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標的實施,學科核心素養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貴州省高考英語試卷新增讀后續寫題型,對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從學科核心素養出發,探討讀后續寫題型的設計理念和實施要求。研究結果表明,通過科學的教學設計與多樣化的教學策略,可以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為新時代英語教育改革提供實結果踐參考。
關鍵詞: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讀后續寫;高中英語教學;寫作能力;自主學習
作者簡介:庹韜翚(1966-),貴州省安順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高級中學,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提升成為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貴州省高考英語試卷新增的讀后續寫題型,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進行創作,既考查其閱讀與寫作能力,也體現對考生邏輯思維和文化意識的要求。這一題型的設立,推動了英語教學從應試導向向綜合素養培養的轉變。
讀后續寫在教學中具有獨特價值。通過完成續寫任務,學生不僅能夠提升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鍛煉邏輯思維和跨文化理解能力。然而,這一新題型也使傳統教學方法面臨挑戰,教師要探索更加多樣化和系統化的教學策略,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一、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與重要性
在新時代的教育背景下,學科核心素養成了推動教育改革的關鍵要素。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僅關乎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還涵蓋了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多維度的綜合素質。這四個方面是相互交織、相輔相成的,它們共同為學生構建了一個全面發展的平臺,幫助學生在現代社會更好地應對各種挑戰。
(一)語言能力的培養
語言能力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它不僅包括聽、說、讀、寫等基礎語言技能的培養,還強調在不同情境下運用語言的能力。通過高效的語言能力訓練,學生能夠在真實的交流環境中流利表達自己的思想,并能準確理解他人的言語。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語言能力的提升并不僅限于語法和詞匯的掌握,還包括通過語言實踐在具體的社會和文化背景下進行語言輸出。例如,完成讀后續寫,學生不僅需要具備基本的語言能力,還要學會如何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結合文章內容進行合理推測和創造,以實現語言的自然流暢和內容的豐富多樣。
(二)文化意識的培養
文化意識是指學生對英語語言背后的文化背景、價值觀和思維方式的理解和尊重。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流變得尤為重要。學生的文化意識不僅有助于他們理解和解讀語言,更能促進他們在多元文化環境中有效溝通。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的培養尤為重要,因為它能幫助學生拓寬國際視野,提升他們對不同文化的理解能力。完成讀后續寫,學生不僅需要掌握文章的語言內容,還要對文章所涉及的文化背景有所理解。通過了解文本背后的文化背景,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邏輯推理和內容延展,從而完成符合原文語境的續寫任務。
(三)思維品質的培養
思維品質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中最具挑戰性的部分之一,它包括批判性思維、創新性思維和反思能力等諸多方面。批判性思維要求學生能夠客觀分析信息,識別不同觀點,提出合理的論證和判斷;創新性思維要求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突破,提出新的思維方式和解決方案;反思能力則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自覺發現并積極彌補自己的不足。完成讀后續寫后,學生需要展示出較高的思維品質。通過對文本的理解、推理和創造性表達,學生可以展現其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的水平。
(四) 學習能力的培養
學習能力指學生獲取、處理和應用知識的能力。在英語學科的學習中,學習能力的培養體現為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提高的能力。通過對英語學科知識的系統學習,學生不僅能夠掌握英語基礎知識,還能增強自主學習能力。尤其是面對讀后續寫這一題型時,學生需要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包括信息整合、寫作技巧和知識遷移等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不斷提高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在實際考試中能夠有效地完成寫作任務。
(五)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綜合性和互動性
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四大維度是相互交織、相互促進的,任何一項素養的提升都能夠帶動其他素養的增強。語言能力為文化意識的增強提供了工具,文化意識為思維品質的提升提供了背景,思維品質的提升則進一步促進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增強。進行讀后續寫,學生不僅需要具備較高的語言能力,還要能夠進行深度的思維分析和創意表達,最終實現多種素養的融合與提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四項素養的全面培養,通過任務驅動型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在實踐中提升語言運用、思維分析和創新表達的能力。
總之,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一項系統性、綜合性過程,涵蓋了語言、文化、思維和學習等多個方面。在讀后續寫這一寫作任務的驅動下,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示和鍛煉。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這些素養的協同發展,幫助學生全面提高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為他們未來的學術研究和職業生涯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讀后續寫題型的設計與要求
作為一種全新的題型,讀后續寫不僅考查學生的語言能力,還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文化理解能力以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一題型的引入,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提出了挑戰,也為教師教學指明了新的方向和重點。本文將深入分析讀后續寫題型的設計思路、實施要求及其對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影響。
(一)讀后續寫題型的設計理念
讀后續寫題型旨在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全面理解和分析能力,同時考查學生通過推理和創造性思維對文章內容進行擴展的能力。與傳統的英語寫作題型不同,讀后續寫題型不僅要求學生具備基本的語言能力和寫作技巧,還強調學生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能夠進行邏輯推理、內容延續和情境分析。題目通常提供一篇短文,學生需要根據文中的情節、人物、背景等元素,延續故事情節或根據提供的信息進行創作。
讀后續寫題型旨在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創新思維和學習能力。通過這樣的寫作訓練,學生不僅能夠提升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夠增強批判性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力。在設計這類題目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語言能力,以確保題目的挑戰性適宜且具備一定的開放性。
(二)讀后續寫題型的題目結構與要求
一般來說,讀后續寫題目會提供一篇短文,要求學生在閱讀后進行續寫。題目通常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是閱讀材料,提供足夠的背景信息、情節發展、人物性格等內容;第二部分則要求學生根據所讀材料續寫故事,可能涉及對情節的延續、人物內心活動的描寫、情感的表達等方面。
在續寫的過程中,學生不僅需要緊扣原文內容,還要進行一定的創造性拓展。續寫的內容應與原文的背景和情節發展保持一致,同時要有一定的獨創性。例如,在續寫人物對話或事件發展時,學生需要根據人物的個性和文章的情境合理推測人物的行為動機,而不是簡單地重復材料中的內容。這就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輸出能力,能夠利用一定限度的單詞表達出連貫、邏輯清晰的內容。
(三)讀后續寫題型對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
讀后續寫題型不僅是對學生語言知識的考查,更是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挑戰。具體來說,它要求學生在以下幾個方面展現能力:
語言能力。學生需要具備較高的語言能力,能夠準確理解文章的含義,并用恰當的措辭進行續寫。語言能力不僅僅是對語法和詞匯的掌握,還包括語言的流暢性和表達的自然性。學生應能運用多種句型、詞匯以及銜接技巧,使續寫部分與原文有機結合。
文化意識。學生在進行讀后續寫時,需要對文章中的文化背景和社會環境有一定的理解。通過對文化背景的理解,學生可以更加自然地進行內容擴展,確保續寫部分在文化層面與原文保持一致,避免出現與文中情境不符的內容。
思維品質。思維品質,尤其是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是讀后續寫題型考查的重要內容。學生需要在理解原文的基礎上,進行合理推理和創新性發展,從而體現出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例如,在續寫故事時,學生需要基于原文信息合理推測人物的行為動機,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情節的延展和人物的塑造。
學習能力。要完成讀后續寫,學生不僅需要運用已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還需要在完成寫作任務的過程中進行自我學習和提高。學生需要通過分析材料、總結寫作技巧、模仿優秀范文等方式,不斷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
三、讀后續寫題型在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中的實踐意義
讀后續寫題型在英語考試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更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成了提升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這一題型通過獨特的方式促使學生提升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等。下面將從多個維度探討讀后續寫題型在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中的實踐意義。
(一)提升語言能力
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而讀后續寫題型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真實的語言運用環境。在完成讀后續寫任務時,學生需要全面理解閱讀材料的內容,并用恰當的語言續寫情節或表達思想。這不僅要求學生熟練掌握語言基礎知識,如詞匯和語法,還要求他們能夠靈活運用語言,流暢表達自己的思想。
在讀后續寫過程中,學生需要關注語法結構、句型變化、詞匯的多樣性以及連貫性等方面,這促使學生從語言的實際運用層面提升自身的表達能力。例如,續寫內容要語法正確且簡潔,學生需在特定情境中自然流暢地用英語表達。通過不斷練習,學生能夠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實際的語言運用能力,從而有效提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二)培養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思維
讀后續寫題型不僅是對學生語言能力的考查,更是對其思維品質的全面鍛煉。在續寫過程中,學生不僅需要理解文章的主旨、分析人物的心理、推測故事情節,還需要發揮創造性思維,提出新的情節發展方向和可能性。學生通過對文章內容的分析與推理,能夠強化批判性思維,學會從不同角度審視問題,避免陷入單一視角的思維方式。
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不僅限于分析文本的邏輯關系,還包括對文本中的觀點和情節進行合理評估。在續寫時,學生需要對原文中的信息進行再加工,并在合乎邏輯的情況下進行創新。這種創新不僅體現在內容的延展上,還可以通過人物性格的深化、情節發展的豐富等方式展現。通過這一系列的練習,學生將學會質疑已有的信息、提出新的見解,從而實現批判性和創新性思維的發展。
(三)加強文化意識的培養
文化意識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讀后續寫時,學生不僅需要依據原文進行再創作,還需要在語言運用的過程中理解和融入文化背景。英語不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傳遞的載體。通過讀后續寫,學生能夠深入了解文本的文化內涵,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在續寫時,學生需要考慮人物的文化背景、習俗、價值觀等因素,確保所寫內容符合原文的文化邏輯。通過對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學生不僅能夠準確解讀文本,還能夠用更具文化內涵的語言進行創作。這一過程有助于學生加深對英語國家文化的認知,同時也促進其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和認同,進一步強化其文化自信。
(四)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讀后續寫教學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提供自主學習工具、激發其內在學習動機、促進合作學習,教師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不僅有助于學生提升讀后續寫成績,還有助于他們提升綜合能力,促進其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曉琳.讀后續寫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高考,2024(34):114-116.
[2]劉家名.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概況[J].校園英語,2017(24):12.
[3]梁志方.核心素養導向下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策略[J].學苑教育,2024(34):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