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娟
【摘要】函數作為高中數學教學的關鍵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學習中的難點與重點.在新課程背景下,結合數學教學的需求與特點,科學、合理地組織函數教學活動,并創新教學方法,可以極大地提升學生函數學習的質量,并培養他們的數學函數解題思維.為此,文章結合函數知識的特性,提出多元化函數教學策略,包括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實施問題導向的教學法、加強小組合作與交流、開展科學實踐活動等,旨在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函數知識體系.
【關鍵詞】高中數學;函數教學;教學策略
引 言
高中數學教材主要由概率、函數、幾何等部分組成,每部分后面都附有相應的數學建模內容.其中,函數作為其他知識學習的基礎,如同數學教學的“鑰匙”,對學生深入學習數學知識具有極大的影響.然而,函數具有多元性和復雜性,內容變化多端,學習難度較大,這導致學生在學習中普遍面臨問題,進而影響了他們學習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需要以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出發點,不斷優化函數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逐步鍛煉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認知能力與應用能力,從而為他們的深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創設生活情境,激活學生函數學習興趣
函數章節內容較為抽象,學生學習起來相對困難,整體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然而,數學函數其實源于現實生活,生活中有大量的函數知識應用實例,這對學生學習與理解函數知識具有一定的幫助.因此,在函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多元化手段創設生活情境,如通過故事講解、視頻演示、背景材料展示、案例分析等方式,幫助學生直觀感受函數知識,實現從感性認識到理性思考的過渡,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探究知識.這樣,學生與函數知識之間的距離會逐漸縮短,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會得到充分激發,從而產生更強烈的學習動力和欲望,促使他們更深入地學習函數知識.例如,在湘教版高中數學必修第一冊“三角函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高中學生的認知經驗,引入生活案例:“小紅過生日時,她哥哥帶她去游樂園坐摩天輪.摩天輪直徑為2r,地面與中心點O的垂直距離為d.摩天輪順時針勻速轉動,轉一圈需6分鐘.若小紅從初始點A開始乘坐,請確定小紅與地面之間的時間(t)與垂直距離(h)的函數關系式.”在解答前,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如果你是小紅的哥哥,坐摩天輪時,你最關心什么問題?”“摩天輪運轉時,地面與你和小紅的垂直距離如何變化?”“這種運行軌跡能否用函數模型表示?請說明理由和思路.”通過生活案例的引導,將函數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讓學生意識到生活中部分問題可以用函數知識解決,從而激發學生對函數知識的學習興趣.再例如,在湘教版高中數學必修第一冊“指數函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例,如機器折舊、病毒繁殖、細胞分裂等,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可以提問:“在生活中,大家知道細胞分裂的規律,從一個變成兩個,再從兩個變成四個(同時展示細胞分裂圖).同學們能否表達細胞分裂次數(x)與數量(y)之間的函數關系式呢?”接著,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的指數函數公式和概念來解答這一問題.通過解答,學生不僅能體會到數學知識與生物知識的緊密聯系,還能通過細胞分裂的過程,對函數變量x和y之間的關系進行抽象推理,從而加深對指數函數概念的理解.
二、開展問題導學,引導學生深度思考函數知識
問題導學是一種以學生主動參與為基礎的探究式學習手段,以教師課堂教學指導為主,結合學生現有的心理認知和知識積淀,針對學習中可能出現或已出現的問題,構建問題鏈,將課堂知識轉化為一系列逐層推進的課堂問題.這樣,學生在學習知識時能夠有重點、有目的,深入、全面地思考數學知識,從而提升知識學習的整體效率.在函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圍繞函數知識設計問題鏈,通過問題的循序漸進來引導和指導學生學習知識.這有助于在學生與教材函數知識之間搭建橋梁,調動學生已有的函數知識學習經驗,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思考函數新知,感知函數知識的魅力.例如,在湘教版高中數學必修第一冊“對數函數”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常常難以理解對數函數的概念,難以清晰區分對數函數與指數函數中自變量x與因變量y的關系.然而,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未詳細解釋這一點,而是側重于引導學生分析x和y的取值范圍,以提高解題能力,這缺乏實質性的數學探究學習,影響了學生對對數函數的學習質量和效率.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結合對數函數的教學需求,采用問題鏈式教學策略.圍繞對數函數與指數函數中x和y變量的相互轉換關系,為學生設計一系列探究問題.如問題1:“指數函數中的a取值范圍是什么?對數函數中的a取值范圍又是什么?兩者的范圍是否相同?”通過這個問題,學生可以明確兩者底數a的取值范圍都是a≠1且a>0.問題2:“函數x=logay與函數y=ax中的y和x有何異同?”通過這個問題,學生可以認識到盡管兩個函數描述的是x和y之間的關系,但它們的自變量和因變量位置不同.問題3:“y=ax是指數函數,而y=logay是對數函數,它們是否可以互為反函數?請說明理由.”通過這個問題,學生可以深入理解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之間的內在聯系,認識到它們可以互為反函數.在問題探究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對數含義的定義,可以加深他們對對數函數概念的理解,提升他們的思考深度和效率.數學知識探究學習應以問題為基礎,通過層層遞進的方式,針對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探究.這樣可以使學生發散思維,在與同學交流互動的過程中,加深對數學知識本質特征的認識,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素養,從而全面深入地學習數學知識.
三、合作互動,激活學生函數知識學習積極主動性
通過上述具體案例,學生能夠深入理解奇函數與偶函數的數量特征和圖形,從而加深對兩者定義的認識.同時,教師引導學生先進行畫圖操作,有效激發了學生對函數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畫圖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全面提升了學生的繪圖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自主動手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函數思維和意識.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函數課堂氛圍中學習新知識,并發展數學核心素養與綜合素質.
四、理論講解聯系科學實踐,培育學生函數知識應用能力
函數是一種內容復雜的數學模型,能夠描述和詮釋自然規律和科學現象.高中學生在學習函數知識時已具備一定的實踐基礎,且領悟力和探究力相對較強,對函數知識有著濃厚的探究欲望和興趣.因此,教師在函數知識教學中,應緊密結合實際情況,借助學生熟悉、常見的生活實例,將抽象的函數具體化、實踐化,幫助學生直觀認識和感知函數.具體而言,教師應將理論知識講解與科學實踐探究相結合,在梳理分析函數知識的同時,為學生設置實踐探究任務,指導學生展開科學探究學習.這樣,學生可以充分掌握函數知識學習策略和方法,明確函數知識的實踐性與應用性特征,培養和鍛煉函數知識的應用能力.例如,湘教版高中數學必修第一冊“三角函數模型的簡單應用”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展示現實中河岸寬度測量、建筑測量與山的高度測量等案例.在此基礎上,設計探究任務:“測量教室窗戶到講臺桌面一端之間的垂直距離”.同時,鼓勵學生結合教師提供的案例,自主設計實踐探究習題,以提升學生對函數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
五、厘清知識脈絡,構建完善知識體系
(一)小結歸納,明確重點知識
小結歸納是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對課堂所學知識進行總結分析的過程.對于學生而言,教師在課后及時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分析與升華所學的知識技能、情感態度、方法思想等內容,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對所學知識的完整、全面認識,加深對知識的印象,明確新舊知識的關聯性,實現知識的內化吸收,將其轉化為自身的能力和素養,為后續深入學習數學知識提供助力.對于教師而言,課后引導學生歸納小結可以強化教學效果,使教學內容更加精準簡潔,有助于教師掌握教學得失和狀態,為課堂優化設計和教學模式創新提供參考依據.因此,在函數教學結束后,教師應及時引導學生對函數知識進行總結分析.例如,在湘教版高中數學必修第一冊“函數模型及其應用”教學結束后,為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函數模型應用思想和方法,教師可以組織教師總結、師生總結和學生總結等多主體總結活動.首先,教師提出問題,如“如何選擇函數關系刻畫函數模型?”和“學習過程中涉及了哪些學習方法和思想?”然后,師生圍繞這些問題展開交流互動,學生發言并相互補充,教師及時總結和評價,并將總結歸納的知識集中呈現.通過科學合理的總結歸納活動,學生可以更清晰地認識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并精準掌握課堂所學的方法和思想,有助于進一步發展數學素養,為后續數學知識體系建構奠定基礎.
(二)構建知識網絡體系,深刻認識函數性質
高中數學函數涉及范圍廣泛,貫穿于各個教學板塊和結構,不僅是解決數學問題、輔助其他模塊知識學習的關鍵工具,也是靈活應用各模塊知識的支撐點、參考點和依據.例如,導數知識的學習離不開函數的極值、最值、單調性、取值范圍等基礎;在學習導數時,又需以函數的值域、定義域、數列與周期性等知識為起點;數列的學習則需圍繞函數的值域、定義域、周期性等展開;而圓錐曲線與函數對稱性更是緊密相連.因此,在函數教學中,教師應將多模塊知識有機整合,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深化對函數性質的理解,實現知識的靈活運用.比如教師可以將具體函數與抽象函數的奇偶性相結合,將函數的對稱軸、對稱點、周期性等內容進行整合,并在教學結束后指導學生制作函數思維導圖,以便更好地內化吸收教材中的函數知識.
結 語
綜上所述,數學函數知識內容復雜多變且邏輯性強,是高中數學教材的重點內容,也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和素養的關鍵環節.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應重點關注函數知識的教學,逐步提升學生的理解學習能力與實踐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徐榮新.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數學概念教學:以“函數的零點與方程的根”課堂實錄及反思為例[J].中學數學月刊,2023(2):48-50.
[2]陳姍姍.“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中數學復習課中的應用探究:以“構造函數解不等式”為例[J].福建中學數學,2023(6):12-15.
[3]朱彩華.初高中數學教師視角下的“同課異構”教學觀察與思考:以“二次函數的最值”一課為例[J].上海中學數學,2023(Z2):77-79.
[4]王宏偉.高中學段數學思想方法的建立與培養:以高中學段函數概念、函數性質的教學為例[J].數學教學通訊,2022(9):48-49.