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金燕
摘要:當前國家不斷進行深入的新課程教學改革,核心素養的教學指導思想得到了極大的普及。因此初中地理教師需要結合初中生的認知能力和學習規律,優化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模式,設計出具有創新性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積極引入生活化的教學策略,調動學生的生活性常識,提高學生對地理課堂教學內容的深度思考和探究能力。同時教師還需要豐富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內容,拓寬學生的地理知識視野,讓學生可以結合所掌握的地理知識理解生活中的自然現象。
關鍵詞:初中地理? 生活化教學 應用策略
新時代的學生從小成長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背景下,對生活實踐感知更強烈,因此教師可以引入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加強學生對當前實踐生活中地理現象的深度理解,并通過學生熟悉的生活常識和信息,創設出立體直觀的地理教學情境,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地理課堂教學氛圍。教師通過引入生活化的教學模式,讓原本復雜的地理教學內容變得更加形象易懂,提高了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實踐應用意識,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一、創設生活化地理教學情境,解讀生活地理現象
初中階段的地理教學內容包含的范圍非常廣泛,有大量的文字教學描述,如果只通過文字長時間講解容易影響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因此,教師需要積極搜集學生日常生活中地理教學現象的圖片或視頻,創設出生動的地理教學情境,讓學生感受地理學科知識在實踐生活中的廣泛存在,激發學生對知識的強烈探索意識。并且引導學生了解地理知識,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地理自然現象,幫助學生分析地理現象中所蘊含的基礎理論知識,從而強化了學生對地理現象的深度思考,以及培養對生活化地理知識的學習意識。
例如,《地形地勢特征》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就是引導學生了解我國的地勢特點,并且認識到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并呈現三階梯狀分布的基本特征。教師可以結合當地的地勢特點,創設出生活化的地理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掌握運用分層設色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并引導學生結合課堂所學到的地理基礎理論知識,分析不同地勢對氣候、河流、交通等地理自然的影響因素。例如教師就可以結合我國的地形圖,讓學生找到自身生活地區的地勢特點,了解我國三階梯的分布情況,以及自身生活地區所處的階梯層次。[1]
二、深挖地區地理教學素材,喚醒學生地理學習熱情
為了調動學生對地理課堂教學內容的強烈學習熱情,教師可以挖掘本地區特有的地理教學素材,引入當地的地理自然現象,讓學生了解家鄉的自然地理情況。教師通過設計豐富的調查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當地自然地理情況對家鄉經濟文化所產生的巨大影響,并了解地理環境與人文環境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地理發展觀念,了解不同地區自然條件所導致的文化差異性。
例如,當教師在講解《氣候基本特征》的教學內容,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就是引導學生了解我國不同地區的氣候基本特征,以及我國季風氣候的顯著特點及其原因,并找出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大致范圍,從而掌握夏季風和冬季風的不同特點。這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當地的地理氣候教學素材,引入學生日常生活中的體驗,讓學生了解我國季風氣候顯著的成因,以及季風氣候對我國降水的影響。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入我國降水的分布規律,結合學生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降水情境,提高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強烈探究興趣。同時教師還可以深入挖掘當地獨特的地理氣候情況,讓學生了解不同地區氣候的變化特點,以及氣候對人類生產生活所產生的影響。
三、開展地理實踐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地理應用意識
地理學科作為探究大自然奧秘的自然類科學,具有強烈的實踐應用價值。因此初中地理教師需要積極開展豐富的實踐探索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調查探索的教學過程中了解不同的地理環境中包含的基礎理論知識,并引導學生認識地理環境與當地經濟文化之間的緊密關系,并且讓學生深刻理解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
例如,《節約與保護水資源》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就是引導學生了解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的具體特點,讓學生認識當前我國水資源分配的不均衡現狀,以及對社會經濟發展所產生的實際影響。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案例,讓學生了解水資源的重要作用,并開展豐富的地理實踐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節約用水的意識,讓學生了解到保護水資源對未來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從而讓學生樹立保護水資源的責任意識,引導學生形成保護環境、節約用水的良好環保思維。
總而言之,初中地理教師在采用生活化教學模式時,需要著重挖掘本地區獨特的地理自然環境,通過創設生動直觀的地理教學情境,融入豐富的地理生活化教學元素,提高學生對課堂地理教學內容的探索興趣。并且開展豐富的實踐地理教學活動,讓學生感受到地理知識的應用價值,提高學生對地理課堂教學內容的強烈探究動力,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地理綜合素養,為學生的未來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地理知識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志精.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初中地理中的應用[J].中學生作文指導,202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