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二十多年,英語教學在少數民族地區逐漸普及,英語教育得以迅速發展。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數量龐大,分布廣闊,不同地方的英語教育狀況并不相同。少數民族地區具有獨特的語言生態系統,因此,民族地區英語教育具有與其他地區不同的特征。少數民族地區英語教學質量低效情況普遍,學生對英語課程學習存在畏難心理,如何提高民族地區英語教學質量、規范課堂教學、提升英語教學有效性成為當前的重要問題。筆者研究與分析了民族地區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民族地區英語規范課堂教學策略。
關鍵詞:少數民族地區;英語教學;規范課堂教學
作者簡介:成雪梅,貴州民族大學。
少數民族英語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從小學三年級開始設置英語課,由于歷史與現實的原因,少數民族地區英語教學呈現出教學要求不統一、缺乏一致的考評標準等情況,因此制約了英語教學水平的提升。為確保國民教育的公平性,加大對少數民族教育的關注,近二十年來少數民族地區英語教育水平迅速提升,教育教學取得良好成效。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問題,民族地區地處偏遠,社會教育意識薄弱,英語教師教育層次低,大部分教師習慣采用傳統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不僅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嚴重制約民族地區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筆者根據對貴州少數民族地區英語教學現狀分析,結合教育學相關理論,針對少數民族地區英語課堂教學規范提出一些建議,主要包括英語教學肢體指令規范、課堂用語規范、教材教案規范、試題規范等方面內容。
一、少數民族地區英語課堂規范教學研究
基礎教育英語課程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由于地理環境等差異,導致有些地區學校實施中出現很多問題。少數民族地區通常地處偏遠,社會教育意識不強,英語教師專業素質較低,不能依靠自我學習提升專業素養。筆者認為,可以通過課堂規范教學策略研究提升民族地區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一)民族地區英語課堂規范教學分析
英語教學以傳授英語相關知識為主要內容,教師應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基礎英語課程任務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前提,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幫助學生掌握英語基礎知識技能和培養創新思維,從而拓寬學生對中西文化差異的了解渠道。
民族地區英語教學是基于民族方言和漢語之上的語言學習。由于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落后,缺少先進的教學手段,使少數民族學生的英語學習受地區語言影響。英語學習中大多數學生聽、說、讀、寫能力較差,民族地區英語教學水平相比發達地區存在較大差距,而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少數民族地區英語教育意識薄弱,總體教育水平相比發達地區差距較大。隨著社會信息化發展,英語學習與人們的生活聯系日益密切,這就要求民族地區教師要轉變傳統觀念,認識到英語規范教學的重要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英語課堂規范教學,并采取規范的教學策略,從而提升英語教學質量。
(二)少數民族地區英語規范教學理論
學習遷移是獲得知識技能等對新知識學習的影響,新知識學習過程對學習者原有知識技能等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民族地區英語教育不同于其他地區,民族語言會對英語學習造成遷移影響,所以要針對民族地區教學中的問題,采取規范課堂教學措施來提升教學水平。建構主義理論提出,學生是認知信息加工的主體,學生學習需與真實情境相聯系,提倡教師協作與教學內容相互發生作用,并鼓勵學生主動探究完成意義構建。少數民族地區英語課堂規范教學要在教師指導下,以任務型教學法組織開展,以參與體驗互動合作方式學習,調動學生已有的英語資源,有效培養學生的語言基本能力,體現以學生發展為目的的教育理念,從而切實提升英語教學效率。
二、少數民族地區英語課堂教學現狀
隨著國家加大對民族地區教育資源的投入,新課標下少數民族地區中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得到了很大改善,但目前少數民族地區英語課堂教學仍存在諸多問題,這影響了民族地區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因此,分析民族地區英語課堂教學現狀,研究少數民族英語課堂規范教學的有效策略很有必要。
(一)民族地區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問題
當前少數民族地區英語課堂教學存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為外部社會家庭環境、教育體制與評價機制、教材師資與母語遷移等方面。受民族傳統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學生放松英語學習。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來自少數民族地區的大學生,英語基礎都很薄弱,不僅發音不標準,而且讀寫能力也很欠缺,聽的能力幾乎為零。貴州少數民族地區學生英語學習要經過多重思維加工轉換,這是制約少數民族地區英語教學水平提升的重要原因。
加之少數民族地區交通不便,經濟條件較差,不少家庭缺乏教育資金,對基礎教育重視不夠,使得大批學生初中畢業后外出打工。民族地區經濟文化落后,大多數家庭對學生學習投入有限,學生父母受教育水平低,制約了學生的英語學習。民族地區學校辦學條件差,不少農村小學開設英語課時不足,教師的教學方式不合適,致使學生難以產生學習興趣。
(二)民族地區英語教學有效性問題分析
少數民族地區英語教學問題受到多種因素影響,主要原因包括教育資源不足與師資力量薄弱,課堂有效性教學效果不明顯,學生受母語影響而加大了學習難度。新教育改革要求實施課堂有效性教學目標,但民族地區英語課堂存在師生比例失調,一些縣級學校為滿足骨干課教學隨意調停英語課,英語教師教學水平無法滿足要求。現階段少數民族地區英語教育,大部分教師缺乏教學經驗,聽、說、讀、寫等基本技能教學組織不均衡,大多數教師缺少語法教學,學生讀英語時語音不準,教師不能針對性指出,這些都阻礙了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三、民族地區英語規范課堂有效性教學策略
(一)英語教學肢體指令規范
身體語言包括目光與面部表情、身體間的空間距離等,肢體語言是用身體動作來表達情感、說明意向的溝通手段。在培養學生的性格特征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正確使用身體語言可以促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語言。在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盡量用英語進行思維的語言學習原則。課堂教學中配合肢體語言,用肢體指令引起學生注意十分有必要。
英語教學中,身體語言涉及目光與面部表情、手語與姿勢等方面,眼睛可以反映人的情緒、情感變化。在英語教學中,目光與面部表情可以表達教師對于學生學習情況的反應,不規范的身體語言會讓學生不能很好地領會老師的意圖。為確保身體語言能被學生正確地理解,教師有必要規范身體語言。例如,雙手外攤表示無可奈何,搔頭或搔頸表示困惑,聳肩表示不以為然或無可奈何,雙手往上伸直表示激動,一手托腮表示疑惑等。在民族地區課堂教學中規范使用肢體姿勢可以提高英語教學效果。
肢體指令,是指運用肢體語言發出相應指令,雙語教學肢體指令是借以輔助教學的肢體指令性語言,是表達完整意思連貫動作指令,意義指向約定俗成,使用前必須對學生進行培訓,讓學生領悟其含義。肢體指令需要在有聲語言的配合下實施。英語已成為少數民族地區學生學習的重要語言,英語教學需要遵循語言教學規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忘掉母語,習得英語時少受母語的影響,用英語思維,促進學習者元語言意識(metalinguistic awareness)的發展。要做到這點并非易事,但是又必須堅持去做。在這種情況下,肢體指令就成了英語教學的好幫手,它既能幫助學生領會教師意圖,又能讓學生少接觸母語,以減少母語對于英語學習的干擾。英語學習由于難度大,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常常耐不住性子,或是叫苦,或是走神,或是不配合,因此很容易使課堂秩序出現混亂。而英語教學肢體指令就是避免教學秩序混亂的輔助手段,教師可以通過它發出相應指令,將課堂混亂程度降到最低,從而使英語教學得以順利進行。
(二)英語教學課堂用語規范
教師課堂用語是貫穿于教學過程的主要語言輸出途徑,良好且規范的教學語言,可以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教師應通過適當的點撥、引導、提示、啟發,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從而提高課堂效率。英語教學課堂用語規范指使用恰當的語言組織教學,包括:語音規范,采用標準外語發音;語氣規范,教學中不流露出責怪、不耐煩的語氣;語義規范,對學生不采用諷刺及帶有貶斥色彩的詞語。
(三)英語教學實用口訣
教學組織形式對于英語教學活動的質量具有重要的影響,以下口訣是筆者結合教學原則,為有效組織教學編寫。
組織教學:
講課之前停一停,環視學生每一位。
待到安靜再上課,不急不躁不瑣碎。
時時走到學生中,久站講臺很忌諱。
學生名字應熟記,點名提問要干脆。
優生差生皆顧及,點面結合才算對。
課堂亂點別斥責,學生開口更可貴。
最忌教師一言堂,學生說話沒機會。
多多鼓勵少批評,和藹可親是安慰。
課文教學:
復習不要太耗時,點到為止方為適
生詞理解重大意,不宜英語等同之。
把握學生詞語量,切莫生詞解生詞。
詞語替換與擴展,活用情景效果顯。
課文內容精概括,面面俱到不適合。
聽說放在第一位,讀寫跟上不后退。
拓展短文泛泛讀,聯系課文要突出。
預習布置要適度,不重整體重局部*。
*注:主要指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主要內容的生詞。
四、結語
據筆者了解,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僅重視以漢語的方式進行英語教學,而忽視了文化背景認知、語言習得能力等因素對學生造成的影響,從而使其對英語的學習規律缺乏認識。少數民族地區開展英語教學的難度較漢語地區要大得多,學生學習難度也大得多,由此導致組織教學存在諸多困難,在這種情況下,規范課堂身體語言、教學語言,科學組織教學,是提高英語教學有效性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趙磊昭.拉薩市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學科教學知識現狀調查及發展策略研究[D].西藏大學,2021.
[2]劉瑩.《Go for it》教材與JEFC教材比較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
[3]周馨馨.初中英語中英語兒歌教學的探索[D].上海師范大學,2012.
[4]滕峻弘.少數民族地區初中英語教學現狀調查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5.
[5]唐路佳.涼山彝區小學英語教學方法選擇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21.
[6]吳芳燕.新疆少數民族地區高中英語課堂指令語的調查及特點分析[D].西南大學,2020.
[7]范彩霞.少數民族三語教育研究:以滇黔桂結合部少數民族三語教育為例[J].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7(5):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