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雪珍
摘要:隨著“雙減”政策的出臺,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和要求發生了新的變化。教師需要通過精心設計實踐性家庭作業,落實“減負提質”的教學要求,這不僅有利于學生數學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的培養,還能顯著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本文通過對“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實踐性家庭作業的設計與實施策略的深入分析,希望能夠給相關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些許參考建議。
關鍵詞:“雙減” 小學數學 實踐性家庭作業
一、前言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小學數學教學不僅要優化教學模式和方法,還要切實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對此,小學數學教師在設計家庭作業時,可以通過實踐性作業的多元化設計,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為學生的后續學習打下良好基礎的同時,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和素養的提升。[1]
二、“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實踐性家庭作業的設計意義
(一)使數學貼近學生的生活
小學數學教師在為學生設計家庭作業時,可以通過對農貿市場中蔬菜采購實例的列舉,讓學生計算在商場中購買物品的價錢,這不僅有利于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還能讓學生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同時,學生也能在這種實踐性作業的完成過程中關注生活中蘊藏的豐富的數學知識,進而通過對周圍環境的留心觀察提高數學應用能力。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為他們設計不同層次的數學練習作業,使學生能夠在實踐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二)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對于學生來說,小學階段是形成邏輯思維的關鍵時期,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教學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同時學生也能在日常的生活中獲得思維能力的提升。從小學數學的教材內容來看,學生能夠從周圍的生活中發現物品數量、物品價格、行程時間等各式各樣的數學問題。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當前的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設計符合學生興趣愛好的數學問題,使學生能夠在分析、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數學的應用能力。
(三)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以往的小學數學家庭作業的設計中,部分教師更側重于對學生計算能力、公式運用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忽視了對學生情感態度和人文素養的提升。對此,教師可以在“雙減”政策的指導下改進傳統的作業設計思路,通過對科學合理的實踐性家庭作業的創新設計,使學生能夠自主地在思考、觀察和分析中完成家庭作業。這不僅有利于學生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全面掌握,增強學生動手和口語表達能力,還能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顯著提升。[2]
三、“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實踐性家庭作業的設計策略
(一)設計數學概念的實踐性家庭作業
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知識不僅難以記憶,其學習的難度也相對較高。學生在學習和理解數學知識時,不僅需要對其進行初步的認知和記憶,還要通過對概念的深入分析和理解掌握知識的應用原理,然后再通過對知識的歸納、思考和總結,實現對數學知識的鞏固和吸收。只有經歷了這樣的認知學習階段,學生才能對相關的數學概念和知識有透徹的理解和掌握。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能夠在課堂的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這不僅有利于學生數學意識的強化,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創新力和創造力。在實踐性家庭作業的設計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不同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針對性地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3]
(二)設計趣味化的實踐性家庭作業
“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需要重視對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這不僅有利于學生探究能力和應用能力的提高,還能推動小學數學教學的進一步發展。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相對較小,認知水平也相對較弱,所以在思考和解決數學問題時需要依賴想象和生活經驗。對此,教師可以通過趣味化的實踐性家庭作業的設計,激發學生對家庭作業的完成興趣,使學生能夠在具體的實踐操作過程中獲得思維能力的開發,進而使教師能夠更快、更好地達成課程教學目標。
(三)設計關聯性強的實踐性家庭作業
小學數學教師在為學生設計實踐性家庭作業時,需要讓學生在實際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深入理解和掌握當日所學的知識。對此,教師在設計具體的實踐活動方案時,可以通過一系列關聯系較強的綜合性實踐作業的設計,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融入到具體的實踐活動中,這不僅能夠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深層次的掌握和吸收,還能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
(四)設計貼近生活的實踐性家庭作業
首先,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學生設計生活化的實踐性作業,使學生能通過對身邊事物的細心觀察,發現和思考蘊藏于其中的數學問題。其次,教師可以通過調查類實踐作業的設計,讓學生在實踐調查的過程中深入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最后,教師可以結合班級內的教學情況和學生的知識水平,為學生設計貼近生活的實踐類活動,并根據學生在活動中的具體表現,給予學生相應的獎勵。這種長線型的實踐性家庭作業,不僅有利于班級良好學習氛圍的營造,還能讓學生進一步鞏固和吸收知識。[4]
四、結論
綜上所述,“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需要秉持著“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開展數學的教學活動,通過對實踐性家庭作業的精心設計,為學生布置符合他們認知水平和發展規律的趣味性、生活化的家庭作業,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提高,還能為學生提供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在有效提高學生數學綜合能力和素質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洪淑媛,張志龍.小學數學實踐性作業設計研究策略[J].新教師,2022(11):48-49.
[2]羅明春.數學實踐性家庭作業的思考與踐行[J].數學教學通訊,2021(19):87-88.
[3]孫愛娟.立足核心素養提高小學數學實踐性作業設計有效性[J].新課程導學,2022(21):56-58.
[4]陳靜燕.小學數學實踐性作業的設計研究——以六上立體幾何單元為例[D]. 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