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要注重學生閱讀感受及體驗。”為此,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有效的閱讀應當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積極參與深度的閱讀及思考,這樣才能真正革新“文本淺層”的閱讀形式,讓學生在文本深度閱讀中形成良好的感悟、構建完善的閱讀框架,提升閱讀理解能力。為了做好這一工作,文章對初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策略展開了研究,希望借此優(yōu)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關鍵詞:初中語文;深度閱讀;閱讀理解能力
新課程標準著重提到,要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及拓展學生閱讀的深度和廣度,并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品質和品位,以此強化學生的閱讀感悟,促進語文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在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深入、新課改理念不斷深化的環(huán)境下,閱讀教學受到了社會越來越多的關注。傳統(tǒng)模式下的語文閱讀教學大多是流于表面的淺層閱讀,學生的高階思維很難在這一閱讀課堂上得到發(fā)展。而深度閱讀則有所不同,它主張學生深層次剖析閱讀文本,這能夠更好地強化學生的感知,從而真正優(yōu)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
一、深度閱讀內涵及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
(一)深度閱讀內涵
深度閱讀主要指的是學生在對閱讀文本內容展開瀏覽、答題之后,還進行深層次的剖析,這有助于學生準確把握作者表達的思想情感,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閱讀、思考和判斷等多項能力;學生再基于此進行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是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手段。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閱讀是較為重要的構成部分,而深度閱讀作為語文閱讀的最高層次,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閱讀文本的中心思想,是優(yōu)化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
在新課標不斷深入之后,我國語文教學也出現(xiàn)了較大的變革,傳統(tǒng)的“灌輸式”“填鴨式”教學方式逐漸被淘汰,新的教學方式在語文閱讀教學課堂得到了顯著應用,教師借此有效增強了學生語文閱讀的自主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然而,從整體層面來看,還存在不少問題:一方面,教師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忽視了學生的個體興趣,沒有做好閱讀的自主性激活,這促使整個語文閱讀教學課堂呈現(xiàn)出較為滯后的局面,無法真正促進學生在語文閱讀課堂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忽視了課堂互動,基本都是教師單方面的灌輸,學生缺少深度閱讀及思考的機會。這種情況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果自然不理想,無法高效促進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二、初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的意義
(一)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生的學習良師,在初中語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也不例外。深度閱讀策略的有效應用,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當前初中生在進行語文閱讀時,經常會出現(xiàn)注意力不夠集中、閱讀走神等情況,深度閱讀策略可以基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圍繞閱讀內容進行合理設疑、創(chuàng)設情境,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對閱讀文本展開深度思考。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在深度閱讀的過程中理解閱讀文本的內容及思想,有效維持語文閱讀興趣。
(二)強化學生認知
閱讀是初中生學習新知識的重要方式,有效的閱讀能夠強化學生對外部世界的認知。初中生正處在思維、能力發(fā)展的重要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對社會及事物的認知明顯不足。而深度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能有效引導學生分享彼此的閱讀經驗、了解他人對閱讀文本的看法及思想,這能深化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與感知,有效增進學生的認知。
(三)培養(yǎng)學生思維
初中生具有較強的想象力及思維能力,對事物的看法也會有所不同,這個時候,教師要想有效促進學生進行深度閱讀,需要學生積累足夠的閱讀量,畢竟“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傳統(tǒng)模式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導致學生的知識面較為狹窄,學生在語文閱讀期間,經常會出現(xiàn)不少問題,如無法有效領悟文本意境、文本中心思想理解不足等。深度閱讀策略的有效應用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寫作思維,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力,是優(yōu)化語文閱讀教學、促進學生思維品質得以發(fā)展的重要策略。
(四)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初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策略的應用能幫助學生準確理解文學作品背后所表達的情感及思想,同時強化學生的語文學習體驗,讓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yǎng)得到提升,這樣才能真正優(yōu)化語文閱讀教學、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在應用深度閱讀策略時,教師大多會發(fā)揮自身的引導、組織作用,讓學生深入文本內部展開思考及探究。這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把握文本核心,無形中鍛煉了學生的其他語文素養(yǎng),從而真正優(yōu)化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讓學生在閱讀課堂得到有效的發(fā)展與提升。
三、初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策略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深度閱讀思維
深度閱讀主張讓學生在文本閱讀的過程中,基于自身的生活經驗對閱讀文本展開思考和閱讀。它不僅要求學生將自身的理解和認識有效應用于深度閱讀課堂,還要求學生在自主思考中把握閱讀文本表達的思想情感,從而深化對閱讀文本的把握。問題是學生思考、探索的前提,教師要想在初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課堂促進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可以在教學期間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以問題激活學生的深度閱讀思維,讓學生在問題的思考與解決中逐漸形成良好的閱讀思維,從而真正起到良好的深度閱讀教學效果,確保學生在問題的解決中掌握閱讀文本的內涵。
以《背影》為例,這是一篇回憶性散文,作者在創(chuàng)作時,語言表達雖然十分通俗,卻很好地呈現(xiàn)了父親對孩子細致入微的愛。為了深化學生的理解,教師可以在教學課堂上為學生創(chuàng)設如下問題情境:“是什么原因喚醒了作者的記憶?在這一篇文章中,你讀到了什么?文章明明只是非常普通的情感經歷,為什么作者卻表達得如此煽情?”這樣學生就能在問題的引領下進行深度閱讀及思考,在有效推動學生深度閱讀的同時,真正加強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確保深度閱讀教學策略的有效應用。
(二)整體感知,了解課文架構
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感知是有效培養(yǎng)學生深層閱讀能力的重要基礎。學生只有真正了解了文本的整體架構,才能更為深入地參與到課文學習中。為此,在應用初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策略之前,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深度剖析課文內容,基于此了解文本結構的特點,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出恰當?shù)拈喿x教學方案,確保學生能夠在深度閱讀課堂上有所獲得及感知,真正提升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
以《昆明的雨》為例,教師在教學導入階段,可以先為學生簡單介紹汪曾祺的生平:“汪曾祺出生在1920年,是江蘇高郵人,小說《受戒》是其代表作,他還創(chuàng)作了不少的散文作品……”在此之后,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對深度閱讀的興趣,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引入其作品中的經典片段,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該作家的寫作手法。此后,教師再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并思考以下問題:“作者在描寫昆明的雨時,附帶了不少植物,這些植物對文章整體表達有什么樣的作用?文章的結構安排是怎樣的?作者將整篇文章分成了幾個部分?”借此有效引領學生的深度閱讀,促使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結構。這樣學生就能進一步把握文本架構及中心思想,有效提升深度閱讀教學的效果。
(三)領悟情感,理解創(chuàng)作背景
在初中語文深度閱讀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要掌握文本的寫作技巧及中心思想,還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更好地了解作者傾注在字里行間的情感,讓學生深度領悟文本情感,這樣才能真正取得良好的深度閱讀教學效果。為此,教師在對初中生進行深度閱讀教學時,可以從作者的個人經歷、創(chuàng)作背景等多方面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借助外部資料的有效引入強化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這樣學生在語文閱讀過程中,能夠更好地把握文本文學表達與情感表達之間的聯(lián)系,并在文本閱讀的同時,學會對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展開深度的思考及閱讀,以及設身處地地了解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所思所想,并在閱讀過程中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強化對文本內容及情感的把握。
仍以《昆明的雨》為例,這是一篇較為典型的抒情散文,作者在創(chuàng)作這一文本時,與其當時所處的環(huán)境有關。作者當時因為長時間生活在昆明,對當?shù)氐沫h(huán)境、氣候風貌及風土人情都有不少了解,所以在創(chuàng)作時,不僅稱贊了當?shù)氐木吧?,還借助景色來描寫人文,呈現(xiàn)出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教師可以在深度閱讀教學課上,基于這一點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文本內容,這樣學生能更好地感悟作者的“懷念之情”,從而推進深度閱讀教學策略的有效應用。
(四)品味文章細節(jié),體會文本深層含義
在初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品味文章細節(jié),借此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文本的深層含義??v觀初中語文的閱讀文本可以發(fā)現(xiàn),不少文章的細節(jié)部分都蘊含了作者要表達的精神內涵及思想情感。教師只有真正引領學生品味文章細節(jié),才能進一步強化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與感悟。通常情況下,文本細節(jié)不僅可以體現(xiàn)在幾個普通的標點符號上,還可以體現(xiàn)在一些不經意的動作描寫、人物描寫中。所以教師在初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期間,要引導學生深入到文本細節(jié)中進行深度賞析及思考,這樣更能幫助學生從細節(jié)部分與作者形成良好的情感共鳴,真正加強學生的深度閱讀感悟。
仍以《背影》為例,教師在深度閱讀教學課堂可以組織學生仔細品味作者對父親背影的衣服顏色以及“攀”“縮”“微傾”等爬月臺動作的描寫,讓學生仔細品鑒這些簡單動作描寫所表達的情感。這能夠使學生真切感受到父親對作者深沉的愛,從而感悟到這一文本的中心思想,有效提升語文深度閱讀教學的效果。
(五)讀寫結合,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初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的目標不僅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及分析能力,還要求加強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教師在初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期間,要意識到讀寫結合的重要性,將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強化對學生寫作能力的鍛煉,這樣學生能得到更為全面的發(fā)展,深度閱讀教學策略則得以有效應用。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從文本重點的段落中,為學生摘取一些優(yōu)美的詞句,組織學生進行仿寫。
以《昆明的雨》為例,對其中“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豐滿的,使人動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長。昆明的雨季,是濃綠的……”教師可以讓學生基于此進行仿寫,幫助學生感悟作者借景抒情的創(chuàng)作手法,這樣學生的整個閱讀視野能夠得到有效拓寬、語文閱讀逐漸走向深入,從而真正提升語文深度閱讀教學的效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深度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夠幫助學生深入文本內部把握文本的情感、結構、語言藝術及中心思想,是優(yōu)化語文閱讀教學、豐富學生精神世界的有效策略。為此,教師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不能局限在流于表面的文本閱讀上,而是需要讓學生真正與文本作者形成良好的情感共鳴,借助有效策略引導學生深度閱讀及思考,以強化學生的閱讀感悟,真正提升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
參考文獻:
[1] 周才群. 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策略[J]. 漢字文化,2023(07):122-124.
[2] 王詩男. 初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策略探究:以八年級上冊《昆明的雨》為例[J]. 語文建設,2023(07):76-77.
[3] 鄧榮幸. 基于文化自信提升的農村初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 中學教學參考,2023(04):26-28.
[4] 張佳佳. 初中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 新智慧,2023(03):108-110.
[5] 范蕾. 學習共同體模式下初中語文深度閱讀的教學策略初探[J]. 求學,2020(28):59-60.
[6] 丁文健. 基于學生思維能力發(fā)展的初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策略[J]. 課外語文,2021(07):27-28.
[7] 崔峰. 基于學生思維能力發(fā)展的初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策略[J]. 新課程,2021(29):117.
[8] 李為海. 加強初中語文閱讀指導,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A]∥成都市新津區(qū)教育局,成都市新津區(qū)教育科學研究院,成都市何飛名校長工作室. 教育:人之為人的生長過程:校長教育思想的凝練與踐履會議論文集[C]. 泰安第二十二中學,2022:6.
[9] 溫少玲. 初中生語文思維能力發(fā)展現(xiàn)狀及其應對策略[J]. 當代家庭教育,2020(03):99.
[10] 白瑞麗,魏娜. 基于學生思維能力發(fā)展的初中語文教學探究[J]. 中學課程輔導,2022(13):3-5.
(責任編輯:向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