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當前中學英語作業量大、形式單一、缺乏自主設計、設計質量不高等問題,本研究聚焦作業實施過程中忽視學生核心素養發展這一突出問題開展了實證研究,提煉了單元整體作業設計的基本范式,闡述了指向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中學英語單元整體作業設計流程,賦予作業新的內涵,即在整體教育理論指導下,以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宗旨,以單元整體教學為落腳點,將課中學習任務與課后學習任務作為一個“作業”整體,進行單元整體作業設計。
關鍵詞:核心素養;單元整體教學;單元整體作業設計
作者簡介:劉三汝(1990.02-),女,江西人,廣州市南沙東涌中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學英語教學、中學英語作業設計;呂琳瓊(1978-),女,浙江杭州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外語教師教育與發展、應用語言學。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指出,核心素養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英語課程要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方面。
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作業的重要性、作業問題的復雜性以及解決作業問題的緊迫性受到政府、學校和社會的高度關注。然而,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中學英語作業仍存在諸多問題。本文聚焦作業實施過程中忽視學生核心素養發展這一突出問題,賦予作業新的內涵,提出通過單元整體作業設計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途徑和方法。
一、單元整體教學理念與單元整體作業設計的概念界定
單元整體教學理念是指以發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為宗旨,根據課程結構和總體目標以及各單元的主題和教學內容,先制定各單元教學目標,再圍繞主題語境并整合課程六要素設計學習活動,將每個課時有機整合共同為達成單元整體目標服務的教學理念。
單元整體作業設計是指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理念,將課中學習任務與課后學習任務作為一個整體進行作業設計。本研究對作業的內涵進行拓展提升,將作業貫穿于英語教學的始終,涵蓋課中學習任務以及課后學習任務,并共同為教學目標的達成服務。
單元整體教學根植于整體教育理論。“整體教育”思潮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末。代表人物約翰·米勒在《整體教育》一書中突出了整體教育的三個原理——關聯(connections)、包容(inclusive)、和諧(balance)。鐘啟泉在《“整體教育”思潮的基本觀點》中強調,未來的教育必須是整體教育并概括出整體教育的十大原則,其中第一條是“人性優先”,強調教育最重要、最根本的目的是培育人們與生俱來的成長的可能性。單元整體教學提倡將碎片化的信息有機整合,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習得學科本質規律,并通過遷移創新使學生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可以說,整體教學聯結了課本知識、課堂學習,學生在應用、遷移的學習活動中,構建個人意義,獲得經驗、能力與素養的發展。單元整體作業設計也是基于整體教育理論,從作業(包括課中及課后學習任務)維度思考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二、中學英語教學中作業設計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為了解中學英語作業設計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本研究以廣州市南沙區區屬中學(初中部)為例,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對區內1670名學生和80名教師分別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調查的維度包括作業量、作業內容、作業態度、作業類型、作業功能、作業評價、作業實施,核心素養與單元整體作業設計等。針對學生的調查問卷共20道題,其中第1題涉及學生對作業量的認識,調查結果如表1所示。
從表1可以發現,在對每天完成英語課后作業所需時間的調查中,46.53%的學生認為自己每天完成英語課后作業的時間大概需要30-60分鐘,少數學生甚至需要90分鐘以上。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強調要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并指出初中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由此可知,目前廣州市南沙區初中英語作業量相對較多,有必要進一步加強作業減負工作。
在對廣州市南沙區區屬中學的80名初中英語教師進行的問卷調查中發現,22.5%的教師認為自己在日常教學中會進行單元整體教學,52.5%的教師表示自己經常這樣做,兩者共占75%。由此可知,絕大部分廣州市南沙區區屬中學的初中英語教師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會進行單元整體教學。
由對學生進行的調查問卷可知,42%的學生認為教師布置的英語作業對提升自己的語言能力非常有幫助,45%的學生認為比較有幫助,兩者共占87%。39%的學生認為教師布置的英語作業非常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文化意識,44%的學生認為比較有幫助,兩者共占83%。38.2%的學生認為教師布置的英語作業非常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思維品質,45.69%的學生認為比較有幫助,兩者共占83.89%。41.68%的學生認為教師布置的英語作業非常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思維品質,42.93%的學生認為比較有幫助,兩者共占84.61%。
綜上可知,廣州市南沙區作為國家深度學習教學改進試點區域,這幾年在深度學習、單元整體教學的推廣方面取得了顯著效果。教師在單元整體教學以及單元整體作業設計方面進行了大量教學實踐,教師的教學以及作業的布置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升有比較大的幫助,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三、通過單元整體作業設計發展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路徑
通過實踐探究發現,在單元整體教學理念下把作業融入整個單元教學的始終,有助于減輕學生的負擔,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下面以滬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Save the trees”為例,闡述如何通過單元整體作業設計來發展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一)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理念進行多語篇分析
本單元的話題是保護樹木,介紹了樹木以及樹木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性,主要內容為:閱讀部分是一篇采訪文章,介紹了樹木對人類的貢獻;聽力部分是一篇介紹松樹特點和作用的廣播稿;語法部分是現在進行時的使用;說的部分是練習/sk/、/sp/、/st/、 /sl/、/sm/、 /pl/、/kw/、/tw/的發音并討論樹木的重要性;寫作部分是根據植樹節圖片,用現在進行時描述圖片中人們的行為。
1.主題意義引領下確定單元目標,設計單元學習活動并開展持續性評價。本單元屬于人與自然主題語境下的環境保護主題群。首先對教材進行整合并采用逆向設計的方法,先確定本單元的學習目標:請以廣州形象大使的身份,以海報、視頻、PPT、講解等多種形式在世界園博會上介紹宣傳廣州的市樹——木棉樹。為達成這個單元目標,共設計五個課時:精讀課、拓展閱讀課、聽說課、寫作課、展示課。
2.單元整體教學理念下確定單元作業目標,進行分課時作業設計并開展持續性作業評價。依據單元整體教學理念,采用逆向設計的方法先確定本單元的作業目標(同單元目標)。再圍繞這一目標進行分課時作業設計并開展作業評價。
3.單元整體教學理念下進行分課時作業設計,將作業融入學習活動并服務單元總目標。
接下來,以本單元第三課時——聽說課為例,詳細闡述分課時作業設計的流程。
(二)確定教學目標
在本課結束時,學生能夠:1.獲取聽力文本的主旨信息,梳理松樹的事實性信息和對人類的貢獻。2.利用表示先后次序的連接詞,分析聽力文本的篇章結構和內在聯系。3.遷移聽力文本并進行創新,口頭描述木棉花的特點和對人類的貢獻。
(三)設計課堂學習任務
1.聽前活動(Pre-listening)。
活動一:對上節課的課后作業進行展示,播放學生制作的木棉樹吉祥物講解視頻并對作業進行點評。
活動二:由木棉樹導入本課學習內容——松樹。以松樹為核心詞進行頭腦風暴,激活背景知識。
活動三:介紹兩種聽力技巧:利用firstly、however等連接詞預測內容;利用詞性猜測完成單詞填空。
設計意圖:聽前環節共有三個學習活動。活動一通過展示優秀作業成果,導入木棉樹話題。活動二旨在激活學生關于松樹的背景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動三通過介紹兩種聽力技巧,減輕學生的聽力負擔。
2.聽中活動(While-listening)。
活動四:聽取主旨信息(Gist-listening)。聽一段關于松樹的廣播,廣播中提及松樹的有關方面在表格上打勾。
活動五:聽取細節信息(Listening for details)。聽廣播,然后在空格上填一個英文單詞或數字。
活動六:巧用活動二,通過增加連接詞的方式,分析文本的篇章結構。
活動七:根據廣播稿,分析聽力文本的篇章結構和內在聯系,并借助活動五的表格,復述文本內容。
設計意圖:聽中環節共有四個活動,活動四和活動五屬于學習理解類活動,旨在實現第一個教學目標。活動六和活動七屬于應用實踐類活動,旨在實現第二個教學目標。
3.聽后活動(Post-listening)。
活動八:假設你將以廣州形象大使的身份參加世界園博會并介紹廣州的市樹——木棉樹(Kapok trees)。請根據下面的提示寫一篇文章并進行口頭匯報。
設計意圖:聽過活動旨在遷移聽力文本并進行創新,口頭描述木棉花的特點和對人類的貢獻。
(四)布置課后作業
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理念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完成以下任務:1.調查了解木棉樹生存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2.針對這些現狀與存在的問題,小組討論并提出解決措施。3.將以上調查與討論結果繪制成一張英文思維導圖,并在下節課進行匯報。
(五)開展作業評價
以木棉樹吉祥物作業設計為例,根據評價標準,對作業進行評價。評選出優秀作品進行展示,可以借助微信公眾號、美篇等渠道進行宣傳,充分調動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結語
本研究針對當前中學英語作業量大、形式單一、缺乏自主設計、設計質量不高等問題,對廣州市南沙區區屬中學80名初中英語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研究發現,以單元整體教學為抓手的單元整體作業設計是發展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之一。教師可重新思考作業的內涵,將課中和課后學習任務視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共同納入作業范疇,同時為單元目標的達成服務。本研究提煉了單元整體作業設計的范式,即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理念進行多語篇分析;在主題意義引領下,確定單元學習目標,設計單元學習活動并開展持續性評價;在主題意義引領下進行作業設計,確定單元作業目標,進行分課時作業設計并開展持續性作業評價;在分課時作業設計下確定教學目標,設計課堂學習任務,布置課后作業并開展作業評價。整個設計過程指向核心素養。本研究為核心素養以及“雙減”政策的落地,提供了作業設計方面行之有效的方法與策略。
參考文獻:
[1]安桂清.整體課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
[2]程曉堂.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及其測評[J].中國考試,2017(5):7-14.
[3]王海青.論整體主義教學[J].全球教育展望,2019(4):34-44.
[4]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5]鐘啟泉.整體教育的理論射程[J].全球教育展望,2003(1):34-38.
[6]鐘啟泉.“整體教育”思潮的基本觀點[J].全球教育展望,2001(9):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