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彥 吳學兵 陳慧 李敬
摘要:圖書作為先進科技及研究成果重要的傳播載體,對科技知識傳播、科技成果轉化、科技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傳統的科技圖書出版形式單一,僅限于紙質圖書出版,知識傳播效率低下、閱讀體驗較差。隨著新媒體的興起,人們可以使用電腦和手機通過互聯網更加直觀、高效地獲取圖片、視頻、音頻等信息,視聽一體化的信息傳播方式成為新媒體時代的主流,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變得更加多元化,這對圖書出版形式、圖書內容和閱讀體驗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這要求科技圖書編輯時刻關注科研領域的研究熱點,緊跟時代發展需要,不斷更新科技圖書相關領域的學術專業知識體系,提升自己的信息甄別與篩選能力、新媒體技術素養及編輯業務能力,出版符合讀者需求、社會需求的融合出版時代的優秀的科技圖書作品。文章針對科技圖書出版的特點,采用文獻調查、概念分析、數據收集和分析等方法,分析傳統出版模式對科技圖書編輯責任與業務的要求,并基于新媒體環境下融合出版的特點,思考科技圖書編輯在融合出版時代提升業務能力的方向,提出提升學術水平和業務技能、增強選題策劃能力、提升編輯駕馭數字出版和網絡出版的能力等編輯業務能力提升的幾種路徑,為新形勢下快速提高科技圖書編輯業務能力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科技圖書;編輯;業務能力;融合出版;提升路徑
中圖分類號:G23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3)24-0221-03
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新能源、人工智能、新材料與先進制造等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圖書是先進科技成果重要的傳播載體,很多科研工作者會選擇以撰寫圖書的方式傳播自己以及本領域內的先進科技成果。新媒體時代,科技圖書編輯應密切關注科技領域的發展動態,加強與各領域權威專家的聯系,將優秀的科技圖書以更加豐富的形式展現給讀者。在此過程中,科技圖書編輯需要順應時代發展需求,增強融合出版意識,在圖書編輯出版流程中積極應用數字出版技術,不斷提高自身業務能力。本文重點結合融合出版時代的特點,就科技圖書編輯業務能力提升方面需要做的工作展開思考。
優秀作品的出版離不開編輯的辛苦工作,編輯作為出版活動的主體,承擔著圖書的選題策劃、版式設計、書稿審校等工作,是先進文化和先進技術傳播的組織策劃者[1],對先進文化和先進技術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科技圖書的加工出版對編輯的責任與業務有基本的要求。
(一)科技圖書編輯要具備過硬的政治素養和較強的文化責任感
首先,必須堅持黨的“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出版方針,在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和過硬的政治判斷力的保證下,去偽存真,給讀者提供最前沿、最科學、最權威的科技知識[2]。其次,要緊跟社會前沿課題的研究進度,了解最新研究動態,鼓勵作者將對社會進步或者文化進步有積極影響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圖書出版的形式傳播。因此,科技圖書編輯在進行選題策劃時,不僅要考慮圖書的經濟效益,而且要考慮圖書的社會效益,即圖書出版對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作出的貢獻。
(二)科技圖書編輯要具備相關專業知識
與其他類型圖書相比,科技圖書最大的特點是專業性。因此,編輯若想做好審稿和圖書編輯加工工作,需要具備某一學科的專業知識和相關學科知識的學習鉆研能力。
(三)科技圖書編輯要清楚科技圖書的出版規范和流程
科技圖書具有專業性、嚴謹性、實踐性等特點,編輯要結合科技圖書的特點,做好科技圖書在選題策劃階段、書稿排版及編輯加工階段、印制與發行階段的工作。
(四)科技圖書編輯要關注國家政策和前沿科技發展動態
優秀的科技圖書作品可以給讀者提供最前沿、最科學、最權威的科技知識,甚至會對文化和社會進步產生深遠影響。好圖書的誕生起始于好的選題策劃,可見,選題策劃對于一本有價值的科技圖書的問世至關重要。
2021年12月31日,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將融合出版定義為“將出版業務與新興技術和管理創新融為一體的新型出版形態”,并將“融合出版”一詞納入編輯與出版學名詞術語表[3]。
隨著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作為信息接收終端的電腦和手機不斷更新換代,用戶可以使用電腦和手機通過互聯網更直觀、高效地獲取圖片、視頻、音頻等信息,視、聽一體的信息傳播方式成為新媒體時代的主流[4]。隨著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圖書出版從傳統單一的紙質出版模式向多樣式的融合出版方向發展。在一個出版物上,融合可具體體現為網絡傳播(如電子圖書)、二維掃碼觀看視頻(包括真人拍攝視頻、三維仿真動畫、AR動畫、名師講課視頻等)、配套免費數字考試題庫等數字形態。融合出版的核心價值在于通過多元化的內容形式和創新的傳播方式,滿足讀者的個性化、多樣化需求,以更加經濟、可靠、高效的方式實現出版物的傳播,從而實現出版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提高信息甄別與篩選能力
在傳統科技圖書的編輯工作中,編輯只需要按照科技圖書出版流程完成圖書選題策劃、書稿三審三校等工作,確保書稿內容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提高圖書產品的可讀性,降低圖書差錯率。而進入新媒體時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人們獲取信息的效率更高、途徑更多,但是這也帶來了一個問題——信息獲取的真實性問題。作者在進行圖書寫作過程中,資料來源途徑眾多,獲取的內容資源質量良莠不齊,甚至存在差錯。大量信息縱橫交織,科技圖書編輯面對龐雜的信息資源,需要進行仔細的甄別、篩選和加工,才能保證所傳播知識的科學性、真實性、權威性和及時性[5-6]。
(二)提升新媒體技術素養
在出版業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新媒體技術素養的提高是對當前科技圖書編輯提出的新要求。隨著互聯網的興起,電腦、手機的廣泛使用,以及AR和VR技術的發展,讀者接收信息的方式和習慣發生了很大轉變,這也就要求出版社對傳統紙質出版物的出版發行模式進行革新,實現出版內容與新媒體技術、互聯網、計算機技術等的深度融合[7-10]。例如,出版社可以通過在傳統紙質出版物中以二維碼的形式插入圖片、視頻、動畫等,以更加生動直觀的形式反映圖書中的重難點內容,不僅可以讓讀者更容易地理解相關知識,而且可以增加閱讀的趣味性、提高圖書的易讀性。因此,要想做好新媒體時代科技圖書的融合出版工作,科技圖書編輯必須提升自身的新媒體技術素養,即要了解新媒體技術的發展、運用,相關新媒體平臺的運行機制,以及各種圖像、動畫、音頻、視頻編輯軟件的操作等,從而提高科學技術信息的傳播效率。
(一)加強專業知識積累,提升學術水平和業務技能
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這就要求科技圖書編輯關注圖書涉及的學科知識動態,加強專業知識學習,完善知識儲備。例如,采礦類圖書出版,隨著相關政策更新、新的采礦技術和方法的推廣應用,以及智能采礦的興起,要求編輯要對煤炭行業發展有整體的了解,應對采礦工程相關的專業知識進行學習和更新。
科技圖書與其他類型圖書最大的不同是其內容具有學術性和專業性,因此科技圖書編輯在時刻關注科研領域研究熱點的同時,還要加強學術專業知識的學習,如閱讀相關專業權威書籍,參加學術會議、學術論壇,瀏覽權威網站和專家學者的微信公眾號和微博等發布的專業內容[11]。參加相關學術會議、學術論壇等既可以了解相關專業最新的研究進展,又方便與行業內權威的專家、學者溝通和交流并建立聯系,在開闊眼界、強化專業知識積累的同時,還可將這些權威專家發展為相關專業科技圖書的作者、審稿專家等,為日后相關專業選題的策劃和組織實施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更新科技圖書出版的相關知識,培養編輯人員的創新意識,增強選題策劃能力
1.更新科技圖書出版的相關知識
(1)把握國家的政策方針導向,了解國家科技發展的動態。出版社應旗幟鮮明地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社會主義出版方向,嚴格執行《出版管理條例》《圖書出版管理規定》等國家出版法規[12]。在此基礎上,科技圖書編輯應隨時關注國家近期出臺的相關政策法規,把握政策導向,一方面,了解什么類型的圖書或內容可以出版,什么不能出版;另一方面,了解國家最近扶持的產業方向或政策傾斜方向。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表明了近期國家關注的重點領域和方向,由此,緊跟國家政策導向組織選題策劃工作,更容易策劃出符合時代要求的圖書。另外,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優秀科普圖書獎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家的政策導向和前沿科技研發方向。因此,在進行科技圖書選題策劃時,應把握國家的政策方針導向,了解國家科技發展的動態。
(2)掌握國家對科技圖書出版的新要求,以及科技圖書相關的最新國標標準和規定。科技圖書編輯要掌握與科技圖書出版相關的最新國家標準和規定,并按照最新的國家標準和規定開展圖書編輯加工工作。例如,掌握相關最新編輯規范指導用書(《作者編輯常用標準及規范(第四版)》)中的相關計量單位、變量符號、數字和標點符號使用規范等;掌握《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 7714—2015)中規定的參考文獻格式要求;熟悉其他相關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包括《學術出版規范 表格》(CY/T 170—2019)等。
2.培養編輯人員的創新意識
新媒體時代,科技信息內容高頻更新,科技圖書編輯要想在新形勢下立足并實現發展,就必須在“創新”上下功夫。面對以幾何倍數膨脹的龐雜信息流,編輯要培養創新意識,多接觸新鮮事物,多了解前沿的科學技術和研究成果,從多元化的角度思考問題,在選題上推陳出新[13-14]。
(三)掌握先進的融合出版技術,提升編輯的數字出版、網絡出版能力
新媒體時代,科技圖書編輯在出版流程中應積極應用網絡信息技術、新媒體技術、數字編輯技術等先進的手段,推動科技圖書由傳統的單一紙質出版向融合出版轉變。例如,科技圖書編輯可以將傳統的紙質版圖書轉變為PDF格式的電子書進行傳播;或將出版社現有的科技圖書的資源數字化和碎片化,建立內容資源庫,供讀者進行信息查詢和使用;又或者可以在圖書中以二維碼的形式插入圖片、視頻、三維動畫等,解決科技圖書閱讀枯燥和重難點難以理解的問題;等等。
為了推動科技圖書融合出版的快速發展,科技圖書編輯要加強對新媒體技術的學習,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第一,積極參加單位或者上級部門組織的關于新媒體技術的培訓學習活動。編輯每年都要進行專業知識培訓,如全國宣傳干部學院的“全國宣傳干部網絡培訓”,培訓內容豐富,科技圖書編輯可以選擇新媒體技術或者融合出版方向的課程進行學習,以提高自身對融合出版的認識,加深對新媒體技術的了解。第二,閱讀關于新媒體技術的專業書籍。科技圖書編輯通過閱讀有關新媒體技術的專業書籍,能夠了解到不同新媒體技術的優勢和劣勢,以及新媒體技術的最新發展,從而更好地應用該技術。第三,加強與優秀新媒體企業的交流,對新媒體技術形成更直觀的認知。在此過程中,出版社可以借助優秀新媒體企業的優勢,結合出版社的內容資源優勢,與優秀新媒體企業的合作,實現“雙贏”[15]。
融合出版時代的行業新特點,對科技圖書編輯業務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結合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實際情況,思考了編輯在融合出版時代業務能力提升的方向,指出可以通過提升學術水平和業務能力、增強選題策劃能力和提升編輯駕馭數字出版、網絡出版的能力等路徑來提升融合出版時代科技圖書編輯業務能力。
參考文獻:
[1] 姚京燕.新時期圖書編輯的綜合素質探討[J].科技傳播,2015(7):105,190.
[2] 梁容,胡清華.融合出版形勢下科技期刊編輯的業務能力建設[J].學報編輯論叢,2022(1):352-355.
[3] 李冰穎.融合出版背景下少兒圖書編輯工作探索[J].記者觀察,2023(3):79-81.
[4] 劉成蔭.新媒體時代編輯業務能力提升路徑[J].科技傳播,2019,11(9):54-55.
[5] 劉燕南,姚遠.融合視角下的出版概念辨析與展望[J].現代出版,2017(6):10-14.
[6] 張曉東.大數據時代下科技類圖書出版編輯面臨的挑戰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22):217-218.
[7] 郭惠婷.融媒體發展下編輯業務能力的提升[J].傳媒論壇,2018(23):49.
[8] 崔軍英.新時期科技圖書編輯能力與素質研究[J].中國傳媒科技,2020(7):26-28.
[9] 徐清.多視角討論當代科技圖書編輯的綜合素質[J].新媒體研究,2016(17):172-173,188.
[10] 韓騎,張曉紅,王鳳林.高校出版社教育領域深度融合發展思路探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3,14(18):246-249.
[11] 范雨昕.科技圖書編輯業務能力的提升[J].采寫編,2020(3):135-136.
[12] 羅顯華.淺析大數據條件下圖書編輯的素質提升[J].人才資源開發,2014(9):21-22.
[13] 馬會杰.淺析科技圖書編輯必備業務素養及提升[J].今媒體,2022(7):69-71.
[14] 張欣.融合出版背景下圖書編輯的轉型與培養[J].全媒體探索,2023(9):109-110.
[15] 武志宏,高凌.出版融合發展下圖書編輯素養提升路徑[J].中國報業,2023(16):212-213.
作者簡介 馬曉彥,編輯,編輯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科技類圖書的策劃、編輯、出版。 吳學兵,副編審,編輯中心主任,研究方向:科技圖書及煤炭行業培訓教材的選題策劃、出版。 陳慧,編輯,研究方向:科技圖書選題策劃、出版。 李敬,編輯,研究方向:科技圖書選題策劃、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