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賢
摘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現代教育體系的一項重要教學任務,核心素養是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助力。探究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科學道路始終是廣大教師的共同目標,也是教育界廣泛討論的熱點話題。文章具體分析了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意義,結合初中數學核心素養培養中存在的問題,探究了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策略,以推動初中數學學科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綜合能力的持續發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核心素養;教學工作
初中數學是一門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的學科。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科知識難度有所增加、知識點更加煩瑣,學生在學習時會面臨更大的挑戰。初中階段是學生培養興趣愛好、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的關鍵時期,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數學教學改革的必經之路,也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條件。數學教師已經在教學中進行了不少嘗試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學生的核心素養還有提升空間。因此 ,研究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方式依然至關重要。
1? ?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意義
1.1培養核心素養是數學教學發展的必經之路
實施以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為導向的教學策略被視為數學教學發展的關鍵路徑。鑒于此,為了確保教育改革目標的順利實現,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便成為一項重要任務。
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嚴格遵循新課程標準。據最新發布的課程標準,義務教育階段被賦予了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責任,尤其在初中階段,這一責任更是被明確提出。因此,初中數學教學中必須強調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這不僅符合教育改革的總體方向,而且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及適應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2培養核心素養是提升學生能力的必然要求
當前,著力于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教學實踐被認為是促進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發展的必然選擇。核心素養的概念匯集了數學領域的多種認知能力與思維模式,這些能力與思維模式為學生未來的學習提供了結構性支持。因此,加強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促進學生發展的關鍵。
數學核心素養涵蓋的范圍廣泛,不僅包括傳統的計算和邏輯推理能力,而且包括創新思維與實踐創新的能力。在新時代的人才培養要求中,這些能力被視作關鍵技能。因此,教師需要關注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以實現教育的社會價值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3培養核心素養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條件
在教育實踐中,開展以培養數學核心素養為重點的教學活動被視作促進學生全面而健康成長的基礎條件。從教學理念的角度出發,強化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僅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內在的動機,從而使其端正學習態度。
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包含價值觀念和情感態度的培養。通過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有助于學生在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及勞動教育各個方面實現均衡發展。
1.4培養核心素養能夠促進學生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提升
在數學教育領域,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被認為是解決數學問題的決定性因素。核心素養的概念涵蓋了能夠解決數學問題的關鍵能力,如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具備數學核心素養的學生能夠采取恰當的視角和方法來審視、探索及解決數學問題。此外,核心素養的提升還能促使學生總結并歸納針對特定類別數學問題的有效解決策略,從而提高解題的效率,這不僅減輕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認知負荷,而且提升了學生的解題能力。
2? ?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存在的問題
2.1課堂教學氛圍有待優化
在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存在著課堂教學氛圍沉悶的問題。學生對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熱情不足,這對他們的知識吸收及核心能力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課堂教學氛圍沉悶的原因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剖析。
一方面,教學情境的創設缺乏針對性和吸引力,無法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當教學情境與教學內容脫節時,學生難以迅速進入學習狀態,導致科學探究不能順利開展。課堂情境的匱乏限制了學生認知過程的領悟和學習動機的提升,這對于學生的認知發展和知識構建是不利的。
另一方面,學生對課堂學習內容的興趣缺失,影響了他們與同伴以及教師之間的互動交流。學生在課堂內的交流和討論十分有限,與教師的互動也不夠積極,這導致教師的教學反饋機制不能得到有效運用。因此,教師的講授無法獲得學生的積極響應,這樣的單向教學模式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活力,進而影響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2.2學生數學思維發展受到限制
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中存在著對學生思維發展和問題解決策略多樣性的限制因素。教學方式的保守性和課程內容的局限性共同作用于學生的認知結構,從而導致了問題解決途徑的單一化。
一方面,數學課堂中學生表達與交流的機會不足,這限制了他們與同伴及教師之間在解題策略和思考過程中的交流。由于缺乏足夠的互動,學生在面對數學難題時容易形成思維定式,陷入獨立解題的困境,難以通過集體智慧實現學習上的突破。這種限制學生思維多樣性和創造性發展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
另一方面,課堂上的數學問題通常預設了標準答案,缺少探索性和開放性,這減少了學生開放性探究的機會。在一個以結果為導向的教學環境中,學生往往只關注結果的正確性,而忽視了思維過程的多元性和探究的深度。這種偏重結果而非過程的學習環境不能為學生提供充分的空間去探索數學的內在邏輯和應用場景,也限制了他們的個性化和創新性發展。
因此,為了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和個性化成長,初中數學教學需要轉型,采用更加開放、互動性和探究性強的教學策略。這包括提供更多的表達與交流的機會,設計開放性問題,開展深入探究以及鼓勵學生運用多樣化的思維模式和解題策略。通過這樣的教學革新,可以有效地拓展學生的思維,促進其可持續發展。
2.3缺少數學實踐活動
在當前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缺少實踐活動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實踐活動的不足無法滿足學生多元化的學習需求,這不僅降低了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熱情,而且制約了他們實踐技能的提升。
教學過程主要集中在數學問題的探究和解決,以及數學規律的總結,而較少關注學生動手實踐的環節。這種偏重認知理解而忽視實踐應用的行為導致了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之間的脫節。實踐能力是衡量學生學習成效的重要標準,它不僅能促進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是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然而,學生在這一方面的能力發展卻并不理想。
3? ?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策略
3.1創設多樣化的數學情境,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在初中階段,數學課堂的教學氛圍會對學生的認知狀態產生很大影響。針對此現象,構建多元化的教學情境顯得尤為重要,它不僅能有效改善課堂學習環境,而且能縮短學生與數學概念之間的距離,并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為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方面,教師應考慮將日常生活情境融入數學教學中。例如,在教授“正數與負數”的課程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入氣溫變化這一實際例子,說明負數在實際情境中的應用,并引導學生掌握相關概念。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工具提高數學教學情境的多元性。
3.2設置開放性數學問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在數學教育研究領域,探究學生的思維模式對其學習過程的影響已成為一個重要議題。研究表明,同一數學問題的解決路徑可能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且不同個體間存在顯著的認知差異。鑒于此,設計開放性的數學問題對于挖掘學生內在潛能,以及推動其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開放性問題的設計旨在解放學生的思維局限,促使其在更加寬廣和深入的層面上進行思考。在具體實踐中,教師應創設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情境,以此啟發學生深入思考。
3.3開展多樣的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實踐活動是豐富學生綜合學習體驗的有效途徑,尤其在數學教學中,它能夠促使學生對數學學科的應用價值有更加深入的認識。據此,融入多元化的實踐活動于數學教學中,不僅對學生實踐技能的提升至關重要,而且能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從而助力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具體到教學實踐中,數學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具有較強操作性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例如,在“圖形世界探究”這一單元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深入了解圖形運動、折疊以及主俯視圖等概念。教師可以設計如“手工制作無頂面長方體紙盒”等活動,鼓勵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圖形的折疊特性,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綜上所述,在初中階段,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主要依托于課堂教學。為了課堂教學的效益最大化,教師需要設計創新的教學方法,包括構建多元化的教學環境、提出具有挑戰性的開放式問題、融入各種實踐活動等。然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并非僅限于上述方法。教育工作者需要認識到這是一個長期而持續的過程,要求數學教師不斷堅定教育理念、明確教學目標,總結教學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并且勇于進行教育實踐與創新。只有這樣,才能推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伍兵,何敏園.基于慢教育下的初中數學核心素養培養:以“二元一次方程與一次函數”為例[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2(5):59-61.
[2]王鸞.變革教學方式,指向核心素養:翻轉課堂教學中初中數學核心素養培養初探[J].試題與研究,2021(7):7-8.
[3]章國彬.培養核心素養 提升學習能力:初中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有效策略研究[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21(14):13.
[4]池有明.重視核心素養的培養:淺談數學思想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有效滲透[J].讀與寫:上旬,2022(10):19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