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的學習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學生主動投入其中,逐步建構知識體系,實現學以致用的目的。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過于重視學習成績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忽視學生在課堂上的體驗。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校本課程在學校教育中重要性日益凸顯。致用學堂校本課程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課程,在課程中,教師將數學知識經驗化、活動化和生活化,引導學生活學活用,實現知識的遷移和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本文探討小學數學致用課程開發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致用課程;策略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很多時候會過于重視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在課堂上灌輸知識,沒有考慮到學生在課堂中的實際體驗。數學知識和生活有著密切聯系,教師有時也忽視了將知識和生活結合起來教學,使課堂脫離實際。為改變這些現狀,優化小學數學教學,教師就需要結合校本課程的開發理念,進一步創設一個數學致用學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致用學堂校本課程既包含了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經校本開發和實施后的課程,也包括了以致用學堂為主體、自主開發實施的拓展性、探究性課程。充分開發致用課程有助于滿足學生的需要,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究,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幫助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建構和應用知識,實現學用結合、以學促用的效果。
一、借助問題引導,開發趣味化致用課程
數學的學習離不開問題,因為問題是激勵學生思考和推理的重要動力。問題也可以為數學的學習指明方向,從而讓學生能夠將問題作為橋梁,逐步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收獲具體的數學知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引導的教學方式更是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小學生的天性活潑,好奇心強,問題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而且一個充滿問題互動的課堂也能夠優化課堂氛圍。在小學數學致用課程開發中,教師可以充分借助問題引導,開發趣味化致用課程,引導學生在趣味化的問題探索中學習知識,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正如陶行知所言:“創造始于問題,有了問題才會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有找到獨立思路的可能。”在致用課程,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趣味化的問題,可以是聯系學生的愛好的問題,也可以是激發學生想象力的問題,通過多樣化的趣味問題,學生能夠更加輕易地融入致用課堂,在趣味化體驗中學習知識,收獲經驗,實現自我提高。
例如,在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一課“兩、三位數乘一位數”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問題引導,開發趣味化致用課程。關于“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知識相對比較枯燥,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也往往讓學生進行機械式充分練習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式。在趣味化致用課程中,教師可以從學生興趣出發,結合數學的應用提出引導問題,進而讓學生主動投入問題的解決過程,實現以用激趣、以問激趣的效果。教師可以提出如下問題:“小明和父母一起去游樂園玩,游樂園的兒童票10元,成人票是兒童票的兩倍。大家能不能幫小明算一下,他和父母一起去游樂園需要多少元?”通過這樣一個問題,數學知識以一種更趣味化的方式呈現出來,學生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在趣味中收獲了豐富的學習體驗。教師也可以提出一個難度更大的問題:“一本《小學生課外讀物》8元,一次買50本以上,優惠價為6元/本。買188本《小學生課外讀物》能便宜多少元?”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合作解決這個問題,促進學生整合已經學過的知識并加以充分運用,實現思維的成長和學習能力的提高。
二、聯系學生實際,開發生活化致用課程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學習內容都是相對基礎的數學內容,但這些數學內容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隨時隨地都會得到應用。因此,教師不可將這些基礎知識的教學想象得過于簡單,在教學中只是讓學生記住相關理論知識,掌握相應的計算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師要引導學生將所學到知識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加以應用,這樣才真正實現了教學目的,讓數學知識落到實處。但是,由于數學課程內容緊湊,教師無法全面地在課堂上進行生活化的知識拓展。為此,教師可以從致用課程出發,用致用課程輔助數學教學,讓學生有一個更全面的數學學習體驗。在課程開發過程中,教師要明確學生是課程的主體,從學生的學情和經驗出發,聯系學生實際,開發生活化致用課程。數學的學習是為了指導人們更好地生活,生活又能夠為數學學習提供“活水源頭”,兩者可以相輔相成。為了更好地開發生活化致用課程,教師可以創設具體的實際應用場景,幫助學生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感受到數學學習的重要作用。教師還可以設計數學生活實踐課堂活動,讓學生記錄自己在生活中如何應用數學知識,并制訂一個具體方案。
例如,在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五課“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中,教師可以聯系學生實際,開發生活化致用課程,引導學生掌握解決生活問題的數學策略。數學知識經常被用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教師可以聯系學生在生活實際中遇到的問題,和學生一起探討問題的解決方案。教師可以創設具體的生活場景:“在生活中經常會有應用數學知識的情況,比如,有兩位同學,一位同學有14枚郵票,一位同學有26枚郵票,他們想讓每一人的郵票都一樣多,應該怎樣做?”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具體的郵票道具,并讓兩名學生扮演這個生活情境中的兩個同學,找出解決問題的策略。學生指出要想計算出郵票的總數是14+26=40,然后將這40枚郵票分成兩份,40÷2=20,這樣每個人得到20枚郵票。通過結合具體生活情境,學生能夠在致用課程中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充分借助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具體問題,實現知識的遷移。教師還可以設計一個生活實踐活動,讓學生創建一個數學日記本,記錄下在自己生活中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經歷,并在課堂上和大家分享,創設一個共同進步的致用學堂,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引入深度學習,開發探究化致用課程
數學學科的學習是層層遞進、不斷深入的,因為數學知識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學生需要循序漸進地把握不同知識之間的聯系,一步一個腳印地進行探究,以已經學過的基礎知識為條件,在不斷地推理和探究中掌握更加復雜的知識。在開發小學數學致用課程的過程中,教師要密切把握數學學科的學習特點和學生的認知特點,引入深度學習,開發探究化致用課程,引導學生在逐步探究中自主建構起知識。所謂深度學習,需要讓學生深刻地理解知識,并在此基礎上與原有的知識體系相互融合,推動知識的遷移,促進思維能力的提升。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在課堂上的引導者作用,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權去自主探究、深入思考,并為學生適時提出反饋。一方面,小學生思維正處于一個相當活躍的階段,富有想象力和創新力,在數學學習中經常能夠提出創造性的見地。教師要鼓勵學生在探究化致用課程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并在實踐中驗證自己的觀點。另一方面,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正處于身心的成長階段,自我監督意識相對較弱,玩心較重,可能無法主動投入課程。為此,教師可以從學生的性格特點出發,為學生設計探究化的課堂任務或項目任務,驅動學生自主、深入學習,實現課程的深度學習,在探究中學以致用。
例如,在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八課“小數的初步認識”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深度學習,開發探究化致用課程。教師可以通過層層深入的課程設計,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小數的特點,在致用課程的學習中認識到小數的具體應用方式。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理解什么是小數。教師可以先引入自然數的概念,讓學生認識到以前學過的1、2、3……都是自然數,都是整數。但是在生活中用數字代表物品的價格、重量等一系列特征時往往無法全部用整數來表示。這時就會用到小數,比如,一支筆的價格是1.5元。然后,教師讓學生自主探究小數的特點,學生發現1.5是小數,小數中間的圓點叫作小數點。小數點左邊的部分是整數部分,右邊的部分是小數部分。接下來,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更深的探究,實現深度學習的效果,全面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完成相關習題,學生用小數表述出生活中具體的數學內容。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探究小數大小的比較,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推理和分析能力,這樣的深度學習課程設計將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利用信息技術,開發數字化致用課程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教學事業的完善,越來越多新穎的教學技術已經在實際教學中得到了有效應用。為了更有效地開發小學數學致用課程,實現教學方式的多樣化,教師就需要抓住“信息時代”的機遇,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開發數字化致用課程。信息技術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了更多的資源和途徑,例如,多媒體教學、網絡資源、在線學習平臺等。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便利手段,有效整合信息技術,開展數字化教學實踐,為致用課程注入新的活力,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數字化致用課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收集學習資料,豐富學習渠道;用多媒體展示圖形,培養學生幾何直觀能力;教師可以用數字手段更好地呈現數學的應用方式和情境,讓學生更加具象化地將數學和生活聯系起來。而且,在數字化致用課程中,學生可以進行互動學習,在趣味中大膽創新,有效實現致用學堂的教學目標。
例如,在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四課“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一)”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開發數字化實用課程。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直觀展示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讓學生在觀察中發現統計表對數據的呈現和統計圖直觀形象的特點。教師還可以利用互聯網進一步收集各類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如各省人口普查統計圖、中國體育代表團在奧運會上獲得金牌數量統計圖等,讓學生感受統計圖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應用方式。教師還可以充分借助數字技術,開展一個趣味統計圖制作活動,讓學生收集所要統計的數據,并借助數字技術制作一個統計圖,實現知識的運用,促進素養的提高。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致用課程開發對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有助于促進校本課程開發和核心素養的培養相貫通,全方位引導學生將知識具體應用,促進學生“數用”能力的發展,為學生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具體探討了小學數學致用課程開發的策略。教師要立足于學生需要,不斷創新課程開發方式,引入最新的教學理念,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實現課程育人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徐晴虹.聚焦思維品質培養的小學數學教學探索[J].小學生(下旬刊),2023(12):136-138.
[2]史恩德.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學優化策略[J].基礎教育論壇,2023(23):35-36.
[3]萬勤.構建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策略研究[J].中小學電教,2023(12):48-50.
[4]張麗芳.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J].亞太教育,2023(23):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