充分研讀課標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并且遵循學生在小學數學學習階段的身心發展特點和成長規律,以“成長中的我”為教學原點,將學生數感培養作為構建小學數學課堂的基礎,讓學生在自我認識、自主學習之中培養數感,增強對數的直接感知,深化數學思維.
二、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背景下對于學生數感培養的現狀分析
數感是學生學習數學這一學科應具備的一項重要學科素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培養是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需要著重關注的內容之一.學生在小學階段主要學習整數、小數和分數的認識,這些數的產生與發展都源于人類的生活實踐.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生提供與真實世界緊密聯系的學習素材,要讓學生經歷由數量或數量關系到數的抽象過程,進而理解和掌握數的概念,形成數感.但是目前部分教師對于學生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還未落實到位,從建構主義的觀點來看教師在教學“數與運算”這一內容的時候,忽略了學生這一小學數學的學習主體,沒有幫助學生充分理解數字所表示的意義,學生只能夠簡單地進行基礎的運算,而無法有效地分析數的組成、排列關系和大小比較.同時,教師沒有轉變小學數學教學觀念,仍然沿用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式,而忽略了對于學生數學學情的仔細分析,學生難以在數學問題的分析和解決之中聯系個人的生活實際消化吸收.此外,部分教師忽略了個人備課環節的精心準備,難以做到心中有數,無法將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滲透到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之中.教師沒有完善誘出想法、添加想法等環節,不易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三、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背景下對于學生數感培養的教學策略
(一)充分挖掘數學教材,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數感主要是指對于數與數量、數量關系及運算結果的直觀感悟,能夠在真實情境中理解數的意義,能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能在簡單的真實情境中進行合理估算,做出合理判斷.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不僅要關注數學原理的分析、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還需要通過充分挖掘數學教材內容,將學生的生活實際經驗同數學的原理講授進行結合,進一步幫助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之中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方法.同時,學生在這一深入的數學學習過程中,也可以發揮自身數學感知能力,品味數字之美.
比如,在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在初步掌握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特征的基礎上進行學習,建立數感有助于其理解數的意義和數量關系,初步感受數學表達的簡潔與精確,增強好奇心,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加強對數感教育理論和方法的學習,提高自身數感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學生需要通過實際操作有層次地擺一擺、數一數和算一算、說一說,初步得出長方形的面積與長、寬三者之間的關系.教師需要先充分分析教材內容和相關數學學習資料,從特殊例子著手,幫助學生推導出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再引入多樣數學問題加以應用.而在學生學情分析之中,由于學生已經充分理解面積的含義和面積單位,所以教師可以在導入環節為學生探索長方形面積公式做好方法上的準備.同時,由于學生的數學認知由直觀形象到抽象發展,教師可以安排大量動手擺一擺和小組合作交流等活動,讓學生小組合作推導公式:每行個數×行數=面積單位總個數;長×寬=長方形的面積.這時,學生能夠通過小組合作探究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按直觀操作—半抽象—抽象的思路步步深入,最終,有效經歷“數—算—想—推導”得出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學生也理解了對應的數學思想方法:長對應每行個數,寬對應行數,再通過列表格發現面積公式中三者之間的關系,同時推導出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基于這樣的理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有效地進行思考、動手操作,真正做到手、腦、口并用,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同時,學生也能夠提高數學學習積極性,從而潛移默化地提升個人的“數學數感”.
(二)有效搭建教學平臺,關注學生數學學習意識
數感作為一種基本的數學能力,是學生在掌握數學知識、運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敏銳和直觀感知.因此,教師可為學生搭建數學學習平臺,讓學生主動去探索數學的奧秘,從而引導學生自主發現數學中的“數量”元素,讓學生在表達過程中也能深刻領會數學知識中的原理,進而深化個人對于數學知識的領會,進一步培養個人的數學修養.
比如,在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負數的初步認識”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抓住本單元的重點內容,促使學生掌握負數的特征,強化個人的數字運算能力,并能夠應用相關的數學公式進行實際問題的解決.數感是小學數學教育的基礎和核心.培養良好的數感,有助于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提高數學運算能力、增強對數學概念的理解.此外,數感的培養對于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邏輯推理、問題解決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為學生的未來數學學習和實際應用奠定基礎.教師需要將學生數感培養作為構建小學數學課堂的基礎,讓學生在自我認識、自主學習之中培養數感,加強對數的直接感知,深化數學思維.如果要幫學生準確理解負數的意義,教師可以從學生生活中常見的微信收付款截圖入手,幫助學生根據比較熟悉的生活經驗感受負數就在我們身邊,在具體生活情境中感知正、負數,知道正、負數的讀法和寫法,明白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字感受是數學教學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選取學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的內容作為數字的教學內容,就能使學生對數字的重要作用和意義理解得更加深刻,對數字代表的具體內容和運用方法掌握得更加扎實,聯系實際情況靈活地運用數字解決問題.教師可以及時播放負數由來的視頻,讓學生了解負數的來源及發展史,以及我國古代的計數法中有關正、負數所代表的意義,對正、負數的意義有初步的感知,為后面的學習做鋪墊.接著,教師可以利用音頻播放天氣預報,引導學生帶著“天氣預報中的負數表示什么意思”這一問題仔細聽天氣預報,由此理解-3℃和3℃的意義.學生思考了“零上3攝氏度表示什么含義?零下3攝氏度又表示什么含義”后回答:“-3℃表示零下3攝氏度.3℃表示零上3攝氏度.”這時,由于溫度計模型對學生而言比較直觀,具有“數軸”之形,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借助溫度計模型下的問題設計探究和理解負數意義.此時,學生便了解到了生活中的負數,不自覺地掌握了有關負數的解讀方法,從而形成了良好的數感.
(三)切實積累學習經驗,促使學生體悟數感
教師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的過程之中,需要以學生的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為主要教學目標,幫助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之中發展數學學習的眼光.核心素養背景下的數學教育,更加關注數學思維、數學能力的發展,著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在培養學生數感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個人獨特的數學思維和獨到的數學見解,讓學生能夠不斷積累數學經驗,解放數學學習個性,積極在數學實踐的過程中掌握數學的主要知識,培養個人一定的數感.

結 語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進行,核心素養逐漸成為衡量學生綜合素質的關鍵指標.在數學教育領域,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教育改革的重點任務.數感在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培養學生抽象思維、邏輯推理、問題解決能力的基礎.加強對學生數感的培養,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為今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基礎.那么,教師更需要幫助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之中掌握數學知識的應用方法,借助學生數感的培養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許世紅,鄧偉倫,王芳,等.人工智能視域下課堂教學智慧評價:CSMS推動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育的案例研究[J].教育測量與評價,2022(4):30-42.
[2]蘭贈連.促進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與關鍵能力發展的教材習題研究:以人教版數學教材三年級上冊“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關系”習題為例[J].遼寧教育,2022(19):37-41.
[3]官玉英.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生活案例融入小學數學估算意識培養策略探討[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教育科學,2021(9):76-77.
[4]譚顯容.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下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研究:以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廣角《沏茶問題》為例[J].電腦迷·教師研修,2022(1):30-31.
[5]宋顯慶,萬勇.轉變學科育人方式 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江西省第十四屆深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觀摩研討活動述評[J].小學數學教育,2022(7):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