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探討了在核心素養教育背景下,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分析現有教學模式和學生需求,提出了有效的教學方法,旨在促進學生在學科知識習得的同時,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研究發現,采用該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科成績和自主學習能力可以得到顯著提升,為高中生物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核心素養;自主學習能力;教學方法;學科成績提升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4)06-0126-04
高中生物教學作為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環節,需要更好地適應核心素養教育的要求。文章旨在探討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如何培養高中生物學科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提高他們的學科成績和綜合素質。
一、 核心素養與高中生物教學
(一)核心素養教育的概念與特點
在當今社會變革與科技進步的背景下,教育理念也在不斷更新與演變。核心素養教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育理念,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核心素養教育并不僅是傳統教育的簡單延伸,而是一種更為綜合、全面的教育模式。其不再只關注學生對學科知識的掌握,更加強調學生在知識體系內外的能力培養以及對現實問題的思考和解決能力。核心素養教育的概念可以被理解為,在現代教育體系中,將學科知識、技能、價值觀等多個層面的要素融入教育教學中,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批判性思維、合作精神等綜合素養的教育理念。傳統的教育往往側重于學科知識的灌輸,強調學生的記憶與掌握,但這種教育方式在滿足當代社會需求的同時,忽視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而核心素養教育則更加強調學生的跨學科綜合素質,包括但不限于批判性思維、溝通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學生在這種教育模式下,不再僅是知識的接收者,更是能夠主動探究、合作應對各種復雜問題的自主學習者。
值得注意的是,核心素養教育將學生的學科知識與實際問題結合,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這種教育模式不再強調傳統的死記硬背,而是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使其具備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綜合素質。核心素養教育強調的不僅是“知識如何獲取”,更加強調“知識如何運用”。在這種理念下,學生不再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能夠主動地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有能力適應未來多變的社會環境。
(二)核心素養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核心素養的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生物學作為一門綜合性強、跨學科廣的學科,不僅包含豐富的知識體系,還涉及科學實驗、觀察、分析等多方面的技能要求。傳統的生物教學模式往往注重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學生在實際問題解決中的能力培養。而核心素養教育正是能夠填補這一空缺的理念。通過核心素養教育,學生將不再死記硬背生物知識,而是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實際問題解決,培養其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在生物教學中,引入核心素養教育的理念,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增強他們對生物科學的興趣和學習動力。通過開展問題解決性學習活動,學生能夠在實際問題中運用所學知識,培養他們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核心素養教育還注重學生的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的培養,這在生物實驗課程中尤為重要。學生在實驗中需要相互合作、共同探討,這樣不僅增強了他們的團隊意識,還培養了他們的溝通技巧。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其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科成績,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為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提供有效途徑。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該積極探索符合核心素養教育理念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習體驗,使其在學習中全面發展。
二、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一)自主學習能力的內涵及要素
自主學習能力是現代教育的核心目標之一,不僅是學生在學校學習中的需要,更是終身學習、不斷進步的關鍵。自主學習能力具體體現在學生能夠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制訂學習計劃、獨立思考、自我監控和自我評價等方面。這種能力的培養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完成學校布置的任務,而且有助于學生能夠在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中立足,發展自身所需的終身學習能力。
首先,自主學習的內涵不僅局限于學科知識的掌握。當今社會,學科知識的更新速度快,傳統的知識面早已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自主學習能力還包括學生培養問題解決能力的需求。這種能力使學生能夠在面對各種未知問題時,學會分析問題、提出假設、采集信息、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創新能力。其次,自主學習能力涉及信息獲取與分析的技能。在信息時代,獲取信息的途徑非常多,但如何從海量信息中篩選出有用的信息,成為學生需要具備的重要技能。學生需要學會利用圖書館、互聯網等各種資源,獲取知識和信息,并且具備批判性思維,能夠分析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從而做出明智的判斷。
(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采取多種策略和方法。首先,提供開放型問題,激發學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通過開放型問題,學生能夠自主選擇解決問題的途徑,培養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其次,引導學生制訂學習計劃,培養他們的自我管理和規劃能力。學生可以根據學科知識的難易程度和個人興趣制訂學習計劃,提高學習的效果。最后,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與課外活動、研究課題,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這種合作模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科知識水平,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和溝通技能。
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過程中,教師應發揮引導和激勵的作用,給予學生足夠的自由度,鼓勵他們嘗試不同的學習方式和方法。同時,教師也需要及時給予學生反饋,指導他們改進學習策略,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自主學習的技能。這樣一來,學生不僅能夠在學科知識上取得進步,還能夠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為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 教學方法的創新與實踐
(一)項目式學習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項目式學習法被廣泛認可為一種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培養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的教學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我們充分認識到了項目式學習法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的潛力。因此,我們應積極引入了項目式學習法,并將其應用于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在這一教學模式下,我們著重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和實踐操作,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選擇研究課題,制訂詳細的研究計劃,并進行實地調查和實驗設計。以生態環境為例,學生可以選擇研究某種植物的生長環境對其生長特性的影響。在項目的開始階段,學生需要進行文獻調研,了解相關背景知識,并從中確定研究方向。接著,學生將分工合作,一部分學生負責實地調查,收集生長環境數據,另一部分學生負責實驗設計,通過控制變量進行實驗。在實施的過程中,學生將面臨各種問題和挑戰,需要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和解決。這種實踐性的學習過程不僅鍛煉了學生觀察、實驗和分析的能力,還培養了他們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思維。
(二)合作學習模式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促進
合作學習模式是指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共同學習和合作,通過互相討論、分享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我們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學生被分成小組,每個小組內的成員具有不同的專長,如有的擅長實驗設計,有的擅長數據分析。通過小組內的合作,學生不僅能夠互相學習,而且能夠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自主分工、合作解決問題,這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提高了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同時,在小組內的交流中,學生不斷激發彼此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引入項目式學習法和合作學習模式,我們發現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在項目式學習中,學生通過自主選擇課題、制訂計劃,培養了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而在合作學習中,學生通過小組內的合作,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培養了他們的團隊協作和溝通能力。這兩種教學方法的結合,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環境,使得他們在學習中更加積極主動,提高了學科成績的同時,也為將來的學習和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 教學效果的評估與分析
(一)學科成績提升的統計數據分析
為了評估教學效果,我們進行了詳細的學科成績統計數據分析。通過比較在核心素養教育背景下采用項目式學習法和合作學習模式的教學與傳統教學方法的學科成績差異,我們發現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后,學生的平均成績顯著提升。該項分析是本研究的關鍵組成部分,旨在量化新教學方法對學科成績的影響,為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提供客觀依據。在采用項目式學習法時,我們觀察到學生在知識掌握、分析解決問題等方面表現更為出色。項目式學習法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通過具體項目的設計和完成,學生能夠深入理解課程內容,并將其運用到實際問題中。這種學習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更加主動地參與課程學習中來。數據顯示,在采用項目式學習法的班級中,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平均提高了10%以上,這一結果清晰地表明了新教學方法在學科成績提升方面的有效性。
綜合以上數據分析結果,可以得出結論,采用項目式學習法和合作學習模式,作為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教學方法,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科成績。這不僅反映了新教學方法的有效性,也強調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通過深入參與實際問題的解決和團隊合作,學生更好地掌握了知識,培養了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為其未來的學習和職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一研究結果為高中生物教學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為教育改革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貢獻了寶貴經驗。
(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定性評估
為了深入了解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情況,我們進行了定性評估。通過觀察學生在項目學習中的表現,我們發現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在項目學習過程中,學生體現出了更強的問題解決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意識。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小組討論中,提出自己的觀點,并與組員進行深入的討論。此外,學生在項目中還體現出了更強的自主學習動機,他們愿意主動探究問題,積極查找資料,提高了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綜合以上分析,采用項目式學習法和合作學習模式的教學方法,在學科成績提升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效果。這表明,在核心素養背景下,新的教學方法能夠更好地適應學生的需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他們的學科成績,為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持。
五、 教師角色與支持
(一)教師在核心素養教育中的新角色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教師被視為知識的傳授者,學生則是知識的接受者。然而,在當今核心素養教育的理念下,教師的角色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教師不再僅僅是課堂上的講解者,而是扮演引導者和促進者的角色。他們的任務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主動探究知識的深層次含義。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更加復雜。一方面,教師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引領者。他們需要具備更高層次的學科知識,以便引導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航行。然而,僅僅掌握知識是不夠的,教師還應該具備跨學科的知識視野,引導學生將不同學科的知識進行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例如,在生物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生物與化學、物理等學科的交叉內容,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其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師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實驗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傳統的生物教學往往側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學生實際動手操作的機會。在核心素養教育中,教師應該設計豐富的實驗和觀察活動,讓學生親自動手,通過觀察、實驗、分析和總結,探究生物科學的奧秘。這種探究式學習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實驗能力,還激發了他們對生物學科的興趣。此外,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其主動探究答案,培養其問題解決能力。
(二)教師如何提供學生自主學習的支持
在核心素養教育的理念下,教師的角色不再局限于知識的傳授者,應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者和支持者。為了提供學生自主學習的支持,教師需要構建積極、開放、充滿探究氛圍的學習環境。首先,教師應設計具有挑戰性和啟發性的學習任務。這些任務不僅要能夠引發學生的好奇心,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探究性質,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通過提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或實踐項目,教師能夠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動力。其次,教師在提供學習任務的同時,應該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學習資源和指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合理利用圖書館、互聯網等豐富的信息資源,培養他們獲取信息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參與學科競賽、實驗探究等課外活動,這些活動不僅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還能培養其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個性化教學。了解學生的興趣、特長和需求,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靈活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個性化教學不僅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科需求,而且能夠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滿足感。另外,定期進行學業指導也是教師支持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展和困難,及時提供幫助和支持,幫助學生克服學習障礙,打下學科知識的堅實基礎。在學業指導中,教師既可以提供學科知識上的幫助,也可以指導學生制訂學習方法和學習計劃,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策略和技能。
綜上,教師在提供學生自主學習的支持時,需要從任務設計、資源提供、個性化教學和學業指導等多個方面入手。通過這些支持,學生將更好地適應自主學習的環境,培養出更強的學習主動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從而在核心素養教育下實現全面發展。
六、 結論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背景下,采用項目式學習法和合作學習模式,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相關教學方法的應用,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科成績,也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奠定了基礎。然而,我們也認識到在實際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改進。希望本研究能夠為高中生物教學提供有益的啟示,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王龍龍.核心素養視域下翻轉課堂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試題與研究,2023(29):54-56.
[2]戴偉權.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生物教學策略分析[J].試題與研究,2023(28):51-53.
[3]朱喬.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探究實驗教學策略[J].高考,2023(26):138-140.
[4]王芳.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生物教學生活化方法探析[J].試題與研究,2023(25):136-138.
[5]吳晗.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J].求知導刊,2022(30):2-4.
作者簡介:陳靜平(1980~),女,漢族,湖北黃岡人,梁山縣第一中學,研究方向:高中生物教學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