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開始在各個行業領域中得到應用,并發揮重要的作用。在小學體育課程教學活動中,體育教師也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構建高效課堂,教師應根據當前體育教育教學的現狀,改變教學方法,在體育教學中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體育活動材料,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抓手,創設體育游戲化教學情境。基于此,文章圍繞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展開探討,以期為體育教師提供有效教學思路。
【關鍵詞】 小學體育;信息技術;有效教學
一、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體育活動缺乏趣味性
體育活動是小學生比較喜歡的一門課程,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戶外課程,它的特點是活動形式多樣,活動內容豐富。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正處于一個飛速發展的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征表現為對體育活動的教學內容能夠具備較高的學習興趣,但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身體素質表現有運動負荷量較低、身體控制能力較弱的特點。部分對學生身體素質水平與技能技巧有著較高要求的體育活動,因為硬件條件的限制無法正常實施,所以小學體育教學內容缺乏一定的冒險性和挑戰性,一般都是一些常規性的簡單教學,如快跑、慢跑、慢走等,以及具有安全性且易于實施管理的活動模式,教學模式較為單一、固定。從學生的角度而言,這種模板化的教學模式缺乏趣味性,因此在體育教師進行教學時,學生更易產生倦怠心理,對體育教師的要求也表現出敷衍的態度。
(二)忽視學生個體差異
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對同一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與學習興趣也不盡相同,以至于學生在實際進行實踐活動時的行為表現存在一定的差異化,而造成學生差異特點的原因主要分為先天以及后天兩方面,特別是在后天差異中,學生在成長過程中身體健康情況、興趣愛好等都有多樣化的表現,但體育教師通過常規教學模式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雖然都能夠結合教學目標與內容選擇相應的教學模式,并優化教學環節設計,但受課堂構成的組成部分所限制,教學手段依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部分學生已經掌握一定程度的體育技巧,因此易于出現分神、“開小差”的情況,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在學習較為復雜、抽象的知識點時也往往難以快速理解。同時,常規教學模式也不利于落實因材施教的教學目標,不利于學生身心的良好發展。
(三)被其他科任教師占用
小學階段的體育課成績不計入學生和班級總分,所以在快要期中或者期末考試的時候,學校的體育課一般都會取消,或是被其他學科所占用或者挪用,特別是在每逢全市統考的時候,一些學校過于重視成績,體育課被其他科目占有的現象更加嚴重。按照常規而言,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和學習時間應該是成正比的,參加體育活動可以使學生得到充分的鍛煉,提高身體素質,進而以飽滿的狀態投入學習中,提高學習效率。
學習要勞逸結合,占用學生的體育課是絕對不可取的,也是不科學的。現在很多學生根本不愛運動,在家里就是玩電腦、手機,看電視,身體素質自然不高;在學校里就是一門心思撲在課桌上學習,根本沒有運動的時間。如果再占用僅有的體育課時間,這樣學生鍛煉的時間根本不能保證。
近年來,隨著國家提倡要重視學校藝體活動,多數學校慢慢改變了以前的教學方法,嚴格要求每個教師都要重視體育教學,也將體育活動拉入正常的考核范圍,這樣既提高了體育教師的地位,也為學生身心各方面的發展起到了引領作用。只有給學生更多鍛煉身體的時間,讓學生有一個強壯的身體,才能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中。
(四)缺少相應的信息化活動場地
隨著學校對體育教學的重視,體育教師也做了詳細的調查研究發現,想要利用信息技術來實現體育教學活動。經過實際調研發現,學校提供的信息技術活動場所有限,這限制了體育教師在課堂中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從而使體育教師心有余而力不足,這樣取得的教學效果并不明顯。
為了能夠解決這些實際的問題,學校一定要在硬件設施設備上下功夫,要連接區域網絡,還要給教師提供教學用的計算機,在學校專門開設一些有利于教師進行網絡體育信息教學的活動場館,并對其進行改造,為教師信息化體育教育教學提供方便。據了解,學校體育教師在專業方面比較擅長,他們對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應用并不熟悉,在利用計算機設計體育活動方案,制作動畫課件等方面的能力比較薄弱,導致無法滿足實際的信息化體育教學需求。
為讓學校體育教師能夠具備高水準的信息技術理論水平與實踐操作能力,學校主管部門要對體育教師進行相對的培訓,通過培訓使教師將網絡信息技術教學手段與體育教育教學相互融合,同時讓教師將自身的教學方式得到更新。縱觀目前的體育與健康教學,教師普遍缺乏較高的計算機應用水平。為改變上述現狀,體育教師必須加強對計算機的應用,使其真正成為教學的輔助手段,同時開展實踐教學,在實踐過程中進行不斷的總結與探索。
除此之外,學校還必須加強網絡信息技術的研究,將計算機輔助教學更加健康、廣泛地開展。目前我國的體育教學資源眾多,然而由于缺乏與之相對應的網絡教學平臺,無法發揮資源的數字化作用,使體育學習的規律無法被教師與學生掌握,進而無法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為此,學校應聘請相關的體育專家,制作專業性較強的體育教學軟件,并開發相應的網絡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形式。
二、信息技術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
(一)營造課堂氛圍,激發學習興趣
大部分學生對體育活動課都是比較感興趣的,教師在開展和組織體育活動之前,可通過多媒體技術組織學生觀看所教內容的視頻,了解體育活動中學生所要掌握的技能和技巧,讓學生通過視頻掌握一定的技術和技巧,避免教師在室外組織教學活動時因為在室外空曠場地而聽不清晰。在傳統的體育課程教學中,課堂的構成元素主要由教師、學生構成,課堂設計較為有限,而體育教師將信息技術融入體育教學可以有效地豐富體育教學的設計路徑,同時,教師在活動前讓學生觀看教學視頻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以及學習能力普遍都較為不足,且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因此體育教師在上課之前可利用多媒體及信息技術手段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本節活動內容產生足夠的興趣。從客觀角度而言,學生缺乏體育興趣的原因主要體現在對體育課程認知不足,多數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僅僅是以講解體育知識、培養學生體育技巧為目的,在教學過程中也以直接切入的教學方式為主,幫助學生理解強身健體對自己未來的各方面的發展是很重要的。小學生正處在身體發育的關鍵階段,有了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使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快樂發展,小學生在面對部分技術含量比較高的動作就會缺乏意志力,同時小學生平時也缺乏自主鍛煉的意識。因此,體育教師一定要抓住小學生的這些特點,以此為契機充分應用信息技術教育手段,培養學生的體育活動興趣,讓學生在興趣中完成教學任務,掌握體育技巧,達到教學目標。
例如,體育教師在開展單杠教學活動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將胳膊如何用力、腳步和腿部如何發力跳躍等基本技能技巧讓學生通過觀看多媒體視頻來了解和掌握,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利用多媒體教學使學生對動作要領看得更加清楚。教師再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找準教學切入點,這樣的教學使學生突破自我的同時也學會了如何來進行自主練習。
(二)突破教學難點,增強教學實效
在傳統的體育課堂中,體育教師在講解體育技能時通常都會先為學生示范體育動作,再由學生進行模仿與嘗試,而在此過程中,學生往往只能對動作的大概進行整體記憶,無法較好地掌握動作細節與要點,特別是在進行動作結構復雜、運動頻率轉變速度快的活動中,學生在實踐時,也僅是能夠做到了解形式而不了解核心,在實際進行訓練時便易于受傷。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可以放大體育技巧以及動作的細節,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其中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動作規范標準,以此提高體育教學的靈活性。
(三)分割復雜動作,強調動作要領
體育項目的進行需要以具有技巧性的體育動作為基礎,開展小學體育教學的目的便是幫助學生掌握基礎性的體育技巧,提高學生動作技巧的規范性與標準性,以此為學生后續的體育學習作鋪墊。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教學分為多個階段,將復雜或是完成速度較快的動作通過信息技術進行演示,其教學路徑包括但不局限于文字、圖片、視頻,從多個角度將連貫的動作進行分割,使學生能夠從中更加清晰地對動作的各個細節進行記憶與學習。
例如,體育教師在組織學生練習立定跳遠時,由于立定跳遠由準備姿勢、蹬地、騰空、著地四個步驟完成,需要學生能夠具備基本的身體素質與較好的肢體協調用力能力,以正確、標準的方式完成各個步驟的動作,以此在不損傷肢體關節的情況下完成體育活動。根據實際情況來看,部分學生對立定跳遠動作要領的認知較為模糊,在實際練習時存在跳不遠、全腳掌著地等情況,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視頻中運動員的動作姿勢以及肢體擺動幅度進行分析,針對學生在觀看過程中知而不解或是一知半解的問題,體育教師還可以暫停視頻讓學生仔細地觀看,或是反復回調進度讓學生充分觀看,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學生實際進行立定跳遠練習時,學生便可以在正確動作要領認知的基礎上進行實踐,這有利于體育教師將多余的糾正時間轉變為加強學生立定跳遠練習的時間。
(四)加強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教師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一般都是通過一個故事或者一個活動案例讓學生懂得其中的道理,主要是用口頭語言說教的方式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這樣的教學方法和達成的教學目標起到的效果并不好。現代先進的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更加直觀有效,教師可以將比較隆重的體育賽事在遇到下雨天或者下雪天室外無法活動之時為學生進行視頻播放,讓學生了解中華健將們在這些重大比賽中的表現,讓學生看到他們拿到冠軍走上領獎臺的那一刻是多么榮耀。另外,教師還可播放一些運動員平時艱苦訓練的場面,讓學生知道一個運動健兒如何在平時的訓練中磨煉自己的意志。教師可通過視頻讓學生感受我國運動健將努力拼搏的精神和熱血場面,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教育作為初級教育,是為學生奠定良好基礎的重要階段,在此階段中,體育教師不僅需要注重學生對知識的學習,還需要落實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充分發揮出信息技術的應用優勢,將復雜的動作要領通過信息技術進行簡單化分割,使體質不同的學生都能夠完成教師所要求的目標任務。
參考文獻:
[1] 李曉虎,李艷紅. 試論信息技術在中學體育教學與訓練中的有效應用[J]. 中小學電教,2022(06):33-35.
[2] 易建軍. 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體育教學有效性研究[J].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3(02):31-33+42.
[3] 黃志達. 淺析小學體育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結合[J]. 當代家庭教育,2022(23):44-47.
[4] 楊曉斌. 小學體育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有效途徑[J]. 西部素質教育,2019,5(20):130+132.
[5] 蔣清平. 信息技術與體育教學的有效整合淺論[J]. 讀寫算,2020(19):8.
[6] 王軍林.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小學體育教學[J]. 家長,2019(18):19+21.
[7] 曹金鎖. 小學體育教學中信息技術整合教學的運用探討[J]. 中國新通信,2021,23(07):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