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材是課程學習的重要載體,是教師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育人、落實核心素養和課程理念的重要材料。教師有效且深入地研究、解讀、整合教材,是進行有效教學的重要基礎和前提。初中英語教材涵蓋若干單元,在大單元整體教學的前提下,教師需要抓住單元內部、單元與單元之間以及單元內容與課外內容之間的聯系,從而進行有效且深入的教學。這有利于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益,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和表達能力,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
關鍵詞:大單元整體教學;初中英語;教學探究
作者簡介:曹淑娟,陜西省咸陽市渭城區教學研究室。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探索大單元教學,積極開展主題化、項目化學習等綜合性教學活動,促進學生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加強知識間的內在關聯,促進知識結構化。大單元整體教學作為一個有關課堂教學的新概念,對教師的教材研究和整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單元整合不是進行相關知識的簡單疊加,而是依據英語課程內容六要素之間的聯系,站在大單元角度,對教材內容進行重構、整合、取舍、優化,從而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激發和維護學生主動學習、探究學習以及思考和質疑的熱情。將大單元整體教學融入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加強自身研究和解讀教材的能力,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滲透入大單元整體教學的元素,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構建起單元知識之間的有機聯系,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形成,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大單元整體教學概述
(一)大單元整體教學的含義
大單元整體教學,簡單來說就是將英語這門學科的諸要素看作一個彼此間存在聯系的整體。將英語課程中的聽、說、讀、看、寫這五個基本技能進行整體教學,將單元看作一個整體來進行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和規劃,打破現有教材的編寫體例和思路,為學生創造一個開放、真實、民主、和諧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有效提高英語核心素養。
(二)單元整體教學的意義
大單元整體教學是教師自身專業成長的需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需要、解決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困難的需要、提升教師教學設計能力和課堂實踐能力的需要,有助于教師形成更加嚴謹的工作作風,促使教師形成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意識,提升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另外,大單元整體教學使英語課堂教學由零散走向整合,由淺表走向深入,由關注知識點教學走向關注知識點間關聯的深度教學,由遠離生活走向真實情境,由關注知識點教學走向關注學生學習的歷程,由關注每一節課的學習內容走向關注知識結構和學習方式。總之,大單元整合教學打通了知識到能力到素養的通道,即指向問題解決和遷移創新能力、素養的培養。
二、基于大單元整體教學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策略
大單元整體教學是對單元內部、單元與單元之間以及單元與課外內容之間進行有機聯系的教學。下面以冀教版初中英語教材為例探究基于大單元整體教學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策略。
(一)明確單元整體教學目標和各個課時目標
初中英語教師在進行大單元整體教學時要以單元間的整合為基礎,明確這堂課或者現階段教學的目標,即通過教學想要達到什么樣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進行冀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School and Friends”的教學時,教師首先要明確這個單元的教學目標是什么。這個單元包括“Hello”“Teacher and students”“Welcome to our school”“What is it? ”“May I have a book?”以及“Things for School”等六個板塊。教師在明確單元整體教學目標的時候要深入了解和研究這六個板塊之間的聯系,抓住其中的共同點來確定教學目標。
第一個板塊涉及打招呼的幾種方式,比如說“What's our name?”“How are you? ”等;第二個板塊涉及英語中常用的幾種問候方式,比如說“This is...”“Good morning”“What's you/her/his name?”;第三個板塊涉及學校生活;第四個板塊涉及如何用英語表達周圍的事物,比如鉛筆、鋼筆、鉛筆盒、尺子、黑板等等在教室經常看見的物品;第五個板塊涉及向別人借某件物品,比如書、鉛筆、蠟筆等,如何表達謝意;第六個板塊是對之前各版塊內容的綜合應用。
教師由這幾個板塊的內容可以明確這個單元整體教學目標是通過對課文中短語和單詞加以有效掌握來應用英語進行日常交際和表達,比如遇到新朋友應該如何自我介紹和相互認識,如何準確說出常用物品的英語稱呼,如何表達自己對別人的謝意。這些都是學校生活中一些必備的技巧,教師可以圍繞日常用語這個點設計相關的課堂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目標越明確,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就會游刃有余,推動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取得預期的課堂教學效果,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二)基于大單元整體教學,合理設置教學環節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推動者,要時刻注意一個問題。
那就是不能夠生硬地將教材中每個單元不同的板塊分割開來,而是應該從教學整體性的宏觀角度出發,認真仔細地研究每個單元中不同板塊之間的內在聯系。
從大單元整體教學的角度出發,教師應注重英語課程教學活動中聽、說、讀、看、寫等技能之間的聯系,以及英語單詞、固定短語、詞匯知識以及各類語法知識等教學內容的聯系,從而促進班級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斷提高運用英語語言知識的能力和促進學生英語技能的發展,進而促進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全面提升。教師需要在單元整合的基礎上合理設計教學環節。
例如,冀教版初中英語教材每個單元前面都有一個包含“functions”“grammar”“structures”三部分的We will learn的板塊。設置這個板塊的目的是讓學生對接下來要學習的內容有初步的了解,起到一個學前熱身的作用。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習慣于按部就班授課,教材編排順序是怎樣的,教學順序就是怎樣的,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單元各板塊之間的聯系,這個時候就要注意教學環節的合理安排。
這里的單元教學可以是幾個單元之間的整合教學,教師可以抓住單元與單元之間的聯系進行綜合教學。例如,教師在進行冀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教學時就可以適當結合第四單元的部分內容進行整合教學。第三單元“School Life”與第四單元“After-school activities”從大的角度上可以概括為學生一周的生活,上學時是什么樣的,周末是怎樣安排周末活動的。教師在設計教學環節的時候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首先,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相關教學資源的搜集,比如與學校生活相關的圖片、視頻或者照片,展示給班級學生,讓他們觀察一下別人的校園生活是什么樣的,引起學生的興趣,為后面的單元教學做好準備。學生可與周圍的朋友分享自己在學校學到了什么,自己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科目是哪個,與朋友在學校里會做些什么有趣的事情。這些都是學生校園生活的一部分。
然后,教師就可以就某個點進行教學,引導班級學生積極主動地分享自己的校園生活,表達感興趣的事物有哪些,同學、教師給你留下的印象如何,引起學生對這堂課的興趣,激發其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推動接下來各教學環節的開展。
在與校園生活相關內容的教學結束之后,教師可以適當將周末生活作為補充內容進行整合教學,注意其與課堂教學內容的銜接。一個人的生活不是只有學習,還有娛樂。比如,小麗與小芳約好周六一起去逛街和做作業,小明與小剛約好周末與其他同學打籃球或者踢足球,小紅與小蘭約好周末去逛動物園,這些都是學生的周末生活。教師可以采用“How was your weekend? ”的問句來進行相關的教學。
教師將“School life”與“After-school activities”兩個單元的內容進行整合,構成一個完整的教學設計,注意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創設問題學習情境,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依據單元教學的內容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以問題的形式推動教學的開展,發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
例如,教師在進行冀教版初中英語九年級全一冊第一單元“Stay healthy”的教學時,就可以以問題的形式實施單元整體教學。這個單元整體上是圍繞健康這個中心點進行內容安排的。教師可以提出“How to keep healthy? What do you think of healthy? ”這兩個問題,以推動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研究和學習。
教師可以針對這個單元的內容開展以健康為主題的小組辯論賽或者討論活動,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看法,以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保持健康的。教師可以把與Stay healthy有關的內容做成小卡片,讓學生憑借自己的認知快速而準確的找出其中正確的部分,并用小黑板展示出來。對表現好的學生,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表揚,充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四)靈活整合教材內容,設計多樣教學活動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教材編排順序的影響而使教學缺少靈活性。盡管按照教材的編排順序進行教學這種做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這么做,因為學生的學情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如果教師只是按照教材的編排順序進行教學,不一定能得到理想的教育教學效果。
對教材進行深入研究和了解可發現,相鄰的單元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和相似性。比如冀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的第三單元、第七單元與第八單元之間就有一定的聯系,教師可以靈活地調整教學安排,將第三單元“Animals Are Our Friends”的內容穿插到第七單元“Know Our World”和第八單元“Save Our World”的教學過程中,畢竟動物是我們所處這個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首先給學生展示相關的圖片,圖片涉及各地的風土人情、動物、植物以及各地的語言,也可以采用相關視頻,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有初步印象。然后教師結合課文內容進行相關的拓展教學,這個時候就可以將第三單元中與動物有關的知識穿插進去,詢問學生對動物的了解有多少,是通過什么渠道了解的,然后引導學生認識到動物是我們所處世界的一部分。
最后可以將第八單元“Save Our World”的教學內容與前面的兩個單元的內容有機銜接,幫助學生構建起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和框架,認識到保護地球和動物的重要性,通過認識世界將三個單元的內容進行有機串聯。
三、結語
大單元整體教學是提升教師教學設計力和課堂實踐力的需要。教師在實施大單元整體教學過程中,一方面可以通過集體備課厘清大單元教學中的大觀念、大概念、大結構、大任務、大項目、大問題、大情境、大過程、大作業、大評價、大梳理、大拓展、大反思等,改變孤立視角下“以課時為單位”的教學,逐步培養學生的必備品格、關鍵能力,幫助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念,使學生能夠在復雜情境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另一方面改變教學思路,像教育家、學科專家那樣分析、整合教材內容、教學資源,帶領學生走進文本、深入理解文本、超越文本去學習教材。總而言之,如果不想做教書匠, 英語教師就必須好好研究大單元教學的智慧和藝術,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郁彩萍.初中英語單元整合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16):114.
[2]居磊.初中英語單元整合教學的有效推進淺談[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1(19):91-92.
[3]張凱.初中英語單元整合教學的目的與思路[J].中學生英語,2023(6):31-32.
[4]馬興會.單元整合,踐行生本: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理念的初中英語教學策略[J].中學生英語,2023(12):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