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廣云 王沙沙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核心素養成為當前教育領域的熱門話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量感作為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旨在探討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數學量感培養的實踐與思考,通過分析當前小學數學量感培養存在的不足,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以期為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 小學數學 量感培養 問題與策略
一、引言
在新時代背景下,教育領域對核心素養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量感作為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學生對事物的可測量屬性以及大小關系的直觀感知,包括對物體輕重、多少、大小、厚薄等屬性的感受。量感的培養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解決數學問題,提高數學綜合素質,為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基礎。[1]
二、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數學量感培養問題思考
(一)量感培養意識不足
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著對量感培養重視不足的問題。部分教師未能充分認識到量感在數學學習和實際問題解決中的重要性,導致在實際教學中偏重于數學知識的傳授和技能訓練,而忽視了對學生量感的培養。這種教學傾向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還使學生在面對實際問題時缺乏必要的感知和解決能力。量感不僅是理解事物可測量屬性和大小關系的基礎,更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缺乏對量感的正確理解,學生難以把握問題的本質,也就難以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此外,部分教師對量感培養的內涵和目標理解不清,將其簡單等同于提高測量和計算能力,忽略了量感在培養數學思維、空間觀念和創新意識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這種片面理解限制了量感培養的途徑和方法,影響了學生數學素養的全面提升。因此,教師需要加強對量感培養的認識和理解,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量感培養方法單一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采用的量感培養方法過于單一,通常通過習題練習來提高學生的測量和計算能力,以期達到培養量感的目的。這也是小學數學量感培養中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這種方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的量感水平,但卻存在著明顯的局限性。首先,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缺乏多樣性和趣味性,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學生在枯燥乏味的習題練習中很容易產生畏難情緒,這不僅影響了學習效果,也不利于量感的長期發展。其次,這種方法過于注重技能訓練而忽視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陷入機械記憶和模仿的困境,無法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的本質和內在聯系。最后,這種方法還容易導致學生的學習負擔過重,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
(三)缺乏有效評價手段
在小學數學量感培養過程中,缺乏有效的評價手段是另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由于缺乏有效的評價手段,教師和學生無法及時了解量感培養的實際效果,也無法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調整和改進。這不僅影響了量感培養的質量和效率,也制約了學生數學素養的全面提升。因此,建立科學、全面、有效的評價體系是提升小學數學量感培養效果的關鍵所在。這個評價體系應該既關注學生的知識技能掌握情況,又注重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等核心素養的發展情況;既采用傳統的評價方式,又結合課堂觀察、作品展示、口頭報告等多種評價方式進行綜合評價;既關注學生的終結性評價結果,又注重學生的過程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評價在促進學生學習和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三、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數學量感培養實踐策略
(一)提高量感培養意識
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提高量感培養意識是首要的策略。量感作為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理解數學概念、解決實際問題具有基礎性作用。然而,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忽視了量感培養,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教師必須首先提高自身的量感培養意識。這就要求教師深入理解核心素養的內涵,認識到量感培養在數學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教師應明確,量感不僅關乎學生的數學知識掌握,更關乎他們的思維發展和問題解決能力。[2]因此,在教學設計和實施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地融入量感培養的元素,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量感的魅力。同時,學校也應加強對核心素養和量感培養的宣傳和教育。這可以通過組織專題培訓、開展教學研討、分享成功案例等方式實現。通過這些活動,教師可以相互學習、交流經驗,共同提高量感培養的意識和能力。此外,學校還可以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鼓勵教師在教學中注重量感培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有利條件。[3]
(二)創新量感培養方法
要解決小學數學量感培養方法過于單一的問題,創新教學方法至關重要。以往的教學方法往往只重視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卻忽略了對學生量感的培養。因此,教師需要嘗試新的教學方法,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動力。實物操作、模擬場景和游戲化教學都是培養學生量感的有效途徑。通過實物操作,學生可以直觀地感受和理解數學中的量感;模擬場景則能幫助學生將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提高他們的應用能力;游戲化教學則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數學,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設計有趣的數學問題。這些問題應圍繞量感培養的目標,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的實際應用。這樣,學生不僅能學習數學知識,還能在實踐中培養量感,提升數學素養。[4]
(三)完善量感評價體系
完善量感評價體系對于小學數學教育至關重要,因為過去單一的評價體系已無法適應現代教育的要求。為了更全面地衡量學生的量感發展情況,我們需要構建一個更為科學、多元的評價體系。除了書面測評,還應包括觀察記錄、作品展示和口頭報告等多種評價方式。這些方式能從不同維度反映學生的量感進步,為教師提供更詳盡的反饋。觀察記錄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和習慣,作品展示能展現學生的學習成果,口頭報告則能鍛煉學生的表達和邏輯思維能力。同時,及時向學生和家長反饋評價結果也十分重要,這有助于學生自我認知,并加強家校合作,共同促進學生的量感發展。教師根據反饋調整教學策略,能確保量感培養的效果達到最佳。[5]
四、結論與展望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在核心素養視角下加強小學數學量感培養具有重要意義。針對當前量感培養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我們需要從提高意識、創新方法以及完善評價體系等方面入手進行改進和優化。未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更加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與提升,特別是量感等關鍵能力的培養與實踐探索。希望本文的研究能為相關領域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參考與借鑒。同時期待更多關于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數學教學改革與實踐的研究成果涌現出來,共同推動我國基礎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郭雪瓊.小學數學量感培養策略[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23(9):79-81.
[2]吳雅雙.小學數學量感培養的思考與策略探析[J].新教師,2023(7):44-45.
[3]許文淵.立足于深度學習的小學數學量感培養[J].考試周刊,2022(31):55-59.
[4]王江海.小學數學量感培養析談[J].孩子,2022(23):53-55.
[5]羅海榮.“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量感培養的意義與實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3(3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