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盲生;職業教育;推拿按摩;調研
【中圖分類號】 G761
【作者簡介】 肖宇,高級講師,江蘇省南京市盲人學校(南京,210006)。
相較于其他殘疾類型的職業教育往往面臨專業選擇困難、社會認可度低、就業率不高等問題,推拿按摩專業作為盲生職業教育的主要方向,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是能充分發揮盲人獨特優勢的盲生就業主渠道。據統計,早在“十一五”期間全國經過培訓的盲人按摩人員的就業率就達到95%以上。南京市盲人學校(以下簡稱我校)開辦職業教育40年來,培養了近千名盲人按摩專業畢業生,始終保持畢業率100%和就業率100%,推拿按摩專業為盲生立足社會、自力更生提供了穩定的就業渠道與堅實的發展平臺。
那么,難道是我校的盲生對推拿按摩職業都情有獨鐘嗎,難道他們就沒有其他職業發展的需求嗎?答案顯然是不盡然的,但也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根據我校近3年的調研結果,六年級學生中僅有22.2%的學生選擇盲人按摩作為自己未來的職業;九年級學生中有93.75%愿意選擇普通高中就讀而非就讀職業中專,且53.1%的學生希望參加普通高考后選擇非推拿專業的職業方向;75.9%的中專學生認為就讀中專的原因是沒有考上普通高中。但是普高畢業生的選擇更為現實,除了3名學生準備參加普通高考,其余學生均選擇了盲人按摩本科專業就讀。我校與南京中醫藥大學聯辦的針灸推拿專業本科學生中,有92.1%對自己所學專業表示滿意,并希望掌握專業技能實現人生發展。可以看出,在小學、初中階段,盲生職業發展多元化的意愿比較強烈,并以考入普通高中作為實現多元化職業發展的起點。然而,如愿考入普通高中的盲生的職業選擇逐漸收縮,絕大部分盲生最終依舊在推拿按摩崗位就業。
因此,我校對盲生多元化發展的訴求充分尊重、盡力滿足,并以開放的心態、務實的舉措進行興趣引導和技能培養。
一是處理好“主流”和“支流”的關系。盲生對職業發展的多元化需求體現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合理追求,這一點必須尊重。他們對推拿按摩職業的反感往往只是由于這個崗位與盲人身份在社會認知中高度關聯,讓一部分盲生特別是低視力學生不愿意被“標簽化”而產生心理排斥,并隨著個體進入青春期而顯得尤為強烈。我校因勢利導,鼓勵盲生將這種情緒轉化為努力學習、勇于實現人生目標的奮進力量,引導他們認真學習文化知識,提升學習的效能感。同時通過學生社團活動、個別化訓練等方式,對確有某些專長的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前期培育,來滿足盲生的多元化職業發展需求。
二是縮短學生“想到”和“做到”的距離。我校積極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幫助學生實現從“想到”到“做到”。一方面讓盲生熟悉可以從事的職業類型,客觀認識自身的職業發展需求與可能性;另一方面讓盲生了解如何規劃自身的職業發展,包括怎么具備相應的能力素養、獲取文憑或技能證書、滿足職稱晉升條件等,讓學生的多元化職業發展需求能夠落實、落地。
三是完善盲校“筑基”和“培根”的功能。根深才能葉茂,夯實基礎才能托舉美好人生。目前大部分盲生還很難通過普通高考錄取心儀的學校和專業,而盲生本科單考單招的專業選擇基本上都是針灸推拿類專業。盲生的多元化職業發展意愿對盲校職業教育的發展和轉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盲校要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專業的就業吸引力,細化專業方向,豐富專業內容,拓展專業道路,才能夠為盲生提供公平而有質量的、讓他們滿意的特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