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 嚴波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新媒體的興起,高職教育的思政教育工作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輔導員在高職院校中扮演著重要的思政教育角色,他們思政教育工作能力的提升,對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質量和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采用文獻分析和實證研究相結合的方法,深入分析新媒體時代高職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實踐和存在的問題。研究表明,新媒體時代給高職輔導員的思政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傳統的教育方式難以滿足學生對信息獲取的多樣化需求,新媒體平臺上充斥著各種信息和觀點,輔導員在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社會問題和樹立正確價值觀方面面臨困難。同時,新媒體社交化、碎片化的特點給輔導員的思政教育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為了提升高職輔導員的思政教育工作能力,研究提出了高職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能力提升路徑:突出思政教育的內涵和目標,增強思想引導效果;整合碎片化學習資源,開展信息素養教育;設計靈活多樣的課程,激發學生思政學習興趣;加強教師培訓,提升教師自身專業素養;細化教育方案,強化教育跟蹤與評估。研究旨在幫助高職輔導員提升自身能力,更好地適應和應對新媒體時代的思政教育要求,這對提升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質量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高職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能力提升;實施路徑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4)03-0215-03
課題項目:本論文為2023年度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課題“新時代高職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提升研究”成果,項目編號:ZY23A21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新媒體平臺已成為人們獲取信息、交流思想和表達觀點的主要平臺。對高職院校的輔導員而言,思政教育工作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塑造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任務。然而,新媒體的涌現、信息的爆炸式增長,對學生的價值觀形成和認同造成了巨大的沖擊,輔導員的思政教育工作面臨新的變革和挑戰。
高職輔導員開展思政教育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注重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1]。
首先,要堅持團結穩定鼓勵和引導的原則,鼓勵學生思想多元,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其次,要為學生提供廣泛的學習和發展機會,促進他們全面發展和個性自由。此外,還要堅持德育與智育相統一的原則,以道德教育為基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最后,要堅持因材施教和個性發展的原則,注重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遵循這些原則,高職輔導員可以更好地開展思政教育工作,引導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
(一)思政教育工作形式化
在高職輔導員開展思政教育工作時,一些學校過分注重形式,忽視了內涵和目標的核心。只注重思政教育活動形式,缺乏深入的思想引導和高質量的教育過程,學生只是參與了活動,卻沒有真正理解思政教育的含義[2]。
過度追求形式,忽視思政教育的本質,容易降低學生對思政教育的參與度,還會導致學生對思政教育產生反感和抵觸的情緒。
(二)信息泛濫和碎片化
新媒體時代,信息的傳播速度極快,且信息量龐大,這使學生面臨諸多挑戰。學生很容易受到各種信息的干擾,難以篩選和判斷信息[3]。高職輔導員很難全面了解學生獲取信息的全過程,更難以對其進行引導。同時,碎片化的學習方式也給學生的思政教育帶來了一定的影響。碎片化學習的特點是學習時間短、學習內容零散,這使得學生對思政教育的整體理解和參與存在欠缺。學生傾向于快速地消費信息,而不是深入思考和主動參與思政教育的學習和實踐活動。
(三)價值觀多元化和具有挑戰性
新媒體時代,全球化、多元文化的交融使學生的價值觀多元化,輔導員在思政教育中面臨更多的觀念沖突和挑戰[4]。
一方面,多元化的價值觀使確定思政教育的內容變得困難。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和價值觀念,對一些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和認同也存在差異,輔導員需要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前提下,積極引導他們理解和認同核心價值觀。
另一方面,高職輔導員在開展思政教育工作時,面臨學生對思政教育的興趣和接受程度有限的問題,尤其是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對實用性強的專業課更感興趣,對思政課傳統教學方法存在抵觸情緒。
(四)缺乏與時俱進和針對性
思政教育應與時代背景緊密結合,高職輔導員應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價值觀念,靈活應對學生面臨的具體困境和問題[5]。然而,新媒體時代,有些輔導員對時事熱點和新型社會問題的了解不夠深入,無法及時跟進并引導學生正確思考。同時,他們往往只重視宏觀層面上的人文教育,忽視了對學生實際問題的指導和解決。
(五)重視結果而忽視過程
思政教育不僅僅要達到某種教育目標,更是一個長期而漸進的過程。然而,現實中一些輔導員過于關注思政教育的表面成果,忽略了思想成長的過程。他們通過舉辦活動、開展競賽等形式展示教育成果,而忽略了對學生思想的引導和成長的持續跟蹤,這容易導致學生對思政教育的理解和參與停留在表面,無法真正達到思想成長的目標[6]。
(一)突出思政教育的內涵和目標,增強思想引導效果
高職輔導員在進行思政教育時,應該明確思政教育的核心內容和目標,將教育活動與思政教育的內在意義和價值緊密結合起來,避免單純追求形式而忽視了教育效果。
除了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高職輔導員還應加強與學生的深入交流,了解他們的思想需求和問題[7]。通過與學生互動,輔導員可以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思想引導,引導他們思考人生、價值觀等重要問題,促使其深入理解思政教育內容。此外,思政教育應該關注學生現實生活和學習的實際問題,契合學生的實際需求[8]。
輔導員可以通過設計實踐活動、講座、討論等形式,使教育內容與學生的實際需求相契合,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二)整合碎片化學習資源,開展信息素養教育
針對學生碎片化學習的特點,高職輔導員可以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整合各類思政教育資源,打造高質量的線上學習平臺或課程。通過精心設計的學習內容,幫助學生在碎片化學習中接受思政教育[9]。
在學習過程中,可以設置反思環節和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和思考,培養其對信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除了提供學習資源和方法,高職輔導員還應鼓勵學生對所獲取的信息進行批判性思考[10]。幫助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精神。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高職輔導員有責任幫助學生應對信息沖擊,引導他們形成獨立思想。
(三)設計靈活多樣的課程,激發學生思政學習興趣
高職輔導員應根據學生的需求和特點,設計靈活多樣的課程,結合實際案例和問題,將抽象的思政理論與學生生活和專業實踐相結合,增強思政教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11]。輔導員可以創造平等、開放的交流環境,尊重和傾聽不同觀點,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和思辨,使學生理解和認同核心價值觀。
高職輔導員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公眾號等,開設在線思政討論和交流平臺,供學生分享自己的觀點和經驗。輔導員還可以在平臺上與學生互動交流,解答學生的疑問,引導學生深入思考[12]。
此外,高職輔導員可以通過組織實踐活動和案例教學的方式,將思政教育理論與實際問題相結合,讓學生親身感受到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和實踐意義,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參與。
(四)加強教師培訓,提升教師自身專業素養
思政教育需要與時俱進,輔導員也需要在新媒體時代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學校應開展培訓、提供支持[13]。
為了更好地適應新時代的需求,輔導員應積極參與培訓課程,加深對時事熱點和新型社會問題的了解。培訓應該包括深入研究和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價值觀念,以及掌握相應的引導和解答技巧。
學校可以建立專門的研究機構或小組,聘請專家學者和經驗豐富的輔導員,負責對時事熱點和新型社會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并對學生進行準確、科學的引導。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實際問題,輔導員可以制訂具體的引導方案,提出相應的指導和解決辦法[14]。
此外,思政教育不僅僅是輔導員的責任,還與學校的其他教育部門密切相關。輔導員可以與課程教師緊密銜接,引導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與實際問題相結合,從而增強學生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細化教育方案,強化教育跟蹤與評估
高職輔導員應制訂詳細的思政教育方案,明確思政教育的目標、內容和具體措施,該方案不僅應包括活動和競賽等表面工作,還要注重對學生深入思考和思想成長的引導[15]。
另外,輔導員需要建立健全的教育跟蹤和評估機制,對學生的思想發展情況、學習情況和行為表現進行系統記錄和評估。輔導員應與學生保持密切聯系,關注他們的思想成長和問題解決過程,建立起師生互動的良好關系。
除了傳統的活動和競賽,輔導員還可以借助現代技術手段,如在線教育平臺等,提供豐富多樣的思政教育內容。多種形式的互動和交流,能激發學生思考和參與的熱情,促進他們思想的成長和價值觀的形成。
新媒體時代,高職輔導員需要不斷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能力,適應新的環境和變化,以更好地滿足學生學習、成長和發展的需求,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只有通過加強自身學習,不斷提升新媒體技能,積極應用新媒體平臺,改進傳統教育方法,發揮團隊合作優勢,高職輔導員才能更好地履行職責,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王露.新時代高職輔導員勝任力提升:內涵、挑戰及路徑[J].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23,25(4):77-82.
[2] 孫萌,王牛俊,王文雅.高職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五維”解構與能力提升路徑研究[J].大眾文藝,2023(16):74-76.
[3] 林曉蕓.自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提升策略[J].新課程研究,2023(24):66-68.
[4] 張陽明.高職輔導員職業能力現狀與提升路徑探究:基于生源多樣化背景[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23,32(4):74-80.
[5] 徐宜宜.提質培優背景下高職思政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協同育人有效性研究:基于對杭州4所高職院校的調研[J].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40(3):52-56.
[6] 姚堅萍.“大思政”視角下高職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提升路徑[J].才智,2023(20):109-112.
[7] 鄭煥然.互聯網時代高職輔導員學生管理能力提升分析[J].中國新通信,2023,25(11):147-149.
[8] 張麗美.新時代高校教師課程思政意識及能力提升探析[J].教育文化論壇,2023,15(2):58-63.
[9] 劉晶.探討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能力提升的策略[J].時代報告,2023(2):127-129.
[10] 趙昆.高職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提升途徑分析[J].大學,2022(S1):185-187.
[11] 宋靜靜.“課程思政”背景下高校教師能力提升的路徑探析[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2(10):47-49.
[12] 寧和南,蘇命峰.新時代高職輔導員核心素養提升策略[J].教育科學論壇,2022(27):61-65.
[13] 賈曉娟.高校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提升策略探析[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2(9):47-49.
[14] 施麗敏,郭亞如.“雙高”建設背景下高職輔導員隊伍建設路徑探究[J].活力,2022(16):94-96.
[15] 劉曉媛.自媒體視閾下高職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研究[D].成都:西華大學,2022.
作者簡介 張明,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嚴波,工程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