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勝麗
【摘 ?要】 隨著社會發展和產業升級,傳統教學模式已難以滿足新時代對職業教育的需求。因此,尋找并實踐更加高效、符合職業教育特色的教學模式成為教育改革的必然選擇。文章探討了“教學做合一”模式在中職教育中的應用及其對促進師生發展、推動課程改革和探索職教新路徑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在中職教學中實施“教學做合一”模式的具體策略,并通過理論分析與教學實踐,探討了如何有效地融合“教、學、做”三個環節,以期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 教學做合一;中職教學;教學改革;數學教學
在當前教育領域,中職教育承擔著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務,因此“教學做合一”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并逐漸顯示出其在中職教學中的獨特價值。該模式強調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的緊密結合,旨在通過“做中學”和“學中做”的互動過程,加速師生成長,推動課程革命,探索職業教育的新路徑。實施“教學做合一”模式,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還能促進教師教學方法的革新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對提高中職教育質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探究“教學做合一”在中職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不僅是對教育實踐的積極響應,還是對教育理論的有益探索,對促進中職教育改革與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一、“教學做合一”應用于中職教學的理論基礎
(一)職業教育的需求分析
職業教育作為連接學生與未來職場的重要橋梁,在宏觀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關鍵角色。隨著產業結構的升級和新興行業的涌現,企業對具備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的人才需求日益增長。因此,職業教育需要及時跟進行業動態,調整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與時俱進的技能培訓。從學生個體發展的角度看,現代社會職業選擇的多樣性和職業生涯的不確定性要求職業教育不僅要傳授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思維和適應變化的能力。此外,職業教育還面臨來自社會、企業和學生家庭等多方面的期待和挑戰,如何平衡這些期待,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是職業教育發展中不可忽視的問題。
(二)“教學做合一”模式的教育價值
“教學做合一”模式突破了傳統教學與實踐活動之間的隔閡,將知識的傳授與技能的培養緊密相連,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從而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從學習效率的角度來看,“教學做合一”模式能夠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這種問題驅動的學習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相比于被動接受知識,這種主動探索的過程更有助于知識的深刻理解和長期記憶。此外,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是“教學做合一”模式的核心,學生在實踐中不僅可以深化理論知識的理解,而且通過實踐活動的反復操作,學生能夠熟練掌握相關技能,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未來的職業生涯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教學做合一”模式在中職教學中的作用
(一)是加速師生成長的“馬達”
在“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模式下,教學活動不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過程,而是成為一個復合的實踐場域,其中融合了“教”“學”和“做”(實踐活動)。在此環境下,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還扮演著學習者和實踐者的角色,從中促進了自身的專業成長。通過參與學習和實踐活動,教師能夠不斷反思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加深對所教學科的理解,這種持續的自我完善過程,像是一臺不斷運轉的馬達,推動著教師沿著專業化道路穩步前進。同時,這種模式可以激發教師的創新精神。教師設計新穎的教學方案,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為學生創造出更加豐富、互動的學習經驗,這不僅提升了教學質量,還為教師自身創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平臺。此外,該模式強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促進了更深入的師生關系的建立。在共同學習與實踐過程中,教師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每一位學生的需求與特點,進而調整教學策略,更好地指導學生,這種互動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學習動力,還讓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獲得成就感與滿足感。
(二)是推動課程革命的“動力”
“教學做合一”教學模式的引入,不僅僅是一種教學方法的刷新,更象征著一場從內容到形式的課程革命。這種模式通過打破傳統教學與學習的界限,將知識的傳授、技能的培養與實際操作緊密結合,從而推動了教育內容與教學方法的根本變革。首先,“教學做合一”模式促使課程內容更加注重實用性與前瞻性,教學內容不再局限于理論知識的灌輸,更多地融入了實際技能的培養和實踐操作的演練。這種緊貼產業發展、結合職場需求的課程設置,有效地縮短了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之間的差距,使得學生能夠在畢業后更快地適應并融入職場。其次,改變了傳統教學方式,促進了教學方法的創新與多樣化。將“做”即實踐操作融入教學與學習過程,教師運用項目式教學、案例分析、模擬演練等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思維,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綜合能力。
(三)是探索職教新路的“引擎”
“教學做合一”教學模式,是一種開拓創新之路的強大動力,深刻地反映了職業教育核心的轉變,即從傳統知識傳授向技能培養以及職業素養提升的全面發展過渡,不僅僅是教學策略的更新,更是對職業教育未來發展方向的一種積極探索與實踐。“教學做合一”模式強調實踐與理論的結合,學生通過實際操作來學習和掌握知識,這種學習方式使得知識更加牢固,技能更加熟練,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職業教育的適用性和實效性,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教學做合一”推動了教育內容與方法的創新,將實踐活動融入教學過程,讓教育不再局限于課堂內的單向知識傳遞,而是變得更加生動、互動和靈活。這種教學模式激發了教師和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促進了教學內容和方法的不斷創新,使得職業教育更加貼合時代發展的需求。此外,“教學做合一”模式為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提供了新的視角,通過實踐方式,探索了學生能力培養的新路徑,為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提供了新的思路,能夠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創新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為職業教育的長遠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教學做合一”在中職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教——創設情境,優化教學方法
首先,情境創設的關鍵在于其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接近現實的學習環境,學生能夠通過實際操作來體驗和理解理論知識的應用,這種“學以致用”的過程極大地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和深度。例如,通過模擬餐廳運營的情境,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不僅能學習到服務流程、客戶溝通等技能,還能在實踐中學會團隊合作和解決突發問題的能力。其次,優化教學方法。教師需要不斷地探索和實踐新的教學手段,以適應不同學習情境的需求,包括采用項目式學習、問題導向學習(PBL)、“翻轉課堂”等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有效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增強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更好地面對未來職業生涯的挑戰。此外,教師通過創設情境和優化教學方法,能夠更好地理解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實現對教學內容和方法的個性化調整,為每一位學生提供展示自我、挑戰自我的機會,同時促進自身教學能力的提升和教學觀念的更新。
(二)教——分層教學,滿足學習需求
分層教學方法是基于對學生能力、興趣、學習風格等多方面因素的深入了解,將學生分成不同層次的小組,對每個小組實施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和學習活動,從而實現教學內容和教學速度的個性化調整。分層教學能有效應對學生能力差異帶來的教學挑戰。在傳統“一刀切”教學模式下,高水平學生可能感到乏味,而低水平學生則可能感到跟不上,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效果往往大打折扣。分層教學可以為不同能力層次的學生提供相應難度的學習任務,既能激勵高水平學生深入探究,又能確保低水平學生基礎知識的牢固掌握,從而最大化地激發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同時,分層教學策略強調學習內容的靈活性和多樣性,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該策略提倡提供不同難度的教材、不同形式的學習活動,便于教師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興趣和學習風格來設計教學內容,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學習能力。
(三)學——合作學習,提高學習質量
合作學習強調通過小組合作來完成學習任務,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和協作,從而提升整體的學習效果。這種學習方式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社交技能,還能夠深化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合作學習通過集體智慧的力量,幫助學生解決個人難以克服的問題。在小組討論和合作解決問題過程中,不同學生的知識和技能能夠互補,通過集體努力達成成員個人難以實現的學習目標。這種相互依賴的學習環境激勵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進來,共同面對挑戰,最終實現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技能的有效提升。同時,合作學習促進了學生之間的社交互動,提高了學習的動機和參與度。在合作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溝通、協調和互相支持,這些活動不僅有助于建立積極的人際關系,還能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社交能力。在這種互助合作的學習方式下,學生的學習熱情被大大激發,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
(四)學——自主學習,強化思維能力
自主學習的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培養其獨立尋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學習方式能夠有效地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個人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一方面,自主學習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和興趣,選擇合適的學習資源和方法,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要明確自身的學習目的,還要有效地規劃和調整學習計劃。通過這一過程,學生能夠逐漸培養出高效的學習策略和時間管理能力,這對于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至關重要。另一方面,自主學習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獨立性。學生需要自行探索問題的解決方法,不僅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和參與度,還能夠促進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將得到顯著提升,學會不依賴他人,而是依靠自己的力量來解決問題,這種能力對個人的長遠發展而言極其重要。
(五)做——開展活動,提高實踐能力
教師通過精心設計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緊密結合,從而在真實或模擬的環境中深化理解、熟練掌握技能,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還能為其未來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首先,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直觀感受和體驗知識的平臺。與傳統課堂學習相比,通過參與實踐活動,學生親自操作、實驗,直接觀察結果,這種身臨其境的學習體驗能夠極大提高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例如,在生物實驗中,親手操作顯微鏡觀察細胞結構,比起僅通過書本上的圖片,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細胞的構造和功能。其次,學生能夠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和提升自身創新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在面對實際操作中遇到問題時,學生需要思考解決方案,這能激發其創造性思維,使他們學會如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六)做——布置練習,拓展課內教學
布置練習對拓展課內教學內容、鞏固學生所學知識,以及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過教師精心設計的練習,學生可以在課堂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理解、加強記憶,同時也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理論知識的傳授往往需要通過大量實踐活動來加以鞏固。學生通過完成各種練習,可以重復操練所學知識,從而更好地記憶和理解這些知識。這種方法能夠有效地將學習內容從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提高學習的持久性。教師可布置不同類型的練習,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和層面去思考問題,促進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例如,案例分析、問題求解、項目設計等類型的練習,不僅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還需要他們進行邏輯推理、數據分析、創新設計等復雜的思維過程,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其未來的學術研究或職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羅忠會,桂娟,鄭繼明. 混合式教學在中職UG三維造型設計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 汽車實用技術,2024,49(04):164-168.
[2] 王娟. 賽教融合模式下中職英語教學改革探究[J]. 林區教學,2024(02):79-82.
[3] 張文龍,李華倩. 新時代中職課堂教學改革的層次邏輯與推進框架[J]. 教育科學論壇,2024(03):52-57.
[4] 張奇,胡蘭. “做學教合一”模式在中職時裝畫課程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J]. 山東紡織經濟,2022,39(12):40-43.
[5] 石鈴慧. “教學做合一”模式在中職建筑測量實訓課中的實踐與思考[J]. 現代職業教育,2020(4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