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濤
關鍵詞:小學體育;小組合作;運動興趣
小學體育課堂是展示小組合作的魅力的重要舞臺。在小學體育課堂中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提升小學體育教學,不僅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體質和技能,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為他們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以教科版小學體育教材為例,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了分析和實踐,以求提升小學體育教學質量。
運動興趣是指對運動的喜愛、熱情和主動性,是體育素養的基礎和動力。在小學體育課堂中,教師應該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的運動習慣,使學生能夠享受運動的樂趣,形成運動的自覺和持續。教師可以在小學體育課堂中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提升小學體育教學。通過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的運動習慣[1]。
以跑步相關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利用游戲或競賽的方式,向學生展示跑步的趣味和挑戰,如跑步接力、跑步繞圈、跑步搶球等,激發學生對跑步的好奇心和參與欲。同時,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配合、鼓勵和互助,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和信任,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和競爭意識。
運動技能是指運用身體各部位進行各種運動活動所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術和方法,是體育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體育課堂中,教師應該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水平,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能夠熟練地、正確地、安全地進行各種運動活動,形成運動的能力和效果。在小組合作活動當中不斷鞏固和提高自己所掌握到的技能水平,并且能夠將自己所掌握到的技能水平與其他同伴進行比較與交流等。通過提高
以跳繩相關教學為例,在導入環節,教師可以利用示范或視頻的方式,向學生展示跳繩的基本技能和高級技巧,如單人跳繩、雙人跳繩、多人跳繩、花式跳繩等,引發學生對跳繩的思考和探究。同時,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練習、展示、評價等活動,讓學生互相學習、互相指導、互相評價,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水平和自信心。
在小學體育課堂中,教師應該培養學生的運動創新能力,拓寬學生的運動視野,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點,對運動活動進行探索和創造,形成運動的個性和風格。教師需要讓學生在小組合作當中不斷嘗試新穎有趣的運動項目與形式,并且能夠將自己所創造出來的運動項目與形式與其他同伴進行分享與交流等。通過培養學生的運動創新能力,拓展學生的運動視野[2]。
以籃球相關教學為例,在導入環節,教師可以利用問題或情境的方式,向學生提出一些與籃球相關的有趣的問題或情境,如你知道籃球是怎么發明的嗎?你知道籃球有哪些變化和發展嗎?你知道籃球有哪些不同的玩法嗎……引發學生對籃球的思考和探究。同時,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設計、制作、演示等活動,讓學生自主地、有目的地、有方法地進行運動創新,增加學生的實踐經驗和創造成果,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表達力。
運動道德是指在運動活動中遵守規則、尊重對手、公平競爭、誠實守信等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是體育素養的重要內容。責任感是指對自己和他人在運動活動中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有清晰地認識和堅定的執行力,是體育素養的重要體現。在小學體育課堂中,教師應該培養學生的運動道德意識和責任感,教育學生理解和遵守運動規則,尊重教練、對手和隊友,公平競爭,誠實守信,為團隊作出貢獻[3]。
以足球相關教學為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技能訓練和策略講解外,還應該強調足球比賽中的公平競爭、團隊合作和尊重對手的重要性。在實際比賽中,教師可以設置一些特定的情境,如:如果你的對手摔倒了,你會怎么做?如果你的隊友犯了錯,你會怎么做?通過這些情境,引導學生思考和體驗,培養他們的道德意識和責任感。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和分享自己在運動中遇到的道德困境和選擇,鼓勵學生相互指導和幫助,形成一個積極、健康、有責任感的學習氛圍。此外,教師還可以邀請學校的道德教育教師或社區的志愿者,為學生開設關于運動道德和責任感的主題課程,讓學生從多角度、多層次地理解和體驗運動的道德和責任。
小學體育課堂不僅是培養學生身體健康和技能的地方,更是培養學生全面素養的重要平臺。通過小組合作教學,教師可以更好地實現小學體育教學的目標,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技能、創新能力、道德意識和責任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龔金平.小學體育小組合作教學開展研究[J].文淵(中學版),2020(6):322-323.
[2]孫晶,祖樹山.小學體育小組合作探究能力培養的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7(47):51.
[3]阿布來提熱合曼.小學體育小組化教學實踐探究[J].電腦校園,2020(12):1339-1340.
(作者單位:山東省惠民縣第三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