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波 吳競航


摘 要:本文主要探究了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數學解題能力培養的有效策略,使學生在思考中解決問題,提高能力,實現綜合素質的提高.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數學;解題能力;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4)06-0005-03
解題是數學探究的主旋律,在高中數學探究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解題,掌握解題方法,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探究中,成為學習主體.教師要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的問題,指導前進方向,通過有效的指導,學生會產生靈感和思路,投入到問題的分析中,主動地分析和探究,形成解題思路,建構解題方法,實現解題能力的提高.
1 轉變教學思想理念,授之以漁
1.1 改變灌輸模式,引導學生體驗
思想觀念是教學策略的核心和靈魂,教師要改變灌輸式教學模式,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對數學思想的理解需要學生在自主加工和探究中積累,形成數學思維,提高學習能力[1].例如在學習“解三角形的應用”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探究:在△ABC中,3sinA=2sinB,tanC=2√2.
(1)證明:△ABC為等腰三角形;
(2)若△ABC的面積為2√2,D為AC邊上一點,且BD=3CD,求線段CD的長.
為了使學生在解題中主動思考,教師要給學生提供思考時間,鼓勵認真審題,明確題目中的要點信息,結合關鍵信息點分析判斷,探究解題思路.學生在探究中主動加工,積極分析,結合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知識做出邏輯思考和推理判斷,會在知識應用中更靈活地解決問題,突破解題關鍵和難點,實現學生對知識的深刻理解,促進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1.2 明確學習目標,清晰方向引領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制定和運作教學策略都是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學生掌握數學解題方法是教學策略的初衷和目標,它制約著數學教學的實施方式,衡量教學策略實施成效,也影響著教學策略目標定位[2].例如在學習“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時,為了使學生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三角形度量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探究:在△ABC中,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a=√2,acosB+bsinA=c,則△ABC的面積的最大值是多少?探究中,學生會利用所學的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題,分析其中的應用規律,在解題中練習知識應用,完成學習目標.學生在主動探究中會理解知識,內化方法,掌握有效的數學解題方法和技巧,實現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完成課堂教學目標.
1.3 元認知的調控,主動加工判斷
元認知是學生對認識活動的認識,是認識主體對自我認識活動的一種反思、反省.作為教學策略的一個主要要素,元認知調控包含有反思意識和調控行為兩部分.反思意識是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過程中以及結束后,反觀自己的教學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調控行為是教師和學生對自己運用的策略進行及時的調節與控制.學生主動加工和判斷會深化對知識的認識,了解數學概念,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更為深刻,提高元認知能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真正掌握和理解,提高解題能力.
2 關注課堂教學環節,循序漸進
2.1 創設情境走進課堂,融入問題
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走進課堂,融入問題情境,主動地進行探究和思考.有效的情境會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輕松、自然地走進課堂.在情境中,學生會產生探究的興趣,并積極地進行思考和分析.情境性問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鼓勵學生進行分析,促進學生在探究中逐步地掌握知識規律.情境中學生會想到要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就是要深入問題,對問題進行分析,開始自己的探索之旅.
2.2 思考探究分析問題,形成思路
在對于問題的解決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思考和探究來分析問題,促進學生在分析中對所涉及的知識進行總結和歸納,提煉出需要用到的知識[3].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會幫助學生總結思路,把知識歸納成一個系統的網絡,從而靈活地運用需要的知識.例如試題:若函數y=
4 結束語
總之,教師要引導學生多思考、多探究,成為課堂主人,在思考探究中了解數學解題思路.學生自主解答會掌握解決問題的技巧,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探究中形成數學思維,提高解題能力.學生通過主動建模分析,在數學運算和比較探究中會逐步落實核心素養,推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黃婷.數學思想方法在高中數學解題中的應用[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3(12):20-22.
[2] 龔薛梅.核心素養下高中數學解題教學策略[J].文理導航(中旬),2023(05):55-57.
[3] 林寧寧.例談高中數學解題中遷移能力的應用[J].試題與研究,2023(12):111-113.
[責任編輯:李 璟]
收稿日期:2023-11-25
作者簡介:吳波(1984- ),男,吉林省長春人,博士,中學高級教師,從事數學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