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俠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創新能力已成為當代社會衡量人才的重要標準。而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教育界和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焦點。語文教學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承載著傳承中華文化的重任,而且被視為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文章首先闡述了創新能力的概念,然后分析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以期為初中語文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創新能力;培養策略
在教育領域,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對于語文教學尤為重要。傳統語文教學通常只注重知識的灌輸,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創新能力培養,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所以,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成為教育者需要解決的問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開始關注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并嘗試在教學中進行實踐和探索。現代科技的發展也為語文教學提供了更多的教學手段和資源,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供了助力。
1? ?創新能力的概念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當前教改的重要目標。創新能力是指個體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產生新觀念、新方法、新思路,以適應環境變化和解決問題的一種綜合能力。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力。
2?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必要性
2.1創新能力是個人成長的核心競爭力
初中生處于思維活躍、好奇心強的年齡段,是培養創新能力的關鍵時期。語文作為初中教育階段的基礎學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特性。因此,在語文教學中不僅要傳授語言知識和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而且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通過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挖掘他們的創造潛能,有助于學生在未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應對挑戰和抓住機遇。
2.2培養創新能力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
新課標中明確提出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由此可見,培養創新型人才已成為教改的重要目標。語文教學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將創新能力培養融入教學實踐中,通過創新教學方法、優化課堂結構、豐富教學手段等方式,突破傳統教育模式的束縛,推動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探究知識轉變,從而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時代人才。
2.3創新能力是社會發展的驅動力
社會的進步離不開創新,無論是突破科技還是革新藝術形式,都離不開創新思維的引領。語文教學作為傳承中華文化、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載體,肩負著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任。通過引導學生挖掘文本內涵、拓寬思維視野、激發創造靈感,使學生在學習中不僅能領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能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這種創新精神將為社會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并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驅動力。
3? ?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
3.1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
首先,教師應創造開放的教學環境,鼓勵學生提問。為了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教師應營造自由、輕松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大膽提問以及發表自己的觀點,還應對學生的提問給予積極反饋,以調動學生提問的積極性。這種教學環境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而且能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
其次,教師應善于引導學生挖掘文本、啟發學生質疑。語文教材中的文本具有豐富的內涵,要從多個角度進行解讀,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挖掘文本,從多層面思考和質疑。例如,可以引導學生關注文本中的矛盾點、模糊點或者具有爭議的主題,啟發學生提出疑問或者新的觀點。也可以通過組織課堂討論、小組合作的方式,促進學生之間的思維碰撞和觀點交流,從而增強學生的質疑和創新意識。
最后,教師應教授學生質疑的方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除了鼓勵學生提問和引導學生挖掘文本,教師還應教授學生質疑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如何尋找文本中的疑點、如何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如何對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和評價等,這些技巧有助于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進而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2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空間
3.2.1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疑問是思維的火花,是創新的源泉。要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空間,必須強化他們的問題意識。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鼓勵他們自行尋找答案。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自行閱讀文本,然后引導他們提出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再由教師組織全班討論。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而且能提升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2.2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創新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首先,通過續寫、改寫的方式,讓學生對已學知識進行再創作,以此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其次,利用文學作品中的留白,讓學生根據自己對故事的理解進行填補,進而激活他們的創造思維;最后,通過寫作訓練,讓學生從多角度描述同一事物或者事件,進而培養他們的發散思維。
3.2.3鼓勵學生實踐應用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要想真正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需要鼓勵他們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教師可以組織實踐活動,如社會調查、實地考察,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的經歷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而且能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團隊協作能力。
3.3圍繞教材內容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一要挖掘教材內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語文教材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人文精神,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供了廣闊的舞臺。教師可以挖掘教材內涵,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審視文本,以此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例如,講解課文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見解,讓他們從不同層面和角度理解文本,進而培養他們的發散性思維。
二要創新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傳統的語文教學方式通常只注重知識灌輸和應試技巧,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需要積極創設新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搭建自由、開放的學習平臺。例如,可以采用小組討論、角色扮演、演講辯論的方法,讓學生在互動交流中碰撞思想,激發創新火花。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如多媒體或者互聯網,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從而提升他們的信息素養和實踐能力。
三要注重跨學科整合,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語文教學不應局限于傳授本學科知識,而應與其他學科進行整合,以此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和創新思維,教師可以結合歷史、地理、藝術等相關學科的知識,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索。例如,講解古代文學作品時,可以引入歷史背景和藝術作品,讓學生了解作品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講解現代文學作品時,可以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現實,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通過跨學科整合,學生可以打破思維定式,形成更開放、多元的創新意識。
3.4通過寫作教學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首先,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是提升創新能力的第一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寫作充滿熱情和興趣,他們才會主動思考和發揮創造力。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如設置富有挑戰性和趣味性的寫作主題,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點滴,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其次,鼓勵學生自由發揮是提升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他們勇于嘗試不同的寫作風格和表達方式。此舉能讓學生不受約束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創意,從而激活他們的創新思維。同時,教師應對學生的作品給予積極評價和引導,讓他們在寫作過程中不斷探索、創新。
最后,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是提升創新能力的關鍵。教師應引導學生對所寫內容進行深入思考,進而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同時學生應學會對所寫內容進行質疑、反思和評價,從而發表新的觀點。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組織課堂討論,引導學生對經典文學作品進行解讀和評析,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從而提升他們的創新能力。
3.5采取新穎的教學工具
首先,利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信息技術為語文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教學工具和資源,如多媒體、網絡、教學軟件,這些工具能將文字、圖像、聲音、視頻等多種形式的信息整合在一起,為學生提供直觀、生動的學習體驗。通過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探究,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與課文相關的圖片、視頻和音頻,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
其次,采用多元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需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個性特點,采用多元的教學方法。如啟發式教學、探究式教學、情境式教學能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也可以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針對某一話題展開討論,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學會傾聽和理解別人的觀點,從而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最后,注重實踐教學,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常用方法。通過實踐教學,學生可以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并發現新問題、提出新思路。
綜上所述,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創新能力是個人成長的核心競爭力,是教改的重要目標,是社會發展的驅動力。因此,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必要性,積極探索教學方法,努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時代人才。
參考文獻:
[1]葛雍靜.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3(12):182-184.
[2]王巧燕.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對策探討[J].試題與研究,2023(34):10-12.
[3]岳婷.“互聯網+”背景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素養的策略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3(25):58-60.
[4]孫文杰,常洪泉.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創新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3(7):152-154.
[5]王曉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3(5):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