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摘要:在“雙減”政策全面推行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迎來了新的挑戰與機遇。探究“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實施方法,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對于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具有積極的意義。文章從課堂教學的優化設計、實踐活動的開展、作業設計與評價的優化三方面對“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的優化策略進行了探究,旨在為廣大教師的教學提供借鑒。
關鍵詞:“雙減”;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數學實踐教學;課后作業設計
近年來,小學數學教學受傳統教學思想影響,教師只重視知識傳授和學生成績提升,忽視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情感培養。隨著“雙減”政策的推出,對于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重視學生全面發展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在“雙減”背景下,如何有效地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是一線小學數學教師需要著重思考的問題。
1? ?優化教學設計,實施高效教學
在“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更需要注重實效性,從而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教師要從精簡教學目標、優化教學內容和創新教學方式這三方面著手。與此同時,還要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和情感需求,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合適的學習環境中獲得成長。教師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把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主動性;也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從而提升其數學思維能力與解題能力。
1.1確定教學目標,奠定高效教學基礎
在“雙減”背景下的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清晰、具體、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學目標。這樣既能讓教學活動更具有針對性,而且能幫助學生更清晰地認識到學習的任務與方向。
1.1.1基于新課標和教材確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要根據課標和教材進行制定,這樣才能為高效課堂教學奠定基礎。具體而言,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鉆研課標和教材,這樣才能明確教學內容與要求,保證課堂教學高效開展。
1.1.2基于學生差異制定教學目標
學生是具有個體性差異性的,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要針對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愛好和認知特點制定教學目標,這樣才能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1.1.3基于教學實際制定教學目標
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時,制定的教學目標時要與教學實際相結合,保證其可行性與可操作性,要結合教學內容特點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運用有效的教學資源制定具體的、可操作性強的教學目標。
1.2更新教學方法,高效開展教學
傳統的教學方法通常以講授為主,這樣容易讓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在“雙減”背景下,教師要積極嘗試和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與途徑,如通過情境教學、合作學習與探究式學習等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這樣既能夠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又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創新精神。
1.2.1基于教學內容優選教學方法
不同教學內容有不同的特點和要求,所以,教師有必要運用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教師在對抽象的數學概念進行講解時,可運用情境教學或者實例教學等方法,把抽象概念和具體實例有機結合起來,這樣有利于學生對概念的深入理解和掌握。而對于問題解決而言,可運用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方法來指導學生積極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能較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1.2.2實施實驗教學,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實驗教學是以實踐為基礎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學生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運用。通過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去做數學模型,能使學生深刻地理解數學概念與原理。在測量活動中,學生能通過實際操作掌握測量方法及單位換算。教學實踐證明,實驗教學既能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解決問題能力。
1.2.3開展合作學習,提升合作能力
合作學習就是在教學活動中開展以小組為單位的教學活動。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相互探討、分享觀點以及解決問題等方式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合作學習能夠增進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互動,提升學習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同時,合作學習也能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與協作能力。
2? ?注重實踐教學,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數學實踐教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學生把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教師在教學中可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有現實意義的數學問題,以此指導學生應用所學知識進行問題解答。這既有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鞏固,又能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2.1創設實踐教學情境
數學實踐教學要有一定的情境與條件做支撐,教師在實踐教學中要為學生創設情境。例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購物活動和測量活動,使他們在實際生活中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與此同時,也可借助教學軟件、實驗設備等模擬實際情境或者開展實踐探究,使學生在實踐操作中深化對數學知識的認知與掌握。
2.1.1結合課程內容創設情境
創設緊扣數學知識點和技能點的實踐教學情境是強化學生實踐意識最重要的一環。教師要注意情境應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保證情境符合教學目標并能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點、技能點的理解和掌握。與此同時,教師在實踐教學中也要注意情境的多樣性和趣味性,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在學習動力,促進實踐教學效率與質量的提高。
2.1.2利用現代化手段創設情境
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能夠營造更生動、更真實的實踐教學場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與此同時,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也有助于教師將教學內容更好地展現出來,促進實踐教學效果的提升。教師要積極研究現代化教學手段,并將其融入實踐教學之中,以更好地發揮實踐教學的功能與價值。
2.2提高實踐教學效率
實踐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教師要充分地認識到實踐教學在教學中的意義和必要性。在“雙減”背景下,教師要提高實踐教學效率與質量,把實踐教學融入教學計劃與教學安排之中。
2.2.1優化實踐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效率
要想使實踐教學效率得到提高,教師就必須不斷優化教學實踐活動的設計環節,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教學目標選擇適當的教學內容和方式。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興趣和特長精心設計富有挑戰性和趣味性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思考、主動練習,以此提高實踐活動教學效率。
2.2.2明確實踐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
在實踐教學中,要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在“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應以提升學生數學應用能力與解題能力為主要目標。所以,教師要圍繞這一要點,制定數學實踐教學目標,并且要在教學目標的引導下,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方式,以此提高教學效率。
3? ?創新作業形式,助力“雙減”落地
傳統的數學作業形式單一、內容枯燥,容易使學生感到乏味。在“雙減”背景下,教師需要不斷創新作業形式和評價方式,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熱情。教師可布置一些有趣且富有挑戰性的數學作業,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或者合作探究來解決問題;也可組織一些數學小競賽或者數學游戲,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鞏固已學知識。與此同時,評價方式需要多樣化,在傳統考試成績的基礎上,還可兼顧學生的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小組討論活躍度等諸多方面。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
3.1增強作業設計的趣味性
在“雙減”背景下,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作業設計要具有趣味性和針對性。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在作業中融入一些有趣的數學問題和數學游戲等,使學生能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下完成任務。同時,在作業設計上也應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和實際需要布置難度層次不一,能滿足不同學生學習需要的作業。
融入游戲元素。作業和游戲相結合是增強作業趣味性的有效方式,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知識。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又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與理解能力。
結合生活實際。“雙減”政策強調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在設計數學作業時,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設計富有挑戰性和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分析、思考和解決問題。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能促進“雙減”政策的有效落地,而且能夠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3.2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
在傳統作業評價中,教師通常注重成績而忽略學生個體差異和學習過程。在“雙減”背景下,教師要運用多元化的評價方法,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和學習過程。具體而言,教師可以運用表現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來綜合評價學生的學習表現、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
運用多元評價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小學數學教學的評價目標不能局限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還應該包括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創新能力以及應用能力的評價。多元化的評價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較為全面的認識。
運用多元評價提升學生的創新力。就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科教學而言,作業評價內容應該包括基礎知識掌握情況、應用能力提升以及創新思維發展。多元化的評價內容能較好地指導學生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及創新思考。
綜上所述,在“雙減”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通過優化課堂教學設計、強化數學實踐教學、重視個體差異、創新作業形式和評價方式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可以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為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黃綠青.試論“雙減”政策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與優化[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2(15):72-74.
[2]尚麗娟.“雙減”背景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優化措施[J].新課程研究,2022(16):93-95.
[3]崔玲桂.“雙減”背景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優化措施探討[J].考試周刊,2023(3):72-76.
[4]田高峰.“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深度學習課堂的構建策略[J].華夏教師,2022(8):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