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鑫
摘要:生活化情景在初中化學中的應用,即是將化學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通過生動的、貼近學生生活的例子和情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基于此,將探討生活化情景在初中化學中的具體應用,通過生動的案例,體現生活化情景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重要性和價值.
關鍵詞:生活化情境;解題應用;初中化學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4)11-0119-03
初中化學作為科學的一門重要學科,是學生認識自然、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徑之一.然而,對于許多初中生來說,化學常常被認為是一門抽象的、難以理解的學科,學生們往往覺得離自己的生活很遙遠.因此,如何將化學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化學的存在,成為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1].該研究結合實例,分析了生活化情景在化學中的應用,幫助學生理解生活化情境中所承載的考點.
1 依托自來水凈化情境,考查“水的凈化”
例1自來水廠凈水過程示意圖如圖1所示,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加絮凝劑的作用,是為了消毒殺菌
B.將水在過濾池處理,可以降低其硬度
C.凈水過程中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D.用戶得到的水是純凈物
解析A選項中,在水中加絮凝劑,可以吸附水中的懸浮物質,加速其溶解,并不是為了消毒殺菌,A項錯誤;B選項,過濾是將水中的難溶性物質除去,并不能夠改變水的硬度;C選項,具有吸附性的活性炭可以將水中的異味和色素去除,C選項正確;D選項,在凈水過程中,僅僅去除了水中難溶性的雜質,并未去除可溶性的雜質,所以處理后的水仍為混合物,D錯誤.
答案:C
2 依托生活常見物品,考查“溶液概念”
例2下列物質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蔗糖B. 泥土
C. 面粉D. 花生油
解析A選項,蔗糖可以溶于水,形成均一且穩定混合物,即形成溶液,所以A選項正確;B、C、D選項,泥土、面粉和花生油均不能溶于水,無法和水形成溶液,選項均錯誤.
答案A.
3 利用“溶解度”知識,解釋生活常見現象
例3分析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打開汽水(或某些含有CO2氣體的飲料)瓶蓋時,汽水會自動噴出來.
材料二:海水、河水或湖水中,都溶解了一定量的O2,但氣溫高時,養魚池中常常要設法增加水中的O2含量.如圖2所示的方法可以增大空氣與水的接觸面積,增加水中O2的溶解量.
(1)材料一說明影響氣體溶解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2)為增加水中O2的含量,你認為圖中所示方法常常出現在(填“夏季”或“冬季”).
解析問題(1)中,氣體的溶解度隨壓強的減小而減小,打開汽水瓶蓋,壓強變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減小,會出現氣體噴出的現象,故填:壓強;問題(2)中,氣體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夏季溫度高,氧氣的溶解度減小,所以為增大水中的溶氧量常將水噴向空氣,故答案填:夏季.
4 依托食物,考查“人體的重要營養物質”以及“人體中的化學元素”例4“平衡膳食要會看標簽.”某品牌巧克力標簽見表1,“營養素參考值”是指每100 g食品中營養素的含量占該營養素每日推薦攝入量的百分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食用該巧克力可有效補充能量
B. 食用10 g該巧克力可提供蛋白質0.67 g
C.食用50 g該巧克力已超過脂肪日推薦攝入量
D. 僅食用該巧克力無法滿足均衡營養的需要
解析根據該巧克力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這些營養素為人體提供能量,選項A正確;選項B中,根據題意,營養成分質量是每100 g所含營養素的質量,故食用10 g該巧克力可提供蛋白質質量是10 g×6.7 g100 g×100%=0.67 g,選項B正確;選項C中,根據題意,“營養素參考值”是指每100 g食品中營養素的含量占該營養素每日推薦攝入量的百分率,故100 g巧克力所含脂肪占脂肪攝入量的58%,則50 g該巧克力所含脂肪占脂肪攝入量的29%,故不超標準,選項C錯誤;選項D中,人體所需營養素包括蛋白質、油脂、糖類、水、維生素和無機鹽,故僅食用該巧克力無法滿足均衡營養的需要,選項D正確.
答案:C.
5 依托鋼鐵冶煉流程,考查“冶煉原理”
例5鋼鐵冶煉的部分工藝流程如圖3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用化學方程式表示赤鐵礦石冶煉成生鐵的反應原理.
(2)鋼鐵冶煉的產品是生鐵和鋼,兩者的主要區別是.
(3)在鋼水鑄件機中,高溫鋼水加工成鋼制零件時,充入氮氣的作用是 .
(4)流程的最后一道操作是涂層(即在金屬制品表面進行噴漆或搪瓷等),該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解析(1)赤鐵礦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工業上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煉鐵,化學方程式為:
Fe2O3+3CO高溫2Fe+3CO2;
(2)生鐵和鋼,兩者的主要區別是含碳量不同;
(3)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充入氮氣的作用是作保護氣,防止鐵在高溫下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
(4)該操作的主要目的是隔絕氧氣和水,防止金屬制品生銹.
6 依托航天科技,考查“金屬和金屬材料”
例6金屬及其制品是現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和工具.請用所學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用的是砷化鎵太陽能電池.鎵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4所示:
鎵原子核內質子數為,鎵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所形成的鎵離子的符號為.
(2)某同學在探究金屬與鹽溶液反應的實驗時,向鋁粉和鋅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質量的Mg(NO3)2和AgNO3混合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可得到濾渣和濾液.則反應后濾液的質量比反應前混合溶液的質量(填“增大”或“減小”);若濾渣中含有三種金屬,則此時濾液中的溶質是(填化學式).
解析(1)根據元素周期表的一格可知,元素周期表一格的左上角為原子序數,原子序數=質子數=31;質子數=各層電子數之和=31=2+8+18+x,則x=3,最外層電子數為3,小于4,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3個電子所形成的鎵離子帶三個單位的正電荷,鎵離子表示為Ga3+;
(2)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Mg>Al>Zn>Ag,向鋁粉和鋅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質量的Mg(NO3)2和AgNO3混合溶液,Mg(NO3)2不參加反應,鋁先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鋁和銀,待鋁完全反應后,鋅再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銀,根據化學方程式:
Al+3AgNO3Al(NO3)3+3Ag
可知:27份質量的鋁與硝酸銀反應生成324份質量的銀,固體質量增加,溶液質量減少,根據化學方程式:
Zn+2AgNO3Zn(NO3)2+2Ag
可知:65份質量的鋅與硝酸銀反應生成216份質量的銀,固體質量增加,溶液質量減少,故充分反應后溶液質量減小;若濾渣中含有三種金屬,則三種金屬分別是銀、鋅和鋁,說明硝酸銀量不足,只有鋁與硝酸銀反應,鋅未參加反應,則此時濾液中的溶質是硝酸鎂與硝酸鋁,化學式為:Mg(NO3)2和Al(NO3)3.
7 結束語
生活化情境試題強調化學知識的實際應用,而非死記硬背.試題通常需要學生運用所學的化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具有很強的啟發性和探究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盡量將化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提高化學教學的實效性,使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
參考文獻:
[1] 孫張鵬.初中化學情境生活化教學研究[J].學周刊,2022(12):74-76.
[責任編輯:季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