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陳煒
[摘 要]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身教重于言傳,師德教育對國家與學校發展至關重要,為落實教育改革,需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培養更多有責任意識、崇高理想、卓越本領的骨干,方能培養更多優秀人才。為此,文章以“星型拓撲結構”教師隊伍建設的價值為切入點,簡要闡述中等職業學校“星型拓撲結構”教師隊伍建設目標及體系,以此為基礎提出實踐路徑,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星型拓撲結構”;教師隊伍建設
職業教育要發展、職業學校要發展,教師是前提、是關鍵、是保障。職業學校教師,是產業工人職業生涯里的第一個“師傅”,教師的水平,直接關系學生能否更好地踏入職場和完成工作任務。振興職業教育,培育大國工匠,需要有更多德技兼備的職教名師。而“四有”好教師團隊建設、教學創新團隊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則是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抓手。為達到預期目標,可立足于“星型拓撲結構”,以學校為核心,系部為關鍵,教研組行動,帶動骨干教師,形成一支師德高尚、技藝精湛的教師隊伍。
一、“星型拓撲結構”教師隊伍建設的價值
“星型拓撲結構”源于信息技術,屬于集中控制網絡,由中心節點開展集中式控制管理,各節點通信均需經過中心節點,將數據發送至中心節點,以中心節點發送數據至目的節點。要實現中職學校的高質量發展,教師隊伍建設是難點,突出表現在缺乏統一管理帶動機制,難以實現人員統一管理,容易出現梯隊斷層、能力滯后的情況[1]。教師隊伍建設,需要在滿足廣大專任教師各類各級發展需求的基礎上,建設一支擁有先進理念、良好職業道德、扎實基礎知識、較強教學能力,且隊伍學歷、年齡、職務等相協調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形成更為開放、更有效率的教師工作體制。
“星型拓撲結構”教師隊伍是一種建立在教師專業化及教師專業發展理論的基礎上,以“星型拓撲結構”為原型的教師隊伍格局。具體包括四個層次,即:核心層(學校)——“四有”好教師團隊;關鍵層(系部)——教學創新團隊;行動層(教研組)——技能大賽團隊;輻射層(教師)——骨干教師隊伍。通過層層帶動,有助于中職學校形成一支師德高尚、技藝精湛、結構優化、梯次分明、充滿活力、社會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成長型教師隊伍,為學校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力資源保障。
二、中等職業學?!靶切屯負浣Y構”教師隊伍建設體系
(一)建設目標
1.明確隊伍職責
根據“星型拓撲結構”特性,以學校為中心,團隊為節點,引導教師聚焦專業成長,簡化各節點工作內容,通過層層遴選的方式,提升教師“師德”意識,嚴格遵守師德師風制度要求,提高自身教育、實踐能力。
2.提高業務能力
學校以“‘四有好教師團隊”建設為核心,教師引進、培訓、評價等環節均以此為標準,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一整套可實施的教師隊伍建設機制。在隊伍建設過程中,以提高教師協調能力、綜合素養為目標,系部、教研組協調部署,確保順利完成教育教學工作。
3.樹立服務意識
教師隊伍建設中,學校要樹立服務意識,以“星型拓撲結構”為原型,逐步向系部、教研組、教師各節點進行延伸,發揮中心節點優勢,必要時對各節點的“組織活動”“技能大賽”等提供指導,保證教師能夠在活動與學習中成長,釋放教師教學活力[2]。
(二)構建體系
“星型拓撲結構”實現了校、系、教研組、教師四方聯動,以師德師風建設為引領,以專業建設為核心,以技能大賽為抓手,以教師專業成長為關鍵,聚焦教學大賽,聚力專業建設,集聚優質資源,借助“四有”好教師團隊建設(學校層面)、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系部層面)、技能大賽團隊建設(教研組層面),以點帶面,輻射帶動,培養一支師德水平高、教學能力強、實踐能力精和科研能力優的骨干教師隊伍,最終形成“星型拓撲結構”的教師隊伍格局,
通過核心層“‘四有好教師團隊”建設,打造一支模范型團隊;同時從“四有”好教師團隊中遴選出教學創新團隊負責人,通過關鍵層“教學創新團隊”建設,強化專業建設,打造一批技能型團隊;從教學創新團隊中遴選出技能大賽團隊負責人,通過行動層“技能大賽團隊”建設,更新教育理念,打造一批學習型團隊,由此解決教師隊伍結構老化、活力不足、后勁不足的問題。
三、中等職業學?!靶切屯負浣Y構”教師隊伍建設路徑
(一)構建團隊格局,制訂成長規劃
學校作為“星型拓撲結構”核心層,應當從校級層面出發頂層設計,研究并構建“星型拓撲結構”教師隊伍格局,引導“四有”好教師團隊、教學創新團隊、技能大賽團隊、骨干教師隊伍制訂建設方案,激勵廣大教師制訂個人成長規劃。
1.建設教師認定標準
以國家“四有”好教師標準為指導,結合學校實情,完善中職“四有”教師認定標準。國家出臺《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提出建設“四有”好教師隊伍,卻缺乏詳細的描述,評價條件較為籠統,未能對細節做出補充。中職需以國家標準為教師隊伍建設認定的基準框架,遵循宏觀層面要求,結合“四有”好教師團隊、教學創新團隊、技能大賽團隊、骨干教師隊伍培養實際,補充有理想信念、有扎實學識、有道德情操、有仁愛之心等認定標準[3]。例如,明確規定教育理論素養、專業知識程度,掌握行業動態發展、信息技術能力、科研能力、課程思政能力等。同時,借鑒其他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實踐,如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的“榜樣計劃”“翔越計劃”“橋梁工程”“青苗行動”“破壁行動”工程;南京市瑯琊路小學的“鯤鵬號”研究型教師團隊等,組建學校、系部、教研組、教師共同參與的建設體系,根據中職教育發展規律及目標要求,積極探討各類型教師隊伍核心內涵,闡明教師基本素質等,為其能力提升提供方向指導。
2.制訂教師工作細則
中職學校可根據“四有”好教師團隊、教學創新團隊、技能大賽團隊、骨干教師隊伍要求,確定各團隊優秀人才認定方法、程序、條件、時間等,構建常態化工作機制,完善“星型拓撲結構”體系,引導教師不斷成長。通過逐級認定的方式,將教師資格劃分不同等級,例如,“四有”好教師需要構建良好師生關系,尊重學生,關心其成長,傾聽學生的建議與意見,能夠采取探究、示范等方式,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教學創新團隊能夠以現代教育理念,針對不同學生制訂教育策略,靈活使用教學方法,自主開發教學資源,優化教學質量。
(二)創新機制體制,建立評價制度
在中職“星型拓撲結構”教師隊伍建設中,應當樹立正確管理理念,構建科學管理機制,防范在決策實施中,出現力度不強、理念偏頗、管理疏漏的問題,為教師隊伍建設提供支撐。
第一,研究制訂《教師素質提升三年行動方案》,建立學校教師全員培訓、教師企業實踐、名師工作室、專業負責人及骨干教師評選等制度,為教師隊伍建設提供制度保障。學校需轉變以往“一言堂”“重理論、輕實踐”的情況,為教師營造集中卻不失民主、愉悅不失嚴謹、競爭不失和諧的環境,讓教師在學校、系部、教研組的層層影響下,得到獲得感與尊重,增強職業認同,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成長為骨干教師。
第二,研究制訂《“四有”好教師團隊、教學創新團隊、技能大賽團隊考核評價辦法》,完善《學校教師素質提升績效考核獎勵辦法》,充分激發廣大教師成長動力。中職需樹立理性考評觀念,明確考評對教師發展的引領、鼓舞作用,關注“發展性價值”,增加師德考評占比,如果師德考核不合格,則將年度考核評定不合格,且在教師評審、評優獎勵、崗位聘用實施一票否決[4]。并綜合考慮新時代教師對學生、教育事業、集體的責任要求,例如,對待學生方面,考評以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尊重和熱愛學生為主;教師個體方面,以師德行為、師德認知、能力為主,要求考核內容合理全面,避免評價寬泛空洞。而在獎懲方面,完善獎勵機制,包括獎金、職稱評定、授予榮譽稱號等,宣揚高尚師德,予以獲獎者肯定,為其他教師提供模范。懲罰方面采取行政處分、通報批評的方式,懲罰程度、行為形成規范條文,力度適宜,對嚴重失德行為嚴肅懲處,起到警示作用。
(三)營造學習氛圍,搭建交流平臺
學?!八挠小焙媒處熍囵B中,應當注重有的放矢、個性化分類培養,教研組收集各教師資料,系部進行統籌分析,學校開展宏觀規劃,了解各專業、各階段教師的成長動向,為其搭建交流平臺,營造良好學習氛圍??蓮囊韵路矫娉霭l:
1.組織“厚德”學習
以“知行合一”為主題,圍繞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與傳承,聯系當下教師師德師風,鼓勵教師從傳統文化、身邊榜樣等汲取力量,志存高遠,知行合一。采取分小組集中學習模式,各教研組組長負責統籌協調教師時間,在正常教學工作的同時,保質保量地進行學習活動,將理論學習與日常工作有機融合起來,讓道德學習與教育教研工作“同頻共振”。
2.開辟“匠心”講堂
中職可開設“匠心”講堂,各系部根據學校發展戰略,確定講堂主題,由教研組負責實施,組織開展系列培訓活動,進一步提高教師綜合素質能力。例如,在《班級管理與溝通》專題培訓中,從“互動游戲測試、班級定義、建設班級的核心、師生如何高效溝通、怎樣帶好班級”方面出發,開展授課,使其能夠結合班級情況,更好地履行自身教育職責。
3.組織“強技”提升
為推進高素質人才建設,落實“崗學融通、課證融合”,根據教師情況,組織1+X國標、師資中級等認證,將其融入電子與信息、裝備制造等核心團隊之中,通過融入“X”證書知識和技能點,重構教師專業技能,使其與教育教學、企業行業需求無縫對接。
4.“會講”交流活動
教研組篩選骨干教師后,即可以骨干教師為榜樣,開展“會講”交流,使其為其他教師講述自身學習成果、教學經驗等,堅定教師完成計劃和目標的信念,不斷成長。
通過“厚德”“匠心”“強技”“會講”等平臺,促使教師在學習、培訓、研討中切實提升自身能力水平。
(四)依托專業建設,實踐提升實效
教師成長需堅持問題導向,以專業及專業群為依托,通過教學創新團隊建設、名師工作室建設、專業負責人評選、專業帶頭人評選、青年骨干教師評選等多項措施,在實踐中提升團隊建設實效。在此過程中,學校需加大領導力度,將“四有”好教師團隊、教學創新團隊、技能大賽團隊、骨干教師隊伍培養作為管護教育事業的重要環節,強化領導統籌,擺脫組織部門、制度機制花架子情況,將其有效落實,以教師發展為重心,確定各系部、教研組為層層落實部門,為教師消解障礙、創造機遇、挖掘潛能。
(五)立足真實課堂,大賽提高水平
為打造高效課堂,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助力建設“星型拓撲結構”教師隊伍,開展“評賽”系列活動,分層分類挖掘教師潛力,磨煉意志,增強能力,提高水平,樹立典型。在此過程中,涵蓋各個系部,采用“微型課、反思、答辯”模式進行,由各學科教學名師為評委組,嚴格按照《教師素質提升三年行動方案》《“四有”好教師團隊、教學創新團隊、技能大賽團隊考核評價辦法》等評價教師選手,為教師提供公平、公正的舞臺。課堂教學展示中,各參賽教師根據學科課程標準和教材特點,調動學生積極性,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理念,突破課堂教學重難點,踐行“EIA生本課堂”理念,展示教壇風采。
(六)狠抓校本教研,物化建設成果
在“星型拓撲結構”教師隊伍建設中,為保證將隊伍建設成果展示出來,能夠形成教育教學經驗,可組織開發校本教材、精品課程建設、教學成果評選、課題研究、守望職教征集等一系列活動,聚焦三教改革,聚力三全育人,物化團隊建設成果。在此過程中,各系部根據學校情況,安排教研組抓好骨干教師,要求骨干教師每學期上1節示范課或匯報課,與其他教師交流切磋,建設精品課程。同時,組織教研組開發校本教材,以新理念為指導,增進日常集體備課和教學研討,結合研究專題,著眼于教學實際與新課程理念,讓教師在教材開發、課程建設、課題研究等活動中解決問題,實現自我發展。并將骨干教師與新教師結對,簽訂“師徒協議”,評選教學成果,根據評定等級,予以一定獎勵,促進教師素質全面提升。
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職教育作為培養一線工作者的重要陣地,為提高應用型人才素質能力,需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打造優質教師團隊,使其成為社會道德正向風尚的推動者與構建者。因此,中等職業學校需立足“星型拓撲結構”,從制訂成長規劃、建立評價制度、搭建交流平臺,并以專業建設、真實課堂、校本教研為依托,促進教師全面成長。
參考文獻
[1]佛朝暉.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實施現狀、問題與建議[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2(25):24-28.
[2]王鑒,王子君.新時代教師評價改革:從破“五唯”到立“四有”[J].中國教育學刊,2021(6):88-94.
[3]謝麗娜,駱陽.基于第三空間理論的高職“雙師型”教師職前培養模式研究[J].教育與職業,2021(5):91-96.
[4]李晶,劉曉玫.論教師“傳道”思想在新時代的發展:以習近平總書記“四有”好老師和“四個引路人”重要論述為指引[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41(1):36-40.
作者簡介:王萍(1977— ),女,漢族,江蘇大豐人,江蘇省大豐中等專業學校,高級講師,本科。
研究方向:市場營銷。
陳煒(1975— ),男,漢族,江蘇大豐人,江蘇省大豐中等專業學校,高級講師,本科。
研究方向:機械教育、教師隊伍建設。
基金項目:第五期江蘇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中等職業學?!切屯負浣Y構教師隊伍建設研究—以江蘇省大豐中等專業學校為例”(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ZYB318),課題主持人:王少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