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寧 郭超萍
摘要:目的 探討兒童斜視矯正圍手術期護理中個性化心理護理的應用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0年2月~2023年2月與我院就診的100例斜視矯正患兒臨床資料,依據圍手術期護理方法分為個性化心理護理組和常規化心理護理組,每組50例。比較兩組心理狀態、眼壓、視力、疼痛程度、治療依從性和家長滿意度。結果 個性化心理護理組患兒焦慮、緊張、恐懼、疾病不確定感占比均低于常規化心理護理組(P<0.05)。個性化心理護理組患兒眼壓、疼痛評分均低于常規化心理護理組,視力、治療依從性評分均高于常規化心理護理組(P<0.05)。個性化心理護理組患兒家長滿意度高于常規化心理護理組(P<0.05)。結論 個性化心理護理應用于兒童斜視矯正圍手術期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兒心理狀態,降低眼壓,減輕疼痛,提高患兒治療依從性。
關鍵詞:兒童斜視矯正;圍手術期;個性化心理護理;心理狀態;眼壓;視力
兒童是斜視的高發人群,在眼科較為常見。近年來,斜視發病率日益提升,危害了患兒眼部發育,對其外在形象造成了不良影響[1]。斜視矯正術是臨床主要治療方法,具有明顯的效果,但由于兒童具有低下的遵醫行為能力與自我約束力,同時在面對陌生環境時極易產生恐懼感,術后可能會疼痛劇烈、無法視物,這些均會加重患兒應激反應,從而促進一系列不良情緒的產生,對臨床順利實施護理措施造成不良影響[2]。個性化心理護理依據不同患兒的心理特征,對其負性情緒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然后將個體化心理護理提供給患兒,能夠對其心理狀態進行改善,為患兒康復提供有利條件[3]。本研究回顧性分析2020年2月~2023年2月與我院就診的100例斜視矯正患兒臨床資料,探討兒童斜視矯正圍手術期護理中個性化心理護理的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20年2月~2023年2月與我院就診的100例斜視矯正患兒臨床資料,依據圍手術期護理方法分為個性化心理護理組和常規化心理護理組,每組50例。個性化心理護理組女23例,男27例;平均年齡(15.23±2.46)歲;斜視類型:垂直斜視17例,非調節性內斜12例,部分調節性內斜7例,先天性斜視7例,共同性斜視7例。常規化心理護理組女24例,男26例;平均年齡(15.65±2.28)歲;斜視類型:垂直斜視16例,非調節性內斜11例,部分調節性內斜8例,先天性斜視8例,共同性斜視7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均符合斜視的診斷標準[4];均經斜視角檢查、屈光檢查、眼外觀檢查等確診。排除標準:有其他系統疾病;存在手術禁忌癥。
1.2 方法
1.2.1 常規化心理護理組
術前對患兒及家長進行健康教育,指導患兒體位、用藥、飲食等;術中依據斜視矯正術流程對手術實施進行配合,依據患兒癥狀、主訴,將有針對性的護理提供給患兒;術后對患兒生命體征進行密切觀察,對并發癥的發生進行積極預防。
1.2.2 個性化心理護理組
(1)術前心理護理:術前采用艾森克人格問卷對患兒的人格特質進行詳細測評,從其性格愛好、基本情況等多方面記錄,用溫和的語氣詢問,對分數進行準確統計,然后依據分數將個性化心理護理方案制定給不同人格特質的患兒。如果患兒為內外向型,則積極與其交流,適當鼓勵患兒,使其對治療進行主動配合,并將玩具提供給患兒,讓家長陪伴其一同向手術室進入。如果患兒為精神質,則積極關愛患兒,對其行為與心理變化進行時刻觀察,使患兒的需求得到盡可能的滿足,對和其爭執的現象進行嚴格避免。如果患兒為神經質,則耐心與其交流,將疾病相關知識講解給患兒及家長,并將手術流程說明、成功手術案例給患兒及家長,督促患兒家長多陪伴患兒,也可以將兒童故事書、玩具等提供給患兒,從而將其注意力分散。
(2)術中心理護理:在患兒向手術室進入后,對其應用安定藥物,以緩解緊張感。多用鼓勵性語言肯定患兒,并用加油動作肯定患兒,使其有效配合,為麻醉進行提供有利條件。術中對患兒的生命體征進行密切關注,及時采取個體化的措施加以處理。
(3)術后心理護理:術后依據麻醉藥復蘇時機,應及時為患兒鎮痛,保持輕柔的護理動作,鼓勵患兒用力呼吸,允許家長在病房陪伴患兒,使其情緒保持穩定。督促患兒多臥床休息,將擺動頭部的次數減少。
1.3 觀察指標
隨訪1個月,比較兩組心理狀態、眼壓、視力、疼痛程度、治療依從性和家長滿意度。心理狀態包括焦慮、緊張、恐懼、疾病不確定感。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評估,總分0~10分,分數越高表示疼痛越劇烈。治療依從性采用治療依從性量表評估,0~100分,分數越高表示依從性越好[5]。家長滿意度分為不滿意、較滿意和很滿意。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8.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心理狀態比較
個性化心理護理組焦慮、緊張、恐懼、疾病不確定感占比均低于常規化心理護理組(P<0.05)。見表1。
2.2 兩組家長滿意度比較
個性化心理護理組家長滿意度為92.00%,高于常規化心理護理組的76.0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眼壓、視力、疼痛程度、治療依從性比較
兩組護理前眼壓、視力、疼痛評分、治療依從性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個性化心理護理組護理后眼壓、疼痛評分均低于常規化心理護理組,視力、治療依從性評分均高于常規化心理護理組(P<0.05)。見表3。
3討論
兒童斜視矯正術具有較短的時間,但是需要精準操作,術中需要對患兒進行全身麻醉,完全制動。由于患兒缺乏成熟的年齡,因此極易有焦慮、恐懼等負性情緒產生,對患兒預后造成不良影響。常規化心理護理通常采用模式化心理護理,沒有給予患兒的人格特質以充分重視,缺乏理想的護理效果[6]。個性化心理護理具有針對性,能夠對患兒的積極行為與正性情緒進行正確引導,充分重視其人格特質,提高護理專業化和個性化。
有研究表明[7],與常規化心理護理相比,個性化心理護理更能降低斜視患兒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提升其遵醫行為優良率和家長護理滿意度。也有研究表明[8],個性化心理護理兒童斜視矯正術患兒,能夠使患兒的心率和血壓保持穩定,對其焦慮情緒進行改善,將患兒的遵醫行為提升,為其術后盡可能快地恢復提供有利條件。本研究結果表明,個性化心理護理組患兒的焦慮、緊張、恐懼、疾病不確定感占比均低于常規化心理護理組,說明個性化心理護理能夠對斜視兒童的心理狀態進行改善,為患兒康復提供有利條件。個性化心理護理核心為患兒的人格特質,并據此制定與患兒特性相符的個性化心理護理措施。此外,個性化心理護理組患兒眼壓、疼痛評分均低于常規化心理護理組,視力、治療依從性評分均高于常規化心理護理組。個性化心理護理在術前訪視中,依據患兒身心特征個體化疏導其負性心理,能夠對患兒術前心理狀態進行調整,提高其治療依從性,為臨床順利開展手術治療提供有利條件。本研究結果還表明,個性化心理護理組患兒家長滿意度高于常規化心理護理組。個性化心理護理強調術前心理護理的強化,護理人員采用專業交流技巧與患兒進行個體化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充分體現人文關懷,從而有效提高護理質量。
綜上所述,個性化心理護理應用于兒童斜視矯正圍手術期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兒心理狀態,降低眼壓,減輕疼痛,提高患兒治療依從性。
參考文獻
[1]劉丹.學齡前兒童斜視矯正圍術期實施個性化心理護理干預的價值研究[J].黑龍江醫學,2021,45(18):1944-1945,1948.
[2]曾德蘭,鄧琳琳.學齡前兒童斜視矯正圍術期個性化心理護理的效果[J].廣西醫學,2019,41(15):1997-1999.
[3]謝天嬌,張秀麗.個性化心理護理在學齡前兒童斜視矯正圍術期的應用效果[J].醫學美學美容,2022,31(11):93-95.
[4]李靜南.圍手術期心理護理在斜視兒童中的應用[J].現代診斷與治療,2021,32(1):141-142.
[5]張楚華,余秀迎,李德華.全程護理干預聯合心理護理干預在學齡兒童斜視手術的應用價值[J].貴州醫藥,2019,43(1):146-149.
[6]舒婭,何呂福,王曉華.兒童斜視術后復視對生活質量的影響及護理措施[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6,22(25):3607-3608,3609.
[7]薛朝華,羅漢萍,羅婧,等.斜視患兒個性特征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9,15(29):3008-3009.
[8]張敬維,韓梅,關穎,等.兒童斜視手術護理[J].中外醫學研究,2010,8(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