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茶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現實基礎及實施路徑

2024-06-07 03:43:10彭桂芳
鄉村論叢 2024年2期
關鍵詞:實施路徑

摘要:茶文化在中華傳統文化體系中具有獨特的歷史地位和時代價值,茶文化產業是我國重要的特色文化產業,在賦能鄉村振興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研究,本文提出,茶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具有政策、產業和社會三個層面的現實基礎。其賦能路徑主要包括:激活鄉村人、地、文化等閑置資源;推動茶產業與文旅、創意設計、演出、數字文化、康養、研學和會展節事等產業融合發展;吸引政策端、創意端、生產端、投資端、消費端等多元主體參與;強化產業聯盟、文化資源及各參與主體之間的協調聯動;鼓勵茶品牌故事和茶品牌項目的雙重驅動。

關鍵詞:茶文化產業 鄉村振興 賦能 現實基礎 實施路徑

*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文化空間功能延伸研究”(編號:22BH149)的階段性研究成果;湖北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傳統村落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研究——以湖北三峽地區為中心”(編號:22D06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正式提出“啟動實施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計劃”;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繼續強調要“實施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計劃”。為落實這一計劃,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國家開發銀行六部門專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推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文化產業更好賦能鄉村振興指明了發展方向。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進一步明確指出:推動農耕文明和現代文明要素有機結合,書寫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鄉村篇。我國茶文化,歷史悠久、內涵豐富,且與儒釋道等傳統文化精神深度融合,在中華傳統文化體系中具有獨特的歷史地位和時代價值。茶文化產業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特色文化產業,在賦能鄉村振興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厘清茶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內涵,分析其現實基礎,并探討其實施路徑, 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茶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內涵

近些年,學界關于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討論主要聚焦于“怎么做”,而對于“是什么”的明確表述并不多見。其中,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祁述裕先生所作的界定比較具有代表性。他認為,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是指以產業和市場為載體,通過引進創意、人才、科技、資金等要素,激活鄉村文化資源,激發鄉村內生動力,創造市場價值和消費需求,旨在增加農民收入、促進鄉村文化傳承、改善鄉村面貌、推進鄉村振興。結合國家關于鄉村振興的相關表述和茶文化產業的具體情況,本文認為,茶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主要是指在廣大茶區,以茶文化和茶產業為依托,通過城鄉融合和產業融合,激發文化、生態、人才、創意、資金、技術等要素的重構,借助茶產業的文化化和茶文化的產業化,助推茶區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具體包括五個層面的內容:

一是賦能鄉村產業振興,主要是指通過推動茶產業與創意設計、演出、音樂、美術、手工藝、數字文化、旅游等多種業態的融合,構建由縱向茶產業鏈、橫向茶價值鏈和斜向茶網絡鏈組成的新型茶產業體系,從而促進茶區的三產融合發展,推動茶產業的供給側改革,增強茶區產業的創新力和競爭力,拓展農民的增收空間。

二是賦能鄉村人才振興,主要是指發揮茶的磁場效應,通過茶文化產業的發展,一方面,吸引更多熱愛茶文化、享受茶生態、看好茶產業的茶文化產業從業者、文化工作者、文化志愿者等進入茶區,成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另一方面,通過培訓、幫帶等手段激活當地茶文化藝人和茶產業能人等人才潛力,并以此為鏈接,推動城鄉產業人才要素的良性互動。

三是賦能鄉村文化振興,主要是指系統整理茶的非物質文化資源和物質文化資源,深入挖掘茶文化本身寄寓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在保護傳承茶文化的基礎上積極推動優秀茶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培育文明鄉風,改善農民精神風貌,提高群眾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認同感,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精神動力。

四是賦能鄉村生態振興,主要是指充分發揮茶產業特有的生態功能,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在茶產品及茶服務的供給過程中,積極完善農村生活設施,補齊農村生態環境建設短板,使生態優勢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點。

五是賦能鄉村組織振興,主要是指通過茶文化產業的發展,吸引有理想、有情懷、有擔當的鄉村規劃師、鄉創特派員、農村職業經理人以及高??蒲袡C構和社會企業等積極參與鄉村建設,引導村民完善自治制度,發展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健全鄉村治理體系,提高鄉村文化治理能力,讓鄉村社會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二、茶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現實基礎

茶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具有充分的現實基礎,主要從政策、產業和社會三個層面進行分析。

(一)政策層面

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發布了《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該意見明確提出要“提升農業發展質量,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構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體系。大力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完善利益鏈;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發展鄉村共享經濟、創意農業、特色文化產業。切實保護好優秀農耕文化遺產,推動優秀農耕文化遺產合理適度利用”。同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進一步提出要“發展鄉村特色文化產業”“挖掘培養鄉土文化本土人才,建設一批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農耕文化產業展示區,打造一批特色文化產業鄉鎮、文化產業特色村和文化產業群”。此后,每年中央的一號文件,均對此提出指導意見。

六部門聯合發布的《意見》更是從多個方面為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提供了方向。《意見》強調,要大力發展創意農業,加強農產品包裝、設計和營銷,提升農業品牌知名度和農產品文化附加值。鼓勵發展特色農業,挖掘特色種植業、林業、畜牧業等文化內涵。挖掘活化鄉村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打造獨具當地特色的主題形象,帶動地域宣傳推廣、文創產品開發、農產品品牌形象塑造。以文化產業賦能鄉村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的保護利用,促進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要激發傳統的鄉村文化活力,傳承鄉村的農耕文明,助力實現鄉村的產業興旺。這對于探討茶文化產業賦能鄉村產業的實施路徑提供了指引。

此外,我國出臺的其他一些政策也在某種程度上為茶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提供指導,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十四五”重點項目規劃》《“十四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關于大力發展休閑農業的指導意見》等。

(二)產業層面

中國能夠生產綠茶、白茶、黃茶、烏龍茶、紅茶、黑茶等茶類,茶區遼闊,覆蓋上千個縣、市。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的茶葉生產國,也是茶文化的發祥地。茶文化產業的發展擁有極大的資源優勢,這些資源優勢包括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和兼具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茶文化系統。

根據國務院已發布的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統計,與茶文化相關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名錄共有37項,項目類別涉及各類茶(含花茶)的制作技藝、茶俗、茶藝、茶戲、茶音樂、茶舞、茶美術、茶宴、茶食、茶醫藥等。據不完全統計,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分布于福建、云南、江西、浙江、湖南、貴州、廣西、廣東、江蘇、安徽、湖北、四川、河南、山西、陜西等多個茶區,成為當地發展茶文化產業的重要資源稟賦。

茶物質文化遺產主要包括茶具、茶址和茶路等。其中,影響最大的是萬里茶道和茶馬古道。萬里茶道南起我國福建武夷山,途經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內蒙古等多個省份,再經蒙古國烏蘭巴托,西抵俄羅斯圣彼得堡,甚至延伸至中亞和歐洲其他國家。茶道沿線在茶葉的生產、加工、運輸、貿易等過程中,留存了大量的實物和物理場景。而茶馬古道縱橫交錯于滇、川、藏之間,留下了大量的碑刻和遺址,擁有很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些都為茶道沿線的茶文化產業尤其是茶文化旅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此外,我國還擁有眾多兼具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茶文化系統。迄今為止,這些系統已有1項入選世界文化遺產,3項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17項入選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具體見表1。

以豐富的資源稟賦做支撐,在經濟結構調整和國家政策的推動下,涌現出了一大批重視茶文化產業的茶企業。例如,安徽省祁門紅茶發展有限公司、四川省峨眉山竹葉青茶業有限公司、黃山謝裕大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大益茶業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小罐茶業有限公司、北京吳裕泰茶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在這些龍頭企業和茶區地方政府的推動下,茶文化產業正以兩種趨勢蓬勃發展。一是茶產業的文化化趨勢。主要表現在茶產品及其服務的營銷領域。主要茶葉產區紛紛挖掘自身的產品特點和文化內涵,如注重茶葉產品的創意化包裝設計和茶消費場景的文化營造,積極參評“中國名茶之鄉”“國家地理標志”、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無論是西湖龍井、恩施玉露等傳統品牌注重講自己的貢茶故事,還是以茶顏悅色為代表的新式茶飲品牌主打的情懷營銷,都是為了提升茶品牌的知名度和茶產品及其服務的文化附加值。二是茶文化的產業化趨勢。所謂茶文化的產業化顧名思義就是將茶文化資源進行產業化的開發和利用。目前,這種產業化的路徑基本包含了《意見》中幾乎所有的重點領域。例如,茶戲與茶歌的創作與演出,茶具的設計與創作,茶文化為主題的節事會展活動,茶文化的主題出版以及茶文化精品旅游等。

(三)社會層面

茶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不僅具有政策基礎和產業基礎,而且具有一定的社會基礎。

其一,“三產”“三生”融合的發展理念深入人心?!爱a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笔屈h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要實現這個總要求就必須實現“三產”“三生”的融合發展。在廣大茶區,茶不僅是生活的必需品,茶產業也是發家致富的重要抓手,而茶文化的傳承與傳播更是關乎鄉風文明和治理有效的重要因素,這一切構成茶區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隨著新媒體的發展,茶區群眾獲取信息的能力大大提升,在國家的大力宣傳和先進典型的示范效應下,“三產”“三生”融合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茶文化產業屬于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產業,兼具物質和精神的雙重效應,具有價值拓展空間大,受自然因素影響小等特點,恰好可以彌補茶區經濟受天氣影響大,受淡旺季影響等短板。在某種程度上說,茶文化產業的發展是關乎“三產”“三生”統籌推進、關聯共生,關乎農業農村生產生活方式全局性變革的重要推手。

其二,鄉村文化產業成為“雙創”的重要舞臺。2016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意見》,送出了政策大禮包。在一系列政策的激勵下,返鄉入鄉創新創業成為近年來的新趨勢。面對大量“田秀才”“土專家”和“鄉創客”的返鄉入鄉,國家鼓勵大家要“樹立大農業融合發展理念,發展農業+旅游、康養、文化、教育、休閑等多種模式,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讓農業有文化說頭、景觀看頭、休閑玩頭。”這意味著國家鼓勵鄉村文化產業成為“雙創”的重要舞臺。全國鄉村文化產業創新聯盟則為廣大創客提供了鄉村文化振興和產業發展的信息交流平臺、鄉村文化人才培訓平臺、鄉村文化產品的研發平臺、鄉村文化產品的展示及市場開拓平臺、鄉村文化產業品牌建設平臺。對于茶區來說,茶文化產業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產業基礎,必將在茶區的農業農村現代化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三、茶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實施路徑

(一)激活鄉村閑置資源

長期以來,鄉村因為產業結構單一,就業崗位不足和就業質量不高,導致大量年輕勞動力外流,鄉村出現土地荒蕪、文化凋零,留守在家的老人缺乏精神慰藉等鄉村振興必須面臨的問題。發展鄉村茶文化產業可以充分激活鄉村的人、地、文化等閑置資源。其一,鄉村老人往往掌握著豐富的茶生產和加工技藝,會唱茶山歌,會講茶故事,是茶類非遺的重要傳承者。發展茶文化產業可以充分調動鄉村長者的積極性,讓他們老有所為,創造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并在此過程中,體現自我價值,獲得精神慰藉。其二,土地是鄉村生產、生活、生態的核心資源,是農民參與鄉村振興的最大底氣。目前,不少鄉村的土地因為產出效益低而遭荒廢。茶文化產業的發展可以激活鄉村的閑置土地資源,使其效益最大化。主要表現在:一是發展茶文化產業可以將鄉村整體納入茶文化消費與服務的場景建設范圍,適宜種植茶樹的土地應種盡種,對于不適宜種植茶樹的土地可以建設茶亭、茶廊、茶文化展示牌等茶文化場景的基礎設施。二是發展茶文化產業可以助力改善鄉村人居環境。對于閑置的房屋可以轉化為茶文化公共空間,如茶室、茶藝表演場所、茶博物館等。其他閑置的物理空間也需進行全域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以滿足茶文化產業生產與消費的體驗感需求,提高土地的利用質量和效益。其三,鄉村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發源地,但隨著城市化和現代化進程的推進,鄉土文化沒有得到足夠重視。茶文化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與我國的鄉土文化深度融合,既體現在婚喪嫁娶等儀式中,也體現在書畫、山歌、舞蹈等藝術形式中,還體現在醫藥、美食、康養等領域中。發展茶文化產業,可以激活這些傳統而富有民族記憶的文化,讓它們重新煥發生機,這對于增強人們的文化認同感,提高群眾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實現鄉村的文化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二)推動產業融合發展

文化產業是為人們提供文化產品及其服務的產業集合,具有文化產業化與產業文化化的雙向發展路徑。因此,茶文化產業在推動鄉村產業融合的過程中,既包括茶產業與《意見》提出的文化產業重點領域的融合,也包括茶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

茶產業與文化產業重點領域的融合主要體現在:一是茶產業+文旅,即以茶產業和茶文化為主要資源,開發鄉村精品茶旅游線路,設計精品茶旅游紀念品,推動茶類非遺融入鄉村旅游,鼓勵各茶類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地建設茶生態博物館,通過由地域、文化及茶景觀構建的社區系統弘揚我國優秀的農耕文化。二是茶產業+創意設計,鼓勵大批藝術設計人才加入茶鄉振興計劃,一方面加強茶產業與環境藝術設計、建筑設計的融合,合理規劃茶產業的生產和消費場景,大力發展創意茶產業;另一方面加強茶產業與工業設計、廣告設計等方面的融合,盡可能提高茶產品的文化附加值。三是茶產業+演出,深入挖掘茶區的茶歌、茶舞、茶戲、茶俗等文化資源,結合現代音樂、舞美和數字技術,開發既具有地方特色又兼具時代特征的文藝表演項目,為文旅產業賦能,也為鄉村振興賦能。四是茶產業+數字文化,在如今的網絡和數字時代,茶產業的發展可以充分利用動漫、游戲、微電影、短視頻等形式來展現茶鄉的田園風光、生產生活、鄉風民俗及特色茶藝、茶技等,使更多的人了解茶產業,認同茶文化,從而培育更大的茶消費群體。

茶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則主要體現在茶產業+康養、茶產業+研學、茶產業+會展節事等,這些融合利用茶文化與這些產業屬性的諸多關聯形成了茶文化產業發展的諸多模式。

(三)吸引多元主體參與

鄉村振興,農民無疑是其行動主體。然而,要完成茶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還需要政策端、創意端、生產端、投資端、消費端等多元主體的參與。

政府既是政策的制定者,也是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領航者,各級政府職能部門在國家方針政策的引領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做好宏觀、中觀和微觀政策體系的構建,為茶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提供政策保障,同時也為各參與主體賦權、賦能,保駕護航。

創意端和生產端對人才有著巨大的需求,一方面,需要大量引進文化產業類、藝術設計類、茶產業及茶文化類的業界和學界專業人才;另一方面,需要充分調動當地的茶類非遺傳承人、茶產業帶頭人、茶文化藝人、新鄉賢等鄉土能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借鑒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等院校在鄉村振興實踐中探索出的“鄉村營造師”“鄉創特派員”等制度,鏈接起人才的外生動力和內生動力,從而盤活茶鄉的人文和生態資源,推動茶鄉的鄉村振興。

鄉村文化產業的投資端目前已形成了多元化局面,主要包括民營自主投資、集體投資、政府主導投資、工商資本投資、金融資本支持和合作經營等形式。針對不同的茶文化產業項目可以采取不同的融資策略。既可以選擇直接融資也可以選擇間接融資,既可以選擇股權融資也可以選擇債券融資。最關鍵的是要能夠保障農民利益,幫助農民實現增收。如鼓勵農民將土地以經營權量化為貨幣的方式入股或者對鄉土能人鼓勵他們技術入股,以此構建利益共享機制,從而實現茶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可持續發展。

茶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發展和效益最終需要經受市場的檢驗并由市場買單才能最終實現。因此,廣大的消費者也是這一事業的參與主體。長期以來,茶的消費群體主要集中于中老年人,近些年隨著茶文化產業的發展,茶的消費場景更加多樣化和人性化,呈現出時尚與實用并存的特點,加之國人文化自信的增強,茶作為國飲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歡迎。相較于中老年人對傳統茶飲茶葉品質的重視,年輕人更加重視茶文化的體驗價值和審美價值,這些都為茶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增值空間,對于鄉村的產業振興、文化振興和生態振興都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四)強化內外協調聯動

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必須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強化內外協調聯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加強產業聯盟的協調聯動。為振興中國茶產業和茶文化,目前已經形成了不少產業聯盟,如中國茶產業聯盟、中國農墾茶產業聯盟、山西藥茶產業聯盟、中國藏茶聯盟、安溪縣茶產業新品牌聯盟、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茗茶四海茶文化推廣聯盟、國際陸羽茶文化聯盟、中國雅茶文化聯盟等。這些聯盟或由各級政府直接牽頭成立,或由業界、學界及相關機構牽頭成立。它們的共同目標是,抓住機遇做強茶產業、復興茶文化、助力中國茶實現跨越升級。這就要求各產業聯盟為了共同的目標加強協調聯動,努力實現戰略互助、品牌共創、市場共拓、信息共享、技術共研,積極拓展中國茶的價值鏈,共同推動茶產業的文化化和茶文化的產業化。這些聯盟應加強與全國鄉村文化產業創新聯盟的協調聯動,成立全國鄉村茶文化產業創新分盟,以便更好地聚焦于建設鄉村茶文化產業發展所需要的各項平臺。同時,加強與中華文化促進會產業發展聯盟發起的中華茶文化產業發展專項基金的協調聯動,更好地推進中華茶文化產業的融合發展,最大程度地賦能鄉村振興。

二是加強文化資源的協調聯動。一方面是跨區域的茶文化資源開發的協調聯動。我國的茶文化資源呈現跨區域分布的特點,為整合資源,必須實現協調聯動。例如,目前正在積極推進的萬里茶道申遺工程,僅國內就有30個節點城市50個申遺重點推薦點,申遺線路已延展到中、蒙、俄三個國家。不僅要完善內部協調聯動機制,還要協力開拓與蒙、俄兩國的協調聯動通道。另一方面是茶文化與其他文化資源的協調聯動。主要表現在茶旅融合發展過程中,茶文化與當地其他特色文化的協調聯動。如成功入選“夏季避暑到茶鄉”全國茶鄉旅游精品線路的“秭歸九畹絲綿茶原產地之旅”線路,就是當地茶文化、屈原文化和漂流文化等文化資源協調聯動的成果。

三是加強各參與主體之間的協調聯動。既包括不同類型參與主體之間的協調聯動,也包括相同類型主體之間的協調聯動。前者如茶創客與當地政府和茶農的協調聯動,茶創客與投資客的協調聯動,茶業界與茶學界之間的協調聯動等;后者則包括茶創客之間就茶鄉規劃、茶產品開發等的協調聯動,投資客之間就投資規模、投資比例、投資方式等的協調聯動,以及茶業界之間或者茶學界之間就某些問題進行的協調聯動等。以上所有的協調聯動都必須在優先保障農民利益的基礎上,實現利益共享。

(五)鼓勵特色品牌驅動

目前,我國共有將近250個茶葉產品登記為農產品地理標志,“中國名茶之鄉”上百個,此外還有前文提到的37項茶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和茶類國家級重要農業文化遺產17處。至于區域茶品牌資源更是不計其數??梢越柚@些品牌資源驅動茶文化產業的發展,從而更好地賦能鄉村振興。

其一,茶品牌故事驅動。文化產業運營的核心是文化創意,從某種意義上說,文化生產的過程也是故事驅動的過程,幾乎所有經典的文化產品和成功的文化企業都是故事演繹的典范。以云南普洱茶為例,近年來,普洱市深挖文化內涵,用心講好普洱茶故事。2006年創刊的《普洱》雜志是目前中國發行量最大的茶專業雜志,被業界譽為“中國茶文化第一品牌、云南的文化名片”。普洱市還以“古茶、古府、古道”為主題,成功策劃出版了普洱茶文化三部曲,即《普洱古樹茶》《普洱府史料》和《普洱茶馬古道》。借助這些出版物對普洱茶文化和茶馬古道文化故事的講述,塑造了普洱茶品牌的品牌價值,提升了茶農的收益,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消費者,助推了鄉村振興。

其二,茶品牌項目驅動。項目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可以通過扶持一批重點茶文化產業項目賦能當地鄉村振興。以三峽茶旅小鎮項目為例,該項目的主體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的鄧村鄉。該鄉是“世界茶樹生長黃金坐標?萬里茶道源頭”,享有“中國名茶之鄉”“世界茶旅小鎮”的美譽。三峽茶旅小鎮項目總投資30億元人民幣,以鄧村鄉10萬畝優良茶葉生態資源為基礎,充分利用鄧村鄉“春采茶、夏避暑、秋賞葉、冬觀雪”的旅游特色,建設了展示中心、藝術中心、合院酒店、大老嶺高山避暑度假公寓等項目,成立了峽州上云海茶谷民宿合作社,建成了峽州上“九上二十五居”為核心的宜大路民宿示范帶。至少帶動了周邊2個鄉鎮、3個村,總面積約40平方千米的產業振興。目前,該項目正在全面塑造茶旅文化IP,力爭通過5年時間打造世界知名、全國一流的茶文化旅游休閑目的地、三產融合先行區和美麗鄉村示范點。

四、結語

以鄉村特色產業,特別是特色文化產業為抓手賦能鄉村振興是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普遍做法。“鄉村振興”與“文化傳播”同為2022年“國際茶日”中國茶產業的主要關鍵詞,這表明賦能鄉村振興,助力文化傳播成為新時代茶產業的重要使命。我國的茶文化產業作為具有茶文化特色的產業集群,具有賦能鄉村振興的四大動力要素,即保障力(基礎條件)、推動力(扶持政策)、支撐力(資源要素)和拉動力(文化需求)。在此基礎上,通過政策引導、愿景激勵和情懷感召,實現資源激活、產業融合、力量聚合、關系調和、品牌用活,以此實現茶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這既有助于響應中央一號文件的號召,做好茶文化、茶產業和茶科技文章,也有利于茶區“三產”“三生”的融合,助推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和鄉村振興目標的最終實現。

參考文獻

[1]裴亞婷.新媒介環境下中國茶文化的精神呈現[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3(03):39-41.

[2]韓長賦.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深入推動農村創業創新[J].農村工作通訊,2017,(24):5-7.

[3]彭桂芳.茶文化產業的特征及發展模式探析[J].農業考古,2021,(05):25-30.

[4]向勇著.文化產業導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219.

[5]李軍紅.文化產業助力鄉村振興戰略:機理·模式·路徑[J].齊魯藝苑,2019,(03):110-115.

(作者單位:武漢輕工大學管理學院)

猜你喜歡
實施路徑
中國古代官德培育及其啟示
情感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實施
實踐教學協同創新在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實施
審美課堂:高中地理教學的新樣態
地理教育(2016年11期)2016-12-20 16:26:24
煙草商業企業標準化管理實施路徑研究
價值工程(2016年31期)2016-12-03 22:55:56
高校紀檢監察工作實施“三轉”的思考
一項必須做好的育人工程
科技視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2:18:51
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等學校人才培養體系的實施路徑研究
啟發式教學的特點及實施路徑
考試周刊(2016年67期)2016-09-22 18:09:21
微閱讀, 讓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更給力
考試周刊(2016年49期)2016-07-05 17:09:4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无码一区18禁|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A∨在线播放| 国产呦视频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国内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播出| 亚洲成人www| 免费一级毛片| 日韩无码视频专区| 国产97公开成人免费视频| 天天综合色网| 亚洲香蕉在线| 天天色综网| 欧美日在线观看| 日韩AV手机在线观看蜜芽| 国产99热| 综1合AV在线播放| 中国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综合色在线| 欧美精品另类| 成人在线观看不卡| 91热爆在线| 91青草视频| 91热爆在线| 午夜日韩久久影院|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色| 免费国产一级 片内射老| 69视频国产|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 国产无码性爱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中国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极品尤物av美乳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人成影院| 国产乱人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亚洲激情| 亚洲精品视频网| 99视频精品全国免费品| 免费在线观看av| 亚洲第一成年网| 伊人大杳蕉中文无码| 亚洲第一成年网| 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 日本久久久久久免费网络| 精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色淫影院| 奇米影视狠狠精品7777| 色综合久久88| 亚洲国产欧美目韩成人综合| 国产精品人莉莉成在线播放| 亚洲天堂啪啪| 国产精品性| 天堂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中国精品久久| 婷婷五月在线| 在线欧美一区| 中国特黄美女一级视频| 日本精品影院| 色男人的天堂久久综合|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在线看不卡|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久久|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成人免费午夜视频|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图片小说区|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首页| 内射人妻无套中出无码| 亚洲福利视频网址| 久久综合成人| 小说区 亚洲 自拍 另类| 美女内射视频WWW网站午夜| 亚洲成人福利网站| 国产91精选在线观看| 亚洲大尺码专区影院| 国产av一码二码三码无码 | 91色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66|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www|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本不卡网|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无码| 亚洲人成在线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