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主題意義串聯起來的單元整體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對單元整體內容的把握,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有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以及落實新課標理念。本文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7“Chinese festivals”為例,探究了基于主題意義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策略。
關鍵詞:主題意義;單元整體;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李晨晗,江蘇省宜興市桃溪小學。
新課標背景下,英語教師要著力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并進一步提升學生在實際場景中應用英語的能力。基于此,英語教師有必要對現有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使核心素養培育順利實施。新課標倡導圍繞單元主題實施單元整體教學。單元主題是明確單元目標、把握整個單元深層思想的主線。以單元主題為線索,教師可站在一個新的視角去整合單元內容,并以此為根據,融合更加豐富的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更加牢固地掌握基礎知識,提高英語學習能力。
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師設計聽、說、讀、寫等活動,讓學生在掌握單元整體內容的基礎上,鍛煉語言能力,增強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本文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7“Chinese festivals”為例,重點探討了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下,一線教師如何基于主題意義實施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
一、基于主題意義的單元整體教學的內涵和意義
單元整體教學指的是立足于新課標,將單元主題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實施單元整體教學的前提是教師要準確把握教材內容、單元整體目標,將整個單元看成一個整體,讓學生能夠連續地學習,從而貫徹落實新課標。
在主題意義引領下的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師通過合理地設置大單元教學目標,能夠讓單元教學內容得到充分融合,這有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讓教學效果得到改善。教師要對單元教學內容進行總結,從而設計出完整科學的教學過程,確保授課的每一個環節都指向單元主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單元整體教學有助于推動英語教學改革,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基于每個單元的具體內容,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設計有單元特色的主題活動,且一環扣一環,不會出現流程上的斷層。
綜上所述,基于主題意義的單元整體教學有助于學生形成整體意識,建立更加完整、系統的知識體系,將前后知識點關聯起來,從而提升英語核心素養和英語知識應用能力。
二、基于主題意義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策略
(一)研究文本,提煉主題
單元主題是教師教學、學生學習、課堂評價的依據。英語教學的核心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整合單元內容提煉主題時,教師要以文本內容為基礎,深入分析文本。教師依據新課標的要求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引導學生關聯每個語篇的知識點,并且升華單元主題意義,從而讓課堂教學內容來源于課本又高于課本。
“Chinese festivals”這一單元屬于人與社會主題語境,主題是中國傳統節日。這個單元共分為八個板塊。Story" time板塊的重點在于詞匯,通過介紹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以及重陽節引出不同的詞匯,讓學生掌握核心詞匯并且嘗試用核心詞匯去介紹自己熟悉的傳統節日。Grammar time板塊重點介紹了:十二個月份的縮寫以及介紹節日所在的月份。Fun time板塊更加注重知識的拓展,讓學生通過畫畫活動去體驗四季的變化、溫度特點等,能夠將英語生活化,將知識點場景化。Sound time板塊的重點在于訓練學生的聽力,知識點是“the”的發音。Culture time板塊是在中國傳統節日的基礎上進行的拓展,讓學生了解西方節日,從而樹立文化自信,并且學會尊重每個國家、每個民族的不同文化。Cartoon time板塊借助Tina和Bobby的對話,介紹了母親節的由來,從傳統節日向現代節日拓展。Think and write板塊讓學生結合自身所學,學會用已學習的知識點進行寫作。Ticking time是綜合板塊,主要復習了前面的知識,同時對前面的知識點也是一個拔高訓練。
從八個板塊的內容來看,這八個板塊的核心就是中國傳統節日,涉及“什么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國傳統節日的意義是什么”“為什么小學生要了解中國傳統節日”“校學生如何自覺成為中華文化的傳播者和建設者”。在整個板塊的設計中,都要緊緊圍繞著這幾個問題進行。教師要意識到,本單元的教學不僅要讓學生理解這些語法、詞匯等知識點,更要促進學科融合,使學生能以國際視角來回答上述問題,從而使學生樹立文化自信,自覺主動地成為中華文化的傳播者和建設者。
(二)依據主題,整合內容
主題意義為單元內容整合指明了方向。教師進行單元內容整合時,要結合主題,圍繞主題開展活動,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同時,要以學生的知識能力為基礎,不要超過學生的學習范圍,要讓學生學習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有所提高。
筆者在編排本單元內容時,將本單元整合為三個模塊。第一個模塊包括Story time、Grammar time和Fun time三個板塊。通過對語篇的學習,學生能夠大致了解中國傳統節日并且用相關語法知識來簡單介紹這些節日的月份,并能夠依托季節主題,繼續學習并運用月份知識。第二個模塊包含Sound time、Culture time和 Cartoon time三個板塊。這三個板塊的內容涉及外國的節日,有助于學生加深對節日文化的了解。第三個模塊包括Think and write和Ticking time兩個板塊。這個模塊的學習是對前面兩個模塊的升華,通過學習交流,能夠讓學生鞏固前面所學的知識點,并且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這三個模塊分別是從深度、廣度、拔高三個方向進行設計,有助于各模塊環環相扣,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圍繞主題,確立目標
“Chinese festivals”這個單元依托四個中國傳統節日展開論述,讓學生學會歸納句型結構,具備一定的讀寫能力,并且通過仿寫來鍛煉自己的英語寫作能力,同時要求學生樹立文化自信,學會尊重不同國家的文化。下面是本單元的整體教學目標:
1.語言能力目標:學生能夠用標準的英語閱讀課文;能夠學會十二個月份的縮寫;掌握“the”的讀音,并學會使用。
2.文化意識目標:樹立文化自信,能夠用流利的英語來介紹中國傳統節日;尊重不同國家和民族的節日及其文化,能夠合理表達自己對于不同文化的看法。
3.思維品質目標:能掌握核心語篇的含義,可以快速捕捉文本信息,可以對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進行創造性表達。
4.學習能力目標: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知識點,并且學會如何閱讀英語材料,學會如何自主學習和進行小組討論。
(四)根據目標,設計活動
在確立單元整體教學目標后,教師就要圍繞單元整體 教學目標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Fun time板塊的目標是學習語言知識,讓學生學會去表達每個季節的特點,因此,教師可制作“季節轉盤”,讓學生來轉動轉盤,將課堂游戲和語言教學有機結合,讓學生介紹自己最喜歡的季節并說明理由。
在學生討論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讓學生運用在Grammar time板塊學到的語法知識,并運用本單元核心詞匯進行表達,做到視、聽、說、讀、寫相結合,從而促進學生英語能力的全面發展。
Think and write板塊為寫作任務,要求學生寫一寫自己最喜歡的節日。教師可以構建一個相關的思維導圖,讓學生根據思維導圖來豐富寫作內容。這樣學生就不會出現寫作內容空洞的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不應只注重拓展知識,教師需要充分把握教學節奏,這樣才不容易偏離單元主題。
(五)綜合目標,完成評價
完整的課堂教學一定是教學評一體化的。在單元教學快結束時,教師要提供科學的評價量表(見表1)讓學生對本單元的學習情況進行打分。在本單元的教學評價中,教師要以學生是否能夠寫出一篇介紹自己最喜歡的節日的文章作為評價標準之一,來評價學生本單元的學習效果。同時,教師還要注意課堂作業的布置,要讓課堂作業起到鞏固知識點的作用。課堂作業還可以銜接下一個單元的內容,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設計基于主題意義下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時,應當深入了解單元內容,充分挖掘單元主題和育人價值。教師應能夠根據單元主題提出問題,緊緊圍繞著主題設計單元教學目標和單元活動。這就要求教師具備資源整合能力、問題解釋能力、教學引導力等。在接下來的教學中,筆者會繼續探索基于主題意義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努力地尋找新思路,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英語學習能力,嘗試更多英語實踐活動,讓英語生活化,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英語學習效率。此外,將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落實到每個教學環節,使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教育得到有效培養。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尹重攀.主題意義引領下的小學英語單元復習課教學:以譯林版四年級下冊Unit 5 Seasons為例[J].新課程導學,2022(29):77-79.
[3]王芳,武茜.主題意義探究引領下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策略:以外研版小學《英語》(一年級起點)五年級下冊主題單元“A Great Present”為例[J].英語學習,2022(3):46-51.
[4]張洋漾.基于主題意義引領下的單元整體教學探究:小學英語譯林版6A Unit7 Protect the Earth為例[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22(6):29-31.
[5]馮少民.基于主題意義探究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策略[J].英語教師,2019(22):58-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