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情境教學模式是比較理想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運用信息化手段,借助聲音、圖片等生動形象的素材資源,創設真實有趣、與生活緊密聯系的情境,幫助學生準確理解、恰當運用英語。
關鍵詞:信息技術" "小學英語" "情境教學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在教學建議部分強調,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設計多感官參與的語言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豐富有趣的情境中,圍繞主題意義,通過感知、模仿、觀察、思考、交流和展示等活動,感受學習英語的樂趣。同時《新課標》要求,教師要充分認識到現代信息技術不僅為英語教學提供了多模態的手段、平臺和空間,還提供了豐富的資源與跨時空的語言學習和使用機會,對創設良好學習情境、促進教育理念更新和教學方式變革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因此,為了幫助學生在情境中學習語言,教師應該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努力創設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學習情境,使學生發揮學習主觀能動性,獲得積極的學習體驗。
一、 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導入情境
高效的課堂導入離不開教師對資源的合理開發和積極利用。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教學需求,借助信息技術,呈現多種課堂導入形式。
(一) 歌曲導入
英文歌曲具有律動性強、畫面感強的特點。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呈現集聲音、圖片、動畫于一體的視頻,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同時,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歌曲內容還能幫助學生在聽、唱的過程中,深入感知目標詞匯或句型。筆者在教學譯林版四年級英語下冊Unit 5 Seasons之前,上網搜索了與主題密切相關的英文歌曲,選擇了歌詞內容緊扣文本主題、節奏感強的歌曲給學生聽,學生聽了兩遍就跟著一起哼唱起來,在邊唱邊看的過程中,學生逐漸掌握了重點單詞的拼寫和含義。
(二) 游戲導入
游戲化情境因其較強的互動性、趣味性,受到很多學生的青睞。在教學譯林版四年級英語上冊Unit 6 At the snack bar一課時,為了幫助學生復習與食物有關的生詞,筆者在課堂伊始創設了“The fly is coming!”的游戲,利用多媒體課件,呈現了多種食物的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接著,筆者結合圖片、聲音、動畫呈現了一只聞到美味食物,發出“嗡嗡嗡”叫聲的蒼蠅,并講解游戲的玩法:觀察蒼蠅的眼神,預測它要飛往哪個食物,用句型“...go!”來“告知”食物趕緊離開,逃離蒼蠅的“魔爪”,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
(三) 對話導入
師生之間的對話也是英語教學中常用的導入方式之一。在課堂中,我們經常看到教師直接通過“free talk”的形式,和學生聊天氣、說愛好、談理想等。實際上,教師也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呈現關鍵信息,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例如,筆者在分級閱讀文本教學Grandpa G and His Magic Carpet的導入環節中,利用課件呈現了故事封面,并啟發學生觀察和思考:“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story?"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 story?”學生給出自己的回答后,筆者把這些內容輸入課件,作為課堂教學中要解決的重點問題。師生間一問一答、一思一寫,呈現了和諧平等的對話模式。
二、 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聯系生活情境
知識的獲得依托一定的情境,兒童在學習新知識時,需要已有的知識經驗作為支撐。教師在設計情境時,要認真考慮學生所處的生活環境,讓學生在課堂中有話可說、有話想說、有話敢說。
在教學譯林版三年級下冊Unit 5 How old are you?一課時,筆者創設了學生最熟悉的學校生活情境:“今天,小動物們紛紛去動物學校上學。學校今天有體育課、勞動課和英語課。小動物們在課堂上做了什么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在多媒體課件的輔助下,筆者呈現了動物學校的大門,以及小動物的上課情境。在快樂的課堂氛圍中,學生學會了連貫、準確地表達英文數字。
三、 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建構操作情境
為了幫助學生學會運用英語,教師應該努力給學生提供實踐的土壤,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實踐中感受語言的魅力。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四年級英語上冊Unit 6 At the snack bar一課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服務員”這一職業的特點,筆者創設了一個主題情境,讓學生參加餐館開放日活動,并擔任服務員這一角色。在主題情境的引領下,筆者設計了三個緊扣主題、逐層遞進的操作情境,即“設計菜單”“記錄顧客點單”“推薦美味佳肴”。具體操作如下:
首先,設計菜單。筆者利用電子投影儀,將日常生活中見到的餐廳菜單投射在大屏幕上,給學生提供設計參考。學生根據提示,將事先準備好的食物圖片粘貼在卡紙上,標注價格并寫上食物的單詞。
其次,記錄顧客點單。筆者鼓勵學生之間進行小組合作,一人扮演點單顧客,一人扮演服務員。在“顧客”和“服務員”進行對話時,其他學生認真聆聽,并對服務員的服務進行評價。筆者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強大功能,請全班學生走上講臺,手動操作屏幕,給喜歡的小組投票,票數最多的小組獲勝。
最后,推薦美味佳肴。筆者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呈現了來自四川、新疆、云南等地的顧客在餐廳點單的圖片,要求學生根據顧客的需求推薦合適的菜肴。
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輔助下,筆者幫助學生在情境中感知、操作、對話,學生也順利習得了得體、恰當的英語表達方式。
四、 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優化問題情境
(一)創設真實的問題情境
情境教學一直強調將學生真實的生活經驗融入課堂,以真實的活動為基礎,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啟發學生的思考和表達。在教學譯林版五年級英語下冊Unit 3 Asking the way一課時,為了幫助學生熟練使用交通指令語準確描述方位,筆者創設了這樣的問題情境:“同學們,你們平時上學的路線是怎樣的?請大家親自動手,繪制從家到學校的路線圖。”接著,筆者用投影儀把學生的答案呈現在大屏幕上,并鼓勵學生把路線用英語描述給大家聽。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借助信息技術,用形象化的手段把真實的生活問題拋給學生,學生也得以在課堂上大膽地表現自己。
(二)創設探究型問題情境
在創設情境時,教師還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精神,提高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講解譯林版六年級英語下冊Unit 7 Summer holiday plans一課時,為了讓學生在情境中學會運用一般將來時表達觀點,筆者提出了這樣一個探究型問題:“同學們,請認真閱讀課文內容,思考一下,自己的暑假計劃是怎樣的?”在該環節中,筆者利用多媒體課件,呈現了兩張高鐵票,要求學生一起觀察并討論,說一說高鐵票中包含的旅游要素。這樣的方式能夠給學生提供探究和自主思考的空間,凸顯探究型問題的意義。
總之,核心素養理念下的英語教學,要求教師改變脫離語境的教學方式,將知識學習與技能發展融入主題、語境、語篇和語用之中。教師要改變碎片化、表層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對英語進行深度學習。教師應該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情境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創造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情境,幫助學生在情境中學習英語。
參考文獻:
[1]王薔,胡亞琳.英語學科能力及其表現研究 [J].教育學報,2017,13(2):61-70.
[2]廖帥.體驗式課堂中情境創設與優化策略 [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22,45(1):38-43.
本文系泰州市“十四五”教育科學規劃2022年度教育信息化專項課題“小學英語數字化課堂中情境教學的策略研究 ”(立項編號:2022jksxxh01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