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園開展美術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目前,幼兒美術教育存在重視程度不足、教師專業能力不高、活動內容形式單一、評價體系不完善等問題,制約了幼兒美術教育的健康發展。基于此,幼兒美術教師要從加強重視程度、提高美術素養、豐富內容形式、完善評價體系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幼兒美術教育質量。
關鍵詞:美術教育;美術素養;審美能力
幼兒美術教育作為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逐漸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在學前階段培養幼兒的美術素養,是積極響應素質教育的最佳舉措,在豐富幼兒的審美體驗、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等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然而,目前在幼兒美術教育實踐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制約了幼兒美術教育的發展。因此,幼兒美術教師要找到問題根源,積極采取應對措施,努力使幼兒美術教育又好又快地發展。
一、開展幼兒美術教育的重要性
1. 開發幼兒的智力
幼兒階段的智力開發對人的一生極其重要,而幼兒美術教育是一種啟蒙教育,是開發幼兒智力、培養幼兒創造才能的重要途徑。眾所周知,人腦的左半球和右半球分別掌管著不同的思維方式,左腦的功能主要是抽象思維,右腦的功能主要是形象思維,幼兒美術教育有利于幼兒左右腦協同開發。例如,在美術欣賞活動中,教師可以擺放許多水果模型,讓幼兒觀察水果的形狀、顏色,想象水果的味道,鍛煉兒童的形象思維;在手工制作活動中,教師讓幼兒自主選擇材料動手制作,可以鍛煉幼兒的抽象思維,較好地促進了幼兒智力的發展。
2. 培養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創造性活動,也是幼兒用來表現自己內心感受和意愿的視覺語言。教師要引導幼兒大膽表現、自由想象,畫其所愛,做其所想,使幼兒按自己的興趣有感而發、由情而畫。同時,老師引導幼兒對周邊的事物進行細致地觀察和記錄,鼓勵他們多聽、多看、多觸摸,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力,幫助幼兒積累生活經驗,獲取更多美術創作素材,豐富幼兒的生活,增長幼兒的見識,開闊幼兒的眼界,進而培養幼兒發現美、感受美和創造美的能力,進一步發掘幼兒的藝術潛質,使得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3. 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現代素質教育理念要求通過多樣化的課程和教學形式,促進幼兒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我們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不難發現,雖然幼兒的知識和語言積累相對有限,但是,他們在活動中已經表現出對藝術的好奇和向往。而美術教育主要通過繪畫、手工等簡單的美術活動,引導幼兒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同時,美術欣賞可以陶冶幼兒情操,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有助于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二、幼兒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 對美術教育的重視程度不足
在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下,從幼兒園教師到幼兒家長,都未認識到美術教育對幼兒發展的作用,對美術教育不夠重視。不少幼兒教師片面地認為美術教育可有可無,它就是單純地讓幼兒學畫畫,只是一種娛樂而已。不少家長面對日益激烈的升學、就業競爭,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在擇園時偏向選擇“小學化”的幼兒園。不少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的需求,重視語文、數學、英語等課程的教學,忽視體德美勞教育課,這是制約美術教育質量提升的原因之一。
2. 教師專業能力有待提升
教師專業素養的高低直接決定美術教育質量的好壞,乃至影響幼兒今后的成長與發展。美術與其他學科不同,在啟發幼兒智力的同時,也影響著幼兒人格素養的形成。目前在大多數幼兒園,美術教師并不都是美術專業出身,在美術教育教學中也是摸石頭過河,基本功不扎實,無論是系統的理論學習,還是實踐技巧都較為欠缺。有的幼兒美術教師不了解幼兒的年齡特征,不能結合幼兒心理、身心發育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教學。幼兒美術教育專業師資力量不足,直接束縛了幼兒美術教育的順利推進。
3. 美術活動內容形式單一
當前,大多數幼兒園僅將繪畫作為美術教育內容,在活動中給幼兒提供臨摹對象、圖畫紙、蠟筆、勾線筆等,讓幼兒涂色。這種以臨摹為主的美術教育的手段,只注重繪畫技能的培養,忽略了美術欣賞、手工制作等內容,不利于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
4. 美術活動評價存在局限性
在幼兒美術教育中,評價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但是,不少幼兒教師在評價幼兒美術作品時往往不盡如人意。不少教師經常用“好不好”“像不像”“合不合理”來評價幼兒的繪畫作品。評價籠統,目標不明確,形式單一,不能給幼兒提供有指導意義的建議。有的教師以成人的眼光來評價幼兒的作品,違背了幼兒的審美特征,致使幼兒喪失對美術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另外,不少教師的評價輕過程重結果。教師將美術作品作為檢驗幼兒美術活動能力的唯一標準,而忽視了幼兒在活動中的情感態度和學習行為,不利于幼兒潛力的發掘。
三、幼兒美術教育優化策略
1. 轉變思想觀念,提高重視程度
教育教學觀念是教師教學行為的靈魂和支點,對教師教育教學起指導作用。因此,幼兒園要組織教師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3 - 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等相關文件精神,轉變傳統教育理念,更新教育理念,讓每一位幼兒教師都能認識到幼兒美術教育是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其他活動無法替代的重要意義。重視幼兒美術教育對幼兒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要積極構建良好的美術活動環境。《綱要》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幼兒園要積極構建良好的美術活動環境,為幼兒提供美術創作的舞臺。例如,在美術活動區投放紙、筆、油畫棒、顏料等繪畫工具,剪刀、漿糊、橡皮泥等紙工、泥工工具,還可以投放一些美工輔助工具、廢舊材料,讓幼兒自主選擇,用豐富的材料增強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
其次,實行考評管理。為了加強幼兒教師對美術教育的重視程度,幼兒園要將美術教育納入教師業績考核體系,在教學知識、教學能力、教學實踐等方面對美術教師展開考評,進而提升教師對美術教育的重視程度,促使幼兒美術教育又好又快地發展。
2. 加強教師培訓,提高美術素養
幼兒教師是幼兒美術教育的實施者,專業的幼兒美術教師是促進幼兒美術教育發展的關鍵。教師自身美術素養的高低,是能否高質量完成美術教育教學活動的關鍵因素。因此,針對當前幼兒園美術教育師資薄弱的現狀,除了聘用專業的幼兒美術教師,來增強幼兒園美術教師的師資力量和美術素養外,幼兒園還要通過多種渠道,提升教師的美術素養,打造一支專業知識豐富,專業技能過硬的幼兒美術教師隊伍。
首先,教師要堅持終身學習,提升美術專業素養。幼兒美術教師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幼兒園要組織教師積極參加業務培訓,將線上與線下培訓相結合,讓美術教師深入理解課程改革理念,提高美術課程的實施能力。還可以邀請名師到園,或作專題講座,或上示范課,讓一線美術教師近距離感受名師風采,聆聽名師對美術教育相關理念的解讀,重新審視幼兒美術教育的重要性,學習和借鑒他們的成功經驗,提高自身的美術教育技能。幼兒園要為教師訂購與美術教育相關的報刊、雜志和論著,讓教師學習前沿的教育理念,豐富自身的美術理論知識,進而提高專業素養。這樣才能使教師在名師的引領下,提高自身的美術專業素養,以專業知識指導美術教學,進而提升美術教育實效。
其次,教師要立足教學實踐,提高教學基本功。幼兒美術教育具有特殊性,要想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的美術基本功要過硬。鑒于此,幼兒美術教師要勇于面對美術教育中遇到的新問題和新挑戰,立足教學實際,結合幼兒的年齡、心理特征,以研究的態度探索問題的解決辦法,提高教學基本功。教師要充分考慮幼兒的認知特點,給幼兒傳授一些簡單的繪畫技巧,激發他們的探索欲望。另外,美術教師要正確處理好美術活動中“教”與“學”的辯證關系,學會放手,引導幼兒自己動手繪畫,獨立完成手工制作,充分展示美術才能,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表現美、創造美,表達對事物的感悟與理解。
3. 豐富內容形式,提升活動實效
首先,豐富美術教育活動內容。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一般包括繪畫、手工、美術欣賞三大內容。幼兒園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不斷拓寬渠道,豐富美術教育活動內容,提高幼兒的繪畫能力、手工制作能力和美術欣賞能力。在繪畫活動中,教師不僅要指導幼兒學會臨摹,還要引導幼兒運用各種工具和材料表達自己的奇思妙想。手工制作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項美術活動,它包含較為豐富的內容,如折紙、剪紙、染紙、手工拼圖、插花等等,是培養幼兒動手、動腦,啟發幼兒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手段。在手工制作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幼兒獨立思考,運用活動材料和工具制作出富有情趣的作品。美術欣賞是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熏陶幼兒的審美情感、啟迪幼兒的審美表現的一種方式。在美術欣賞活動中,教師要選擇符合幼兒年齡特征與身心發展特點的作品,作品內容要健康、積極向上,反映現實生活,并且情節簡單,主題突出,能給幼兒以美的感受和良好的教育。
其次,豐富美術教育活動形式。為了使幼兒美術教育更有實效,幼兒美術教師除了豐富美術活動內容外,還應在充分了解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需求的基礎上,采取多種形式開展美術教育活動。
(1)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開展美術活動。教師運用多媒體課件和網絡,為幼兒提供音頻、視頻、文字、圖像等多樣化的美術素材,刺激幼兒感官,深化幼兒對美術教學內容的認識。例如,讓大班幼兒繪制“螞蟻覓食”的圖畫,教師可以先播放螞蟻的錄像,再用電腦制作螞蟻覓食的動畫,展現螞蟻覓食的多種場景,為幼兒提供各種各樣的圖像,這樣幼兒就能創造性地畫出螞蟻覓食的各種情景。
(2)采取生活化教學。生活是藝術的源泉,幼兒美術活動要回歸生活,將幼兒美術活動生活化,讓幼兒雖然身在課堂之中,卻有實際生活的感受。例如,在手工制作活動中,教師可以這樣導入:“孩子們,媽媽是我們成長路上的保護神,她為我們的衣食住行操碎了心,今天就讓我們自己動手,給媽媽制作一張賀卡,表達我們對媽媽的感謝。”這樣,教師選擇了貼近幼兒生活實際的教育主題和教育素材,引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制作賀卡,不僅為美術活動增添趣味,還能使美術活動更具教育意義,也讓幼兒學會了感恩。
(3)采取游戲化教學。游戲是幼兒的天性。教師可以用游戲化理念組織幼兒美術活動,根據幼兒好玩好動的特點,力求美術活動游戲化,變“指導作畫”為“玩畫”,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聽聽、看看、摸摸、想想、畫畫,眼、手、腦協調并用,作畫與游戲并行。這樣以游戲的形式開展美術活動,使幼兒更容易全身心投入,創作熱情更高,從而達到刺激幼兒感官、開闊眼界、豐富想象的目的。
(4)將美術活動與節日結合起來,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在世界環境日來臨之際,教師帶領幼兒在美工區開展以“節能環保,變廢為寶”為主題的活動,讓幼兒利用廢舊報紙、包裝盒、飲料罐、塑料紙、雞蛋殼等材料,制作人偶娃娃、機器人、不倒翁等,并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以突出節能環保的主題,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在傳統節日來臨時,教師引導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或剪紙拼貼,或用橡皮泥做泥塑等,表達自己對節日的祝福。這樣,既能提高幼兒的美術創作能力,又能對其進行良好的品德教育。
4. 完善評價體系,發揮評價作用
評價是幼兒美術活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通過評價可以使幼兒在快樂與成功的感受中培養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因此,幼兒美術教師一定要完善評價體系,科學評價幼兒的美術作品,提升幼兒表現美、創造美的藝術素養。
首先,以正面評價為主。幼兒的美術作品是他們對所見、所聞、所想的反映,創作過程也是其表達情感的過程,他們對美術作品的理解與成人顯然有區別。教師在評價幼兒作品時,以鼓勵為主,站在幼兒的角度欣賞他們的作品,要予以充分的肯定,注意呵護幼兒的心靈,消除幼兒畫不好、畫不像的膽怯心理。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大膽創作,以此來培養和保護幼兒的美術學習興趣。
其次,教師評價和幼兒評價相結合。教師在評價幼兒的繪畫作品時,不能用成人的視角、知識經驗和審美情趣等因素評價幼兒的作品,也不能只局限于作品結果如何,而是要把評價貫穿整個美術活動的始末,要關注幼兒參與活動的情感態度。同時,教師要摒棄傳統的以教師為主的評價方式,讓幼兒參與到評價當中,多傾聽幼兒的聲音,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這樣,就能將評價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總之,幼兒美術教育在幼兒健全人格、培養創新能力、審美能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作為幼兒美術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正確認識美術教育的重要性,與時代同頻共振,認真分析當前美術教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應對策略,努力提升自身美術教學素養,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促進幼兒美術教育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永風. 淺談當前幼兒美術教育存在的不足之處與解決策略[J]. 求知導刊,2022(9):116-118.
[2]葉屈軼. 幼兒美術教育現狀分析及指導策略探究[J]. 科教文匯(中旬刊),2020(20):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