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芬
〔摘? ? 要〕? 小學科學學科探究性學習在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探究能力和技術與工程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在“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作為校長,理應順應時代發展需要,提高認識,提升科學課程“領導力”。校長應深刻領悟小學科學探究性學習的內涵,不斷提升學校科學課程規劃力、課程資源開發決策力、課程實施質量監測執行力及課程評價機制創新力,竭力做好小學科學探究性學習加法,切實擔負起校長的責任與使命,讓學生在探究實踐中收獲快樂和成就感,為提升學生科學素養、為我國成為世界科技強國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 小學科學;探究性學習;校長;“領導力”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 (2024)? 12? ? 022-024
教育部門強調要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這道科學教育加法題無疑是一個系統工程,在整個科學教育體系中,中小學科學教學占據核心地位。而探究性學習在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探究能力和技術與工程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為校長,理應順應時代發展需要,提高認識,提升科學課程“領導力”。
一、深刻領悟探究性學習的內涵
我們要立足學生的核心素養來組織教學,所以探究性學習的內涵重在從學習的角度去理解。我個人比較贊同吳向東老師的觀點,他認為探究性學習是一個能融合各種學習方式的開放系統,以知識為載體,探究的科學問題兼具兒童情趣、科學價值、能力訓練價值及社會價值。教學過程要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老師起促進作用,重在學生自主而有效地開展學習活動。探究性學習和我們的傳統教學模式相比較,能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推動學生科學思維發展,對于科學學科的學習有著明顯的優勢。
探究性學習還應把握住小學生科學認識處于現象論階段這一理論基礎。如“物體的運動”主題對應2022年版《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課程內容標準的第三個核心概念:物質的運動與相互作用。在關于“運動”的學習中,要求小學生觀察運動的各種形式、運動軌跡,體驗運動與力的聯系。這里的“觀察”“體驗”等即為探究性學習。在此還需要特別注意,一次探究活動宜集中探究一個可以通過實證研究解決的明確問題,不宜向學生提出涉及復雜系統、超出其探究能力的問題。
總之,小學科學探究性學習需要老師深入理解其內涵和理論基礎,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興趣,設計合適的教學活動和探究性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提高學習效果。
二、提高做好探究性學習加法的校長“領導力”
擔任校長后,我依舊堅持上好科學課,深耕在小學科學教育第一線。既是教學管理者,又是科學老師,這兩個身份使我特別關注當前科學學科的教學。據我了解,各校對科學學科的認知不一,不管是原來的小學自然學科,還是現在的科學學科,在個別學校的重視程度是遠遠不夠的??茖W仍然被有的校長視為“豆芽菜”學科,甚至還有的學校將科學課外包給校外培訓機構,專門用來組織學生上實驗課,以應付上級的實驗抽查為最終目的。而我在日常教學和組織教研活動中,聽科學老師講課,觀察學生的科學學習過程,討論老師的教學方法,分析教學中的問題,也非常清晰地認識到探究性學習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對此,我進行了深入思考和摸索。我個人認為,要做好科學教育加法,探究性學習值得深入研究,作為校長,可以以此為突破口,在科學課程與教學上做加法,深化科學課程教學與評價改革。
(一)提高學??茖W課程規劃力
要做好科學教育“加法”這道題,教育界和科技界乃至全社會都應各司其職,而作為學生接受科學知識、養成科學思維習慣和培養探究實踐能力的主要場所,校內科學教育在整個科學教育體系中占據核心地位,中小學責無旁貸。作為學校校長,能在科學教育的課程設置和教材選擇、師資水平、教學方法與資源、評價與反饋機制以及學校管理和支持等方面給予關注,無疑會給學校提升科學教育質量水平注入強心劑。
1.開足開齊,上好科學課
中小學階段是孵化學生科學精神、創新素質的決定性階段,科學課則是實施中小學科學教育的地基。基于此,穩住中小學科學教育方向盤,必須開足開齊、上好科學課。在教育功利化、短視化及“唯分數”“唯考試”觀念的裹挾下,科學教育被邊緣化,科學課成為可有可無的副課,被擠占挪用現象普遍存在。校長要從原點出發,規范科學課課時管理,告別陰陽課表,防止科學課時跑冒滴漏,確保科學課開足開齊上好。
2.配足師資,走專業發展之路
在我看來,師資缺乏是當前制約各校科學教育最大的難題。小學階段的科學學習生活,對學生的成長意義重大,在培養科學興趣、形成科學觀念、掌握科學方法、培育科學探究實踐能力和科學精神等眾多方面起著奠基作用。而精心呵護學生的科學興趣,讓他們保持好奇心,形成良好的探究習慣,樹立科學研究關鍵的意志品格,這些需要稱職的科學老師讓學生在一次又一次的科學探究實踐中深入學習和體驗而習得。因此,決定校內科學教育質量的關鍵是我們的小學科學老師。對于引進的專業老師,一定要倍加珍惜,切勿挪作他用;對配備的專職老師要提供條件,多方培訓,促其迅速站穩科學教育崗位;要對兼職老師加強常規管理,以隨時提醒、月度通報、學期終評等方式,不斷規范科學老師的教學行為,督促指導兼職老師上好科學課。
3.政策支撐,制度育人
制訂課程管理制度對探究性學習加以規范,從人、財、物、資源等多維度保障探究性學習的順利開展。在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中,很多老師都會通過創設情境或者模擬實驗場景,讓學生通過情境再現或者動手實驗,總結分析實驗數據最終得出結果。而情境創設或者器材準備都是耗時耗力的,有的學校甚至材料都不給老師提供,只得老師自掏腰包解決。目前很少有學校把組織探究性學習所用時間計入老師工作量進行考核,科學學科的課時量按0.8計算的學校比比皆是。有人說,要鼓勵更多的老師學會“播撒科學的種子”,那校長就得把土壤和種子、鋤頭和灑水壺等物資給老師備齊;有人吶喊“讓科學教育‘燃起來”,柴火可備好了?因此,建議校長將探究性學習納入學校教學管理規程,各種保障措施跟上,確保開足開齊開好探究實踐課。
4.樹牢安全意識,確保活動平安
學校要建立健全探究性學習安全制度及應急方案,不定時開展應急演練。生命大于天,在學生進行探究之前,老師就要將探究活動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和危害想到,提前進行指導。學生進行探究的時候,如遇突發緊急情況,或者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建議老師要及時地給予指導和點撥,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快樂的氛圍中探究和進步,最大限度地提高探究活動課的課堂效率,收到比較好的探究結果,避免發生安全責任事故。
(二)提高課程資源開發決策力
2022年版《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指出,探究實踐活動包括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的觀察、實驗、記錄、測量、制作、調查等,并具體羅列了78個探究項目作為科學課程的基本要求。但我們不僅僅是基于教材和學科知識開展科學課堂教學,如果有條件,還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開展跨學科探究性學習來進一步讓學生理解什么是科學與怎么做科學。實踐經驗告訴我,科學課程的探究性資源可以說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校長要善于發現,并幫助師生對這些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可以充分利用和建設校園環境中與科學有關的資源,如花草樹木、鳥類昆蟲等生物,以及校園氣象站、養殖角、種植園、科普宣傳區、探索實驗區等,讓校園成為學習科學的大課堂。學校還可以配備適合各個年齡段閱讀的科技圖書、期刊、報紙等,鼓勵學生通過閱讀和查閱資料去擴大視野,進一步激發學生探究性學習的內驅力。
校外科技教育資源也是探究性學習的延伸與補充??萍拣^、博物館、青少年宮、活動中心等各類優質校外場館,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等建立的各類科學教育社會實踐基地,校長要主動對接,組織老師根據探究性學習的需要精選,明確開展科學教育的時間和次數要求,讓參與方式變“短期”為“常態”,實現校外科學教育資源與學校的“雙向奔赴”。同時要與科技類競賽同向,引導學生不僅要參加競賽,而且要培育獻身科學的精神,不斷增強家國情懷。
(三)提高課程實施質量監測執行力
在科學教育中,應注重探究性學習,運用科學的概念、思想與工具,解決真實情境中的問題。通過“做中學”“用中學”“創中學”的方法,將學習過程與實踐緊密結合。為了實現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老師需要從專業角度出發,改變傳統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校長的課程領導力也需得到提升,除了常規管理外,還需深入課堂聽課并評課,以更好地理解科學教育。
在探究性學習中,討論與交流是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的重要途徑。老師應引導學生以開放的科學態度傾聽他人意見或建議,接納不同觀點,尊重他人、事實和不同意見,并從他人意見中得到啟發和幫助。校長應倡導老師在組織探究活動時,讓學生充分表達和交流想法,發現認知沖突,鼓勵和促進學生進一步思考和探究。
當學生提出“為什么”的問題時,老師應抓住這些稍縱即逝的生成點,及時轉化縮小探究的范圍并使探究的問題變得明確,引導學生深入進行科學探究。這將成為最有價值、最有實效的探究性學習典范。老師不應急于誘導學生解答或給出答案,而應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和時間。
(四)提高課程評價機制創新力
對探究活動設計、活動實施過程和效果進行綜合性評價,校長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一是通過培訓明確評價標準。校長應強調探究性學習的價值和重要性,并將培養人、發展人、塑造人作為主要目標。通過專題培訓,讓老師和學生理解評價標準并按照標準進行探究活動。
二是拓寬課程評價的廣度。除了傳統的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評,還可以引入觀者評價和家長評價,讓評價主體更加多元化。同時,應從育人的角度設計學習目標,從學生視角評價學習內容,從發展的角度評價課程實施,從反思的角度評價課程績效。
三是引領師生在復盤中補足短板。評價應具有導向、激勵、發展等功能,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和學習能力是評價設計的最根本目的。同時,組織探究式學習需要老師有更高的備課要求,應將探究性學習活動設計作為評價內容之一。
三、結語
校長作為學校的領導者,應切實擔負起責任與使命,為提升新時代學生科學素養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吳向東.探究性學習之我見[J].小學自然教學,2002(3).
[2]葉寶生.小學科學學科知識解析[M].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23.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4]俞芳芳.審美視域下的“玩學創”種植課程開發[J].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2021(35):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