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發展,大學圖書情報工作應該立足學生心理需求、基礎認知以及精神需求,創新圖書情報工作,提升圖書情報服務質量,為學生提供精準、高質量信息服務。本文通過分析互聯網時代圖書情報管理背景和管理思路,以及圖書情報工作所面臨的挑戰,有針對性地提出圖書情報工作改革創新的發展思路,以期為相關人士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大學圖書;情報工作;改革創新
圖書、情報是信息資源的基礎載體,隨著時代的發展,情報在信息展現形式以及內容上轉向圖書靠攏。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大學圖書館作為重要的教育主體設施,承擔了更多的教育任務以及教育職能,因此,針對互聯網時代大學圖書館情報工作需要深入進行研究,為新時期圖書情報管理創新提供有效參考。
1. 互聯網時代圖書情報管理背景
大學作為知識傳播核心基地,具有多重的功能效用,如知識管理、圖書情報管理等,是新時代發展背景下重要的教育基地,在新時期互聯網、先進科技持續發展背景下,需要積極接受各種新型思維、理念以及工作模式,才能充分在新時期的現代化發展中起到教育支撐作用。傳統圖書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需求,需要進一步創建更為全面、系統的圖書情報管理機制。網絡時代進一步豐富各類資源信息,改變原本的信息挖掘、利用方式,在知識經濟持續發展中,也成為信息時代經濟建設的重要變量。大學相關圖書情報管理者想要充分實現自身價值,需要積極轉變管理職能,明確網絡時代圖書情報工作轉型的要求。
2. 互聯網時代大學圖書情報工作改革創新發展思路
2.1 信息服務工作進一步強化
目前是網絡發展的時代,從發展角度來看,大學圖書館的情報工作需要從電子以及線上角度進行調整更新,以電子信息情報為例,目前的大學生受益于電子信息情報的便捷性以及靈活性,在日常生活以及學習中逐漸離不開各種新型的電子信息載體,如手機、電腦、移動硬盤等。因此,從大學生實際需求出發,大學圖書館的圖書情報工作應進一步提高信息服務工作水平,如為學生提供基礎信息情報采集平臺、圖書資源融合、獲取服務等。大學圖書情報工作還可以進一步完善標準工作體系,從服務模式創新出發,在健全管理機制的同時,實現服務的一體化以及標準化。為有效提升具體信息服務工作質量,大學可以構建專門管理圖書情報工作的隊伍,落實具體責任,充分利用網絡管理思路來提升大學圖書館服務效率,為廣大師生提供更加優質的圖書情報信息服務。此外,在圖書館情報服務渠道的拓展上,大學可以充分利用目前應用廣泛的搜索引擎來拓寬服務渠道,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吸引更多師生前來體驗[1]。
2.2 整合挖掘信息資源
信息時代,采用多種信息資源獲取渠道,為師生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服務,但是,由于目前網絡信息的多樣性以及復雜性,信息來源問題影響著服務質量。針對該問題,大學應進一步從信息資源的整合入手,摒棄傳統的信息檢索方式,進一步加大對信息資源的整合力度,如打造更適合大學圖書館的智能化信息資源服務系統,幫助師生更好地查找、獲取圖書情報。
此外,需要注意跨平臺數據信息整合功能,可以通過健全圖書信息檢索界面,方便大學生快速查閱相關信息,滿足學生個性化閱讀需求,增強學生滿意度。提升信息集成服務能力,提高用戶信息搜尋效率。在相同界面內無縫存儲各個學科門戶信息資源,借助專業軟件和信息技術在統一信息模塊中全面集成各類信息服務,創新服務種類,激發出不同信息服務優勢。通過融合多種信息服務模塊,創建新型交流服務、信息發布模式。
知識服務方面結合學生用戶實際需求,將解決用戶現實問題作為直接目標,深入分析用戶問題及問題環境,做好各類知識信息的采集、分析、重組、篩選、集成工作,創新知識產品,為學生用戶提供具有較高實用性的知識信息。在網絡時代,需要充分利用先進技術資產,創新采集圖書信息資源,做好組織、維護等工作,促進知識信息不斷創新,將無形知識轉化為滿足學生信息需求的價值資源,實現知識創造價值[2]。
2.3 創新圖書情報管理技術
網絡時代,圖書情報服務模式從原本的半封閉式向開放式轉型。為此,需要創建圖書情報信息平臺,提供基礎信息交流渠道,方便不同時空的用戶群體發表學科領域新聞,創建專題信息服務,積極吸引相關用戶參與討論,實現學科資源全面共享。各個學科的用戶、師生之間還可以利用留言等方式實現資源共享、交流,或在線實施問題討論。為此,可以創建社群協作模式的圖書、信息、知識共享平臺,用戶能夠自由協作、開發編輯,對系統內文本信息共同修改編輯,平臺自動記錄相關用戶修改歷史,不斷充實和改進。通過創新圖書情報管理技術,打造信息化管理系統,全面集成各種技術手段、機制體系以及服務制度,保障用戶順利獲取高質量資源數據,支持用戶參與信息組織。在管理系統構建中,相關信息管理工作主要借助專門管理系統實施。內容管理系統也是資源建設、信息服務等功能模塊的重要連接橋梁。資源建設模塊主要以信息內容為主,信息服務模塊則是提供相關資源服務。借助管理系統能夠促進信息資源相關內容順利映射至信息服務模塊,支持用戶實現圖書、情報相關信息資源全面共享、利用[3]。
2.4 提升情報人員專業素養
重點引入專業技術人才,增強員工專業素質。網絡時代發展背景下,由于信息獲取方式的增加,相關大學圖書情報服務職能變得更加多樣,以傳統的大學圖書館的管理工作為例,管理人員的工作由最初的情報收藏開始向服務模式轉化,因此,工作職能也就發生了本質上的變化,這意味著目前大學圖書館情報工作的相關管理人員需要具備更加專業的知識水平以及專業素養。首先,大學應從人員的招聘入手,優先選擇具有專業工作背景的人員來擔任圖書館的情報工作。其次,在情報人員的培訓上,應更注重專業化培訓以及相關技術指導,保證人員可以有效掌握專業技能以及崗位知識。再次,大學應對管理隊伍的知識結構進行優化,進一步提高圖書館情報工作質量。最后,圖書情報人員在增強自身信息素養的同時,還需要涉獵地理、科學、教育、社會經濟等專業知識,并對自身實際能力進行科學評估,完善情報服務工作能力。
大學相關圖書情報人員需要具備專業知識教育背景,工作過程中除了負責基礎的圖書分類等工作,還需要對正版圖書的引進具有敏銳的分辨能力,了解正版圖書與盜版圖書在細節上的區別,避免盜版書籍進入圖書館。此外,大學圖書情報人員需要具備先進網絡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力,了解網絡環境,正確判斷網絡信息的真實性,對網絡中的負面信息以及不實信息進行追責與打擊,凈化網絡環境,引導正確輿論,為師生提供干凈、健康的信息服務。大學圖書情報工作具有復雜性,需要相關部門加強溝通,協同合作。因此,院校需要重視人力資源結構的優化,確保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與其崗位需求匹配,提高部門工作效率,提升圖書情報工作效率[4]。
2.5 創建完善的情報服務體系
網絡化時代背景下,大學圖書情報工作應該結合用戶需求不斷提升自身服務水平。為此,需要對現有圖書情報服務體系實施全面重構,不斷優化和完善,注重激發各類資源整合功能。需要圖書情報工作進行創新建設,突出情報工作體系的個性化服務功能。例如,考慮到讀者不同的專業、興趣、職業發展等方面需求,大學圖書情報工作人員需要對讀者進行人物畫像,統計與分析圖書館需求,引入更多書籍類型,滿足讀者多樣化需求,提高服務水平,促進大學圖書情報工作內容的豐富與完善。
讀者利用新型服務平臺登錄賬號,利用搜索功能了解圖書信息,大學圖書情報工作人員利用信息技術解析讀者內心實際訴求,結合用戶需求對現有圖書情報服務進行改善、優化,縮短圖書情報工作和讀者之間的距離。除此之外,在圖書情報工作中,還需要不斷更新相關技術措施,如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例如,構建虛擬圖書館,讀者可以在線上逛圖書館,了解圖書館布局,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圖書類型。虛擬圖書館不僅高效滿足讀者借書需求,還可以為讀者提供訂閱推送服務,讀者通過信息訂閱,了解圖書館近期引入的書籍。虛擬圖書館受到年輕人喜歡,為此,圖書館需要利用院校官方平臺等方式進行宣傳,吸引年輕人參與,為完善虛擬圖書館提供想法與建議。圖書館為師生打造開放網絡交流平臺,讀者可以利用多種方式獲得自身需要的信息。圖書館還可以利用網絡工具幫助師生進行信息采集,提高師生體驗感,提升圖書館服務水平[5]。
2.6 加大圖書資源開發力度
大學圖書情報活動在對相關圖書文獻和情報信息進行全面采集中,圖書情報工作者需要做好市場調查工作,了解市場發展情況,利用多方渠道進行信息采集,收集相關資料,拓展調研范圍與深度,為信息資源開發提供參考,明確開發方向[6]。圖書情報工作者保障信息采集與信息資源開發的同步,構建信息數據庫,不斷完善信息框架,開發新的信息資源采集渠道,從而獲得多角度、多方位的信息資源。在當今網絡信息時代背景下,信息資源數量不斷增加,規模快速擴張,出現各種低質量內容資源,增加了圖書情報工作的難度。為此,需要在創新圖書情報工作中,積極學習借鑒其他高校優秀圖書情報工作經驗,結合高校實際,設計滿足實際圖書情報工作要求的科學方法,最大限度激發圖書情報工作的價值功能。
在大學圖書情報工作中,相關管理者和具體用戶會將自己感覺具有良好價值的內容信息推送給相關人員,減少其他用戶在海量信息中篩選感興趣信息的時間消耗。將網摘技術應用于圖書情報工作中,能夠方便用戶瀏覽相關內容信息,支持內容實時更新。除此之外,大學圖書情報管理能夠為用戶提供特定學科領域的信息資源,不同用戶所需的專業資源信息各不相同,對于專業研究程度也存在一定差異。因此,需要不斷擴展相關信息資源,方便用戶查詢對自己研究有價值的網頁信息,在檢索到價值資源內容后,可以進行保存查閱。大學圖書情報工作中,需要做好信息資源采集過濾工作,科學組織歸類整理,創新現有信息資源,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2.7 融合信息技術創新服務模式
大學圖書情報工作在采集相關信息資源中,需要對讀者群體的不同特征進行明確劃分,準確捕捉各個讀者需求,進一步加深讀者間的交流聯系,促進知識分布和讀者多樣需求互相適應。隨著新時期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讀者閱讀喜好、方向等也出現變化,需求逐漸多樣。為此,圖書情報工作者需要創新服務模式,了解讀者不同需求,利用信息技術滿足讀者的個性化需求,如開通線上借書服務?;诂F今職業多樣化發展,讀者對知識的需求也更加多樣且具有碎片化特點,對閱讀服務的要求也逐漸多樣。因此,圖書情報工作者需要強化關鍵詞搜索等工作,提高資源利用率,為師生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服務[7]。
目前,大部分用戶都傾向于分享通過移動平臺獲取的最新圖書、情報信息和知識,同時會將相關知識分享至微信、微博等基礎平臺。因此,在圖書情報工作中,可以借助先進技術支持構建移動平臺,提高師生利用移動平臺的興趣,擴展用戶信息交流途徑。例如,在閱讀相關訂閱書籍、報刊信息過程中,可以將自己喜歡的文章用短信、微博、微信等方式進行分享。借助數據挖掘技術能夠為用戶提供針對性的信息服務,進行關聯推薦,分析用戶感興趣的書籍信息,進行相關推薦。此外,可進行聚類推薦,分析閱讀書籍所屬類別。融合相關數據挖掘技術能夠為用戶提供多角度、全面性的推送服務,降低用戶的信息檢索工作量,提升用戶的整體滿意度。
結語
綜上所述,在網絡信息技術持續發展中,需要重點關注大學圖書情報工作,不斷豐富創新圖書情報信息,創新研究知識管理方法,合理利用先進技術提升管理質量,并利用現代化網絡技術提升資源整合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進一步提升目前大學圖書情報工作質量,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促進大學的現代化、網絡化發展。
參考文獻:
[1]馬新宇,劉慧敏.遼寧省高校圖書館資源建設及集團采購工作回顧與展望—紀念遼寧省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委員會成立40周年[J].圖書館學刊,2023,45(4): 1-8.
[2]田子玉,鄭德華,張巖等.數字信息時代的圖書館圖書情報工作創新策略[J].科技資訊,2022,20(22):236-239.
[3]任嬌菡,王玨,初景利.學術期刊融合出版的實踐與思考——以《圖書情報工作》為例[J].數字圖書館論壇,2022(10): 35-40.
[4]譚柏華,周凌云.湘潭大學圖書館當選湖南省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委員會主任單位[J].檔案學刊,2022(1):108.
[5]張羽凌.基于數字信息背景探究圖書館圖書情報工作的創新應用[J].電子元器件與信息技術,2021,5(6):3-4.
[6]陸偉.開啟學科融合與實踐創新的新征程——紀念《圖書情報工作》創刊65周年[J].圖書情報工作,2021,65(12):9.
[7]鄭芙玉.基于知識經濟背景下的現代圖書情報工作[J].傳媒論壇,2021,4(8): 148-149.
作者簡介:林海,本科,館員,研究方向:圖書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