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翔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開始關注和嘗試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式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的教育模式,其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本文將從內容意義、應用策略等方面入手,探討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探究式教學法的策略,以期為初中數學教學改革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探究式教學法;應用策略
數學教學與其他教學不同,其涉及很多抽象的內容,只有學生吃透所學知識并加以利用,才能夠算是真正地掌握了知識.而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往往只是通過講解幫助學生淺層理解了相關內容,導致學生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不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對最終的教學效果造成了不良影響.因此,教育部門提出教師應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探究式教學法的策略.下面針對這一要求進行了深入研究,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應用.
1 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內容意義
1.1 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內容
探究式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的創新、高效的教學模式[1].這種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的主動性和探究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在探究式教學模式中,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方式,自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掌握知識、提高能力.教師的作用主要是引導和輔助學生,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和支持,協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
探究式教學模式不僅包含書本知識教學,同時還包含核心能力培養以及思想品德塑造等.它的教學步驟大致包括情境創設、啟發思考、小組探究、協作交流以及總結提升.其可以應用于不同學科的教學中,能夠有效改善學生的學習效果,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這種教學模式也需要教師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法.
1.2 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意義
探究式教學模式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培養創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義,是當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2].首先,探究式教學模式以問題為導向,通過引導學生探究問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培養自主性和自我學習能力.其次,探究式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的培育,通過引導學生探究問題,訓練他們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再次,探究式教學模式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和理解,通過引導學生探究問題,使他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深入理解知識,并能夠更好地掌握和應用所學知識.再次,探究式教學模式通常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討論和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提高他們的社交能力和溝通技巧.最后,探究式教學模式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具備更高的教學水平和更豐富的知識儲備,同時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促進教師角色的轉變和教學水平的提高.
2 探究式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2.1 營造探究氛圍,激發學生興趣
營造探究氛圍、激發學生興趣是探究式教學模式的重要前提和基礎.只有在一個充滿探究氛圍的環境中,學生才能夠積極參與、主動思考、勇于探索,從而培養出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3].因此,教師在探究式教學模式中,應該注重營造良好的探究氛圍,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讓他們在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
例如 在進行一元二次方程的學習的時候,教師就需要明確,良好的氛圍對于學生探究探索而言有著積極意義,所以,要有意識地創造探究機會,讓學生帶著熱情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從不同角度進行探究探索.同時,考慮到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法,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探究問題.首先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已知方程(k-1)x2+2x+1= 0存在實數解,k有著怎樣的條件的時候,這個算式才能成立?學生在看到這樣的問題的時候可以結合前面學過的知識,在腦海中產生一定的想法,教師此時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自己的想法進行分享.在進行思維碰撞的時候,學生能夠產生新的看法、思想,可以通過討論得出如下答案:k≤2的時候.此時,學生會提出新的想法,如果這個算式中的k=1,那么這個算式是否還成立?在這種情況下,小組成員的思維又可以運轉起來,對這個問題進行深層次的探究,最終得出這樣的答案:k不等于1的時候這個算式成立.
在小組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充分體現出來,每個人都能發表自己的意見與看法,從不同的角度入手解決問題.與此同時,學生的思維能夠呈現發散狀態,做到知識的深入理解及分析.
2.2 走出固式思維,強化探究能力
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注重知識的傳授和公式的運用,而忽略了學生探究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4].這導致了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常常固守于已有的思維模式,缺乏靈活運用知識和創新思考的能力.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探究式教學法逐漸被引入到初中數學教學中.在實施探究式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探究時間,讓學生能夠感受其獨有的樂趣,快樂地進行學習.
例如 在教學反比例函數圖像與性質的時候,教師就需要將多媒體設備利用起來,帶領學生去回顧前面學過的知識:—次函數、反比例函數;其次,教師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讓學生能夠將一次函數的特點利用起來,對反比例函數圖像的特點進行探究,與此同時,可以給予學生相應的提示——要將圖像繪制重視起來,考慮取值范圍.基于此,學生能夠做到對反比例函數的性質的深入分析、有效探究,可以在總結的過程中表達自己的看法,利用數學語言進行描述,進而具備較強的數學核心素養;最后教師需要將自身引導作用發揮出來,讓學生能夠做到新舊結合,對生活中遇到的相似的問題進行處理、解決.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夠得到有效地拓展.除此之外,教師要借助探究活動,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可以運用于不同的情況下,而且應用的時候有著很多的變化,而且同一類問題可能有多種解決方法,所以要進行不斷地思考及探究.潛移默化中,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能夠得到培養.
由上述內容可以看出,探究式教學法可以讓學生發散數學思維,可以充分地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為學生更好地成長與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2.3 重視新知探究,培養合作能力
初中數學是數學學習的重要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在這個階段,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顯得尤為重要.探究式教學法是一種符合初中生思維特點的教學方法,它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活動,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創新思維.
例如 在教學多邊形內角和的時候,教師就需要帶領學生推理多邊形的內角和與外角和的相關公式.由于其對于學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所以,教師必須選用適合的合作探究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發現知識之間的聯系,構建科學完善的知識結構.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小組合作法利用起來,帶領學生對多邊形的內角和的定義進行探索,讓學生在該過程中產生一定的想法.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想法和觀點的匯總以及收集,讓學生對存在爭議或者說相同的問題進行探究、解決,統一本組的結論.最后,結合不同討論方式,一名組員提出運用畫外角的方式來求內角,而且進行了實踐.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站在不同的角度上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可以形成一題多解的意識.
在合作探究中,學生能夠發現團隊合作的重要意義,在今后遇到問題的時候,主動尋求他人的幫助.
2.4 融入生活元素,進行探究實踐
初中數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然而,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往往只注重理論的講解和公式的運用,而忽略了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這使得學生難以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也難以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探究式教學法強調學生的主動性和探究性,注重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活動,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 在教學與三角函數有關的知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融入一些生活元素,通過探究實踐幫助學生對相關內容產生深刻的認知.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尋找生活中與三角函數有關的元素,如太陽角度、影長、樓間距等,并讓學生了解這些元素與三角函數的關系;其次,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創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探究.例如,在講解三角函數的性質時,可以引入建筑設計中的角度和長度的關系,讓學生通過實際問題的探究來理解三角函數的性質和應用;再次,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實踐性的任務,讓學生通過完成任務來理解和掌握三角函數的知識.例如,可以讓學生測量校園里某個建筑物的影長和樓間距,并計算出相應的角度,運用三角函數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第四,教師可以通過組織數學活動來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實踐.例如,可以組織一些三角函數競賽、三角函數游戲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運用三角函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利用信息化工具進行探究學習,例如,通過互聯網查找相關資料、利用數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等.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三角函數的知識,同時也可以提高他們的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總之,在三角函數有關的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中融入生活元素進行探究實踐,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三角函數的知識.
2.5 制定數學問題,開展探究教學
制定數學問題是探究式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好的數學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引導他們進行深入探究.因此,在探究教學中,制定合適的數學問題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況下,數學問題的制定應該具有層次性,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逐步提高難度和要求.問題應該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進行分層設計,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探究過程中來.
例如 在教學圓的知識的時候,教師就需要提前對相關內容進行分析及研究,了解其重難點,并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問題帶領學生進行探究,從而提高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先引入圓的概念和基本性質,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圓、圓的特點和圓的基本要素.通過講解和演示,讓學生掌握圓的半徑、直徑、周長、面積等基本概念和性質;然后,教師可以制定一些與圓有關的數學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例如:圓的周長如何計算?圓的面積如何計算?圓有哪些對稱性?如何畫出一個圓?這些問題可以引導學生探究圓的性質和應用,促進他們對圓的理解和掌握.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實驗操作等活動,讓學生通過這些活動探究問題的解決方案.例如,可以讓學生用紙片制作一個圓形的物體,并測量它的周長和面積,從而探究圓的性質和應用;最后,教師可以對學生的探究活動進行總結和評價,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圓的知識.例如,可以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并進行評價,同時也可以對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評價.通過對學生的總結評價,可以促進他們對圓的理解和掌握,同時也可以提高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總之,制定適合學生水平和興趣的問題,引導他們進行探究式學習,可以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所以教師需要樹立正確意識,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探究式教學法的應用.
參考文獻:
[1]劉須敬.探究式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大世界(下旬),2019(12):70-71.
[2]柴彥,李金橋.探究式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考試周刊,2019(97):72-73.
[3]梁銳.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的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9(22):25-26.
[4]郭亮村.探究式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探究[J].考試周刊,2019(94):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