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瑜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就業形勢的日趨嚴峻,高職學生的就業競爭越來越激烈,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也逐漸成為學生的職業需求。文章以海南職業技術學院2021級漢語言文學2班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實驗分析法,通過校企合作教學的方式強化學生的職業需求,設置語言表達藝術、語言溝通能力、職業語言素養三個指標,分析職業需求對語言表達能力的具體影響,并結合具體教學提出優化建議。
關鍵詞:高職學生;職業需求;語言表達能力
一、高職學生職業需求對語言表達能力塑造的影響調查
(一)調查設計
為進一步測量職業需求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塑造的影響,筆者在2023年4月采用校企合作教學的方式,以海南職業技術學院漢語言文學2021級2班38名學生為例,實施職業需求對語言表達能力塑造的具體影響調查。在實施之前,筆者從語言表達藝術、語言溝通能力和職業語言素養三項指標出發,對學生語言表達情況進行評分,并在合作教學結束以后,對學生語言表達情況進行進一步的評分,對比語言表達能力提高的效果,以下進行具體介紹。
(二)調查結果
1.學生語言表達藝術情況
在實驗前后,筆者對38名學生的語言表達藝術情況進行評分,結果如表1所示。
根據表1的數據,筆者在校企合作實施前后對38名學生的語言表達藝術情況進行評分后得出一些有意義的結果。首先,在實施校企合作教學前,只有5人在90~100分分數段內,而在實施后,這一分數段大幅增加至19人。這表明校企合作教學對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藝術有著顯著影響。其次,實施校企合作教學之前,在80~<90分和70~<80分兩個分數段內,分別有10人和15人,在實施前后分別變為18人和10人。這說明校企合作教學使得更多學生獲得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從P值的角度來看,表1中所有的P值都小于0.05,證明實施前后具有顯著性差異,因此可以得出結論,職業需求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藝術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2.學生語言溝通能力情況
在實驗前后,筆者對38名學生的語言溝通能力進行評分,結果如表2所示。
根據表2的數據,在實施校企合作教學之前,筆者對38名學生的語言溝通能力進行了評分。在實施校企合作教學后,筆者再次對學生的語言溝通能力進行了評分。結果顯示,學生在溝通能力方面也發生了一些有意義的變化。在實施前,有7人的分數在90~100分的分數段內,而在實施后,這一數字增加至14人。這表明校企合作教學對提高學生的語言溝通能力具有顯著影響。在80~<90分和70~<80分兩個分數段內,分別從實施前的12人和11人變為實施后的19人和4人。從P值的角度來看,表2中所有的P值都小于0.05,證明實施前后具有顯著性差異,因此可以得出結論,職業需求對學生的語言溝通能力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3.學生職業語言素養情況
在實驗前后,筆者對38名學生的職業語言素養進行評分,結果如表3所示。
職業需求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塑造是一個多方面的過程,包括學生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環境對學生的影響。在實施校企合作教學后,學生的語言素養整體得到了提高。
(三)調查結論
結合上述調查結果可知,在職業需求導向下,學生語言表達藝術、語言溝通能力和職業語言素養都得到了明顯的提高,這進一步證明了職業需求導向可以為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提供支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職業市場的需求變化,許多職業崗位都有相應的語言要求,如演講能力、交流能力、書面表達能力等。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為了提高自己的就業競爭力,會主動加強語言表達能力的學習和訓練,如參加辯論社團、進行口語表達訓練等。這些努力能幫助學生自我提高,在就業市場更具競爭力。作為學生的主要教育主體,教師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著重要的塑造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根據職業需求設計相應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如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性的語言表達活動,引導學生進行職業方向的專業知識學習。
二、職業需求導向下高職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的具體建議
(一)加強職業需求導向下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
在職業需求導向下,教師通過細分化和分層化的教學,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第一,細分化教學,針對不同的職業需求,設定具體的教學目標和內容。例如,針對外資企業、跨國公司的職業崗位,教師可以重點培養學生的商務漢語表達能力;針對文化、教育等行業,教師可以重點培養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和創意寫作能力。第二,分層化教學,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制訂合適的教學計劃和課程。例如,教師可以將教學分為基礎層、提高層和拓展層。基礎層教學重點培養學生扎實的漢語基本功,提高層教學重點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書面表達技巧,拓展層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創新思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課程的特點和學生的需求,采用討論、模擬、情景劇等形式進行教學,培養學生主動表達的意識。
(二)提供多樣化的語言表達訓練機會
面對不同職業領域的需求,學生需要在語言表達能力上有所突破和拓展。因此,為了更好地滿足學生不同的職業需求,高職漢語言專業教學應注重三個方面。
第一,為學生提供模擬職業場景的訓練。通過場景式的訓練,學生可以在模擬的職業環境中學習并應用語言表達技巧。例如,教師可以安排模擬商務談判的情境,讓學生進行口語表達訓練,培養學生在商業交流中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教師可以組織模擬會議、文化交流等活動,讓學生在各種不同的職業場景中進行語言表達實踐,提高他們的適應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
第二,鼓勵學生參與各類實踐活動。高職院校可以與外部機構合作,組織學生參加一些實踐性的教學活動,如支教、社區志愿者服務、文化交流等。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可以將所學的語言表達能力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并更好地鍛煉口語表達和交際能力。這些實踐活動可以有效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他們語言表達的實用性和適應性。
第三,積極開展課外閱讀和寫作訓練。在教學過程中,高職院校可以組織各類閱讀活動,鼓勵學生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培養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和文學鑒賞能力。同時,教師可以開設針對不同類型寫作的訓練課程,指導學生進行新聞報道、評論、散文等寫作,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三)強化職業語言素養教育
一方面,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實踐課程,引導學生學習并掌握相關的專業術語和專業知識。教師則可以通過案例分析、模擬實踐等方式,引導學生熟悉不同領域的專業術語和表達方式,培養學生在特定領域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針對從事商務跨國公司的學生,教師可以安排專門的商務漢語課程,讓學生學習商務談判技巧、商務信函寫作等,使學生具備在商業環境中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的能力。
另一方面,高職院校還可以邀請相關行業的專業人士舉辦講座并交流,讓學生了解并參與到真實的職業環境中。通過與行業內的專業人才進行溝通和交流,學生能更好地掌握相關職業所需的語言表達技巧和專業素養,從而適應未來職業的要求。
此外,高職院校可以結合項目實踐,讓學生參與實際的職業項目,進行實踐性語言表達訓練。通過參與項目實踐,學生可以將所學的語言表達能力應用到實際工作中,進一步提高實際應用能力和適應性。除了內部的教學安排之外,高職院校還應積極搭建起與相關行業合作的平臺,促進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交流機會。不僅如此,高職院校可以與相關企業合作,邀請企業專業人士進行一對一輔導,組織學生參與企業實踐項目,讓學生在實踐中更好地了解相關職業所需的語言能力和素養要求。
(四)完善學科語言素養評價體系
高職漢語言專業的學科語言素養評價體系應充分反映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真實水準,以便學生通過評價體系,了解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狀況,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提高和改進。在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采用多種評價手段,如口語表達評價、寫作能力評價、專業素養考核等,以全面反映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評價體系要充分考慮學生在不同職業場景下的表達能力,并結合實際的職業要求,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在評價體系中,教師應充分融入不同行業的語言表達需求,確保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未來職業發展需求相適應。例如,針對從事商務領域的學生,評價體系需要著重考查商務漢語的聽說讀寫能力、商務行為規范等方面;針對從事文化領域的學生,評價體系需要關注創作能力、文學鑒賞能力等。
三、結語
優秀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學生能在職場中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語言表達能力的不足會影響學生與他人的溝通與交流,也會影響團隊合作和職業發展。然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而漸進的過程,需要學生個人的努力和高職院校的全面支持。在這個過程中,高職院校應提供豐富的課程資源和實踐機會,同時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學生也應積極參與語言表達訓練和實踐活動,不斷學習和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更好地滿足職業需求。
參考文獻:
[1]張秀珍.論高職高專文科生“全程·層級·融合”三位一體語言能力的培養策略[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2(3).
[2]馬駿.高職學生職業需求中的語言表達能力問題研究[J].中國職業教育學刊,2021(5).
[3]李勇剛,王麗.高職學生職業需求對語言表達能力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廣東教育科研,2022(7).
[4]王紅霞.高職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對職業需求的影響研究[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22(3).
[5]趙軍,高婷.高職學生職業需求對語言表達能力的影響與對策研究[J].遼寧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22(11).
[6]呂娜娜,孫曉君.高職學生職業需求對語言表達能力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教育論壇,2021(4).
基金項目:海南職業技術學院教改項目“基于職業需求的高職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塑造研究——以海南職業技術學院為例”研究成果,項目編號:Hcvtjg2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