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獲取和收集信息的方式發生了根本性改變。特別是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對室內設計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然而,目前室內設計專業實踐教學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嚴重影響到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還有可能妨礙室內設計領域的持續發展。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利用互聯網平臺推動室內設計專業設計實踐課程教學改革,以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培養創新思維,并提高課程的實踐效果。
關鍵詞:互聯網平臺;室內設計專業;設計實踐課程;教學改革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其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日益顯現。借助互聯網平臺的便捷性和優勢,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變得更加豐富,生活和工作模式也發生了顯著變化。同時,互聯網技術提升了生產力水平,加速了城鎮化進程,國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進而推動了對室內設計的需求增長。因此,為了更好地滿足市場發展需求,提高室內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有必要對現有的設計實踐課程進行改革,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培養具備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設計人才。
一、形成室內設計實踐課程改革理念
(一)以學生為中心
在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時,應確保以學生為主體。室內設計專業課程為學生提供服務的內容主要包括確定目標、課程設置、考核體系以及實習實踐活動等四個方面,這些內容的運用可以確保學生專業能力的發展。教師在改革這門設計課程時,應該將課程內容與實踐內容有機結合,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貫穿其中,才能創造出高質量的課堂。
(二)教學與實踐結合
要提升室內設計專業課程的教學品質,必須緊密結合課程和實踐模式。這種結合不僅能夠滿足實踐教學的需求,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因此,高校需要積極采納并實施這種教學模式,以推動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此外,專業教學內容的完善與師資力量密不可分,教師是否能夠滿足實踐教學的需求成為當前發展面臨的挑戰。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教師需要確保自身專業發展,并積極開展高效教學工作。
(三)課內外相結合
要提高室內設計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僅依靠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顯然是不夠的,必須改革和創新傳統的教學方式,才能培養符合新時代需求的人才。具體而言,改革教學方式需要結合現代化教學技術,打破以往局限于課堂的教學模式,教師也需要改變過去僅僅依據教材的教學方法,引入課外教學資源,并借助互聯網平臺提供有效的輔助教學。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他們在課余時間也能獲得有效的學習。這一舉措是教學模式改革的核心任務,旨在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習效果。
(四)評估體系建立
室內設計專業教學的改革成功與否可以通過評估體系來判斷。在已有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將互聯網平臺與教學模式結合,構建全新的評估體系是一個很好的舉措,表1中列出了評估體系的內容。
二、互聯網平臺推進室內設計專業設計實踐課程中的應用優勢
(一)教學資源無限化
互聯網的屬性決定了將其應用于室內設計專業實踐課程中會具有豐富性和無限延展性。將互聯網與實踐課程融合,能為該專業提供豐富的教育資源。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平臺開展教學實踐活動,改變傳統以課程為主要形式的教學方式,轉而以互聯網平臺作為教學載體。通過這種模式,學生可以獲取更多的知識和內容,擴展課內外學習的范圍,有效地突破傳統課堂的時間和空間限制,使教師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專業的指導。此外,學生還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獲取更多的實踐經驗,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提升實踐能力和創新創造能力。
(二)參與人群廣泛化
互聯網的開放性使得參與人群多元化,包括了教師、學生、設計師、愛好者,甚至有設計需求的人。在這種環境下,構建了一個真實的市場環境,使每個人都能在平臺上交流信息和觀念,將學習過程轉變為動態模式,讓師生能夠及時了解市場對該專業的需求。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全面分析教育改革內容,了解市場的變化,打破傳統僅限于課堂的教學模式。參與人群越多,也能促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中心。同時,這也能改變教師的教學理念,讓他們從動態信息中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掌握更先進的設計理念,提升自身的素質。
(三)產教一體直觀化
在互聯網時代,室內設計行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互聯網室內設計平臺作為連接學校與企業的橋梁,在推動產學研一體化進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該平臺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展示才華的舞臺,同時也為企業發布招聘信息、推廣品牌提供了有效渠道[1]。目前,企業更加側重優秀人才培養,因此,院校需要準確把握企業對人才需求,對已有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以構建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讓校企實現雙贏。教師可以利用平臺發布微課和實踐作業,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企業可以通過平臺發布培訓內容和招聘信息,吸引優秀人才加入。這有助于校企雙方明確各自職責,實現資源整合與互助共贏,共同推動室內設計專業的持續發展。
三、室內設計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資源較為匱乏
室內設計實踐課程的內容廣泛且深入,不僅包含了基礎知識,還有計算機操作技能、美學理論等,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設計能力。室內設計專業的產生得益于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該專業的開設時間并不長,并且尚未形成完善的教學體系,因此教學內容大多借鑒國外設計案例,如歐洲風格、地中海風格、美國鄉村風格等。然而,這些案例與中國的國情和學生的學情存在一定差距,難以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特別是在多元審美的發展背景下,現有的教學資源可能無法完全滿足當下的發展需求,也難以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設計技巧訓練。
(二)內容無法滿足需求
隨著互聯網平臺的規模化發展,互聯網室內設計專業開始興起。自2015年以來,已經涌現了300多家相關企業,這也引發了房地產、公裝企業等紛紛進入室內裝修領域,促進了行業的升級與發展(如圖1)。整合資源與互惠互利成為當下發展趨勢,同時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然而,目前室內設計專業的教學體系主要側重于素描、色彩理論、設計軟件應用、室內設計原理以及商業空間設計等方面的學習,并輔以實習實踐環節。但教學內容尚未充分融合互聯網室內設計的新趨勢和網絡交流技巧,這導致現有的教學體系無法完全滿足當前行業發展的實際需求。
(三)教學方法缺乏創新
在教育教學中,學生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學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他們就不會積極參與學習,也無法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特別是對于室內設計這種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學生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去學習,才能掌握更多相關的知識與技能[2]。然而,在現實中,大多數專業的教學方法都比較單一,更側重理論而忽視實踐。室內設計本身就是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專業,過于單一的教學模式會導致學生所學知識之間缺乏關聯性,無法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四、互聯網平臺推進室內設計專業設計實踐課程教學改革
(一)改革實踐課程重點內容
對于室內設計課程的改革,依托互聯網平臺是非常關鍵的一步。通過確保改革遵循專業標準,可以確保教學內容的質量和準確性。教學改革的重點應該是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中豐富的資源,深化和拓寬教學內容,以便使其符合現代化技術教學的要求。同時,構建“課堂系統教學+網絡自主學習+第二課堂實踐”的綜合化教學模式,也可以充分發揮教學資源的作用,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在評價體系上,采用“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的方式能夠更好地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能力。這種方法能夠打破傳統的時間限制,讓課內外教學內容更好地結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這種教學模式的創新可以豐富室內設計實踐課程內容,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真正落實教學目標,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體驗和更全面的職業準備。
(二)創新已有課程教學模式
室內設計實踐課程作為室內設計專業的基礎課程,對于學生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至關重要。在展開這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巧妙地結合理論與實踐,從而激發并提升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引導他們跳出課堂,自主構建全面而深入的知識體系。考慮到室內設計強調實踐性,課程內容應與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緊密結合,同時融入自然界的美學元素,以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深刻理解并熱愛這門課程,真正達到融會貫通的學習境界,創作出具有社會價值和審美魅力的作品。
將互聯網平臺融入室內設計專業中,為教學改革提供了優勢條件,使學生能夠不斷優化自身,同時在網絡化學習中深化對專業知識的掌握。例如,通過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可以豐富現有的教學手段,確保教學的高效性發展。這種教學形式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升他們在室內設計領域的專業素養[3]。
(三)完善實踐課程教學結構
互聯網平臺匯聚了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但為了確保其有序性和高效性,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則和標準進行篩選和整合。這種做法對室內設計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在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時,我們需要遵循由基礎到高級、逐步完善的原則,以確保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逐漸提升設計能力和效果,從而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利用互聯網平臺,教師的引導作用可以全方位發揮出來,設計出有序內容以優化課程結構,并根據學生作品設計情況與問題進行調整與改進。例如,以互聯網平臺“建筑庫”為例,該平臺將用戶劃分為個人和企業兩類。個人用戶群體包括了師生、設計行業精英等,他們可以根據內容標準,精準定位到細分社區,從而輕松獲取資源。為滿足用戶學習的需求,該平臺還進一步豐富了在線課程,內容來自國內外知名大學、科研機構等,為學生提供學習機會,使其在掌握專業化知識的同時,更能洞悉當前全球室內設計行業的最新發展動態。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這些高質量資源,將其融入課程教學中,對已有的課程結構進行調整,通過增減形式與平臺內容形成良好互補。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發揮監督者與指導者的作用,與需求方、設計師及客戶群體對接,確保學生的學習成果能在實際行業環境中得到檢驗。利用這種模式可以調整課程結構,讓理論與實踐融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四)明確實踐課程教學目標
實踐教學所涵蓋的范疇非常廣泛,涉及許多與實踐緊密相關的內容,但其不足之處在于可能導致學習目標的模糊性。以室內設計專業為例,該專業在教學過程中廣泛運用計算機技術。然而,由于計算機知識本身的豐富性,學生可能無法清楚區分哪些是屬于實踐部分的知識,哪些是基礎理論知識,并且不清楚實踐內容需要什么樣的學習能力去對應。目前,受課程與課時安排的影響,學生可能無法準確了解課程的學習目標。因此,教師需要結合平臺上海量的案例,幫助學生實現對學習內容的分類,使他們更清晰地認識到所需學習的核心能力和課程內容,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強化訓練[4]。
(五)平臺提升教師教學能力
隨著互聯網平臺的崛起,教師們確實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為了適應這一變革,教師需要改革以往的學術研究形式,走出學院參與到真實生活和設計中,以確保教學的實效性,并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在推進室內設計專業設計實踐課程時利用互聯網平臺,教師需要轉變自身的角色,以學習者的身份參與到平臺學習中,從而提高自身的教學與科研能力。同時,教師還需要具備敏銳的觀察力,深入了解室內設計的影響力。通過利用平臺,教師可以獲得各種能力,這些是其他形式不具備的[5]。在互聯網平臺下,師生都以學習者的身份參與學習,不僅可以交流學習案例,還可以分享各自參與的案例,使師生關系更加平等,實現相互促進,并不斷激發彼此的創新靈感。通過采取這種模式,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水平,打造高質量的教學環境。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其在各行各業包括室內設計專業的應用愈發廣泛。將互聯網平臺應用于室內設計專業的設計實踐課程中,能夠幫助學生獲取并篩選更多有效信息,有效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使他們能夠了解市場多元化的需求,在此基礎上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這樣可以使實踐課程持續改進,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優秀思維能力的高素質設計師。
作者單位:黃靜怡 景德鎮藝術職業大學
參考文獻
[1]郭心宏.“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室內設計專業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 文淵:高中版,2020(7):777.
[2]艾秋芳.“互聯網+”下室內設計專業探討——以云平臺和VR技術為例[J].信息記錄材料,2020,21(11):45-46.
[3]黃成華.“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專業“專創融合”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蘭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39(2):92-96.
[4]趙筱婷.室內設計專業在“互聯網+”背景下的教學實踐研究[J].文淵:小學版,2019(10):523-524.
[5]夏燕.『互聯網+』語境下高職室內設計專業教學改革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19(18):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