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梅
摘 要 以《荷塘月色》為例,對高中散文群文閱讀教學進行新的探討。回顧傳統散文群文閱讀教學方法,指出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一種新的教學探索,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理解能力,總結新探索帶來的教學改變和啟示。
關鍵詞 《荷塘月色》 ?高中散文 ?群文閱讀 ?教學探索
一、傳統散文群文閱讀教學方法的問題
傳統高中散文群文閱讀教學方法存在一些問題,如缺乏足夠的互動性、學生興趣不高、重視記憶而忽略理解等。下面結合《荷塘月色》的教學案例進行闡述。
缺乏足夠的互動性。傳統散文群文閱讀教學以教師為中心,教師主導講解,學生只能被動接受。這導致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缺乏積極性和參與感,限制了他們對文學作品深層次理解的機會。比如在《荷塘月色》的教學中,傳統方法僅僅停留在教師的講解層面,忽略了學生之間的互動和討論。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闡述與解讀,而沒有機會通過互動來深入探討作品的主題、情感和意義。
學生興趣不高。傳統教學方法下,學生對文學作品的興趣不高。比如在《荷塘月色》的教學中,傳統方法側重于詞語解釋和修辭手法的講解,而忽視了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和意境。學生會覺得這種教學過于枯燥,難以引發他們對作品的情感共鳴和審美體驗。因此,他們只是機械地完成任務,而未能真正投入到文學作品的世界中。
重視記憶而忽略理解。傳統教學方法過于注重對課文的背誦,忽略了對文本深層次的理解。在《荷塘月色》的教學中,傳統方法偏向于強調詞匯解釋和個別字句的理解,忽略了作品的情感表達和意義。學生將重點放在字面意思上,而未能深入挖掘作品背后的深層思想和哲理。
因此,有必要通過創新教學方法,如引入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感,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欣賞文學作品。
二、散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新探索
結合《荷塘月色》的教學,探討在散文群文閱讀教學中可采用的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如文本解讀、小組討論、角色扮演、多媒體展示等,以此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理解能力。
文本解讀。通過深入的文本解讀幫助學生逐步剖析文本中的情節、主題、角色等要素,培養他們對文學作品的深刻理解能力。比如在《荷塘月色》的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分析作品中的意象、比喻、象征等,分析理解作者通過描寫荷塘的變化來傳達主題和情感的方法。這樣,學生能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深層含義。
小組討論。小組討論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與合作,讓他們在討論中共同探討文學作品的內涵。在《荷塘月色》的教學中,教師可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讓他們討論作品中主人公的性格特點、情感變化以及荷塘在作品中的象征意義。通過小組討論,學生可以分享彼此的觀點,豐富對作品的理解。
角色扮演。通過角色扮演,學生可以更好地體驗文學作品中角色的情感和思想,增強對作品的情感共鳴。在《荷塘月色》的教學中,學生可以選擇扮演現實中的朱自清或想象中的朱自清,通過模擬他們的情感和對話,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深層內涵。這種親身體驗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融入作品。
多媒體展示。利用多媒體展示,如圖片、音頻、視頻等,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增加學生的視聽體驗。在《荷塘月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展示與荷塘、月色相關的圖片,播放自然聲音,甚至用短視頻展示荷塘的變化以增強學生對作品場景的感知和理解。
通過這些新的教學探索,學生在類似《荷塘月色》的散文閱讀中不僅能夠獲得更深刻的理解,還能夠參與到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中,提升自身的閱讀興趣和理解能力。
三、多元化教學方法的創新應用
多元化教學方法的創新應用能產生積極的教學效果。教師通過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提出“月色和荷塘有什么聯系”等相關問題激發學生思考。學生分成小組,自由討論問題,分享各自的觀點。學生分別扮演現實中的朱自清及想象中的朱自清,模擬他們的對話和情感,深入體驗作品。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荷塘的圖片、自然聲音等,增強學生對作品場景的感知。
學生在小組討論中積極參與,分享不同的觀點,互相啟發和學習。學生通過角色扮演更深入地理解作品中角色的情感和思想,形成更強的情感共鳴。通過多媒體展示,學生能更好地感知荷塘的美景,提升對作品的感受。新方法更注重學生的參與和體驗,通過互動、討論、角色扮演和多媒體展示等方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他們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共鳴。
新的教學探索在高中散文群文閱讀教學中帶來了顯著的改變。
學生學習態度的改變。新的教學方法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和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學生在小組討論、角色扮演、多媒體展示等活動中能更好地表達自己的理解和觀點,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積極地思考、交流和探索,從而改變自身的學習態度。
閱讀習慣的培養。新方法注重學生的深入理解和情感共鳴,使學生更注重作品內涵和情感體驗,培養他們更為細致入微的閱讀習慣。通過角色扮演和多媒體展示等方式,學生能更深入地感知作品的細節和情感,從而形成更為深刻的閱讀體驗。
思維方式的拓展。新方法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如文本解讀、小組討論等激發學生多元化的思維方式。學生在不同的活動中能運用多種思維工具來分析作品、交流觀點和解決問題,培養了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教師角色的轉變和反思。在新的教學方法下,教師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知識傳授者,而是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教師要更多地引導學生思考、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學生交流,而不僅僅是講解知識。教師要更加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根據學生的需要和興趣進行調整和引導,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效果,不斷提升教學質量。
在高中散文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視。教師可以通過介紹文學作品的背景、作者的生平以及作品的主題等,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在《荷塘月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湖泊與月光的意象,以及這些意象在作品中的象征意義,從而激發學生對作品的興趣。教師還可以設計小組討論、角色扮演、文本分析等活動,讓學生在互動中交流思想、分享觀點,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
教師可以提出開放性問題,鼓勵學生進行深度思考和探討。在《荷塘月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文中的人物性格、情感變化以及作品背后所傳達的人生哲理,從而培養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文本分析,幫助他們理解作品的結構、語言運用等。在《荷塘月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文中的意象、比喻、象征等,幫助他們深入理解作品的美感。
以上通過以《荷塘月色》為例的高中散文群文閱讀教學新探索,可以看到通過改變傳統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態度、閱讀習慣和思維方式都可以得到改善,同時教師的角色也能發生轉變,使教學更加符合現代高中教育的要求。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的新探索能夠為高中散文群文閱讀教學提供有益的經驗和啟示,有助于進一步提高散文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作者通聯:廣東茂名市電白區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