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
【摘要】小學數學閱讀指導旨在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理解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自信心,促進學生核心素養與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基于此,文章從核心素養的視域出發,闡述了小學數學閱讀指導的意義和途徑,探討了小學數學閱讀指導途徑與實踐策略,以期提高小學數學閱讀教學效果.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閱讀;指導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成為教育的重要目標.數學閱讀是學習數學的重要途徑之一,其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為了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我們要優化和改進小學數學閱讀指導策略,從而豐富學生的數學閱讀體驗,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興趣,有效推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
一、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數學閱讀指導的意義
(一)有利于增強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
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數學閱讀指導有利于增強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一方面,數學閱讀指導鼓勵學生主動閱讀和探索數學知識,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將學會獨立獲取信息、解決問題和深入學習的方法,有利于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數學閱讀指導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開闊學生的視野,有利于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的重要性和實用性.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理解能力
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數學閱讀指導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理解能力.一方面,數學語言具有精確性和邏輯性,通過數學閱讀指導,學生能夠逐漸熟悉和理解數學語言的表達方式,學會解讀數學符號、圖表和公式;另一方面,數學閱讀指導不僅關注數學知識的傳授,還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能夠幫助學生學會瀏覽、提取關鍵信息、推理和歸納等閱讀技巧,從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理解能力.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與問題解決能力
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數學閱讀指導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與問題解決能力.一方面,數學閱讀指導需要學生將具體的數學問題轉化為抽象的數學模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學會從具體問題中提取關鍵信息,并運用數學語言和符號進行表達和推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另一方面,數學閱讀指導要求學生進行邏輯推理和分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將學會分析數學文本中的邏輯關系,運用邏輯推理解決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此外,數學閱讀指導還可以幫助學生學會選擇合適的解題方法,靈活解決問題,掌握不同的問題解決策略,有利于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數學閱讀指導的途徑
(一)明確閱讀目標與任務
在小學數學閱讀指導中,教師的首要任務是幫助學生明確閱讀目標與任務,讓學生在閱讀前了解自己需要從閱讀中獲得哪些信息,以及通過閱讀能夠培養哪些能力等.這有助于學生有目的地進行閱讀,從而提高閱讀效率.對此,教師可以在閱讀前向學生介紹閱讀材料的背景和主題,讓學生對所要閱讀的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閱讀的目的和任務.例如:“通過閱讀這篇文章,我們可以了解什么數學知識?”“我們可以學習到哪些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需要注意哪些關鍵詞和概念?”
(二)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
材料是小學數學閱讀指導教學中的重要輔助與載體.基于閱讀指導目標與任務的確立,教師需要選擇合適的數學閱讀材料,輔助與推進數學閱讀指導教學的進展.對此,教師需要基于學生的年齡、數學水平和閱讀能力選擇閱讀材料.例如: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可以選擇簡單的數學故事、圖畫書或兒歌等;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可以選擇一些具有挑戰性的數學問題、圖表或案例分析等,以此滿足不同學生的閱讀學習需求.同時,教師需要基于學生的數學水平來選擇閱讀材料:如果學生的閱讀能力較弱,那么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簡單的閱讀材料,并提供一些閱讀技巧和方法的指導,以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如果學生的閱讀能力較強,那么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具有挑戰性的閱讀材料,以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三)引導學生進行有效閱讀
閱讀過程是讓數學閱讀指導教學真實發生、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教師需要基于學生的數學閱讀水平,引導學生采用一些有效的閱讀策略:在閱讀之前,可以指導學生快速瀏覽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和結構,幫助學生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了解,為后續的閱讀理解打下基礎;在閱讀過程中,可以指導學生不斷地提出問題,以幫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文章,并通過提問,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閱讀,提高閱讀理解的深度和廣度;閱讀完文章后,可以指導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話總結文章的主要內容,幫助學生梳理文章的結構和要點,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采用這些閱讀策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有序、有效地閱讀材料、理解材料,并學會思考,從而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
三、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數學閱讀指導的實踐策略
(一)設立問題,引導閱讀思考
教師可以在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理解閱讀材料,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提取關鍵信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在閱讀前,教師可以通過展示與閱讀材料相關的圖片、視頻或故事,引發學生的興趣,并提出問題,如“你認為這個故事與數學有什么關系”等.以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時、分、秒”單元的學習為例,教師可以展示一些時鐘圖片或使用時鐘模型,引發學生的探索興趣,并提出問題:“你知道時鐘上的數字和指針分別代表什么嗎?”在閱讀中,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理解閱讀材料,如“在這個故事中,主人公遇到了什么數學問題?他們是如何解決的”等.在“時、分、秒”單元的課本內容閱讀中,教師便可以以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理解閱讀材料.例如:“在這個故事中,主人公在一天中做了哪些事情?每項活動所花費的時間是多少?”在閱讀后,教師可以通過提問來檢驗學生的理解和提取關鍵信息的能力,如“故事中的數學問題是如何解決的?這個解決方法在現實生活中有什么應用”等.在閱讀完“時、分、秒”這一單元的相關材料后,教師可以提問:“故事中的時間單位有哪些?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什么?”
(二)結合圖示,輔助閱讀理解
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圖示將抽象的數學概念和關系轉化為直觀的圖像,幫助學生理解和表達,使抽象的數學內容更加直觀和易于理解.
例如,在教學柱狀圖、折線圖等統計圖表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圖表,理解圖表中的數據和信息.以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單元的學習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柱狀圖、折線圖等統計圖表,并提供一份關于班級學生身高的柱狀圖,據此提出問題:“哪個身高范圍的學生最多?”在學習幾何圖形時,教師可以利用圖形幫助學生理解和表達數學概念.以三角形的性質的學習為例,教師可以展示不同類型的三角形,并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它們的特征,學生則可以通過閱讀圖形,理解三角形的定義、內角和、外角等概念.此外,在解決數學問題時,教師可以利用示意圖幫助學生理解問題中的數量關系.例如,在解決行程問題時,教師可以繪制簡單的示意圖,展示兩個物體的相對位置和移動方向,學生則可以通過閱讀示意圖,直觀地理解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預測指導,強化閱讀思維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預測閱讀材料中的內容,從而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輔助學生理解閱讀材料.
以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比大小”單元的學習為例,教師可以通過數學故事引導學生進行預測,講述一個關于動物比大小的故事.在故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預測哪種動物會贏得比賽.例如講述到動物們開始投票的故事情節時,有些動物認為大象肯定會贏得比賽,因為它的身體如此巨大;而有些動物則覺得小老鼠雖然小,但也有可能獲勝.對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預測:“同學們,你們認為誰會贏得比賽呢?是大象還是小老鼠?”學生們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紛紛表達自己的觀點.有的學生說:“大象那么大,肯定能贏!”而有的學生則持不同意見:“小老鼠雖然小,但它很靈活,也許能找到方法贏得比賽.”接下來,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那么,你們能想到一些可能影響比賽結果的因素嗎?”學生們開始積極思考,并提出一些可能的因素,如大象的力量、小老鼠的智慧等.通過這個故事和預測活動,學生們的思維被有效激發,同時對比較大小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不僅學會了比較大小的方法,還意識到大小并不是唯一決定勝負的因素,還需要考慮其他因素.
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設立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閱讀預測.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多邊形的面積”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預測解決問題的方法,如“如何計算一個不規則形狀的草坪面積”.通過預測,學生的數學思維得以激發,并在實際情境中促進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應用.
(四)總結歸納,提高閱讀能力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閱讀材料中的信息進行歸納和總結,幫助學生提取關鍵信息,理解數學概念和方法,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在閱讀數學材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圖表來歸納和總結信息.例如在學習數據統計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關于班級同學身高的數據表格,并要求學生根據表格繪制柱狀圖或折線圖,利用圖表直觀地展示數據的分布和趨勢.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繪制概念圖進行歸納和總結.例如在學習幾何圖形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關于不同幾何圖形的定義和性質的材料,并要求學生繪制概念圖,將不同圖形之間的關系用圖形和文字表示出來.在閱讀數學材料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對比來歸納和總結信息.例如在學習分數的大小比較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關于不同分數大小比較方法的材料,并要求學生對比不同方法的優缺點,總結出最適合某道題目的比較方法.此外,對于一些數學概念或方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故事進行歸納和總結.例如在學習數學中的“植樹問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一個關于植樹的故事,并要求學生根據故事內容總結植樹問題的解決方案等.
四、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數學閱讀指導的建議
(一)注重學生的閱讀反饋與評價
在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小學數學閱讀指導中,教師需要特別注重學生的閱讀反饋與評價,這不僅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還能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效果.首先,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對學生的閱讀進行評價,包括口頭評價、書面評價、小組討論評價等,在課堂上及時給予學生肯定和鼓勵以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評估學生對閱讀內容的掌握程度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和合作等.其次,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閱讀過程和方法.例如,學生是否能夠運用有效的閱讀策略,如預測、歸納、推理等;是否能夠理解和分析數學問題;是否能夠將閱讀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等.通過對學生閱讀過程的觀察和評價,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改進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效率.
(二)注重學校的資源與環境建設
環境是教育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應注重數學閱讀環境與資源的創建,并通過提供豐富的資源和組織多樣化的活動,為學生創造一個積極的數學閱讀環境,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激發學生對數學的熱情.一方面,學??梢詾閷W生提供豐富多樣的數學閱讀資源,包括建立一個設備齊全的圖書館,館藏各類適合不同年齡段的數學書籍、期刊和雜志等,還可以設立專門的數學閱讀角,擺放與數學相關的故事書、科普讀物等,為學生提供一個舒適的閱讀環境.另一方面,學??梢越M織各種有趣的數學閱讀活動,比如舉辦讀書分享會,讓學生有機會分享自己讀過的有趣的數學書籍或文章,并交流閱讀心得等;學校還可以組織數學故事比賽,鼓勵學生自己創作和講述數學故事,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從而營造出濃厚的數學閱讀氛圍,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結 語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小學數學閱讀指導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可以通過明確閱讀目標和任務、選擇適當的閱讀材料、引導學生進行有效閱讀等策略,幫助學生提高數學閱讀理解能力,培養數學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增強數學學習興趣和自信心,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朱麗婷.小學數學閱讀教學實施策略研究[J].山西教育(教學),2024(2):29-30.
[2]晉芳珍.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路徑分析[J].試題與研究,2024(4):76-78.
[3]張燕.培養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思考[J].考試周刊,2024(4):75-79.
[4]張劍.小學生數學深度閱讀能力培養路徑探討[J].新課程研究,2023(31):111-113.
[5]楊華山.讓“閱讀”成為小學數學教與學的新方式[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3(29):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