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紅年
摘 要 以統編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教學為例,探究核心素養下初中語文大單元教學的教學組織與實施辦法。要做好課文選擇與分析、設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做好教學任務的設計整合跨學科內容,最大限度發揮大單元教學的作用,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關鍵詞 核心素養? 大單元教學? 教學組織? 實施辦法
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教育教學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它強調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要求教育目標更加多元和全面。在這一背景下,當下很多初中學校已經開始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了。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語文大單元教學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要想切實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語文教師需要認真研究,積極實踐,需要不斷探索、總結出大單元的教學組織與實施辦法。
一、做好課文選擇與分析
在選擇課文時,需要考慮文學作品的內涵、情感表達、哲理意義以及與學科間的融合,使其具有廣泛的教育價值。這里以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為例進行分析,具體包括了朱自清《背影》、茅盾《白楊禮贊》、嚴文井《永久的生命》、羅素《我為什么而活著》以及汪曾祺《昆明的雨》。這些課文涵蓋了家國情懷、生命力量、人生意義和自然美等多個方面的主題,具有較高的教育價值。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深入分析這些課文,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和討論,培養他們的情感態度、審美情趣和跨學科思維能力,使學生在文學欣賞中獲得更全面的素養提升。
二、設定合理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設定是初中語文大單元教學設計的核心,大單元教學要明確學生在情感態度、文學知識和綜合能力等方面的發展目標。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中,通過《背影》和《白楊禮贊》教學,要突出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和對生命的敬畏。具體目標包括:①增強學生對親情、家國的情感體驗和責任感;②增強學生對生命的敬畏和對堅韌不拔的生命力量的理解;③引發學生對親情、家國情懷和生命的哲學思考。
在文學知識積累方面,通過《永久的生命》《我為什么而活著》和《昆明的雨》教學,幫助學生積累文學知識,包括文學作品的主題、風格、文學技巧等。具體目標包括:①掌握不同文學作品的主題,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②分析文學作品的修辭手法、敘事結構、語言運用等方面的特點;③培養學生對文學作品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
在閱讀與表達能力培養方面,通過課文的閱讀和分析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通過寫作和演講訓練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具體目標包括:①提高學生的文學閱讀理解能力,包括抓住文本中的關鍵信息、理解作者的觀點和情感;②培養學生的寫作技能,使其能夠進行創意寫作;③提高學生的演講表達能力,使他們能夠清晰、有邏輯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情感。
三、做好教學任務的設計
1.閱讀分析與討論
在閱讀分析與討論中,要引導學生深入研讀課文,探究文本情感、主題和文學技巧,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文學鑒賞能力。教學《背影》,引導學生探討父子情深的感人場景,分析作者運用意象、比喻等手法表達情感的技巧。教學《白楊禮贊》,引導學生思考生命的頑強與對責任的堅持,探討作者運用反復、隱喻等手法傳達主題的方式。通過閱讀分析與討論,加深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和辯證思考能力。
2.創意寫作與演講
在初中語文大單元教學中,開展創意寫作與演講訓練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表達能力。寫作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以所學課文為范本進行創意寫作。例如,以“永久的生命”為題材,要求學生寫一篇對生命的理解和體驗的文章,注重表達生命的堅韌和珍貴。在演講環節,要求學生展示分享各自的作品,激發寫作自信心。通過創意寫作和演講訓練,深化對課文的理解,提高寫作和演講技能。
3.小組合作項目
小組合作項目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和實際運用能力。在小組合作項目中,應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然后讓每個小組選擇一篇課文,設計一個小組項目。以《昆明的雨》教學為例,引導學生設計一個多媒體展示項目,探討昆明的雨水如何影響當地人們的經濟活動與文化活動。在項目設計中要求學生加強調查研究和團隊合作,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實際運用能力。
四、整合跨學科內容
1.語文與歷史學科的整合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中,語文與歷史相整合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和深入的學習體驗。以《白楊禮贊》為例,本文不僅僅是一篇散文佳作,同時有豐富的歷史內蘊。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時期,國民黨反動派消極抗日,積極反共,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軍民團結戰斗的精神風貌深深感染了作者。因此,教學《白楊禮贊》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閱讀課文,然后引導學生搜集資料,深入了解本文所反映的特定歷史時期的中國社會狀況。借助歷史學科知識的不斷積累、豐富,再回頭閱讀分析《白楊禮贊》一文,學生不僅能夠學習、掌握文章的象征手法和構思技巧,還能更深刻地理解、感悟白楊樹生命力的頑強和堅韌,能夠結合作者創作的歷史背景深刻理解、感悟白楊樹的象征意義,理解、感受抗日軍民堅韌頑強、團結戰斗的精神和意志。在語文與歷史學科的整合下,可以加深學生對白楊樹的文化內蘊的理解,這種跨學科整合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全面地理解文學作品,同時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
2.語文與藝術學科的整合
在初中語文大單元教學中,語文與藝術學科相整合可以為學生提供綜合性和多元化的學習體驗。以《昆明的雨》為例,文章以雨水為背景,描繪昆明雨后的景色和人們的生活狀態。學生不僅能夠體驗到作者汪曾祺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特的藝術表達方式,還能夠感受到文學與藝術的緊密聯系。
在語文與藝術學科的整合中,可以讓學生把握作品中的意象和情感,進行繪畫、音樂、舞蹈等藝術形式的創作。例如,讓學生根據《昆明的雨》中的描寫,用水彩畫繪制昆明雨后的城市景色,表現出文中所傳達的寧靜和美好;或者讓學生通過演奏樂曲傳達雨水帶來的寧靜與和諧。這種跨學科的整合不僅拓寬了學生的藝術視野,還培養了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創造性表達能力。
在語文與藝術學科的整合教學中,還可以讓學生分析藝術作品,探究藝術家的創作意圖和藝術表現形式,從而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藝術元素。例如,引導學生分析一幅與《昆明的雨》情感相近的繪畫作品,探討畫家用何種色彩、線條和構圖表現雨水的美感,從而加深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和欣賞。可見,通過語文與藝術學科的整合,學生能夠全面深入地理解文學作品,豐富藝術修養,培養自身的綜合素養和創造性思維。
綜上所述,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教師可以采用任務型教學設計開展語文大單元教學。通過閱讀分析與討論、創意寫作與演講、小組合作項目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作者通聯:江蘇鹽城市阜寧縣明達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