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東
[摘要] “天天練”活動是提升學生體育健康水平、培養學生體育學科素養的一種重要方式,主要包括“體健天天練”“體能天天練”和“體技天天練”。“天天練”能讓學生內在的體育學習力得到“可視化”,還能讓學生的體育生命得到充分的豐盈、解放與舒展。在實踐中,教師要整體謀劃、多元開拓、主動跟進,創新“天天練”的內容,豐富“天天練”的形式,加強“天天練”的監管。
[關鍵詞] 小學體育;“天天練”;體育學力;有效路徑
信息社會帶來的弊端之一,就是學生的體育活動時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擠占。不少學生身體更加肥胖了,也更加懶得運動了。進而,學生的身體健康、體能、體育技能水平出現了明顯的下降。為此,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增強學生的學練意識,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的質量。“天天練”就成為促進學生鍛煉身體的一種重要方式。
一、“天天練”的本真內涵
“天天練”不僅應當成為學生的體育學習方式,還應當成為學生的體育生活方式。“天天練”是指為了提升學生的體育學力、培養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而每天開展的一種體育學習行為。“天天練”包括基礎性、規定性的必選項目,以及拓展性、延伸性的自選項目。必選項目是基礎,有著明確的目標要求,如50米跑、坐位體前屈、跳繩、仰臥起坐、往返跑等;自選項目是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等開展的,如足球顛球、排球墊球、花樣籃球、踢毽子、廣場舞、健身操等。這些活動符合學生的體育技能學習規律,學生通過開展自己喜歡的“天天練”運動,能夠學習基本的運動技能,提升體能水平。
1.體健天天練
“天天練”在內容上可以分為“體健天天練”“體能天天練”和“體技天天練”。對于“體健天天練”,主要是讓學生樹立良好的體育健康意識。比如,教師讓學生每天慢跑與健走一定的步數,借助“樂動力”“咕咚”“小米運動”等運動軟件,統計學生每天的步數,記錄學生的行走路線,并兌換獎勵。這樣的一種基于學生日常生活的“天天練”,能夠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練興趣,調動學生的體育學練積極性。學生在智能設備的輔助下,感受自身體健水平的穩步發展。
2.體能天天練
相比較于“體健天天練”,“體能天天練”應當是一種更具有挑戰性的學練方式。體能是提高學生體育學習力的重要支撐。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體能天天練”時應當貫徹持之以恒的原則,要貫穿學生體育學習、體育生活、體育活動的始終,要讓學生在“體能天天練”活動中保持一定的練習頻次,承受足夠的運動強度。由于體能鍛煉需要一定的意志力,因而容易讓學生在開展“天天練”的過程中打“退堂鼓”。作為教師,要強化管理,積極評價,主動引導,對學生的“體能天天練”進行監督、評價、反饋。如此,“體能天天練”不僅能增強學生的體能,還能磨礪學生的意志。
3.體技天天練
“體技天天練”可以圍繞一周體育課堂學習的內容而展開。因此,每一周的“體技天天練”的內容、形式等都是不同的。對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微課”“微視頻”等將課堂體技學習的內容拍攝成視頻,并且上傳到班級群,讓學生觀摩、學練。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家長陪伴孩子開展“體技天天練”活動,并作為“體技天天練”活動的裁判,對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動作是否標準、運動時長是否達標等進行監督。教師則要主動跟進學生的“體技天天練”,讓“體技天天練”成為學生體技水平提升的可視化窗口。在開展一定階段“體技天天練”的基礎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班級比賽,或者在校運動會上展示,從而讓學生產生成就感和獲得感。
二、“天天練”的價值意義
“天天練”不僅僅要著眼于“育體”,更要著眼于“育腦”“育心”。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借助“天天練”,讓體育運動真正走進學生的生活。如此,“天天練”的教學實踐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生活品質。
第一,“天天練”激發了學生終身運動的意識。體育與學生的生命成長是緊密聯系的。通過“天天練”,學生認識到體育鍛煉之于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由此,學生會形成一種終身運動的意識。有了終身運動意識,學生不僅會將體育作為一種工具、手段,更會將體育作為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
第二,“天天練”提升了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衡量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并不是通過簡單的一節課學習就能達成的。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堅持鍛煉,不斷提升學生體育學練的水平?!疤焯炀殹弊寣W生樹立了一種“我運動、我優秀、我快樂、我成長”的理念。比如,通過“青蛙跳”“兔子跳”等方式,有效鍛煉學生的大腿肌肉群。再如,通過“背人”“丟鴨子”等趣味體育活動,有效鍛煉學生的上部肌肉群等。同時,“天天練”活動有助于讓學生形成踔厲奮發、勇于進取、知難而上、百折不撓、砥礪前行等優秀意志品質。
第三,“天天練”促進了學生和諧健康生命成長。“天天練”促進了家校關系的和諧發展,在“跳繩”這一項“天天練”活動中,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創造了各種“花樣跳法”。學生家長積極參與其中,或成為孩子的助手,或成為孩子的伙伴,與孩子攜手同行、共同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和家長的親子關系產生了積極的變化。如有一位學生說,自從媽媽參與“天天練”中的跳繩活動之后,不再一味地批評和苛求自己,而是更多地給予自己鼓勵和肯定。正是有了“天天練”體育活動,親子互動的頻率相較過往明顯地增加。學生家長紛紛反映,自己對孩子有了更多的理解。
三、“天天練”的實踐要求
基于學生體育學習力提升的指向,我們在教學中不僅開發了“天天練”的課程內容,還探索了相關的教學方式,讓“天天練”成為學生的體健、體能、體技發展的平臺,成為學生展示個性的舞臺。從線下到線上、從學校到家庭、從課內到課外,“天天練”已經成為學生的一種學習方式、運動方式、生活方式。
1.整體謀劃:創新“天天練”的內容
實施“天天練”的教學,首先要從培養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角度進行整體規劃,科學設計“天天練”的實施計劃,進而讓體育“天天練”的內容更加層次化、結構化、系統化。教師要讓學生成為體育“天天練”活動的主體,引導學生自我規劃、自主選擇、自主設計。
比如,我校教師和學生共同制訂了“21天美麗行動之天天練計劃”,該項目的靈感源于有名的“21天計劃”,旨在促進學生達成體育基礎性目標,并讓學生嘗試達成拓展性學習目標。再如,教師和學生共同探索出“1+X”的模式,“1”是指課程標準、體育教材中規定的運動項目,“X”是指學生基于興趣、愛好等的個性化選擇的運動項目。此外,還有的教師和學生一起開發了“2+2”項目,其中,第一個“2”是指“兩項基礎性、個性化的運動項目”,第二個“2”是指“每天上午、下午各進行一次鍛煉”。
上述都是教師對“天天練”項目進行整體謀劃,并同學生一起設計“天天練”實施計劃的案例。這些項目的開展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體育素養。以“21天計劃”為例,該項目能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自覺性,促進學生在運動中掌握運動技能、積累健康知識,還能讓學生在面對挑戰和困難時,以更加理性的態度去面對挑戰、克服困難,培養學生的情緒調控能力,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環境,最終達成一個理想的鍛煉狀態,這就是體育與健康課程育人目標的充分體現。
2.多元開拓:豐富“天天練”的形式
實施“天天練”的體育教學,教師要進行多元開拓,豐富“天天練”的形式。首先,要延伸天天練的時空范圍,教師不僅可以讓學生利用課堂中的整段時間,還可以讓學生利用課后時間及其他碎片化時間開展鍛煉。在教學中,教師既可以引導學生“練”(如基本的“天天練”體能訓練),又可以引導學生“賽”(如“體技天天練”之班級大比拼),還可以引導學生“玩”(如“體能天天練”之定向越野)。在學生開展“練”“賽”“玩”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天天練”進行及時評價。比如,可以評選出“運動小能手”“學練小達人”“體育小王子”“體育運動之星”等。多樣化的體育學練形式和展示形式,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天天練”的積極性。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保證學生的練習密度,控制合理的運動負荷,增進師生、生生間的友誼,讓學生的“天天練”成為維系良好師生關系、生生關系的紐帶,讓“天天練”成為溝通家校聯系的橋梁。
3.主動跟進:加強“天天練”的管理
在引導學生開展體育“天天練”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起到實時監控、體感測量等功能的智能設備引入教學,充分發揮先進技術對體育教學的輔助作用,以便實時把握學生在開展“天天練”運動時的體溫、心率、卡路里消耗情況。在教學中,教師要把握具體學情,避免對學生形成片面、武斷的評價。在開展“天天練”的過程中,教師要避免傳統“一刀切”式的評價和管理方式,讓管理走向人性化,讓評價實現發展性。比如,在組織學生開展“21天計劃”時,教師注重將學生的運動過程可視化,曬出學生的活動照片、運動感悟和評價記錄等。通過開展個性化、發展性評價,讓“天天練”活動切入學生體育學練的“最近發展區”。這樣,就能讓學生通過開展“天天練”活動,不斷提升自身的運動水平,讓學生的體育學練實現進階。
“天天練”活動在實踐中不能成為蜻蜓點水、浮光掠影的“走過場”,而應當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教師要充分發揮“天天練”的育人功能,彰顯“天天練”的育人價值。在實踐的過程中,要警惕將“天天練”的內涵隨意化、點狀化、碎片化,要警惕將“天天練”的項目程式化、機械化、統一化。通過深入研究“天天練”內涵,積極探索“天天練”新模式,不斷完善“天天練”的實踐過程,讓“天天練”走向理性自覺。從“體育品德”這一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內涵要素上看,如果說傳統教學忽視了這一要求,或只是采用說教方式的話,那么類似于“21天……”這樣的行動計劃,則可以讓學生在參與“天天練”的過程中,形成積極進取、勇敢頑強、不怕困難、堅持到底的精神品質,促進體育品德這一核心素養的
培育。
總之,“天天練”的有效開展形成了對學生體育學習、精神發展、生命提升的整體性觀照,學生可以在開展“天天練”的過程中真正學會并運用體育與健康學科的知識、技能,讓自己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這也正是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內在要求。教師要融入一些“趣味元素”,讓“天天練”活動真正做到寓教于樂,實現體育課程課內外、校內外一體化發展的目標,真正培育學生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趙飛,宋書旋.“體能天天練”:小學體育家庭作業的多維可視化研究[J].教育視界,2021(31).
[2]丁盼盼,王浩.淺談核心素養導向下“課課練”與“天天練”的發展新趨勢[J].當代體育科技,2018,8(34).
[3]張雪霞.《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德育內容分析[J].中小學班主任,2023(06).
[4]蔡敏.小學體育中如何實現“課課練”到“天天練”的轉變[J].新課程導學,2020(23).
[5]鄒梅.趣味體育作業從“課課練”到“天天練”[J].青少年體育,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