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源泉
■摘 要:2021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對職業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正確辦學方向。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為我國“大思政”教育格局的形成指明了方向,將思政元素融入技工教育,對“三全育人”的技工院校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如何有效地將思政元素融入計算機專業教育教學,將價值引導與技能有機結合,是當前技工院校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必須解決的重大課題。本文以計算機專業課程為視角,探討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在計算機專業教育中的辯證關系以及計算機專業課程思政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融合的實踐路徑。
■關鍵詞:顯性教育;隱性教育;課程思政;思政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明確指出,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思政課要做思想政治教育的顯性課程。有人提出把思政課變成隱性課程,完全融入其他人文素質課程中,這是不對的。我們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同時,要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這也為技工院校思政教育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顯性教育指通過有組織、有計劃、直接的、外顯的教育活動使受教育者自覺地受到影響的有形教育。優點是教育目的明確,能完成大綱要求的教學內容;缺點是教育過程缺乏愉悅性,忽視學生主體意識。教師的說教灌輸容易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無法有效內化于心,更談不上外化于行。
隱性教育又稱內隱學習,它能夠彌補顯性教育的不足。隱性教育具有潛隱性,以隱蔽的狀態存在于教育的各個環節,時刻影響著學生的政治認知、品德品質和價值觀形成等。對受教育者的影響是長期且未能被察覺教育意圖的。當然,由于受教育者所產生的思想變化具有滯后性,因此教育者難以明確判斷隱形教育的教育效果。
實踐證明,要實現全方位育人,必須將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結合。這也要求教師必須創新方法,開拓思維,深入挖掘兩者的內在聯系。兩者在貫徹國家教育政策和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上具有一致性。課程思政是以課堂專業教學為主,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結合社會實踐進行的思政教育活動。結合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的優缺點,兩者靈活搭配能更好地實現教育目的,提高教育實施效果。
顯性教育是我國思政教育的傳統形式,在課堂上教師明確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大張旗鼓且立場堅定地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學生能明確了解所要習得的知識體系。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互聯網海量資訊的影響,學生的認知心理和社會價值感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顯性教育方式顯然不適應學生的需要。各種生搬硬湊的知識,教育實施的不合理安排,與技能教學完全脫節,容易讓學生感到課程思政的突兀,令學生產生排斥心理。
隱性教育相當于廣告中的“軟文”,閱讀者讀完整篇文章后,深受文章思想的洗禮,潛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隱性課程思政教育與技能教學是統一的,使用同一教學計劃與教案。對于受教育者來說,隱性教育更容易接受,學習興趣更加濃厚。課程思政的載體往往不是思政內容,而是專業技能教學。
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在課程思政中的安排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課程思政隱性教育要貫穿整個課堂;二是先隱性教育穿插,讓受教育者不排斥,再實施顯性教育作為補充;三是讓受教育者察覺課程思政教育的目標以達到將隱性教育轉換成顯性教育的目的,以便達到課程思政教育效果。
(一)計算機專業課程思政的教育目標
長期以來,課程思政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思想性、理論性等方面與專業課程融合不自然、不關聯。其根本原因是課程思政沒有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八個相統一”,即要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要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要堅持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要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要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要堅持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要堅持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沒有形成“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解決問題的根本出路在于課程思政的“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
課程思政的目標是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和社會責任感。計算機專業通過融入課程思政,可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民族認同感。技工院校學生是祖國未來發展的生力軍,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是不可或缺的。計算機專業屬于工科類專業,我們要從課程所涉及的行業、國家、國際、文化、歷史等方面找到融合的載體。
(二)計算機專業課程思政以隱性思政教育為主
隱性思政教育具有平順性,能更好地切入課堂,讓受教育者不反感。計算機專業課程思政教育重在教師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的落實。
課前備好課,全面挖掘計算機專業課程思政教育的元素。例如,我國在計算機生產制造方面的優勢,著名的計算機研發生產廠家及其為計算機的普及付出多少努力;人工智能的發展亟須算力,中國算力產業規模排名全球第二;2022年研發的“天河”新一代超級計算機能讓一個致力于建筑設計領域的公司實現“元宇宙”計算,原本一個人一天都完成不了的計算,現在半小時可以完成1000次的目標。
課中引導學生解讀事例,反思事例所反映出的思想,讓原本枯燥乏味的專業課程變得生動有趣。
課后讓學生舉一反三,不斷加深理解,讓學生從專業課程思政教育事例中得到潛移默化地教育,增強社會責任感,體會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性和指導性,并形成在學習工作中運用這些原理的條件反射。
程序設計課和網站Web開發課程都是計算機專業的核心課程。程序設計課在學生完成代碼后,必須上機調試,展示效果。這能讓學生領會到理論聯系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真諦;網站Web開發課程要求學生設計出符合要求的站點。除了技術上的要求,在法規方面,特別是對于訪問者能互動的留言板塊,開發者要開發出關鍵字篩查剔除功能,避免出現反社會、反人類等信息傳播。這能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
以隱性課程思政教育為主導能讓學生更好地記憶知識,并讓知識更為有趣,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趣味性和實用性,同時促進學生正確思想意識的形成。
(三)計算機專業課程思政以顯性思政教育為輔
隱性課程思政一般不會直接講述馬克思主義理論,而是結合計算機專業課程學習或者實踐活動驗證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優越性。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師缺乏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知識素養,不能很好地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活動,和顯性教育不夠“顯”有關。在以往很長一段時間里,思政課程并沒有真正被擺到學校教育的關鍵地位,反而處于邊緣化狀態。從社會大環境上來看,一方面,一些不良思潮,如拜金主義、極端利己主義等的存在,給技工院校的思政教育帶來了沖擊和難度;另一方面,學生認為思政教育意義不大,學而無用,這也給思政教育帶來一定困難。
計算機專業課程思政教育必須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地表達思政教育的內容。雖然顯性教育是輔助,但要在隱性教育的最后環節,讓“隱”變“顯”,讓學生感受到思政教育的意義和明白思政教育的作用。
(四)計算機專業課程思政要有顯隱結合制度自信
在計算機課程具體問題分析上,要讓學生了解中國國情,再以辯證思維的角度進行分析,做到科學思維和實事求是。在項目開發的解決方案中,要求學生創新思維,拿出“中國方案”,踐行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地做好項目。在工程和項目管理上,要求學生做到以人為本,過程嚴謹,程序合規等。
從廣度上分析,計算機專業課程思政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各個方面緊密配合,注重技工院校學生工程倫理教育。從深度上分析,要結合思政元素內化深度,提升課程高度,落實具體教學改革方案,在實踐中摸索,將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高度融合,提煉工匠精神、愛國主義、社會責任等思政元素精華融入計算機專業課程中。最后,將立德樹人、“三全教育”作為計算機專業課程思政育人之根本。
[1]張銘.高師院校勞動教育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初探[J].安慶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1(1).
[2]彭慧敏,冉一貝.高校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統一研究[J].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1).
[3]丁艷.論課程思政中的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以工學類專業課程為視角[J].時代汽車,2023(5).
[4] 趙亮,“三全育人”視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機制研究:以隱性教育與顯性教育的有機融合為例[J].高教學刊,2023(8).
(作者單位: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