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馮紅(1981~),女,漢族,河北黃驊人,河北省滄州市黃驊市中捷產業園區武帝臺小學,研究方向:語文教學。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確實,高質量的語文課程,既能培養學生的語言思維,又能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還能塑造學生的品德素養與價值觀念,所以創建高質量的語文課堂成為教師們工作的重要任務。新課標背景下,教師要進一步更新教學理念,優化語言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加強對語言內容的聽說讀寫練習,從而充分調動起學生語言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進而創建以生為本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語文;高效課堂;語言探究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4)10-0053-04
語文學科包括的內容非常多,具體有基礎字詞,有不同類型的語句結構,有不同文體形式的文本內容的閱讀分析,還有口語表達以及寫作表達等。而且任何一個語言模塊又可以細分為很多的語言知識點,學生只有充分利用課堂上的每一分每一秒,才能加深對語言內容的學習和積累,才能逐步發展自身的語言思維,提升自身的語言學習效率。傳統模式下的語文課堂幾乎只運用了示范教學這一種方式,學生的語言學習非常被動。新課標背景下,教師可以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創建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語言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由“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從而切實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一、 注重課前準備,創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新課標背景下,教師要向40分鐘課堂要效益,那么課堂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要發揮出最大化的教育價值。當教師在課前對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內容和師生互動等做出了充分的準備,當學生在課前充分了解了即將要學習的語言內容,那么教師與學生均會在課堂上展開積極的分享交流與互動,進而就會在有效的師生互動以及生生互動中創建高質量的語言學習活動。因此新課標理念下,教師與學生均要做好課前準備,從而為高質量課堂活動的創建奠定基礎。
教師方面,要加強教學設計。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因此教師要在課前積極了解學生們的語言認知水平,深入研究教材內容以及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然后在此基礎上做好教學設計。如《七律? 長征》,教師可以在課前通過溝通互動的方式了解學生們對長征歷史以及中國近代史的認識,了解學生們對七言律詩的鑒賞水平。而且教師還要深入學習七言律詩中提到的歷史事件及其語言特點,總結該首七言律詩創作的社會背景,并圍繞詩詞內容設計一系列問題鏈,預設出學生的疑惑點,并做好應對準備等。
學生方面,要加強課前預習。學生是課堂探究的主體,當學生們在討論分享自己熟悉的語言內容時,肯定會產生非常強烈的分享愿望。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前設計用于學生自主預習課文內容的導學案,引導學生在課前一邊閱讀課文內容,一邊學習導學案內容,一邊加強對字詞以及課文段落內容的積累和學習等。如《七律、長征》,導學案中,教師可以呈現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若干個問題:大家了解紅軍長征的歷史背景、過程與結果嗎?了解關于紅軍長征的歷史故事嗎?這首詩是圍繞哪一句來寫的?詩歌展示了哪幾幅紅軍長征途中的“征難”圖?導學案中,教師還要呈現學生們需要理解和識記的漢字和詞語,引導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基本知識點。
二、 優化課堂導入,創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課堂起始環節的幾分鐘之內,部分學生的注意力還沒有完全集中到課本上,如果學生因為注意力分散而沒有跟上課堂整體互動節奏,那么就有可能出現“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的不良情況。科學有效的課堂導入,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引導學生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進而能為后續的語言學習活動奠定基礎。因此教師要優化課堂導入,從而充分激發出學生的語言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導入新課。幾乎每一個小學生都喜歡觀看聲情并茂的多媒體課件,且對圖片、視頻的內容記憶非常深刻。因此教師完全可以運用課件來導入新課,從而在課堂起始環節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如《只有一個地球》,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可以運用課件圖片直觀呈現關于地球的圖片或者是視頻,包括從太空中拍攝的地球圖片、關于地球上多樣化生態環境以及美麗景色的圖片、地球環境以及景色遭受破壞的圖片等。當學生們看到直觀形象的圖片后,內心肯定會產生關愛地球母親的情感,并會產生濃厚的閱讀探究興趣。又如,《月光曲》等文章內容,教師可以在課堂起始環節呈現音樂旋律,引導學生欣賞音樂旋律,并在此基礎上了解貝多芬的音樂才能與關愛他人的偉大精神品質等。
教師可以設疑導入方式。即教師可以結合課文內容設計若干個問題,引導學生在分析問題以及解答問題的過程中產生濃厚的語言學習興趣。如《窮人》,教師可以在課堂起始環節設計并提出如下問題:如何理解“窮”這個字?如何理解“富”這個字?那么學生們就會在討論分享物質貧窮以及精神貧窮和物質富裕以及精神富裕等內容的過程中產生濃厚的語言探究興趣。
教師可以運用復習導入方式。幾乎每一個學生都非常愿意分享自己熟悉的知識內容,所以復習導入方式能喚起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能充分調動起學生語言學習的積極性。例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課文的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復習關于魯迅的生平經歷及其創作的文學作品,引導學生在復習魯迅這一偉大革命家、文學家等的過程中產生濃厚的語言探究興趣。因為課文內容描寫了關于魯迅先生的幾件事,表達了魯迅先生崇高的精神品質。那么學生對魯迅這一偉大人物的了解越多,他們在學習課文字詞語句以及分析課文段落結構時,也會越深入。
當然,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靈活運用游戲導入、比賽導入等不同的方式,只要是有助于調動學生語言學習興趣的,教師都可以拿來運用。
三、 組織游戲活動,創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學生是語言探究和運用的主體,當學生們在課堂上保持了活躍、專注的學習狀態,那么他們就會高效構建語言知識。游戲活動是小學生們的最易接受的教學方式,無論是傳統的詞語接龍游戲,還是現代社會背景下的詞語猜猜猜游戲,或者是閱讀、口語表達方面的游戲活動,都能創建輕松的語言學習氛圍,都能引導學生保持良好的語言學習狀態,進而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言學習效率。因此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材內容,組織展開趣味化的語言游戲,從而全面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字詞游戲。具體可以是詞語風暴比賽類游戲,即學生們在短時間內說出符合要求的詞語。比如學生們學習過《草原》這篇課文后,那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短時間內寫出描寫草原景色特點的詞語,具體可以是四字詞語“綠草如茵、一望無垠、萬馬奔騰、草長鶯飛”,也可以是兩字詞語“遼闊、浩瀚、廣袤”等。在一定時間內,正確寫出詞語數量最多的學生,獲得比賽勝利,教師可以對其進行一定的獎勵。比如,學生學習過《少年閏土》這篇課文內容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短時間內寫出描寫人物形象的詞語,可以是描寫人物外貌的“高大魁梧、目光炯炯、頭發稀疏”等詞語,也可以是描寫人物心理特點的“心急如焚、忐忑不安、心猿意馬、興高采烈、興致勃勃”等詞語。同樣,短時間內正確寫出詞語數量最多的學生會獲得一定的獎勵。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語句游戲。即教師可以創建“語句魔法”的游戲情境,引導學生化身為“醫生”,尋找病句的病因,并針對病癥治療,將其改正為正確的語句。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出示語句“他做事很冷靜,武斷”,要求學生尋找語句中的“病癥”,那么學生們就會從“武斷”的詞義入手,將其改正為“他做事很冷靜,果斷”。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口語交際游戲。語言本身就有著重要的交際功能,學生要在不同的情境中,準確運用語言,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觀念,還要學會傾聽與理解,傾聽他人語句中表達的含義,理解他人語句中表達的含義等。如口語交際活動《意見不同怎么辦》,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這一主題展開角色表演,從而引導學生在較為真實的語言交際情境中發展自身的語言思維。那么學生可以分別扮演消防員、環衛工人以及普通市民等不同的角色,圍繞“春節是否可以燃放煙花爆竹”等內容展開口語交流。扮演不同角色的學生會表達出自己的擔憂以及支持燃放的理由等,并會在這一過程中發展自身的語言思維。
四、 組織合作交流,創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語文新課程標準理念中提倡自主思考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而且語言本身就是一種個性化的學習活動,即不同學生的語言積累方式不同,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分析和運用能力也不同。小組合作的方式可以引導學生以多元化的思維視角理解語言,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語言運用能力。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展開語言交流活動,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語言學習效率。
教師可以引導小組學生圍繞字詞內容展開合作交流。如小組學生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積累詞語的方式方法,有學生是一邊閱讀一邊摘抄優秀的詞語和語句內容;有學生是將自己習題練習中做錯的字詞知識點摘抄到練習本上;有學生喜歡與小伙伴一起展開猜測字謎和編輯字謎的活動;還有學生經常要求小伙伴聽寫字詞內容。當學生了解了字詞等基本語言知識點的學習方法后,那么他們就會逐步總結出適合自己的字詞學習方法。
教師可以引導小組學生圍繞文本閱讀分析展開合作交流。如《開國大典》,課后習題中有“說說課文是怎樣描寫閱兵式這個場面”的練習。那么小組學生可以在自主分析的基礎上進行表達交流,即學生詳細分析閱兵式中點面結合的場景,并將其運用概括性的語言表達分享出來。那么學生就會在表達分享的過程中形成較強的閱讀分析能力與交流能力。
教師可以引導小組學生圍繞寫作表達展開合作交流。如單元寫作練習“多彩的活動”,學生可以自主設計、寫作提綱,然后與小組內的小伙伴進行分享交流,共同優化每一個提綱,討論如何運用點面結合的方式描寫活動場景等。學生可以寫作課間活動,可以寫作六一活動,還可以寫作學校內的誦讀、體育比賽等興趣活動。而且小組活動不僅可以共同優化提綱,學生還可以互相進行寫作評價,指出學生作文中的優點與缺點,互相鼓勵彼此,共同提升寫作水平。
五、 組織讀寫互動,創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閱讀與寫作相輔相成,而且語文教材上不僅有續寫、縮寫等的單元練習活動,還有“隨文小練筆”的課后習題。大多數的讀寫互動練習,學生不用為了搜集、整理寫作素材而絞盡腦汁,只需要加強語言的學習與創造性表達,并展開豐富的想象與聯想即可。而且讀寫互動的練習方式,沒有字數、文體形式的限制,大多是學生在語言閱讀感悟基礎上的書面表達,所以學生處于“有話可寫,有話想寫”的狀態中。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展開多元化的寫作表達練習,引導學生將閱讀與寫作有機整合在一起,從而全面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教材課文內容展開仿寫練習。如《少年閏土》,課文第一自然段,結合生活情境刻畫了一個少年的形象。課后小練筆要求學生模仿課文第一自然段,結合生活中的某一張照片展開仿寫練習。那么學生們可以選擇自己的一張照片,或者是選擇朋友的一張照片,展開寫作表達練習。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教材課文內容展開補白練習。如《窮人》這篇課文中有著大量的心理描寫,但是作者并沒有詳細描寫心理內容,而是運用省略號代替了,留給讀者無窮的想象。學生可以聯系課文內容想象主人公桑娜在某一情境中的心理活動,并將其寫出來,從而更為深入地理解桑娜這一人物形象。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寫作讀后感。如學生們閱讀過《狼牙山五壯士》這一課文內容后,可以運用書面語言表達自己對革命戰士的敬佩之情,表達自己傳承和發揚紅色革命文化的堅定信心,表達自己的愛國情感與民族自豪感等。
六、 組織層次化教學,創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班級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性,所以語文教師自然要設計層次化的教學目標,還要組織展開層次化的語言探究活動,設計難易程度不同的層次化問題,并對學生進行層次化的評價,從而引導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展開拓展與提升。
例如,《夏天里的成長》,教師可以結合班級學生的具體語言認知水平,設計如下層次化教學目標:其一,要求班級所有學生會寫課文內的11個生字,重點理解“苞蕾,豐滿”等詞語;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體會文章圍繞中心意思來寫的好處;其二,要求班級大多數學生圍繞基本字詞展開拓展,包括詞語釋義、近義詞、反義詞等內容;體會課文語言的表達特點,明白課文最后一句話表達的意思。當確定好了層次化教學目標,教師還要結合課文內容設計層次化問題:針對語言基礎一般的學生的問題有“作者從哪些方面闡述了夏天是萬物迅速生長的季節?課文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針對語言基礎較好的學生的問題有“課文第三自然段描寫了哪些事物在夏天里成長呢?你感受到生活中自己、家人以及植物、動物等的生長變化了嗎?”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班級中不同層次能力的學生分析、解答上述問題,并結合學生的具體語言認知基礎對其進行鼓勵與正面引導等。
七、 優化作業設計,創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延伸,是培養學生語言思維能力的重要方式。新課標理念下,教師要進一步優化作業設計,引導學生展開多元化的語言練習,加強對語言的積累與運用,從而在提升學生語言能力的基礎上創建高效課堂。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后積累名人名言、古詩詞以及自己喜歡的語句段落內容。語言重在積累,當學生們養成了語言積累的良好習慣,那么他們就會在日積月累的語言學習活動中形成良好的語言思維。而且語言積累活動中,學生會更多地感悟到語言文字在表情達意以及創建情境等方面的魅力,因而會逐步提升自身的語言鑒賞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準備一個語言積累本,每周內進行語言積累,教師定期檢查學生們積累的語言內容。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古詩詞以及課文段落描述的景色內容,進行繪畫練習。如學生學習過《江南春》這一古詩詞內容后,可以將自己結合詩句語言想象到的江南景色畫出來。教師要將學生繪畫出的內容公開呈現出來,引導學生互相展開學習與觀賞等。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后展開閱讀拓展練習。新課程標準理念中明確提倡學生“讀好書、好讀書”,而且語文教材的“快樂讀書吧”模塊也向學生推薦了很多優秀的書籍,還簡要介紹了自主閱讀分析的方法技巧。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三國演義》等經典名著,引導學生閱讀《駱駝祥子》等小說內容,并引導學生嘗試著寫作閱讀筆記等。
八、 結論
總而言之,新課標背景下,教師要加強課前準備,要優化課堂導入,并組織展開小組合作,讀寫互動以及層次化教學等語言探究活動,加強作業的多元化設計與評價,培養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與語言學習習慣,從而創建以生為本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蔡貴能.優化教育評價內涵? 建構高效語文課堂[J].當代家庭教育,2023(1):118-120.
[2]王麗清.關于小學語文信息化課堂教學設計有效性的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3(9):95-97.
[3]馬春梅.新課標視域下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路徑探索[J].天津教育,2023(13):99-100.
[4]吳玲玲.新課標理念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實施路徑[J].試題與研究,2023(16):141-143.
[5]張惠敏.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淺談[J].讀寫算,202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